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手抓飯怎麼樣?

夜貓子要睡覺了


今年夏天剛剛去了新疆,重點是自駕了北疆,南疆去了庫車,在所到各地都品嚐手抓飯,主要點的是碎肉抓飯和素抓飯。因為我們都愛吃羊肉,所以覺得手抓飯非常美味。

印象中最深的是在鄯善縣吃的碎肉抓飯,餐廳環境、服務態度和抓飯的味道都是上乘。在獨庫公路的大阪雪線上吃得羊肉抓飯,給了兩大塊羊肉,孩子吃得噴香!後來在巴音布魯克草原路邊老鄉的家中吃到了素抓飯,也非常不錯。尤其是每次當地維族朋友態度非常友善,飯菜價格也非常親民,並無漫天要價的情況。

手抓飯除了羊肉、圓蔥、胡蘿蔔、葡萄乾外,還有特有的黃蘿蔔,口感非常豐富,尤其是黃蘿蔔,口感口味最佳!

當然,抓飯油性還是比較大的,喜歡清淡一點的朋友可能不太適應。

綜上,去新疆抓飯是不可或缺的。我現在每每想起新疆,都想到一半沙漠一半城市的鄯善,想到美味的碎肉抓飯[贊][贊][贊]!


飽食遨遊信馬由韁


首先有個小小的糾正,在我們新疆這邊管這個叫抓飯,而不是手抓飯。要說能不能吃得慣,只要是能適應羊肉的味道,不牴觸羊肉的人,不管是哪個民族,基本上都沒有問題。

抓飯是新疆這邊一道維吾爾族特色美食,最早的時候確實是用手抓來吃的,所以被稱為抓飯。那時候你若去維吾爾族家庭做客,主人會拿出一個水壺,給你澆水洗手,洗完手之後遞上毛巾擦乾,等大家依次落座,主人便會端上熱騰騰的抓飯,而客人只需用手從盤子裡抓起飯吃就好。

當然了,雖然現在還被叫做抓飯,但是,基本上都是用勺子或者筷子吃了,已經很少有人用手抓著吃。

抓飯的營養非常豐富,裡面主要用到的原料有羊肉、胡蘿蔔、洋蔥和大米。其中的主要食材胡蘿蔔素來就被人們叫做“小人參”,而羊肉也是一道可以用作食療的重要食材,這幾樣加到一起做出來的抓飯,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有菜有主食,搭配的很是相得益彰。

在新疆,你隨便進到一家抓飯館裡,通常有很多種選擇。有素抓飯,還有碎肉抓飯、羊腿抓飯以及羊排抓飯,如果你非常喜歡吃羊肉的話,還可以來一份羊排加羊腿抓飯。羊肉被煮得很爛,它的香氣滲入大米和胡蘿蔔裡,那味道香而不膩,啃肉吃飯,非常過癮。

大部分抓飯都是以羊肉為主,但也有一些特色抓飯,比如雞腿抓飯,馬肉抓飯等,有些抓飯裡面還會加入葡萄乾或者鷹嘴豆,吃起來,那又是另外一種風味了。

最關鍵的是,在新疆吃抓飯一定不用擔心吃不飽。我們這吃抓飯有個規矩,可以免費加飯。一盤抓飯吃完了感覺欠一點,可以喊老闆給你直接加。

這吃飯還能免費加飯的事,估計也只有在新疆才有這待遇了,忽然感覺生活在新疆也是件幸福的事呢!

我是雪落無塵,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有關新疆的一切。

雪落無塵


據說世界上有三種用餐的方式:用筷子、用刀叉,以及用手。現在世界上用手進餐的人也不在少數呀。抓飯的名稱,應該也是這種方式的產物吧。記得以前還在民族人家裡用這種方式吃過抓飯,長輩和主人,還會認真教我正確的“抓”飯方法:用三個指頭,沿著裝著抓飯的大盤子,在離你最近的邊緣,把適量的飯扒拉成一團,然後用手搓起來送入口中。當然,用餐之前洗乾淨手就是必須的了。

抓飯在新疆是典型的快餐,和拌麵各擅勝場,很多大漢每天中午都是抓飯拌麵輪番上陣的,街上的抓飯館,每到臨近中午,就會在門口掛上寫著“抓飯熟了”的牌子,同時散發出陣陣的肉香、米香,引得人要馬上進去飽餐一頓。

抓飯也有流派,也有不同的風格和做法,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做的抓飯也都有各自風格。南疆以喀什抓飯為代表,北疆以伊犁抓飯為代表,還有獨特的風乾肉抓飯、原始黑抓飯,甜抓飯。這些在烏魯木齊都能吃得到。

新疆人吃抓飯,其實更重要的是吃肉,評判一家抓飯店的好壞,肉的品質往往佔據大部分比重,從碎肉、羊排、羊腿、羊腿加羊排,在吃肉的道路上沒有上限,當然,如果吃肉還無法滿足你,也不怕,因為新疆抓飯的米是任加的,吃飽為止。

新疆人在家裡也經常做抓飯,會做飯的新疆人基本都會做抓飯,家裡的抓飯軟硬適中,也不會做的太油,更適合我們的口味,畢竟已經吃了這麼多年了。

在新疆,投資開抓飯館,也是個不錯的生意,因為投資小、見效快,用的人少,吃的人多,關鍵就是味道好,然後要肉多、肉多、再肉多!


嗨嚼


新疆手抓飯是很好吃的,我自己感覺只是有點油膩,我一般都是吃素抓飯,我們家先生吃喜歡肉抓飯。

我聽了一個營養專題講座,主講嘉賓在新疆講課,中午吃的抓飯,她專門講了抓飯的營養特別好,你看,抓飯裡有胡蘿蔔和洋蔥,胡蘿蔔和洋蔥裡含維生素A,是強烈的抗氧化劑,保護肝臟,營養眼睛,現在近視眼太多,你看新疆大半年是冬天,到處都是雪,陽光照在雪上,特別刺眼,時間長了,對眼睛有傷害,但是你看見有維族朋友戴眼鏡的嗎?我是沒有看見過,跟他們經常吃抓飯有很大關係喲。抓飯裡有肉,有菜,有米飯,還有骨頭哩,既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鈣和磷又有纖維素和脂肪,別看到脂肪就“談脂色變”,適量的脂肪才有益健康呢,“葷素搭配,營養美味”。



抓飯不僅做起來方便,而且吃起來也很方便,有了抓飯,就不用再去炒菜,省時,省力。


抓飯的種類也很多,像碎肉抓飯,羊肉抓飯,雜糧抓飯,羊拐、羊排、羊腿、臘肉等等抓飯,現在是為了適應發展,真是品種繁多。

梨子是酸是甜,嚐嚐就知道,新疆抓飯怎樣,你吃了就知道。你說是不是?


JinJu金菊說美食


我是新疆的,手抓飯在新疆就叫抓飯,很好吃,漢族人當然吃的慣。我基本上一星期吃一次,很喜歡抓飯的味道,一段時間不吃會想的慌。新疆抓飯分為羊犍子抓飯、羊脖子抓飯、羊排骨抓飯、碎肉抓飯、素抓飯。羊犍子抓飯最貴,35元一份,羊脖子抓飯,30元一份,羊排骨抓飯,30元一份,碎肉抓飯,25元一份,素抓飯,18元一份,價格還可以。下面是我今天吃的羊犍子抓飯。



羊犍子抓飯一份


羊犍子


小菜:洋蔥片一份,紅蘿蔔絲一份


戴著手套吃,不粘手。


哈密瓜的家鄉


如果大家喜歡新疆,喜歡新疆的風景和風土人情,請大家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大家好,我是園長,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作為一個地道在新疆長大的人,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了。

手抓飯在新疆南疆部分地區的叫的比較多,大部分地區都叫抓飯。抓飯是新疆人名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很多新疆婦女做的都很好吃。抓飯營養美味,色香味俱全,老少皆宜。抓飯在新疆人民心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可以說當地的少數名族和漢族對抓飯都有一種難以割捨的“家鄉情”。我在烏魯木齊上的大學,因為學校距離市區較遠,每次週末都會叫上三五好友到烏魯木齊人民路立交橋一家叫做“彩虹抓飯”,在新疆農業大學附近的一家叫“可可抓飯”的少數民族店裡吃羊腿抓飯和,每週都要美餐一頓,如果不吃總會感覺缺少什麼東西。


抓飯的做法其實是非常簡單,配料有,上等長粒香大米,洋蔥,胡蘿蔔,新疆乾果葡萄乾(無核白和黑加侖),新疆大草原放養羊肉。我生活在新疆伊犁,在這裡有察布查爾縣的上等大米,昭蘇和特克斯大草原放養羊的羊腿和羊排,葡萄乾是吐魯番的葡萄,另外需要新鮮的洋蔥和胡蘿蔔提鮮提色。另外在農村和縣裡很多人都用果樹枝燒火做抓飯,果蔬枝和炭火或天然氣相比口味自然清香。抓飯上桌後,伴隨著抓飯和羊腿羊排的濃郁香味,你會覺得生活在這裡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

很多內地朋友都會說,我就是按照你說的步驟做的,為什麼做不出你們那的味道?其實抓飯口味的好壞和羊肉的選材有很大的關係。新疆羊肉都是大草原羊肉,區別於內地羊肉,它的羶味較少,這和當地的水土有關。


友情提示,如果很多維吾爾族的抓飯比較硬,吃多了會消化不良,但是他們做的味道就是好。很多回族和漢族的抓飯比較軟,但是大部分味道一般。

最後,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新疆,我可以盛情款待您。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作品,喜歡新疆三農,喜歡新疆美食美景,或者有什麼意見,請留言轉發,我會一一解答。


園長闖天山


何止好吃,何止吃得慣,那是新疆人的美味各個民族的美味~

抓飯:維吾爾族最喜歡的食品之一,維吾爾族稱“樸勞”。

本地俗稱抓飯,外地人常稱手抓飯,更有甚者叫它油炸米,這是典型的維吾爾族美食,真正的吃法確實是用手抓著吃的,而且種類很多:碎肉、塊肉、羊腿......色香味俱全;

維吾爾民族逢年過節、婚嫁喜慶日子裡,招待親朋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 特別是在婚喪嫁娶的日子裡,一定要做抓飯來招待客人。

抓飯的主要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蘿蔔、洋蔥和清油,把帶骨肥羊肉剁小塊,清油炸之;加入洋蔥、胡蘿蔔、孜然(茴香類佐料,學名“安息茴香”);炒之最後放清油、食鹽,傾入大米燜熟。 出來的抓飯油亮生輝,滋味鮮美,香氣四溢.味道可口;營養豐富。那香噴噴的氣味,足以使你垂涎欲滴。維吾爾族傳統食用抓飯,是在客人們洗淨手後,圍坐在炕上,中間鋪一塊潔淨的餐布,抓飯盛盤端來後,客人用手直接抓食,故名“抓飯”。

這裡有詳細說明喲http://www.toutiao.com/i6390335701996536322/


新疆旅遊之駱駝記


答案是肯定吃不習慣,手抓飯先不說味道好不好吃,聽這個名字就知道了,正宗的手抓飯是用手抓著吃的,在維吾爾族吃手抓飯是三兩個人坐在一起先將手洗乾淨,在將一盤手抓飯端上來幾個人一起抓著吃的,想一想弄得滿手油膩膩的就不舒服了,如果用筷子吃還好一點,但是用工具吃的話那手抓飯的性質就不一樣了跟炒飯也就沒啥太大區別了。





湘里人家


您說的“手抓飯”其實就是新疆的“抓飯”,屬於新疆的特色美食,別說習慣不習慣了,抓飯是新疆人都很喜歡吃的美食!

相傳在1000多年前,有個叫阿布艾裡·依比西納的醫生,在他晚年的時候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無濟於事。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行食療,選用牛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鹽後小火燜熟。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個月後身體竟漸漸地恢復了健康,周圍的人都以為他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後來,醫生把這種“藥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現在的抓飯了。

傳說是否真實我們暫且不去考究,但抓飯確實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羊肉性熱,含大量蛋白質、脂肪和氨基酸;洋蔥、胡蘿蔔等食材都富有多種維生素。有的人在製作抓飯時還會加入杏幹、葡萄乾、鷹嘴豆等,不僅口味變化更多,營養也更為全面。用這樣原料做的飯,吃了後怎能不滿血復活!

新疆傳統的少數民族做菜基本不放醬油,調味料也不多,一般只靠油鹽。有很多人誤以為抓飯的做法類似炒飯,實際上完全不同。米必須是生的,如同蒸米飯一般由肉湯燜至全熟,一揭開鍋蓋來便是撲鼻的肉香。另外,也有不放肉的“素抓飯”,還有佐以葡萄乾和其他乾果製成的甜抓飯,算是抓飯裡比較清淡的品種。

從食材的選擇上來說,胡蘿蔔是抓飯的靈魂,沒有胡蘿蔔的抓飯是做不出那種香味的。羊肉的部位也必須講究,餐館裡常做的大鍋抓飯,肋排肉和腿肉都得有,縱橫切出均勻的大塊兒來,一盤兒抓飯一塊肉。精緻一些的小鍋抓飯,肉都已經提前剔好,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塊兒散在飯裡,米飯的口感會更為醇厚。而尋常人家做抓飯多用羊排,肥瘦相間,層次豐富。

做抓飯用的配料比例以大米為準,大米與清油為5:1,大米與胡籮卜為1:1,大米與水為5:4比例。抓飯的做法是:首先將清油倒到鍋中煉熟,把切成片狀的洋蔥放在熱油中炸黃,然後將切好的肉塊放入鍋中炒至半熟,把切成細條狀的胡籮卜倒入鍋中攪勻炒熟,退火後加水煮開,再把洗淨的大米投入鍋中煮至大米將水吸收後,壓火蓋嚴鍋蓋燜3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薄皮包子配抓飯幾乎是一盤抓飯最高的待遇!新疆的薄皮包子和別處的包子不同,個頭更大,皮也更薄,四四方方的,更像是放大版的餃子。餡料是肥多瘦少的新鮮碎羊肉,配同樣切得細碎的皮牙子(洋蔥),皮上還要散上些胡椒粉調味。包子肉汁厚重,搭配洋蔥的鮮甜更是一絕。若再佐以奶茶或酸奶,則更具民族特色和地方風味。

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亞心網


手抓飯也叫抓飯,維吾爾語叫"波糯",是維吾爾、烏孜別克等兄弟民族主食之一。手抓飯是用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等原料經過特定的工序製作而成的新疆美食。其常見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炸,然後再放洋蔥和胡蘿蔔在鍋裡炒,並酌情放些鹽加水,再把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四十分鐘後,抓飯即熟,做熟的抓飯油亮生輝,味香可口。

相傳在一千多年前,有個叫阿布艾裡.依比西納醫生,在他晚年的時候,身體很虛弱,吃了很多藥也無濟於事,後來他研究了一種飯,進行食療。他選用了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鹽後小火燜熟。這種飯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點,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慾。於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後,身體漸漸地恢復了健康,周圍的人都非常驚奇,以為他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後來,他把這種"藥方"傳給了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便成為現在的維吾爾族人普遍吃的抓飯了。

抓飯為何有豐富的營養呢?這得從做抓飯的各種主要食材說起。大米味甘性平,具有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羊肉鮮嫩,營養價值高, 具有補腎壯陽、補虛溫中等作用,男士適合經常食用;胡蘿蔔不僅富含胡蘿蔔素,還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鈣、鐵、磷等維生素和礦物質,具有治療貧血、感冒、便秘、健胃等功效;洋蔥營養豐富,能降低血壓、提神醒腦、緩解壓力、預防感冒,增強新陳代謝能力,抗衰老,預防骨質疏鬆等。當然做抓飯除了這些常見的主要食材外還可以搭配比如葡萄乾等其它的食材。每一種食材營養都很高,它們搭配到一起簡直是群英薈萃,抓飯的高營養就是這麼來的。

聊了這麼多主要是為了說明抓飯很不錯。吃的習不習慣和個人的生長環境、飲食習慣、口味忌諱等諸多因素都有關係,漢族人吃不吃得習慣抓飯這個問題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是有一個答案是可以肯定的,維吾爾族師傅做的抓飯味道真的真的很不錯。最後說一句,沒有吃過新疆正宗抓飯的朋友們,有機會一定嚐嚐這道新疆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