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练兵,每次发饷均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将北洋军变成私军。清政府为什么容忍?

木易生


北洋军确实是袁世凯的私军。后来武昌起义时,袁世凯被罢免,结果无人能够指挥得动北洋军,清廷不得不再把袁世凯请回来。

清廷是否知道北洋军是袁世凯得私军?

应该会知道。但清廷必须容忍。为何?因为古代所有具备战斗力的军队,都是私军。

一军之帅,通过效忠于自己的将军们统领大军,而各位将军又通过自己的心腹们控制手下的兵士们。

只有这样,才会有战斗力,否则便是一盘散沙。

古代那些能打的,都是如此。

岳飞的队伍叫岳家军,戚继光的队伍号称戚家军。而为清廷续命的湘军,其实应该叫曾家军。

既然如此,那么朝廷如何控制军队呢?

当然是通过控制一军之帅。也就是说,朝廷只要保证岳飞、戚继光、曾国藩和袁世凯的忠诚就行了。其他的,管不了那么多。

但这是充满变数的。

所以,那些擅长权术的皇帝,会在军队里安插自己的眼线,必要时候牵制不听话的主帅。

比如雍正皇帝,即便年羹尧对他忠心耿耿的时候,他也在年羹尧的军队里布置了暗桩。

后来年羹尧太放肆了,雍正皇帝便可以通过副将岳钟琦夺了年羹尧的兵权。

清廷对袁世凯放心吗?

也不放心。

慈禧活着时,曾经派心腹荣禄去瞧一瞧袁世凯的北洋军。荣禄发现,袁世凯是个人才,而且北洋军确实训练得很能打,因此就保了袁世凯。

慈禧死后,载沣那些管事的小王爷们,全无手段。但他们知道,手握袁世凯的势力太大了。于是便把袁世凯给撤了。

可是,北洋军中的将军们,仍然效忠于袁世凯。没有战事则罢,一旦有了战事,还是需要袁世凯去指挥。

于是,便有了袁世凯东山再起,逼迫清帝逊位的戏码。


趣谈国史


“吃袁大帅的饭,穿袁大帅的衣,为袁大帅效力”,这只是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虚构的剧情,不是历史。袁大帅当时再怎么嚣张,肯定也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嚣张的。


当然,袁世凯把北洋新建陆军变成了他私人的军队,这是事实,清政府当时对此也并没有什么意见。

至于说清政府高层当时为什么没意见,这是因为在古代,军队都是私人的。袁世凯在新建陆军中树立绝对权威,属于正常现象。当时的军队不这么操练,没有战斗力。

对清政府而言,只要把新建陆军各级的人事任命权和后勤保障体系捏在手里,袁世凯就蹦跶不起来。

换而言之,小站练兵时期的袁世凯,还只是个小角色,别说是慈禧了,就连荣禄都可以轻易捏死他。

因为袁世凯的后勤保障捏在荣禄这个直隶总督手里,荣禄不给袁世凯拨款,新建陆军立马就会瓦解。

不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由清政府操作失误,再加上人才紧缺,朝廷沦落到非用袁世凯不可的地步,因而掐死袁世凯的两大法宝便都丧失了,袁世凯也开始飞黄腾达了起来。

具体来说,就是八国联军撤退后,十七万沙俄军队赖在东北不走,俄军犹如悬在天上的一把剑,让刚刚回鸾北京的慈禧寝食难安。



袁世凯看到了慈禧的痛处,便瞅准时机上了一道折子。折子大意就是说,先前的武卫各军在庚子国难期间损失惨重,朝廷现在连京畿警卫部队都凑不齐,如果俄军此时越过山海关,北京的安全无法保证,所以朝廷此时必须尽快将编练新军的问题提上议程。

慈禧看了袁世凯的折子,予以准奏,并委任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拟定“北洋营制饷章”,负责练兵,于是后来威名赫赫的北洋六镇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算是正式拉开了筹建序幕。

袁世凯领了慈禧的旨后,第一件事便是把他的七千新建陆军扩编为了一万人,并冠以番号“常备军左镇”。(标准编制应该是一万二千人,因为当时缺四个马队营,所以也就少了大约两千人)

其后,袁世凯又加紧练了三万新军,不过由于当时日俄在东北紧张对抗,北京的安危受到了影响,三万新军来不及成军,袁世凯便将一部分旧军经过裁汰后,编成一个步兵协和一个马队标(协就是旅,标就是团),然后以此一协一标为基础,又编出一个镇,谓之番号“常备军右镇”。(后来通过整编淮军和招募新兵,又补齐了该镇的缺额)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1904年),常备军左右二镇完全编练成功后,清政府下旨,撤销二镇番号,将两镇番号分别改为北洋常备军第一、二镇。至此,后来北洋六镇中的第二镇和第四镇便正式成军。(这两个镇的番号后来因为满人有意见,便又改了一次,第一镇番号给了满人组建的新军镇)

袁世凯练兵的效率很快,慈禧很高兴,便一如既往的支持他,让他继续练兵。袁世凯在慈禧支持下,又委任段祺瑞代为练兵。后来在段祺瑞的操练下,北洋常备军第三镇编练完成,段祺瑞出任该镇第一任统制。

之后,袁世凯为了编常备军第四、五镇,便从段祺瑞的常备军第三镇中,抽出了一部分兵力出来组建第四镇,待第四镇也初见规模后,又从第四镇抽了一部分兵力出来组建第五镇。然后又给此二镇添了一部分新兵,于是北洋常备军第四镇和第五镇也正式成军。

有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截止至目前,北洋常备军的五个镇,都是袁世凯编练的,他用的将领,比如段祺瑞,也都是他向朝廷推荐的。他此时此刻,已经完全控制了清政府在北方的国防力量。所以就在袁世凯筹建常备军五镇的同时,八旗贵胄们便怒了,纷纷向慈禧老太后谏言,说新军都是汉人,这会动摇国本,咱们满人也要练兵!

慈禧觉得有道理,便让袁世凯在筹建常备军第五镇时,顺便也把由八旗子弟组成的八旗前锋营、护军营、圆明园内外火器营及锐键营等单位也一起改编,从中挑选八旗年轻力壮者,按照新军训练方法,也训练出一个由八旗子弟组建的新军镇。

袁世凯接任后,不敢怠慢,奏请铁良为京旗练兵翼长,并完全仿照北洋常备军章程,很快练出一镇,番号为“京旗常备军”。

之后,满清贵胄觉们得陆军第一镇的番号不能给汉人,就把第一镇番号改为第二镇,第二镇改为第四镇,第四镇改为第六镇,第三镇和第五镇番号不变,由旗人组成的“京旗常备军”就这样变成了第一镇。(这也是为什么常备军一、二镇会改番号的原因)

至此,北洋六镇全部编练完成。这其中的第二镇才是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的老班底,战斗力最强。第一镇是八旗镇,战斗力偏弱。

北洋六镇编练完成后,八旗贵胄认为八旗子弟的新军数量还是不够,之前八旗与汉军的比例是一比三,也就是二十多万八旗兵,六十多万绿营兵。而现在是一个八旗镇,五个汉军镇,八旗兵比例太低。

于是在公元1908年底,清政府又编练出了一个由八旗子弟组成的新军镇,并谓之番号为大清“禁卫军”。

该镇的统制是溥仪的七叔,从法国索米骑兵学校毕业的清朝宗室爱新觉罗·载涛。

其实从八旗贵胄火急火燎的组建禁卫军便不难看出,当时的清政府高层已经意识到了袁世凯尾大不掉,难以控制的问题。他们也想同过训练八旗子弟,摆脱对袁世凯的依赖。

然而,满清高层的想法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慈禧当年委托袁世凯练兵,是因为偌大的中国,找不出比袁世凯更懂练兵的将领,几十万八旗子弟中,找不出一个能与袁世凯媲美的将领(别说媲美了,就连袁世凯徒弟水平的八旗子弟都没有),慈禧只能依靠袁世凯。

而七八年时间过去了,八旗子弟依然没有合格的军事人才,没人领兵,所以到最后,无论是禁卫军,还是北洋第一镇,这两支旗人部队都是有兵无将,大头兵虽然都是八旗子弟,但中级军官以上,却全都是汉人。始终无法摆脱袁世凯一系的“魔爪”。

而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政府想不容忍袁世凯也不行了。武昌起义后,八旗子弟无人能统兵南征,根本办法打仗,最终还是要把袁世凯请出山,才能稳定局面。

PS:禁卫军和第一镇的情况与北洋另外五镇不一样。禁卫军和北洋第一镇是找不到能领兵打仗的将领,并非是士兵避战。而北洋二至六镇则士兵找茬避战,扬言朝廷不请袁世凯出山,他们就不卖命。



总的来说,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控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的基本盘很小,朝廷并不畏惧他的势力。后来由于庚子国难,其它武卫军都被打垮,朝廷因无人可用,袁世凯便借机组建了五个由汉军组成的新军镇,而他也通过安插各级心腹领兵,成为了清末手握大权的强势人物。

面对袁世凯的强势崛起,清政府高层并非没有反制措施。北洋新军第一镇和禁卫军便是清政府遏制袁世凯的底牌。只不过,由于八旗子弟难堪大任,连一个能带兵打仗的师级将领都找不出,必须要依靠袁世凯才能镇压革命军。因而满清到最后,也就只能是把身家性命都交给袁世凯了。


Mer86


作为清末民初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又充满曲折。在袁世凯30多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做过驻外使节,当过地方督抚,既是共和总统,又做过洪宪皇帝,这让袁世凯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转型者的亲历者,也让他做了一场千秋帝王梦。在袁世凯帝王梦的崛起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便是由袁世凯创立兼督办的北洋军。

袁世凯

这支晚清末年最强大的近代化军队,本应归晚清朝廷所有,但是,在《走向共和》这部电影中,袁世凯每次发响的时候,都会给北洋军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如此一来,北洋军就彻底沦为了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电影中所出现的这一场景,是否真的符合历史呢?如果北洋军真的是袁世凯的私人军队,那么,清政府为何又能够容忍袁世凯的这些做法呢?

袁世凯

影视剧必然掺杂了改编的部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毋庸置疑的是,给北洋新军发军费的是清朝廷,而非袁世凯。清廷对于练兵大臣,尤其还是一个汉人出身的大臣,必然有所防范。所以,从现实角度而言,起码在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的初期,他也没胆量说出这样一席话。更何况,慈禧太后为人又阴鸷而多权谋,袁世凯不可能、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将北洋军当做私军训练。

1907年9月,慈禧太后就通过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袁世凯手中的军权。就从这几个方面而言,在慈禧掌权期间,袁世凯在训练北洋新军之时,袁世凯恐怕不存在让手下的人去给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这样思想的可能。影视剧中无疑是想夸大袁世凯对于北洋新军的控制权,所以才进行了这样的改编。

北洋新军

当然电影中的改编也并非乱编,因为北洋新军确实成了袁世凯手中的私人军队。,而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对于此事也是敢怒不敢言,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所造成的。

第一:袁世凯在奉命训练北洋新军时,就已经优先控制了这支军队的军权。他为这支军队所选用的军官骨干,主要以他的个人亲信、重金结交的旧部,以及从底层干起、得到他提拔重用的人为主。经袁世凯选拔的这些军官骨干,既能够消除满清皇族对于他的疑心,又能够让北洋新军中遍布自己的得力干将,这就让袁世凯轻易控制出了北洋新军的军权。

袁世凯剧照

第二:袁世凯利用中央财力的支持,发给北洋新军的军饷远高于旧军军官,这让新军士兵对于袁世凯感恩戴德。早在袁世凯组建北洋新军之初,他就为这支军队拟建好了军营制饷章上奏朝廷,这让北洋新军的军饷得到了极大保障。这些士兵们能够拿到手中的薪水银、公费银远高于其他旧军军官;袁世凯为了避免有些军官克扣军饷,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发放军饷制度。如此一来,那些下级军官就将袁世凯视为衣食父母,对他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袁世凯

所以,虽然北洋军中并无向发饷时向士兵灌输“是袁宫保给的饷”的做法,但是,北洋军中早就流传开了将领们吃袁宫保的饭,就该为袁宫保出力这样的说法。这也让袁世凯在低级军官心目中树立起了至高无上的伟大形象。虽然慈禧太后及其继任者并不愿意这支帝国最精锐的新军操控与袁世凯之手,但是,腐朽没落、抱残守缺的清廷,既无能力也无足够的手段彻底控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包括北洋新军和各地新军一步步的滑向革命的阵营,坐视自己的死亡。


鸢飞九天2018


先纠正一下,清政府并没有不管北洋新军,实际上除了北洋新军,清政府在各地都有训练新军,辛亥革命就是湖北新军里的革命党人起义,至于电视剧里的吃袁大人的饭那句口号那是不可能的,除非袁世凯不要脑袋了....

首先,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认识到了单纯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条道已然行不通,中国必须革新政治才能真正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相对的,清政府也让胡燏棻(后改派袁宫保),聂士成,董福祥,宋庆毅,荣禄改练新式军队,改组为武卫军,拱卫京畿。但除了聂士成与袁世凯的军队外,其他的改进并不大。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聂公在天津为国捐躯,除了袁世凯的武卫右军之外,其他武卫军表现并没有比其他八旗绿营强多少。后1902年武右新军扩编为北洋常备军,到1905年共六镇(当时清政府共编新军36镇但实际落实只有20几镇)慈溪死后,载沣怕无人可以压制住袁世凯,就以足疾的名义强令袁世凯“退休”,并把自己命为清帝国海陆元帅,总领全国兵权,并且让自己的弟弟载涛为军机大臣,总领练军;载洵为海军大臣,统帅海军。且组建禁卫军以配合八旗防范北洋六镇,正当载涛认为天下无忧之时,清政府因为财政危机,不得不以民铁抵押以获取贷款,保路运动盛行,革命党趁机革命,而北洋六镇又非袁世凯不从,清政府不得不把袁世凯拉回来,可是这次的袁世凯可不同了,总督已经满足不了袁世凯的胃口了,清廷不得已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又以南方军队不足为由篡取了禁卫军兵权,不久就宣布革命,把宣统赶下了皇位,自天命元年开始的近三百年的大清政权、中国两千年的帝制落下帷幕


独孤相随拒群196


清政府容忍过么?从来没有,除非没办法。湘军、淮军都是私军性质,基本养军资源也都是来源于清政府,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清政府已经习惯了,反正过河拆桥用完就扔呗,让汉臣长期拥有常备军力那是不被允许的,湘军没了,慈禧好安心,如果不是僧格林沁死的早,淮军也保不住。

从三藩到岳钟琪再到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谁也没能逃开清廷的忌惮,真以为咸丰真爱用曾国藩呀,那是肃顺的功劳,和咸丰没关系。真以为康雍乾爱用岳钟琪呀,满洲亲贵但凡有一人可用,岳钟琪连个泡都冒不出来。

袁世凯初时受李鸿章等人保举才有了些许权利,在当时,满清政府同样急于变法续命,所谓的维新派和守旧派、保皇党等等说法其实是政治对立下相对的说法,无论什么“派别”都知道再不变法革新,大清就完蛋了,只不过如何变法、变法程度、政治方面获益多少等这些问题无法妥善解决造成了派系势力斗争而已。

真正的维新必然会带动政治洗牌,无论架构如何改变,如果身居高位的还是那些人,那也不过就是给老衙门换了新名字而已,真变革则满清贵胄无法容忍,比如责任内阁,袁世凯的小九九是奕劻任总理大臣,自己则是副大臣,但是铁良肯定不是这么想的。

如果铁良想争副大臣那是手拿把攥毫无悬念的,但代价是他要牺牲自己掌握的财政大权,他肯定不甘心,他还是想继续军政兵财一把抓,这点也被宗室们所认同,所以后续才出炉了“”皇族内阁,为天下人所耻笑,都这年月了还能骗谁,是续命还是要命昭然若揭,人心顿时散了。

为什么袁世凯不在意这些呢?这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了,北洋六镇,无论袁世凯在与不在都是他的嫡系势力所在,而铁良等人不行,袁世凯退了,他们也支使不动,但凡有辄,载沣能卸任回家抱孩子去么,他的能力是有些问题,但作为当事人,他比咱们这些人更加了解当时的态势。

袁世凯&好大一盘棋

袁世凯左右逢源的本事,无人能及,人脉底子超厚,除了吏部和理藩院没有必要以外,其他各部都安插了袁世凯的嫡系无数,儿子袁克定也进了农工商部。

慈禧也念着袁世凯的好处,从小处说,慈禧的弟弟桂祥干什么都行,就是正事不行,但花钱却是把好手,搞到最后不单慈禧懒得管,就连桂祥的亲闺女隆裕也没法管了,钱花的太邪乎了,袁世凯多聪明,直接向慈禧申请,把“崇文门监督”的肥差给了桂祥,虽然贪污方面与诸如河道总督或者漕运总督没法比,但是养几百人也没问题了,就这样桂祥才能打造出一整套新宅子,虽然完工转天就全烧没了吧,好在曾经拥有,穷命,没办法,但这份心意,慈禧记得。

慈禧西狩,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慈禧一路拼命逃,袁世凯一路追着给,屁股后面追着给钱,前前后后袁世凯截流40万两白银,源源不断的供着慈禧的花销,几大晋商是如何孝敬慈禧的,我写过相应的文章,他们都在慈禧回归北京后得到了或名或利的好处,沿途出力的官员,均有升迁,而袁世凯的好处,慈禧能忘得了么,一路上就没断过钱,没完没了的刷存在感。

慈禧还没回京袁世凯就是直隶总督了,为了慈禧的旅途愉快,加紧赶工铁路,火车上还破天荒的为慈禧加建了厕所,每30里就加设驿站,吃喝休息一应俱全,慈禧回了北京,封袁世凯太子少保,赐黄马褂,紫禁城骑马。

即便慈禧安稳以后,袁世凯也是孝敬不断,慈禧能不知道他是贪污来的?根本不管。还有一点,慈禧非常看重,袁世凯是“忠心耿耿”的人才,对大清忠心,而且后期洋人最看重的也是袁世凯,其他人不行。

奕劻

乾隆十七子永璘大家知道吧,自言:即便下雨天每一滴雨水都是皇位,那都砸不到我头上,最大的理想就是住和珅的宅子,结果就是和珅被颙琰搞定后,真的分了靠西一半给永璘,另一半还是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居住。

奕劻就是永璘这一脉传承,这种宗室疏族多了去了,宁可相信慈禧单挑十一国胜了,也不敢相信奕劻能当上铁帽子王,但现实就是这般无奈,至于原因,无外亲近。

类似端方、那桐这些人,能力都比庆王强,为啥他受重用呢,穷怕了,能捞钱,包括慈禧身边的大红人们一致弹劾奕劻,奕劻也是稳如泰山,大家光知道进奕劻家连门房都得给钱,其实奕劻不贪污活得了么,他去宫里那些宫女太监侍卫哪个不要钱,别说奕劻,就是他爷爷永璘来了少一毛也不行,李莲英那里奕劻也没少打点,这事慈禧都知道,赏大臣听戏的时候大臣们少了侍应们的小费,慈禧是会甩脸的,而奕劻高价养熟了宫里这些人,慈禧能对他差得了么,而且奕劻和袁世凯的路数一样,都是拼命送衣服,没有便宜货,都是嵌满了各色宝石。

扶立起弟弟桂祥,慈禧没有那惊天的本领,但是关系还是可以利用的,桂祥和奕劻关系好,当初慈禧刚进宫,桂祥的家属都是奕劻写的,那是的奕劻正处在落魄期,慈禧喜欢奕劻的字,看着漂亮,而且桂祥和奕劻关系好,后来做了儿女亲家,属于慈禧系重点培养范畴,桂祥是没戏了,但是桂祥的亲家还是可以攥拔的。

奕劻是紧跟领导节奏,指哪儿打哪儿,未慈禧马首是瞻,坚决不跳槽,坚决不换队,论荣宠荣禄都得靠边,慈禧一路向西,奕劻是陪同人之一。

拉回到袁世凯,袁世凯告密有很多证据导向,并无定论,袁世凯得知慈禧训政后为自保告密只是其中一种,其实还有一种就是袁世凯在北京法华寺期间和回到天津后都曾告密,也就是两次告密获取政治筹码,在北京他的告密对象就是奕劻,我们无法忽视袁世凯和奕劻同穿一条裤腿的亲密关系。

奕劻初入军机处,尚未赴任,袁世凯十万两银票就到了,“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只要能靠上这棵大树,袁世凯直接和奕劻的长子载振结拜为兄弟,奕劻家的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袁世凯没有一次不出钱的,出钱没有不过万的。

奕劻的权利越来越大,和袁世凯也走得越来越近,其中当然有钱的原因,不过也包含袁世凯个人能力的因素,这点毋庸置疑,他俩的政治同盟关系是绝对牢固坚不可摧的,有奕劻在,袁世凯的好处能少么。

军队的控制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也不好受,所以发布谕旨指出前军制下的兵勇无能,沦为大烟炮集团军,可是武备学堂虽然后期培养出来人才无数,但人才不是泥坯好歹捏捏就出来了,需要长期的专业素质培养,而在当时而言,时不我待,所以有必要训练新军,征兵先选将,这无异赐予袁世凯一路坦途。

自1895年北洋新军在小站编练之初,袁世凯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着手打造“私军”势力,比如书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王士珍、张勋等等,包括绑架黄金荣的卢筱嘉,他爹也在其中,也就是卢永祥,他们都是小站编练初期成为袁世凯臂助的,袁氏小站集团就此开张,可以说北洋六镇的几乎所有军官都是袁世凯一手提拔的。

徐世昌,袁世凯的自身幕僚,袁世凯的复出徐世昌也是坚决站在奕劻一方坚决支持的,进士出身,翰林编修,冷板凳十年,郁郁寡欢,如果不是袁世凯“借用”,徐世昌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段祺瑞,对德国兵制了如指掌,始终受袁重用,进了家门还得叫袁世凯一生岳父,那关系能差么,绝对的铁瓷,乖女婿一个。

冯国璋,打光棍一段时间了,虽然没有嫁女,但是袁世凯把自家的女家教介绍给冯国璋续弦。

士兵方面

为了提高军队整体素质,袁世凯建立随营武备学堂,也就是小站内部军校,对有上进心的军官、士兵,他自讨腰包建立奖学金,考的好就发,不用打报告,直接给钱,教学的都是德国军官,这教学师资,新军上下没有不眼馋的,而且还有出过留学的机会,即便不是最拔尖的那几十人,只要好好学,都是候补军官的位子。

选军官袁世凯也从各地武备学堂挑选,但是士兵,袁世凯绝不用老兵油子,他可不缺烟炮部队,新人的好处就是可塑性强,感恩心强,一张白纸任你涂抹。

袁世凯每以忠孝自居,他培养士兵也是这路数,虽然是新军+新式武器,但是思想一定要陈旧,他有意识的利用实际行动外加舆论宣传灌输给士兵这样一种观念,袁宫保是衣食父母,我们甘心为他卖命;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

士兵们为何有这种思想呢?以前的体制下,士兵的饷银经常被军官贪污,迟发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袁世凯不惯这毛病,他要求士兵直接领饷,派专人监督,有时候还亲自到场监督,必须按照名册一分不少的发到每一个士兵手里。

新军成员在部队三年,享受三个月的带薪假,别管是因病还是因伤都是部队上管医药,不扣钱,病死的给丧葬费,士兵阵亡,其家属可以得到两年的饷银,这都是旧军不敢奢望的。

上文讲过军官体系的建设,这就形成了以袁世凯为核心的新军力量,他的洗脑工程进行的非常顺畅。

如果没有奕劻,袁世凯会被拔枪在手的载沣打死在会议当场,如果没有段祺瑞拼死从保定赶到北京没完没了的放空炮威胁,袁项城只能发丧被人抬着离开北京,没有奕劻的主持,没有徐世昌和各部袁世凯嫡系官员的支持,袁世凯不会顺利回归,如果没有段祺瑞和各军镇的支持隆裕太后也不会如此快速的代替溥仪发布退位诏书。

汉臣的最终下场,历历在目,袁世凯学习不咋地,但前车之鉴不得不防,他打造私军的行为确有野心,但同时也是自保,咱们可以回头一观,如果袁世凯没有培植自有势力,他早就被宗室整死了。

清政府的容忍?

从来没有过什么容忍。在新军建立之初,宗室觉罗们就没安生过,像极了康雍乾时期的亲贵们,自己不能打,还不能汉臣领兵权,袁世凯几次上书要求削减自己的职务,就是不想给人位高权重的印象,好让自己安心在小站搞发展,一开始清廷不但不准,还给袁世凯打气加油,鼓励他好好干。

可是雍正帝顶不住宗室势力,慈禧也顶不住,后来逐渐削职成了常态,更是明升暗降的把袁世凯调往北京,表面上是升职,其实就是让袁世凯离开军队体制,还不放心咋办,段祺瑞被打发到保定驻防。

这种打压比较温柔的,载沣的手段基本上就是奔着要命来的,能说清政府容忍么,过程就是初期放心,袁世凯也是后起之秀中的红人,有本事,有能力,有人脉,而且日常操练也好,全国演军也罢,袁世凯的能力是没有任何不信服的,一改传统军队的颓废态势。

后期虽然袁世凯做足了假象,又是自请削职,又是推荐铁良,无非就是想打消清廷高层和宗室觉罗的怀疑,他还不想死,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他升了官,丧失了兵权。

别说军权,就是袁世凯这个人都不被亲贵接纳,直接被开缺回家,回家后的袁世凯一直在拍照,从未得清闲,为的就是做样子给清廷看,我很规矩呦,我安心养老了呦,我没野心呦,为什么?保命。

载沣等贵胄完全没有想到袁世凯在新军扎根这么深,谁说都不好使,怎么调怎么费劲,这时候才发现部队完全就是袁世凯的私军,真打起来,即便是满洲兵的第一军镇都未必能控制,其他的就想都不要想了。

所以说,清廷的卸磨杀驴之举下手不果断,而在时过境迁之后,果断下手又发现新军完全不被掌握,所以才有了载沣回家抱孩子的结果,但凡有辄,怎会如此呢。


古今通史


走向共和是当年大众对历史猎奇思想的应对之作,和亮剑类似,历史真实性不多,但拍得好看。这就是可怕之处,和康熙王朝类似,编的太真了让人们以为是正史。随着网络普及,和时间流逝,人们也逐步发现走向共和这类电视剧的私货段子之处。

@历史哨声 的回答写的很不错,我稍作补充。


确实北洋军是听袁世凯的,因为这是由袁世凯在山东时训练武卫军的班底发展而来,但不代表就绝对忠诚。

一是清廷也往北洋军里扶持八旗,北洋第一镇的中下层就让旗人担当。

二是北洋军的财政毕竟是清廷给的,士兵不知道士官能不知道?

三是南方新军都被革命党渗透了,北洋六镇能不被渗透?

所以北洋军在当时是一个成分非常复杂的军事集团,内部利益复杂。整个集团信服袁世凯,但也只是认可袁世凯作为集团盟主的身份,清廷想罢免袁世凯也就罢了,北洋军将领也都不吭气。反过来袁世凯回去后也是要总理等重要职务,如果北洋军军权真这么厉害还要啥其他职务。

我们的历史书描写的袁世凯好像知道清廷灭亡是必然出现的,所以在绝对优势下才与南方谈判。实际上北洋军在当时才是独木难支,不得已才谈判的。

辛亥革命里北洋军确实打了几场重要胜仗,但北洋军里能打的就三个镇,其他的不是没能力就是发动过起义或冰鉴,这三个镇也是被渗透过了。可以说北洋军能维持住局势已经很不错了,真实是独木难支。

随着革命军攻占了江南地区,把张勋都打跑了,财政都保持不住。这个时候袁世凯要是不赶紧议和,他迟早就要完。

随着袁世凯把手下分到各省后,各省督军有了自己的财政来源,对中央更是有了挑战的能力。


卧家人


“兵为将有,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这就是当时新军的现状。至于袁世凯发军饷的时候有没有说"是袁宫保给的饷"我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一点,袁世凯在新军当中,安插了大量的亲信。且给予给士兵的军饷比清朝任何一支军队的军饷还要丰厚,他为了提升军队素养,还教士兵识字,并以“忠义,尽孝”来治理军队,赏罚分明。所以,最后袁世凯完全掌控了这只军队,除了他没人能驾驭北洋军。

1895年光绪帝派袁世凯赴天津小站练兵,督练“新式陆军”,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军”。“新式陆军”聘请德国教官,按照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清朝希望袁世凯组建一直现代化作战能力强的新式陆军,加强清军的战斗力。但是,袁世凯招募新军的时候,安插亲信,将这支军队私有化。袁世凯从小站练兵开始,他的亲信均担任军队要职,下至兵卒,上至军官,皆为袁世凯的旧部担任,所以在当时军队流传这么一句话:“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朝廷”。

1908年,慈禧和光绪相继去世,溥仪即位称帝,年号“宣统”,溥仪的父亲载沣为摄政王。载沣成为摄政王以后,就夺了袁世凯的兵权,将其解职。袁世凯称疾回到家乡养病,等待时机复出。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摄政王任命荫昌南下围剿。荫昌根本无法驾驭北洋军,且北洋军根本不听他的指挥。总理大臣奕劻乘机奏请载沣,重新起用袁世凯,会同荫昌调遣北洋军。素恨袁世凯的摄政王载沣,不得已再次启用袁世凯。不过,在启用袁世凯之前,载沣只给了袁世凯一个副职,袁世凯称足疾推迟赴任。载沣不得已,只能敦促荫昌赴命。但是荫昌上任以后,无法调动北洋军,清政府不得不考虑再次任用袁世凯。为了解除荫昌的困境,清廷派遣协理大臣徐世昌微服前往彰德,见袁世凯想让其出山。不过袁世凯开出的条件,清廷满足不了,只好强制荫昌进军。

荫昌虽然调动了北洋军,但是但北洋军囤兵信阳与孝感之间,不执行他的命令。当时辛亥革命已经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情况非常危急,清廷不得不启用袁世凯。当时清朝并没有满足袁世凯的条件,但是革命党的进攻也很猛。假如,清朝倒台,袁世凯即便拥有北洋军,可能手上的砝码也不多,也不能再拖延。袁世凯紧急上任不久,通过内阁选举,成为内阁总理大臣,载沣自动解职。所以,袁世凯掌握了军政大权。接下来是袁世凯与革命军边战边停,且一边派人谈判。最终双方都达成了协议,革命军给出的条件是只要袁世凯“驱除鞑虏,拥护共和”,就选举他为民国大总统。所以,袁世凯就逼迫清朝皇帝退位,然后顺利成为民国的大总统。


谋士说


这个呢,纯粹就是出于无奈!你说当时的八旗子弟,只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创点儿军工,创点儿功劳的,不是吃喝玩乐的那种,清政府不至于挖空心思捧一个袁世凯呀!说白了一个个都是无能,否则这事儿也不会闹到那种地步!

简单来讲,晚清的政府能够算得上是自己发军饷的,也就那几支部队湘军淮军!

当时为了对付太平天国,南方的事情乱的一塌糊涂,被逼无奈之下,所以南方的地方税收直接截留到这些地方尚未的军阀派系里面,让这些军队体系字体发军饷,所以湘军何怀军都是自己军队发的军饷,这一点如果湘军淮军,说是李鸿章曾国藩发的,想也差不到哪儿去!而且在这之后创办洋务运动,李鸿章的钱包鼓起来了,也发得起这点儿钱!

至于说袁世凯的这支军队比较特殊,它的是从怀军里面的一部分抠出来的,为什么慈禧想要对付李鸿章想要分李鸿章的全想要从他手里挖点儿财富出来,所以就挖空心思地从李鸿章的军队里面挖出来一支军队作为自己的五力保障手段,这样的话基本的武力保障解决了,那我还用得着你李鸿章吗?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把袁世凯提出来是为了对付李鸿章,是为了树立在军队内部除了李鸿章以外的第二权威,但是如果说八旗子弟手里边儿有一个人能够得上袁世凯那个份儿能有袁世凯这样的办事能力,你觉得慈禧会把这种肥差落到其他人手里面吗?

军队的兵权是权中之权,只有掌握了军队,你才能够保证添加了稳定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权利,否则你就是别人的傀儡,无论把权力交给李鸿章也好,交给袁世凯也罢,毕竟都是汉人,这些人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替你工作的!

李鸿章不是傻子,袁世凯也不是傻子,慈禧也不是傻子,造成最后这种情况,袁世凯这个原来做奴才的,最后成为了满清政府的送葬人,这个绝对不是大家所希望的那样啊,包括袁世凯,他想当皇帝,不是大总统啊?

所以对于慈禧来讲,这支军队的归属权是很重要的,最好是自己人,实在没得办法挑一个能够讨她欢心的奴才,把袁世凯就是这样一个人,别看他当时做大总统威风八面,可在慈禧的手底下就是一只孙猴子,死活蹦不出慈禧那个五指山,(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要知道他的《投名状》,可是当初出卖了清朝的皇帝,也就是在戊戌变法里面直接把光绪给出卖了!这和后来他把头发给剃光,喊着共和,确实有点儿反差!

总之说白了,军队这个问题慈禧也有考虑过,但是你如果不在军队里面树立起来一个权威,那你的军队究竟崇拜谁呢?

很正常的一个问题,一个军队里面有一个战神,另外还有一个无能的指挥者,那大家更愿意去听战神的话,还是愿意去听那个无能指挥者的话呢?这一下子就是喧宾夺主啊,这种事情历史上的发生过很多回!慈禧可以做到流畅,但是李鸿章必须得活着没有她清政府哪儿来的钱,哪儿来的军队,可是光有他还是不行的,它一直在那里待着,军队永远都听她的话,军队永远都是他的,那我这个当主子了怎么办?所以我要树立另外一个权威,我要帮助另外一个人崛起去对抗李鸿章!

哪怕我给他钱说,这钱是他的,哪怕我发军饷的时候,一天到晚的教育士兵要一听这个人的话,我也在所不惜!

把一支军队完成了个政治斗争,一支军队最后还有战斗力,也只能说袁世凯练兵还真有两下子!

说一句题外话,咱们说回主题,袁世凯他的北洋新军发想确实钱是清政府发的,因为他有两只比较重要的军队也就是北洋六镇里面的前面两个镇!他是八旗子弟组建起来的军队,这两万多人可是正儿八经的八旗子弟,这些人的军饷可轮不到袁世凯去发响,可是虽然钱是清政府出的,但是清政府必须要保袁世凯,必须要让袁世凯一直站在台前充当这个战神,充当军队代言人这样一个身份!

这就是坑,一个连清政府最后自己都没有办法填掉的坑!自己实力不足能怎么办?就靠这些花里胡哨取巧的东西去获得权力,可最后呢?一声炮响,清东陵的墓一个个全被炸开了!


漩涡鸣人yy


袁世凯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时的北洋军鱼龙混杂,战斗力低下,又有李鸿章的余威,要想指挥得动北洋军,不实用点手段是不行,这也可以理解,杨家军、岳家军、薛家军、湘军等等都是如此,否则先不说能不能打仗,就是简单的调动都会成为问题。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袁世凯是有野心的,有野心的人必然会有手腕,不过说实话,袁世凯带兵统兵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的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还是很得军心的,再加上拉拢了段祺瑞和冯国璋,说北洋军就是他的“私军”也没问题。



要说清政府是什么想法,能没有想法吗?不过没办法,隆裕太后和小皇帝溥仪,孤儿寡母的没人撑腰。再加上内忧外患,溥仪年少无力朝政,隆裕太后妇道人家,更是帮不上忙,虽说因为不满把袁世凯贬回了老家,可是武昌起义一爆发,派出北洋军平灭起义,可是人家到了廊坊就不动了,当时就蒙了,咋办?还是要靠袁世凯。



可以说,武昌起义的爆发让当时的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最有战斗力的北洋军在袁世凯手中,以当时清政府的能力是无力回天的,袁世凯要想灭了武昌起义易如反掌,可是他想当皇帝,如果起义没了,天下还是大清的,如果大清没了,天下就是孙中山的,之前说了,袁世凯是个有野心的聪明人,一番手段下来,他当了民国大总统,溥仪走下了龙椅。



乱世出枭雄,曹操和袁世凯都是不世出的人才,但因为种种作为,最终都没有留下好的名声。


BV疯言疯语


袁世凯在1911年再度出山之后,迅速仗着手里的北洋军迫使溥仪退位,这促使了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北洋军是袁世凯的私军,实则不尽然。

北洋军不能完全地算作是袁世凯的私军,北洋六镇当时并没有完全地掌控在袁世凯的手中,他在练兵之时更不可能明目张胆地向军队说“是袁宫保给的响”之类的话,不然别说清政府了,李鸿章、荣禄也饶不了他。

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去天津小站练兵,是多亏了他总督朝鲜十年的积累。

他帮朝鲜练出了一支数千人的“新军”,后来更是成了朝鲜军队的统帅,不仅维护了李氏朝鲜的统治,巩固了中国和朝鲜之间的宗藩关系,还几次打破了日本试图染指乃至是控制朝鲜的阴谋,袁世凯之所以会被后人称为朝鲜的“太上皇”也正是因为如此。

也正因为他总督朝鲜期间,控制了朝鲜军队,俨然成了朝鲜的“太上皇”,当时的清政府才有了将朝鲜纳入版图而设为郡县的可能。

李鸿章也确实想过将朝鲜设为郡县,只可惜终究因为不敢和日本闹翻脸而放弃。

虽然袁世凯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悄然逃回了国,一度在前线负责后勤辎重之事,但因为他在朝鲜已经打出了“知兵”的名声,积累了一定的政治资本,所以他的未来可期。

袁世凯是随淮军吴长庆赴朝鲜平叛的,所以他的身上也打下了淮军的烙印,又因为在朝鲜干得有声有色,所以才获得了李鸿章的推荐,去了小站练兵。

当时原是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小站负责练兵,已经练出了定武军10营近五千人,但因为受到李鸿章以及甲午之战的牵连而遭到弹劾,从而被调任别职。

胡燏棻如果被调走了,谁来接替他呢?当时清军体系当中没几个懂得编练所谓的新军,哪怕是小站练兵的创始人胡燏棻也是个半桶水。

这时候,曾经给朝鲜练过新军、素有“知兵”名声的袁世凯便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李鸿章的视野,李鸿章也不出意料地举荐了袁世凯接替胡燏棻。

李鸿章的老对手荣禄也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甚至是东南的张之洞、刘坤一也在力捧袁世凯,袁世凯便这样成功地成为了胡燏棻的继任者,奔赴天津小站继续为新政府编练新军,并改定武军为新建陆军。

袁世凯成了“小站练兵”的负责人之后,开始招揽各种人才,又以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为最,被称为“北洋三杰”,乃是袁世凯麾下的龙、虎、狗。

袁世凯所练出来的新建陆军后来被编为武卫右军,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因武卫右军成武卫军硕果仅存之军队,他又奉命继续以武卫右军为“蓝本”继续扩充军队,遂有北洋六镇之威名。

清政府吃了八国联军的亏之后,终于知道清军和洋人军队的差距了,所以急忙下命令让各省将军、巡抚开始编练新军。

当时袁世凯已是直隶总督,自然更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对于练兵,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所以练起新军来也是动作迅速。

北洋六镇无不是经袁世凯之手练成,虽然说北洋第一镇是原来的京旗常备军,是由旗人组成,可也是袁世凯一手练出来的,他在军中的威望仍然无人能及,更何况后来第一镇的统制还换成了袁世凯的心腹何凤莲。

再看北洋第二镇到第六镇的统制,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和王士珍等人,哪个不是袁世凯的嫡系?拿段祺瑞来说,袁世凯死了之后,他为何一度被推为北洋系领袖?原因便在于他曾出任过北洋六镇中的三镇统制官,所以颇有威望。

也是因为北洋六镇统制俱为袁世凯的嫡系,这才引起了清政府的警惕,但是说实在话,此时北洋六镇已经练成,袁世凯在北洋军中的威望也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

载沣上台掌权之后,为何迫不及待地罢免袁世凯的一切职务?原因便在于载沣已经看出来北洋军有沦为袁家私军的倾向,感受到了袁世凯对清政府的威胁。

载沣能够轻而易举地罢免袁世凯的职务,这也说明了袁世凯当时在北洋军中很有威望,但还没到能够随意指挥北洋军,将北洋军变成自己的私军的地步。

倘若北洋军真的已经成了袁世凯的私军,凭借这七八万的精锐之师,又在京畿重地,载沣还真不敢对袁世凯下手。

即便后来载沣对袁世凯下手,也没敢真要了他的命,只是罢免了他的职务而已。

不过,袁世凯虽然被罢免了职务,但是北洋六镇统制仍然是他的嫡系,这也是他在回家钓鱼之后仍然能够继续掌控北洋军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