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員退休後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嗎?

阿布160104287


在很多人眼中,在古代能夠生活在京城,一定是件十分幸福的事情,這裡既包括京城便利的交通,發達的經濟,優質的教育和醫療資源,這幾點似乎自古就未曾改變。

但很多人會發現,中國古代的很多官員,在退休以後往往會堅持回老家,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出於以下三方面考慮。

理由一:伴君如伴虎,不如急流勇退

權力的味道雖好,但越是接近權力,所要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尤其是在皇權如日中天的古代,伴君如伴虎,面對掌握生殺大權的皇帝,官員的生活往往是如履薄冰,所以對於很多已經很年邁的官員,與其跟皇帝,跟同僚這麼勾心鬥角的耗下去,倒不如急流勇退,告老還鄉。

一方面官員可以在此前確定自己的身後名,獲得個好名聲,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這件事,向皇帝,向同僚宣告自己的“免戰牌”,最大程度上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而之所以在退休後離開京城,實在是京城本身就是一個比朝堂更大更復雜的權力場,如果只是單純的退休,依舊生活在京城,很多人會以為你只是退居到了幕後,還會把你當作幕後之人,麻煩一點也不會少。

理由二:迴歸鄉里,可以著書立說,培養後人

對於中國古代的大部分官員來說,都飽受儒家思想影響,這些人的追求往往不僅僅是簡單的官位,還講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關於這三點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的記載:

……立德, 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其中的立功往往就是指出仕做官,或是主政一方為父母官,或是經世濟國做棟樑臣,在做官的過程中也會逐漸的完成立德,但對於最後的立言,在官場就很難做到了。

一方面因為做官離不開應酬,以及迎來送往,精力的消耗註定無法靜下心來著書立說,另一方面身在局中,也很難反思自身,形成有價值的觀點。所以很多官員往往會在為官時保留自己的書信等文字記錄,等到退休後,便告老還鄉,找個安靜的地方去思考人生。

與此同時,回到家鄉還可以用充足的時間來陪養後輩。要知道這些官員,尤其是退休以後的官員,在京城或許不算什麼,一旦到了鄉下,可就是很拉風的角色,這一現象即使到了現代,依舊如此。

地方極為重視,自然方便官員培養看中的後輩,甚至藉助自己殘留的關係網,儘可能的在年輕人初入社會的時候,拉他們一把,為以後留下些香火請,何樂而不為?

理由三:大部分官員產業都在家鄉,有山有水有良田,回去是享福

中國古代的文官雖然口頭上都自詡為清廉的君子,但對於絕大部分官員來說,即使在京城表面過得十分簡樸,恨不得在皇帝和同僚面前穿帶補丁的衣服,來顯示自己的簡樸的生活。

但在家鄉往往是豪宅良田,賺得盆滿缽滿。等到了他們退休,選擇離開京城就不是回家受苦,而是回家享清福,有山有水有良田,還有一大幫後生晚輩孝敬自己,這該是多麼幸福的生活啊。


船伕聊歷史


古代官員的告老還鄉可以說是現代社會退休制度的雛形。古代官員在感覺自己身體無力繼續從事繁瑣的政務之後。便會相皇帝上一封奏摺陳述自己身體年邁、年事已高,無力再為皇帝排憂解難、分擔政務……請乞骸骨回鄉養老!

一般這類陳情奏章的內容都十分的煽情,大多為陳述忠君愛國之意以及自身的仕途歷程和身體狀況。皇帝在綜合考慮之後,一般會准許其告老還鄉,從繁忙的政務之中脫身出來回到故土享受天倫之樂。並且還會賜予其各種恩賞和封號,以謝多年君臣之宜。那麼為什麼古代的官員退休之後一定要返回家鄉呢?而不能夠留在自己長期工作的地方度過餘生?



首先,古人的思想體系裡面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落葉歸根!這不僅僅是人之本性,也是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所提倡的。一個人在外求學當官多年,晚年都要回到自己的故里,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這裡有自己的宗族兄弟,鄉親故舊,可以暢敘少年故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古人都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葬在自己的祖墳之中。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歸屬感。


另外,古代的官員很多時候都經常變遷自己的官職和任職地。很少有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的情況發生。即使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對於個人來說,無論在外地擔任如何高貴的官職,自己終究是一個客人,這裡終究是他鄉。在自己晚年迴歸故里,依然是自己心中的最好歸宿。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外出做官並非是將整個家庭都帶出去。很多情況下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都留在自己的家鄉,甚至自己的老婆和家眷也留在了家鄉侍奉雙親,也有一些連兒子都留在家鄉讀書生活。更不用說自己的家鄉還有整個家族的族人。古人有著十分強烈的家族意識。對於幾代以內的家族近親都比今天的我們更親切重視。整個家族的榮辱與共幾乎是一體的。而且古人在辭官時,可能家中尚有老母在世。那麼身為兒子更要回到家鄉侍奉母親左右,以盡孝道。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古代各地都湧現出了一些名門望族,族裡也會出現一些在外做官、在外經商的人。這些人都代表著家族的榮譽和身份。無論官做多大,人走多遠,整個家族的興衰都與每個人分不開。當然在這些人到了垂暮之年。自然也會再回到這團火中,回到自己的家族裡。度過餘生,享受天倫之樂。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古代很多在外做官的人,都是家族裡的佼佼者,都是家族晚輩的學習楷模。在自己晚年之後,在告別官場繁瑣的事務之後。錦衣還鄉,榮歸故里,這算得上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


珞珈山的貓


歷史上每個朝代的退休制度都不一樣且退休制也不完善。高級官員退休後會有點退休金,更好一點的還能分點田地,而等級低的官員基本沒什麼福利。所以留下來也沒什麼用,自己回家種田更好。

問題沒問哪個朝代,我就把歷史上的朝代退休制都說一遍吧。

西周

採用的是“世卿世祿制度”,世卿就是貴族。“世卿世祿制度”就是官員們可以一直延續官位和祿田,這樣到退休年紀的官員也不怕沒退休金的問題了。

春秋戰國

此時的“世卿世祿制度”被廢除,開始了告老致仕制。官員告老前要找到合適的接班人,再通過上級批准上任後,才能告老還鄉。這時候告老的官員會獲得政府的一些賞賜。

漢代

隨著中央集權制的進一步發展,官僚機構也更加的強大。在漢代開始,告老稱為“致仕”。致仕在當時已經成為行政立法的一套重要制度,漢代的官員退休年紀為70歲,工資高於每月兩千石官員致仕,可以帶原工資的三分之一養老,少於兩千石的官員退休,不受任何優待。

漢代時,一石=27市斤左右,也就是13.5公斤糧食,兩千石就是27000公斤的糧食,按現在大米的價格5.4元/公斤,兩千石相當於14500元。也就是說,在漢代高級官員退休後,每個月還能得到48600元的退休金。

唐、宋

這時候退休的官員福利還是不錯的。五品以上的官員每個月可以領到一定比例的原工資做退休工資,有功勞的官員可以領到原工資相等的工資。京城六品以下,京城外五品以下的官員,可以拿到“永業田”養老(永業田就是可以世襲後代的天地)。

元朝

元代為了防止人才流失,高級官員沒有退休的說法。規定“翰林老臣”不讓退休,翰林學士就是“內相”,政府一直養到去世。而中高級官員退休,能加散官一等,漲上一級工資。家中困難且有孩子幼小者“給半俸終其身”。

明朝

明朝時期致仕制度有了變化:

  1. 退休年紀從七十歲放寬到六十歲。自己想辭官的,不限年紀都會同意。


  2. 退休金待遇比原來高上一些。

  3. 三品以上官員退休金還是原來的工資,四品以下升官一級給予“誥赦”,就是一個表彰。

清朝

如果是世襲的職位,就按原來的工資算退休金;如果不是世襲,到六十歲就給原來工資的一半;如果沒到六十歲就辭官,那就沒有退休金。

因為明、清兩朝已經到了封建社會的末期,所以在致仕制度上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但總的來說,古代當官,退休金待遇還是不錯的。


大國布衣


你問這個古代好像有點太模糊,每個朝代針對退休官員的政策都是有所區別的,那麼我簡單說一下時間上離咱們比較近的清朝吧!

在清朝年滿60就可以退休了,退休的官員就必須回到家鄉養老。關於你提這個問題,咱們就拿清朝的京官來講解一下,因為清朝京官更能體現退休返鄉制度。清朝在京為官的官員,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不返鄉養老,執意滯留在京城是要被問罪的,所以一般人就乖乖回老家養老了。



這樣的制度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官員當了一輩子官,一生中所積攢的人脈關係網是非常龐大的。他自己雖然退休了,但是那些親系、門生等有的都還在任上,這些人如果經常走動就容易形成黨羽,對朝廷政權的穩定是不利的。退休後讓他們回老家養老,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隱患。


在清朝一個官員會有家人、侍從等等一大堆人員,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多,這樣的人員日積月累,會佔用當地很大的資源。把他們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老家,就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了。

還有些記載清朝官員退休不但要回到家鄉,而且還要求回到家鄉後,沒有經過批准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再離開家鄉的。意思是你退休後就在你的家鄉畫了一個圈,這個圈裡面就是你的活動範圍,沒有上級批准就不允許出這個圈。當然也有極少數高級官員是不受此退休政策影響的。

手機打字不易,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追記歷史


可以留任養老的,並沒有強制性要回家鄉養老,但是因為很容易出問題導致沒人敢!當時的朝廷給官員的俸祿實際上非常少,比如李衛在擔任揚州知府的時候俸祿是每年150兩銀子,當時的銀子折現成現在的錢大約是每兩銀子600元人民幣,150兩大約是90000人民幣。這麼一筆錢在當時不算什麼大錢,基本上夠吃,但是沒法剩下多少,當個三五年知府的話買個小宅子是沒問題,但是要買個幾進大院還是不夠的。雖然當時的官員肯定是有各種灰色收入能夠置房買地,但肯定是不敢露富出來的,畢竟這玩意兒太明顯了。所以大部分人就只能選擇告老還鄉,不是被皇帝趕走的,只是因為怕露陷。

其次,當時的官員除了朝廷俸祿之外,還會有皇帝賞賜,皇帝賞賜的種類很多,有金銀珠寶,也有土地宅子。皇帝在賞賜大臣的時候,一般採取就近賞賜的策略,因為皇帝的賞賜並不是一次性賞賜的(按功勞),這是為了方便大臣管理,不然每次賞一個地方那麼必然十分分散。所以呢,大臣的產業都在自己老家,只能去老家才能享受得到。

最後,遠離是非之地。能夠享受告老還鄉待遇的人至少要三品以上,這些人在京城也是有皇帝賞賜的宅子的,但是這些人往往需要躲清淨,防止被扣上各種帽子,趕緊遠離京城回老家去。


優己


不能。

過去,地方官採取流官制,就是為了防止官員一個地方呆久了,與當地士紳豪強大商人形成太緊密的關係網。事實上,過去還有更嚴格的規定,官員包括軍官,不能在自己的轄區內納妾,就是一個意思。

中央官員也是一樣,退休大約70歲,一般在中央政權工作少則二三十年,已經形成基層行政網絡,所以中央官員退休必須回鄉,就是切斷他與中樞關係網的聯繫。

回家後,這些官員哪怕曾經擔任宰相,與故鄉的父母官也沒多大的關係,三五年之後,中央與基層人員不斷變化,退休宰相都玩不轉以前的關係網。


四川達州


古代官員退休俗稱“告老還鄉”,雅稱“致仕”。那麼,官員退休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這看是兩個問題,其實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年齡的問題?

《禮記曲禮》中規定:大夫七十而致事。《尚書大傳·略說》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宋史·職官十·致仕》記載:文武官年七十以上不自請致仕者,許御史臺糾核以聞。明清兩朝則規定:武官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

也就是說,古代朝廷規定官員的退休年齡為70歲、60歲。正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人生六十花甲年。

古人的這個年齡也就預示著隨時都有可能與世長辭,如果遠離家鄉,很有可能會落個客死他鄉的下場。而古代交通工具相對落後,如果家鄉遠在數千裡之外,再將屍體運回,路途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天。如果再遇盛夏,或許屍體還沒有運回家鄉安葬之地,怕已然腐爛不堪了。

所以,如果不想落個客死他鄉的下場,最好就是及時告老還鄉為妙。

同時,所謂“致仕”就是與官場告別,不再參與朝廷之事,不再為皇家效力。既然決定離開官場,最好就是離的越遠越好,就算曾經出現過什麼工作疏漏,或者是政治排隊的問題,畢竟已經致仕還鄉,朝廷也不便再行追究。

正所謂:“駑馬不可戀棧豆。”對於官員來說,特別是高官來說,已經人走茶涼、無權無勢,在任之時不知得罪過多少同僚,一方面你如果還留在原地,不就等著對方來報復自己嗎;另一方面,不也證明你當初的致仕請求不是發自真心,若因此被官員進行彈劾,很有可能會引來“欺君之罪”、“有所圖謀”的牢獄之災。所以,告老回鄉是保全自己最穩妥的途徑。同時,至於權利鬥爭四、五十歲致仕的官員,則屬於特殊現象,不過其本來就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雖然被逼無奈,但不得不說返回家鄉是最好的策略,在古代這樣的事情常常發生。如:劉伯溫就曾提前致仕,後又被重新啟用;袁崇煥也曾提前致仕,後同樣被重新啟用。

同時,古人講究“百善孝為先”,當一個人老了返回家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落葉歸根”。其實,這也是一種孝的表現方式。根是什麼,根就是祖宗、先輩生存繁衍的地方,更是血脈親情傳承的地方。同時,根在的地方,除了是祖宗繁衍之地,還有更多的族人親眷都生活在這裡,也會感到更多的族人親情。所以,無論是古代官員也好,還是普通百姓也罷,都有深深的“落葉歸根”情節。

此外,你曾經任職的地方,當初居住的是官邸。官員退休後,如果還想留在之前的任地內,就需要重新置辦家業、田產等,用不了幾年難道又要再行變賣返回家鄉嗎?除非不想再回到家鄉,畢竟這只是極個別現象。所以,對於年齡已經很長的退休官員來說,誰願意去折騰這樣的事情,當然不如直接回鄉的好。

所以說,年齡應該是古代官員退休後還鄉,不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的主要原因吧。


祥子談歷史


古代官員退休後,基本都是回鄉養老,也有人會選擇自己喜歡的地方,築屋頤養天年。比如明武宗時期的劉麟是江西人,做過紹興知府,因為得罪了劉瑾而被罷官,住到湖州的吳興一帶。他為官清廉,沒有多少家財,吳興的地方官為他建築了房子。

劉瑾倒臺以後,他又出山,做過陝西左參政、工部尚書等。退休以後他又回到吳興郊外的南坦,只因為他太喜歡那裡的山水,被稱為“南坦先生”。

但這是少數的例外,古代大多數的官員退休以後會返回故鄉,我認為主要有幾下幾點:

第一,古代許多官員在原籍都有田宅、家眷。

古代科舉選才,窮苦人家的子弟缺少財力,很難完成學業,走上仕途。許多參加科考的學子,在家鄉都有房宅田地,有父母長輩,有些人甚至已經結婚生子。

這些人當初出去參加考試時,就是隻身一人,有條件的帶個僕人。考中之後,留京或者選派到地方任職,通常也不會隨帶家眷,而是讓妻子留在家鄉,替自己照看孩子,服侍父母。

如此一來,官員去職之後,只能選擇回到故鄉,與家人團聚。

第二,古代官員在一個地方任職的時間不會太久,加上交通不便,也有官員把妻兒安置在一個生活比較方便的地方,自己上任時,會帶小妾隨行。

比如蘇東坡、黃庭堅被貶到廣東、貴州,隨行的只有小妾照顧生活。

官員在任職期間犯了錯誤,離職之後,一般都會回到原籍,所以我們看到明朝皇帝經常讓某位官員“離職聽勘”。

比如袁崇煥、熊廷弼在遼東任職,都曾經被奪去職務,回原籍等待機會,東山再起。晚清軍機大臣翁同龢,曾經貴為帝師,晚年被開缺回籍,交地方官員嚴管,最終死在老家。

也因此,官員有條件的時候,會努力經營故鄉的田宅,做為自己的落腳點和最終的歸宿。

第三,方便盡孝,同時也有落葉歸根,榮歸故里的觀念在起作用。

如果退休時父母還在,官員們更要返回故鄉盡孝。前面我們說劉麟能夠在退休後不回故鄉,是因為他的父親此前已經去世,他沒有了相應的責任。

更重要的是落葉歸根的的觀念。所謂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在外面做了高官,如果不回故鄉,這官做得就不夠完美。

比如明末的孫承宗,是河北高陽人,貴為帝師,退休後還是回到高陽,結果崇禎十一年清軍打到高陽,孫承宗率領家人守城,城破遇難。

最好能得皇帝賜的一塊匾,或者在老家建起一座大牌坊,寫入族譜當中,那就牛逼大發了。


於左


葉落歸根,榮回故里多是一種習慣,顯示大家屬一件光宗耀祖的喜事。


太陽傘160861939


古代主要是小農經濟,官員掙了錢,一般都在家鄉置地修莊園。任職的地方,住宅是國家提供暫住或租住,職位經常換地方,調動頻繁。達到某一級的領導,如果沒有公事,相互之間不能私自聯繫走動,防止搞山頭,國家有專門機構監督,所以私生活較孤單。官員退休後有影響力,牽扯政治鬥爭,要避禍避嫌。家族人盼歸,借聲望護佑鄉親,能主持公道,息土地邊界等等的糾紛,造福一方人。中國曆來有傳統,生是漂泊人,死要進祖墳,葉落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