“停課不停學”一段時間了,同學們上課的感覺是怎樣的?

說說讀書那些事兒


對於中國大部分地區來說:很多孩子,家長都是初次經歷第一次線上學習。起初幾天,新鮮感勝於一切,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流逝,都深感疲憊。家長要督促孩子按時收聽線上課程,甚至陪伴孩子一起學習,班級又安排點到,線下教師又佈置課後作業等。孩子,家長,教師都處於緊張的狀態,相對而言,各方面條件都不具備,因此總體感覺不理想!


佳樂教育


我是一名小學英語老師,這裡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我看了下英語的上課視頻,覺得老師上的課挺好的,課的質量也優,但是孩子們收到的效果確實參差不齊的,兩極分化很嚴重,優生會更優,後進生會更差,因為在家裡,有的孩子沒有人督促,他們不會認真的去學,還有一些山區是沒有網絡的,孩子們根本無法學習,導致這些孩子著急,原來大家一起學習的環境沒了,大家的積極性也沒有那麼高,甚至有好多孩子都無法認真按時地完成作業,老師孩子都好煎熬。我覺得,開學後,有必要讓孩子們吃吃“回鍋肉”,課文還是要再來講上一遍才行,特別是我們這樣的小縣城,網上的老師上課都是說英文,而我平時講語法時是說中文的,我們班有好多娃兒就適應不了了。而與此同時,我的兒子現在正在讀三年級,我為一名教師的同時,也是一名家長,我也希望等到疫情過去,上學讀書時,孩子的老師能夠好好的給孩子複習一下網絡上上課的內容,讓孩子們更好的掌握。其他的老師和家長們認為如何呢?[害羞][害羞]




冷雪霜


我還沒有小孩,用朋友的案例分享下:

雙胞胎女兒,小學三年級。語文英語這些課感覺還能跟上,數學該不會還是不會。每天早上8點準時起床做飯準備,晚上還要檢查作業。因為孩子自律性較差,經常會開小差,搞其他的,所以經常要去監督他們。幾天下來感覺這網課就是給家長開的,每天從早忙到晚,不輕鬆。孩子學的好的學科沒問題,學的不好的依然沒啥變化。還是擔心孩子真正會的能有多少,會不會跟別人差距越來越大


白鷺先生0512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並任班主任,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是響應“停課不停學”,在釘釘網上直播,最近和班裡的同學們交流,同學們十分感謝老師們的辛勤付出,讓他們在家感覺和在學校一樣每天可以正常上課,收穫頗豐。只是有時自己還不夠自律,不能集中注意力,分神,看的屏幕時間長的話眼睛受不了。

下面結合我的上課的感受講一下;

萬事開頭難,我們開始做準備工作了,學校給我們下發文件,要求我們下載了釘釘app,下午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培訓我們,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第一次,怎樣建立班級群,怎樣加任課教師,怎麼加學生、家長,怎麼樣進行直播,我們在家通過收機註冊的釘釘進行了學習。接下來我們準備直播的相關工具,如手機支架,家裡沒有,自己想辦法,看看我的手機支架怎麼樣,是不是很棒啊。還有筆記本電腦等一切的必備物品。

我製作的手機支架

下面就是認真的備課,我們先準備複習一下上一學期的知識,必修1的《函數》部分,因為函數是我們高中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好了‘萬事具備開始直播上課吧。

早上8點15分我開始了第一節的數學課,我打開釘釘app,學生們陸續進入了直播間,屏幕上顯示班級的人數,我先檢測了一下設備是否正常,聲音是否可以聽到,屏幕是否可以看到,一切正常之後,我開始按打開的課件開始了講解例題、難點。但是這種教學看不到每一位學生。播完課下來之後感覺還可以,就是網不是很好,斷斷續續的‘。這種教學很新鮮,不像以前在一個教室,老師站在同學們的面前諄諄教誨,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學習,都需要靠學生們自己。

這就是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非常的充實,將自己的知識通過在線教育傳授給學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能教會我們教科書無法教給我們的東西,理解了責任與擔當,大家可以看到人家百態,但是也體會到人性的美好,大家能夠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讓我們一起加油,同時希望這次疫情趕快結束,讓我們重新回到我們熱愛的學校。


贏在高考


首先,歡迎您的邀請!

這個問題你提的非常好,目前學生在家進行線上學習已經有一週了。從這一週所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大多數學生家裡都有手機,電腦或者平板,都有比較暢通的網絡,當然農村的孩子可能條件要差一些。總體上來說,學生作為少年兒童他們,還是比較喜歡這種網絡背景下的全新的學習方式,充滿好奇心,興趣很濃厚,參與意識很強。

當下,在線學習的資源和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各地教育局組織老師錄製的一些網絡課程,在當地的電視臺播放,或者由老師轉發到班級群裡,供學生下載收看。

第二種就是老師讓學生下載了“一起學”這樣的APP,學生可以憑藉免費的賬號,登錄收看裡面的網絡課程。這些網絡平臺裡有很多豐富的資源和各種類型的訓練題目,對於學生來說還是很有用處的。

第三種,就是通過樂課之類的網絡在線課堂,教師和學生通過在線的互動課堂開展教學,這種效果應該說更好一些,但是對於電腦、網絡這些硬件的要求更高,當然對於掌握這其中的操作技能來說要求也很高,所以很多老師暫時還不能夠用這種方式來在線授課。

以上三種都取得了不少效果,但是也暴露一些問題,比如說網絡上學習畢竟和老師同學在一個教室面對面的進行教學交流,直接批改學生作業來說,還是要差一些。同時學生長時間的盯著手機或電腦的屏幕,對視力也有不小的傷害。

但總體上來說,在當前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在現有封閉隔離的環境下,能用這些方式來組織學習,我們認為已經算盡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實效。


王老師教語文


對於網課和直播課,從開始的新鮮感,玩樂的姿態較多,畢竟剛開始上課的是中小學生較多 他們對於網絡的接觸也是剛起步,這樣網上上課的方式,對於他們好奇巨多,可能聚集不了精神好好聽課,不過漸漸熟悉和適應之後,明顯小孩子畢竟處於學習的關鍵期,對於直播課的適應比老師甚至更快更好,也能自覺認真聽課,按時聽課了,其他不上課的時候,也能做到自我規劃自我安排,“停課不停學”也是一個鍛鍊孩子自我學習的過程,讓孩子自覺學習。


個性教育先行者


雖然網上學習不如面授直接,但特殊時期也沒有辦法去,但孩子們也學到了許多新技能,電腦操作比以前熟練多了。


瑩兒2010


好學的孩子肯定會非常樂意;基礎不牢、不好學的孩子的積極性,我想應該不會太高,因為對著手機或電腦,太枯燥。


喬老師課堂


沒有想到孩子的網課更讓人尷尬與糾結人生誰都有第一次但是網課的第一次特別讓人糾結,也讓人尷尬,因為這個第一次讓不少人什麼都不懂,特別是小孩子的網課,很多父母要參與進來,那麼父母就要有一人在家陪讀。是孩子父母在家陪讀的還好,有的是老人家在家陪讀的就傻呆了,很多智能類的東西不會用,很多問題無法幫助孩子回答。



蘇浩聖澤公益大講堂


教育部門當初提出這種觀點是希望同學們在假期裡面不要忘了學習。特別是當前的疫情還不明朗,如果長時間不開學的話,學生在家裡無所事事,不僅荒廢了學業,也是一大安全隱患。如果讓學生適當學一下網課是挺不錯的。

然而,現實情況感覺不太樂觀。學生開始挺有激情的,慢慢就變淡了。因為一個學生要從早上8點左右開始上網課,一直要上到下午4點,差不多6個小時,眼睛會感到很疲勞,效果也不理想。還有很多學生邊上課邊玩手機,一點都不專心,起到了反作用。學生也要經常去摸索這個網課也挺耗時間的。總之,上網課總比學生睡懶覺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