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導讀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唐朝的經濟不斷恢復和發展,政治制度也不斷完善,文化也逐漸繁榮興盛。但在盛世的掩蓋下,暗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一切還要從唐朝的土地制度說起。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貞觀之治開創者李世民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開元盛世開創者李隆基


唐初土地制度——均田制

  • 百姓中男及丁男每人擁有永業田20畝而親王治公侯伯子男受永業田60~2頃,執事官一至九品受永業田60~2頃。這不難看出百姓與統治階級在受田數量上的巨大差異,同時也說明了唐代的均田制仍然是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一種工具,因為其最大的獲益者就是統治階級。
  • 官僚有職分田作為俸祿的補充,同時也享有永業田和勳田。並按照爵位,官品功勳的高低,受給貴族官僚土地,而且“皆許傳之子孫”。官僚貴族們通過多種用途的田地獲得了大量的土地,為之後與農民階級的矛盾的激化埋下了禍患。並且他們的土地可以被子孫後代繼承 這為演變成為土地私有制提供了條件。
  • 貴族官僚的永業田及賜田可以自由出賣;百姓有遷移及無力喪葬者可以出賣永業田。這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土地買賣的合法性,同時也為土地兼併的盛行和均田制度的破壞創造了條件。
  • 值得注意的是,均田令中規定的分配給農民的土地數量是最高限額,而實際上廣大的農民根本不可能得到足額的土地。這使得農民獲得的土地和貴族官僚的土地數量差距越來越大,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尖銳。

由於隋末農民大起義,沉重的打擊了封建大土地所有者,國家掌握的無主荒地比較多,所以均田制的實行有一定的土地作為保障和基礎。均田令中的某些原則,如“凡授田先課後不課,先貧後富,先無後少”,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緩和社會矛盾起到了作用,在促進農業生產發展的同時還有利於維持政府的財政收入。

開元盛世以來的土地兼併之風

  • 開元盛世以來,皇室,貴族,官僚和當地的富豪開始無視政府頒佈的均田令,“恣行吞併,莫懼章程”。唐朝初年在土地分配方面確定的封建等級限制已被打破。並且出現了農民“流庸無依”,而豪強大族“疆畛相接”的局面。在此舉一例,唐朝名將郭子儀的田產在陝西西部,自黃風嶺至河池關,方圓達百餘里。
  • 要求實行土地私有制的呼聲日益強烈,並且成為唐朝後期乃至後世制定土地政策的基本依據。隨著土地買賣數量的增加,“私契”逐漸合法化,並且在土地交易中起著決定的作用。從唐初均田制中關於土地買賣的規定是有限制的,到後期土地買賣不再受限制,合理合法。“私契”也逐漸為社會所公認。
  • 皇室貴族和官吏憑藉著政治上的特權強佔民田。而地主和商人則憑藉經濟上的實力買賣兼併土地,多置田宅。土地正在以多種方式向少數人的手中聚集。這些兼併的土地在中唐以後叫做“田莊”或“莊”,其主要功能是出租土地。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均田制下農民勞作圖

之前實行長達300年之久的均田制,到開元天寶以來就被破壞了。究其原因,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擴大促進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使得皇室貴族,官僚和富豪們不僅僅滿足於自己所獲得的土地利益而且還大肆兼併土地,謀求更多的利益。

土地兼併發展的產物——租佃關係

在土地兼併的過程中,無數的農民失去了土地而成為流民,他們迫於生計不得不向地主租賃其土地,並向地主繳納租稅,變成佃農,而地主們只需要“坐食租稅”即可。除此之外,農民還必須為地主服雜役進行勞動。從敦煌出土的唐代租佃契約來看,它是由“田主”、“租田人”、“知見人”、“保人”、“請書人”等多方共同擬定並簽署的,並且上面標有明確的租額和交租期限。雖然佃農遭受到這種苛刻的待遇,但是相對於之前均田制將農民牢牢綁在土地上來說,租賃關係確定了佃農對地主的隸屬性是有時間限制和條件限制的,所以農民對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相對鬆弛。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土地兼併帶來的三個現實問題

  • 朝廷經濟實力削弱

均田制一方面可以授予農民土地保證社會生產的正常進行,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上,確保國家財政收入的充足。而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土地兼併之風盛行,均田制被破壞,農民對國家的依附關係越發鬆弛。以均田制為基礎的租庸調製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由於土地兼併,國家能分配的土地減少,享受均田的農民數量減少,這都會導致按丁交納定額賦稅的減少。國家失去了大量的稅收,就會出現財政危機。封建朝廷為了維持財政支出,減少財政赤字,不得不將租庸調製面向並未享受均田的窮困不堪的農民。使得農民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成為逃亡的流民。進而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使經濟秩序更加混亂。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租庸調製


  • 中央軍事實力的削弱

唐代的府兵制度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朝廷將多餘的無主荒地分配給軍戶,免除其賦稅徭役,但要求他們自備乾糧和軍事器械,以應徵入伍。自從均田制被破壞,軍戶的土地流失嚴重,僅有的土地只可供日常開銷,糧食和軍事器械則成為重大的負擔。再加上一些富有的商戶會使自己的孩子躲避服役,便會僱用貧寒子弟代替服役。貧寒子弟們因不堪忍受,而“逃亡略盡”,最終結果是府兵的兵源枯竭。府兵制度也隨著均田制被破壞而變得成為一紙空文。而遠在邊疆地區服兵役戍邊的農民在看到輪換的兵源遲遲未到時,可能就因為太過思念家鄉或者其他因素而逃亡。繼而唐朝開始實行募兵制度,剛開始招募的人注意軍事訓練,到後來軍隊成為無賴子弟的去處,募兵制度的腐化使軍隊毫無戰鬥力可言。但中央軍事實力的削弱還不僅僅於此。隨著募兵制度的實行,之前中央集中重兵,而地方軍力分散的局面被打破,那些招募的兵丁都去充實到邊疆防戍,地方節度使的兵力不斷壯大,中央的兵力反而空虛。

唐朝從府兵制到募兵制的轉變,讓我們不禁聯想到羅馬共和國末期,馬略的軍事改革將羅馬軍隊的兵員制度由徵兵制改為募兵制。這與唐朝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而自從兵制轉變為募兵制之後,軍人就從公民兵轉變成了職業兵。而他們與統帥的關係變成了保護和被保護的關係。這時候的軍隊會更加信任自己的統帥,倒頗有一番私人軍隊的意思。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募兵制


  • 國家的穩定遭到威脅

土地兼併導致均田制被破壞,一部分農民破產,被迫成為流民。還有遠在邊疆戍邊卻看到回鄉無望的人也被迫加入流民的隊伍。這些流民就像一顆安放在唐朝盛世局面之下的隱藏的炸彈,隨時都有可能被引爆,繼而導致嚴重的政治危機,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從土地兼併入手探究盛世唐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安史之亂


結語

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這使得擁有政治經濟文化特權的人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土地兼併,進而攫取更多的社會財富。唐朝政府之所以不反對土地兼併,是因為這是大勢所趨,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土地兼併破壞了均田制,同時也破壞了以它為基礎的府兵制和租庸調製。制度的調整會帶來短暫的不適應和混亂局面,也使得安祿山史思明等人有了可乘之機。安史之亂的爆發就是土地兼併後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