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阿娇为何会被废,让舞女出身的卫子夫所代替?

点点文史


导语:

汉武帝之所以能够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跟他后来的皇后陈阿娇是脱不了关系的。陈阿娇的母亲是汉景帝的亲姐姐窦太主馆陶公主。

汉景帝对他这个姐姐言听计从,自打汉武帝和陈阿娇定了婚事以后,馆陶公主一直都在为汉武帝说好话,最终汉景帝答应改立刘彻为太子。

所以陈阿娇在汉武帝家里,那地位我们就能了解了。他们家的荣华富贵都是因为陈阿娇得来的,甚至汉武帝的皇位,都是因为陈阿娇得来的。

01窦太后的死,是陈皇后下台的重要原因。

汉武帝不是个文艺青年,他不苛求什么真正的爱情。当时对汉武帝来说,最好的选择,那就是自己的表姐陈阿娇。

作为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汉武帝前面还有一大堆的皇子等着做接班人。怎么算都轮不到汉武帝。而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只能说是一般受宠,所以汉武帝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儿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史记》

对汉武帝来说,要想成为皇帝,唯一的机会,那就是自己的姑姑馆陶公主。馆陶长公主刘嫖,又被成为窦太主。

因为刘嫖的母亲窦太后权倾朝野,而窦太后一辈子就生了三个孩子,刘嫖是老大,也是最受宠的一个。汉景帝刘启是老二,做了皇帝她也不愁。梁王刘武一直都是窦太后的心病,因为窦太后希望自己的俩儿子都做皇帝,刘武差点成为了汉景帝的接班人。

  1. 由此可见窦太主刘嫖在宫中是怎样的地位。为此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主动找到刘嫖希望结亲,结果就有了这么一个政治联姻的联盟关系。
  2. 陈阿娇是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自然是娇气得很,谁也不能得罪她,就连汉武帝也不能。新婚的前几年,两个人的关系还算相敬如宾,毕竟姑姑和奶奶都看着汉武帝。
  3. 可是后来汉武帝逐渐掌握权力以后,恰逢窦太后又去世了,陈阿娇的暴脾气汉武帝再也不想忍受了。汉武帝宠爱其他美人的时候,陈阿娇就会暴怒,甚至在卫子夫入宫怀孕以后,陈阿娇因为嫉妒,居然安排人把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给杀了。

好在卫青命大躲过一劫,否则西汉攻伐匈奴的路上,就少了一位战功卓著的猛将了。窦太后死了以后,汉武帝不再容忍陈皇后,以陈皇后摆弄巫祝的名义,将其废黜。

02卫子夫上台,是汉武帝培养自己力量的开端。

汉武帝的性格,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应该说没有人可以驾驭。窦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刘嫖和陈阿娇有靠山,所以汉武帝稍微还有点收敛。

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立为帝,妃立为皇后,姓陈氏,无子。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於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史记》

但是窦太后去世以后,刘嫖和陈阿娇失去了靠山,所以汉武帝果断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陈阿娇给废了。

不过摆在汉武帝面前的困难还不止如此,他面前有一座大山掣肘他的权力,那就是外戚力量。

  • 不管是窦太后遗留下来的外戚力量,还是自己的生母王太后新晋的外戚力量,那都是掣肘汉武帝皇权的重要障碍。
  • 汉武帝想要完全掌握皇权,就必须要想办法除掉这些外戚力量。倒不是说汉武帝反感外戚力量,而是这些外戚力量并不代表他本人。
  • 所以汉武帝需要培养属于自己的外戚力量,这才是重中之重。不管是丞相窦婴还是田蚡,都不是汉武帝的嫡系,他需要培养自己的嫡系。

而陈阿娇做为汉武帝的皇后,背后依旧有着窦家人的影子。让陈家人作为自己的外戚,这是不可取的。

这个时候卫子夫入朝,其实就象征着汉武帝打算培植自己的外戚力量了。卫子夫不仅为汉武帝生了一堆儿女,而且成为了汉武帝的皇后。

这标志着汉武帝开始着重培养卫子夫背后的卫家外戚力量。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便成为了汉武帝非常器重的大将,后来更是做到了权倾朝野的大司马大将军。

03卫子夫家族足够干净,没有权力纠葛。

卫子夫起于微末之地,她的弟弟卫青是平阳公主府里的马夫,她的姐姐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里的丫鬟。

这是一个相当干净的家族背景,完全没有其他外戚力量的参与。这对汉武帝来说是最合适的,况且他们全家基本都出自平阳公主府上。

  1.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跟汉武帝关系非常好。所以汉武帝任用她府上的人,其实也是在壮大属于自己的力量。
  2. 那是一个政治联姻的重要时代,就连与匈奴都要采取和亲政策,才能化解汉朝边境的威胁。而汉武帝偏偏就不喜欢跟世家大族联姻,他抛弃了陈阿娇,也就等于是抛弃了窦家所有的力量。
  3. 汉武帝不喜欢旧势力的帮助,他希望寻求属于自己的力量。完全由他提拔起来的外戚力量,才能真正百分之百成为他的臂膀。

此后汉武帝的所有行为,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不断提拔卫青,给卫青各种建功立业的机会,最终将卫青培养成了帝国的大司马大将军。

卫子夫立为皇后,后弟卫青字仲卿,以大将军封为长平侯。四子,长子伉为侯世子,侯世子常侍中,贵幸。其三弟皆封为侯,各千三百户,一曰阴安侯,一二曰发干侯,三曰宜春侯,贵震天下。天下歌之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史记》

此外他又培养卫青的外甥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将他培养成为了帝国的大司马骠骑将军,为征战匈奴添砖加瓦。

总结:汉武帝是一个理性之人,不会被感情所左右。

卫子夫家族的崛起,其实是一个奇迹,是汉武帝创造的奇迹。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完全延续下去,伴随着卫青霍去病的去世,卫家在朝中的地位也逐渐衰败。

汉武帝到了晚年以后,觉得卫子夫家族是尾大不掉的权力,不应该再在朝堂之上存在。所以把卫青的几个儿子都给撤了爵位。

失去卫家外戚的支持,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儿子,太子刘据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在奸臣江充的挑拨下,汉武帝逼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据,甚至杀光了刘据全家,只留了一个重孙汉宣帝刘询。

卫子夫也因此而上吊自杀,这个时候开始卫家势力彻底消失,从崛起到消失,卫家始终掌控在汉武帝一个人的手里。

当汉武帝在选取新的继承人时,看中了年仅8岁的刘弗陵。不过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实在是太年轻,为了防止后宫乱政的情况出现,汉武帝狠心杀掉了钩弋夫人,这才将刘弗陵扶上皇位。

《汉书》

《史记》


江湖小晓生


金屋藏娇是汉武帝和皇后阿娇的故事,当时汉武帝刘彻是太子,景帝离世后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帮了他一把,让汉武帝刘彻很顺利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汉武帝与阿娇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汉武帝刘彻年幼的时候奶奶问他长大后想要娶一个什么样的妻子?刘彻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娶阿娇并为她盖一座金屋子,后人称之为金屋藏娇。

汉武帝当上皇帝以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盖了一坐金碧辉煌的皇宫,封阿娇为皇后住进来,

两人恩恩爱爱。到了后来身为皇后的阿娇越来越蛮横无理,横行霸道。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更是以恩人自居,跟自己的亲人一起干政,这母女俩的行为让汉武帝非常厌恶。

阿娇还有一个毛病好妒成性,自己的爱情不愿意被别人分享,不许汉武帝亲近其他后宫女子。做为皇后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是不能怀孕,终因不能为汉武帝生下一男半女被废。阿娇是被母亲馆陶公主政治利用的牺牲品。最后让舞女出身的卫子夫一步登天,从一名家奴成为皇后取代了阿娇的地位。

阿娇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娇生惯养,荣宠娇骄,母亲和家人有恩于汉武帝,不肯阿谀奉承,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老色衰,与汉武帝感情产生了裂痕,爱了一生痛了一生,青梅竹马爱恨一场,金屋藏娇最终不过是一场春梦。






老帅民间文化


阿娇阿娇名字名副其实,就是被娇养大的,她的母亲是当朝皇帝最敬重的长姐,她们姐弟两是曾经的难姐难弟一起共患难出来的感情,这份在皇室中非比寻常。所以她的母亲可以说是只手遮半天。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阿娇从来不需要懂人心,不需要懂地位,更不需要懂得什么是示弱。在汉武帝还是一只雏鹰,羽翼未满时,他懂得隐忍,懂得讨好,懂得收敛,事事都以阿娇为中心。阿娇高兴,长公主就高兴,长公主高兴,刘彻的印象分就会在他芭比那里多加一分。阿娇是真的爱刘彻,是纯爱情的爱,因为这姑娘被保护的太好了,她的爱是希望她的刘彻只宠她一人,只爱她一个!像极了爱情中的女子!而刘彻他有一个聪慧的母亲,他们母子有更大的目标——万里河山。所以阿娇只是一个垫脚石而已。如果阿娇聪明点,从一开始不付真心,只要皇后之位,那一定是可以的。错就错在,她要的是真心,而他要的是江山。把真心给帝王,还是个曾经落魄的王子,等到这位王子问鼎天下,结局可想而知。就算没有卫子夫,一样有其他人,金屋藏娇不是爱情,而是政治。只是阿娇不该有那样的结局,太惨了些,我相信刘彻午夜梦回,想到阿娇也不会做个好梦。阿娇被诊断不能生育,也不知道这里面有刘彻几分功劳。据野史记载,汉武帝晚年最宠幸的李夫人还有个美人,颇有阿娇当年的影子。我希望刘彻晚年是后悔的,后悔辜负了那个不因为他是皇帝,只因为他是刘彻的女孩。她虽然刁蛮任性了点,但始终待他真心。不管他是皇帝也好,是璏儿也罢。


雨生花瓣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与两个人的出身和性格有关。陈阿娇出身皇室,恃贵而骄,要独享专宠;卫子夫出身奴隶,低眉顺眼,懂得知恩图报;汉武帝性格霸道,一世为征服而生,凡是跟他过不去的人,都要受打击。因此,陈阿娇被卫子夫替代也就很好理解了。

(陈阿娇剧照)

身份对比两重天,性情差异不一般。

陈阿娇的身世,无比显贵。她的祖上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她的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母亲是汉武帝的姑母-大长公主刘嫖。陈阿娇不仅身份高贵,而且她的母亲大长公主对汉武帝有再造之功。没有大长公主的运作,汉武帝刘彻只能当他的胶东王。原先,大长公主是要将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的,但刘荣之母粟夫人恼恨大长公主插手后宫,致使其它的妃嫔受宠程度都高于她,她觉得报仇的机会到了:你大长公主也有有求于我粟夫人的时侯,我偏不答应这门亲事,气死你。谁知,这尊佛根本得罪不起。大长公主转而把目光投向王夫人的儿子刘彻,刘彻愿以金屋藏娇,大长公主有意与王夫人结为亲家,王夫人求之不得。此后,大长公主便特意在文帝跟前讲粟夫人的坏话,抬举刘彻如何聪明懂事。于是文帝更加不喜欢粟夫人,并废了她儿子的太子之位,改立刘彻为太子。文帝崩,刘彻即位,封阿娇为皇后。阿娇自恃出身高贵,其母又有功于汉武帝,越发骄纵,发现武帝宠幸其它妃子就生气,并横加干渉;加上大长公主自恃扶立武帝有功,经常向武帝索要财物,弄得汉武帝很不高兴。

一天,汉武帝从灞上回来,顺便看望姐姐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给弟弟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舞表演,但是汉武帝一个也瞧不上。最后,平阳公主安排卫子夫上场,卫子夫一番表演后,汉武帝眼前一亮:漂亮的容颜,柔媚的舞姿,温文尔雅的气质,这不正是自已所喜爱的类型吗?当天汉武帝就在车舆上临幸了卫子夫,并笑纳了姐姐这份厚礼,将她带进宫内。

卫子夫是个什么人呢?她是平阳公主府的歌舞教习,其母卫媪是平阳侯府的侍者,卫媪和不知名的卫姓男子私通,生下长子卫长君、长女卫长儒、次女卫少儿。这三女一子就在平阳侯府长大,成年后依然在此当侍者,身份地位可想而知。卫媪后来又与平阳小吏郑季生子卫青、卫歩、卫广,之所以姓卫而不姓郑,想来也不是明媒正娶,见不得阳光。长姐卫长儒光明正大嫁给公孙贺,次姐卫少儿与以县吏身份在平阳侯家供事的霍仲儒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儒回家后可能是碍于卫少儿的低贱身份,无视她们母子的存在,又娶妻生子。

不知什么原因,卫少儿进宫一年有余再没有被临幸过。趁着一次清退老弱宫女回家的机会,卫子夫哭请汉武帝将她放出掖廷。卫子夫和着美丽的柔弱唤醒了汉武帝的记忆,他再次临幸了卫子夫,就在这一次,卫子夫怀孕了,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女儿。此后,汉武帝对她俞加宠爱,卫子夫不仅没有恃宠而骄,反而感恩戴德,对汉武帝俞加恭顺,尽量替汉武帝分忧。

一个失意人妒火中烧要报复,一个幸运儿母仪天下扬贤名。

眼看卫子夫尊宠日盛,而陈皇后十余年竟没能生下一男半女,气不打一处来,陈皇后之母大长公主心疼女儿,决定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卫子夫,她命人秘密逮捕当时还未出名的卫青,幸好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将他救下,才免于一死。汉武帝知道此事后,更加冷落陈阿娇,而将卫青提拔为建章监,加侍中官衔。此后,卫子夫又为汉武帝生下两女一男,汉武帝欣喜若狂,命东方朔等才子作赋纪念。而陈皇后也想努力改变命运,她花费9000万钱治不孕之症,终不能随愿,郁郁寡欢。与此同时,卫子夫对汉武帝更加体贴入微,凡事做得井井有条,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俞发亲近卫子夫亲属,让卫青、霍去病领军出征,得以建功立业;让帮助过卫青的公孙敖升官晋级;让遭人遗弃,又与西汉名臣陈平之孙陈掌有私的卫少儿,风风光光地嫁给陈掌;让公孙贺当大汉丞相;让卫长君也当了官。眼见一个奴隶出身的女人要盖过自已,陈皇后妒火中烧,行妇人媚道要厌胜卫子夫,夺回宠爱。不料,事情败露,汉武帝大怒,追回陈阿娇的皇后玺绶,贬陈阿娇退居长门宫。此时,阿娇的外婆太皇太后窦太后早已过世,母亲大长公主也已离世,再无保护伞可用了。

(卫子夫剧照)

卫子夫恩宠至极,家族也跟着沾光,占据多名朝廷要职,五人封侯。人言道:“生儿无喜,生女不忧,岂不闻卫子夫独霸天下!”,这句话是羡慕她有福气。但卫子夫明白水满则溢,月圆则亏的道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不仅自身谨小慎微,行事稳重,公平待人,而且对家族勤加劝勉:不骄傲自大,不仗势欺人,以皇帝为中心,以国家利益为重。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卫家人的为人,卫青立下大功后,汉武帝赏他一千金,他当即拿出五百金来孝敬汉武帝的新宠李夫人。时任中大夫的主父偃,鉴于汉武帝对卫子夫的宠爱,以及她母仪天下的品行,提议立卫子夫为皇后,汉武帝欣然准奏。从此,椒房殿在空缺了一年之后,又迎来新的主人。

陈阿娇在偏远、荒凉的长门宫孤苦寂寞。为了表达她对汉武帝的思念,她出一千金请大文豪司马相如作《长门赋》。传说汉武帝被其凄婉的言辞所打动,竟有热泪涌出,但是时过境迁,覆水难收。没过几年,可怜的陈阿娇客死长门,香消玉殒。


春秋风云


导言:被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陈阿娇被舞女出生的卫子夫代替,既有陈阿娇自己的原因,又有卫子夫的原因。

“金屋藏娇”这一成语便出自汉武帝与自己的表姐陈阿娇。幼时的汉武帝刘彻偶然间碰见了陈阿娇,一见钟情,并说道要得到陈阿娇一定会“金屋藏之”。长大后,刘彻当了皇帝,陈阿娇也成为了皇后,可好景不长,两人情感渐渐淡化,最终陈阿娇被废,纠其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陈阿娇与刘彻一直没有孩子。皇帝是需要后代来传承基业的,而与陈阿娇结婚数年,阿娇一直没有身孕,这让刘彻不满。且在汉朝也有因不孕被皇帝冷落的先例。

二,陈阿娇的恃宠而骄。陈阿娇是是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出生高贵,后台强大。而当时的刘彻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母亲王夫人并不受景帝宠爱。为了争夺太子之位,进行政治联姻,娶了陈阿娇,依靠其强有力的帮助,一举成为太子,顺利当成皇帝。

成为皇后,陈阿娇却因自小娇贵,行为举止大失一国之母。最为重要的是,她常常向汉武帝提及“要不是我母后帮你,你能有今天”之类的话语,这让刘彻无法容忍。

三,卫子夫的善解人意,贤良淑德。18岁的刘彻临幸了平阳候府的歌女卫子夫,性情温顺,善解人意的卫子夫让受气的刘彻很是着迷。卫子夫也很争气,几次临幸后,卫子夫就怀孕了,母凭子贵嘛。陈阿娇的一系列反对卫子夫的行为反而进一步促进卫子夫地位提升。后来受不了冷落的陈阿娇不智地用巫蛊之事嫁祸卫子夫,被刘彻知晓废了她,后改立卫子夫为皇后。

四,武帝的雄心壮志。在武帝登基是,朝中实力强大的无疑是馆陶公主和陈阿娇皇后一脉,武帝的权力处处受限制,其中还有太皇太后窦漪房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帝。刘彻为了摆脱这一局面。便不断发展卫族一脉实力,卫青,霍去病便是武帝提拔的。刘彻的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剪除馆陶公主一脉实力,废后之心早已产生。


肖尘


可能看过黄晓明版的大汉天子都认为陈阿娇娇纵,无理,而且还有点草菅人命。其实真正的历史谁知道了。我现在表达一下我个人观点。刘彻为夺得皇位只能仪仗姑姑,姑姑也就那么一个宝贝女儿。所以当时刘彻可能当时为了利用吧。但后来金屋藏娇也提现了刘彻当时喜欢陈阿娇。等刘彻当了皇帝后,陈阿娇还是以自己母亲帮助刘彻继位。可是试想一下。有哪个男人会喜欢一个把自己丈夫坐享高位的功劳归结于自己身上的女人呢。即使是事实。这对刘彻的自尊也受到伤害。偏偏这时,有个歌姬,而且贤良淑德,以刘彻为天,让刘彻感觉到了自己是大丈夫。满足刘彻的征服欲望。阿娇没有看清这一点,还在蛮横无理,正此时机,刘彻废后。阿娇错在自己太不给刘彻留面子,他是个讨厌挑战自己权威胁的人(不然不会出现巫蛊之祸而废卫子夫)。不知汉武帝,恐怕所有男的都是这样。女人可以帮助男人成就事业。但是不能处处不留面子。也不能处处说男人不行。这就是中国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吧






逍遥肚子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也是政治斗争联姻下的牺牲品,因政治斗争而成为皇后尊贵荣耀一时,也因政治斗争而被废在长门宫中忧伤凄凉而亡。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因出身贫寒低贱、却善良仁慈宽厚痴情而成为皇后,显贵了三十八年之久曾无限荣耀风光。可惜结局更悲惨,惨遭奸臣江充巫蛊陷害、儿孙、女儿全部冤死,她也含恨自缢屈死九泉。


小龙女5505


汉武帝和阿娇的婚姻纯是政治姻缘,没有深厚感情基础;卫子夫则是一见钟情之人。

阿娇是长公主刘嫖女儿,也就是汉武帝的姑妈。原本长公主刘嫖是想让阿娇嫁给当时是太子的刘荣也就是栗夫人所生。但是缺少政治眼光的栗夫人偏偏不买刘嫖的账,她对刘嫖为讨好弟弟汉景帝送很多美女的做法很是看不爽,加上自己儿子已经是太子未来的储君,母以子为贵所以有些轻视长公主刘嫖。结果刘嫖转而投入到还是王美人也就是汉武帝生母那里,套呼关系,那时刘彻只是个王而已但是其人聪明就说要是娶了阿娇一定给她做一个大屋子。金屋藏娇就是这么来的。刘嫖和汉武帝生母都是有政治心机的人,一起联合起来对付栗夫人。刘嫖呢经常在母亲窦太后和景帝耳边说栗夫人和太子的不是,后来汉武帝废除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这样等武帝继位的时候,阿娇就是皇后了,所以这次婚姻纯是为了实现各方的政治利益最大化。而汉武帝有次路过被姐姐邀请家里,也是为了讨好武帝献上很多美女但武帝没有看上,独独看上了一个姓卫的舞女她就是卫子夫,一见钟情那晚汉武帝就对人家下手了。后来就被送进宫里,自己喜欢的对象。

阿娇未能给汉武帝生任何子女;而卫子夫呢给武帝生一男三女。陈阿娇千不该万不该,就不应该没有孩子,在一起一个蛋都没有给汉武帝下,哪怕是有一个孩子至少汉武帝对其态度也不一样吧。而卫子夫还给汉武帝生了三女一男,其中男孩子还被立为太子,他就是刘据。

阿娇出于豪门,在后宫专横跋扈;而卫子夫呢出生寒酸,为人低调心宽,不同的处世风格。陈阿娇因为出生豪门,有母亲刘嫖的撑腰,在后宫专横跋扈,甚至常常对汉武帝说他之所以得到皇位全是凭借他们家的力,这样的态度对于这样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心里肯定非常不满。而在汉武帝宠卫子夫的时候,他还和母亲一起合谋陷害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结果被人救了。这个加剧跟汉武帝的矛盾。反观卫子夫,就特别有气量。出生低微没有后台,从被送进宫一年的时间汉武帝基本忘记了她,后来要遣还宫中一些老弱宫女,卫子夫也没有什么也申请出宫,汉武帝这才想起卫子夫来。再者,后来失宠了汉武帝宠爱李夫人,卫子夫也没有像阿娇那样对待。

还有就一个因素是为了拉拢军事奇才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孙霍去病。而陈阿娇家里也没有个有战功的人。

以上的综合因素,陈阿娇被废而卫子夫被立为后是当然的事。


分享的风清扬


因为她恃宠而骄:不可否认,有金屋藏娇的前提和母亲的功劳,陈皇后是受宠的,但是比女出身名门,骄横善妒,其母仗着有功,向汗汉武帝索取大量财务没有截制,汉武帝何许人也,雄才大略,岂会受制于人,于是对陈皇后的宠爱渐渐变淡,后来女巫楚服说能让汉武帝重新宠爱陈后,皇后信以为真,炼丹服用。而楚服则扮做男人,与陈皇后同饮同寝,后来汉武帝深查楚服与皇后之罪,定罪“惑与巫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这对母女不作就不会死。




小萝莉播放器


汉朝自高祖刘邦以后,几代帝王都被外戚、后宫所掣肘,因此汉初的几位天子过得很不爽。汉惠帝被吕后丶诸吕掣肘,汉文帝被薄太后牵制,汉景帝被窦太后丶诸窦牵制。汉武帝登基初始,就被太皇太后、太后、外戚所挟持,比傀儡皇帝,也好不了多少。

汉武帝之所以能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也多少得到了他的亲姑姑馆陶公主的帮助。馆陶公主之所乐意助这个侄儿上位,是因为馆陶公主之女陈阿娇与汉武帝刘彻,定下了婚约。

汉武帝登基之初,即立陈阿娇为后。汉武帝亲政之后,阿娇被废后,由舞女出身的卫子夫取而代,成为了汉武帝的新任皇后。个人认为,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

1,汉武帝不想皇权受到后宫丶外戚的掣肘。卫子夫出身舞女,在朝中没有关系网。

2,卫子夫之弟卫青,此时亦被汉武帝相中。一个听话又有用的小舅子,符合汉武帝的需要。

3,陈阿娇的外婆是窦太皇太后,与窦家关系不一般,其母也属皇族,其父系陈氏,也是当时的望族。倘若阿娇诞下皇子,嫡子将来继位,汉朝又将落入后宫丶外戚把持朝政的状况。这一点,显然是汉武帝所厌恶的。

后来卫青大将军被冷落,卫皇后、卫太子遭陷害,也与汉武帝忌讳后宫丶外戚做大的心理有关。

4,陈阿娇是富养的娇女,未经世事,心智不成熟,以至于看不到自身危机,恣意妄为,所以被废。

相比之下,出身低微的卫子夫,小心谨慎,做人的分寸拿捏得当,加上颇有姿色会来事,因而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最终获得了皇后之位。

总而言之,卫子夫之所能取代陈阿娇,主要就是基于汉武帝在政治上的需要,和他个人身心方面的需要。相较而言,政治上的需要占比最大,个人认为,即便是没有卫子夫,估计陈阿娇也保不住皇后之位,迟早会被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