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你怎么看?

陌上人709


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引发热议。三水三心观点:看似合情,实则不妥

一场疫情,奏出了我们这个看似安宁祥和的时代最强的音符:

多少医护人员,抛妻(夫)弃子,冒着生命危险,有的逆行而上,亲赴武汉重疫区,治病救人;有的主动请缨,坚守自己的岗位。

就以我大四川而言,广元一位丈夫送妻子赴武汉疫区,一句“你平安回来,老子包一年家务”,让人泪奔。

而为了节约防护服,不少的医护人员,穿上纸尿裤,只是为了少上厕所!

还有年轻医护人员,为了工作方便,剪去了一头青丝,光头,定格成了最美清楚的注脚!

看着那一张张被口罩带子勒出的茧巴,谁不动容?

鉴于此,各地先后出台了政策,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特别是医护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四川最先出台政策,优先安排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入园入学(见下图)。

而山东省出台的政策,力度更大,概括起来,共有12条措施:建立关心关爱小组、开展职工关爱行动、建立家属就医绿色通道、加强家庭成员爱心照顾、落实休息休假休养待遇、先纳入人才工程和科技项目支持、给予职务晋升政策倾斜、落实福利保障政策待遇规定、落实工伤保险待遇、提供商业保险保障、加大表彰奖励激励力度、给予子女教育政策照顾(见下图)。

同样的政策,在江苏,也是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个人认为,这些优待措施,都是基于特殊时期的特殊考虑,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措施,整体上来说,值得点赞。相信其他各地,也会陆续有类似的政策出台。

山东这12条措施,总体上来说,都非常好,在职务晋升中,关于职称评聘这一点,我已经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做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言。

单独来看“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这一点,三水三心以为,看似合情,实则不妥。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其合情性。由于疫情,各地都采取了延迟开学的规避疫情风险的方式,而迄今为止,具体的开学时间,还未公布。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一线人员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又特别是远离家庭亲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一去就是几个月——在其他家长能够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这些为人父母的,却在一线抗疫!

不能陪伴,不能辅导,不能教育,为他们的子女,加一点分,不是合情的吗?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优待,是有其合理性的。现在的疫情防控,已经相当于正式宣战,很多地方还实行的是战时的管制。这个时候,我们的一线防控人员特别是医务工作者,不就是战士吗?

战士的子女加分,不是有政策依据的吗?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加分优待,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一些不妥的地方。

一,从政策的角度而言,高考中考加分政策收紧,是国家整体战略

近些年,中考高考的加分政策,引发了大量的质疑,国家也采取了收紧加分的教育战略。原有的加分项目,都逐步取消。小图为天津市2019年升学照顾审核表,我们可以看出,加分和降分,都是很少的。

我想,收紧加分(优待)的原因,是基于教育公平——这也必将是未来的教育改革方向。在不久的将来,加分将彻底消失!

二,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的目标

其实,加分本身是一种照顾,而照顾就一定会产生不平等,不平等背后,就是优越感。在教育上,我们是非常反对这种优越感的。个人认为,人一出生开始,就是用自己的脚步在丈量人生,任何人不能代替。

而一旦可以通过父母的某些身份,获得特殊的照顾,是否会让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想想历史上,多少在父母的荫蔽下长大的孩子,成了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啊!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难道还少吗?

三水三心作为家长,就绝不会把孩子送到自己的学校,核心也就在这里。

三,从执行的角度而言,中考加分政策隐患不少,有调整的空间

再好(不好)的政策,都需要在最终落地的时候去检验,所谓“实践出真知”。按照目前的政策,具体执行的时候,隐患不少。

一是“一线医务人员”的认定。哪些人属于一线医务人员?专门指的是直接从事新冠肺炎检查治疗和护理的医生和护士,是否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武汉(或其他重疫区)支援的和在本地留守,是否一视同仁?

二是政策执行的时间。按照该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奖人员可延长至2021年年底”,也就是说,中考加分、子女入学,是近两年的优待,过期不候。

我们想想,一线医务人员中,总体来说,医生的年龄会大一些,子女入学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而护士总体年龄偏小,有的还是未婚——毫无疑问,他们将不能享受这种优待,这是否合适呢?

所以,在政策既定的前提下,也不可能朝令夕改,但可以更加完善一些。

一是对一线医务人员认定更明确,将留守本地和赴武汉的优待政策,有所区分。

二是修改政策执行年限,可以规定每人可享受一次优待,这对于那些未婚的、未育的医务人员,才显得公平。

总之,这只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丝毫不影响我对所有一线医务工作者特别是逆行而上,亲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的敬意。

欢迎大家理性分析,与我互动讨论。


三水三心


这算是给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一种福利,我们可以理解,只是——

说实话这样有失公平,我国每年有多少留守儿童,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他们的子女同样没办法得到父母的照顾。前线医护人员很伟大,那么还有那些普普通通的在一线的环卫工人,执勤民警,司机师傅,等他们也在冒着风险在坚持,他们也都是有父母子女的,这样做对这些人公平吗?

而且首先来讲,这个政策有点不妥,父母的功劳不应该让孩子直接不劳而获,直接奖赏功劳者。孩子中考高考还是应该凭真本事的,毕竟到了社会也是靠真本事的,再者,孩子以后会不会被别人指着脊梁骨说他是被加分进来的,还是应该奖赏给功劳本人,重奖!

说句实话,抗疫是医护人员的职责,他们是英雄,但是也应该对个人可以嘉奖。对其子女可以适当关照,但不能过分讨好!教育本来就是公平之地,你不公平何为普教天下,医疗和教育是国家之本,不能产生人为阶级,动摇国本。


黑椒牛柳


支持山东省的做法。

2020年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出通知:一线人员子女参加中考,报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并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按所报志愿直接录取;接受高等教育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据悉,该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奖人员可延长至2021年年底。

这是继四川省作出相关规定的又一个省份,在国家处于困难时刻,能够主动请战到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神圣的职责,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在前,积极参与抗疫一线援助,涌现出了一批感人的场面。有的医护工作人员连续工作20多天,累了就趴在桌上睡着了,饿了蹲在地上吃盒饭,有的医护工作人员累倒在手术台,还有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幸被感染,为抗疫阻击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家都熟悉的李文亮医生,在武汉中心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心里还想着定点医院的医用紧急物质是否到齐?在确诊前的一天,李文亮医生告诉记者,等病好以后还要上抗疫一线,自己不能当一个逃兵。像这样的感人事迹太多了。他们才是最可爱可敬的人,为国家防疫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有一位护士,每天收集医院的医疗垃圾,打包、消毒、整理、入库。由于医疗垃圾不能坐电梯,她每天都要来回上下楼跑几十趟,连续工作10多天。她不幸倒在了医院门口,幸好医护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对她进行了及时抢救,她慢慢苏醒过来了。还有一位怀孕9个月的护士参与防疫一线工作,看着这些画面真令人心酸。

山东省政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子女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这是民心所向,是政府对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关怀,是弘扬正能量的一种表现,并没有打破教育的公平原则。我支持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做法,希望更多的省份作出相关规定,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Lance课堂


加分是必须的。顶着牺两个字救人生命,加多少分都是应该的。从山东省内来考虑,我觉得力度还不够!

应该是凡是参与救援医护人员子女,高考过本科线就应该被省内一流学科高校录取。中考,直接推荐上重点高中。

话又说回来,真正符合要求的孩子,又有多少人?不会太多的,所以必须照顾!


裴老师说高考


山东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中考加分。我们先看一下具体的政策:

1、一线人员子女居家学习的,由学校(幼儿园)安排专人进行学习生活指导;

2、需就读幼儿园的,由当地教育部门就近安排到公办幼儿园或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

3、需升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结合学生和家长意愿,就近就便安排就读;

4、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据悉,该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奖人员可延长至2021年年底。

本人为山东政府的英明决策点赞,唯独加分这一项,个人感觉不太妥当:

第一:并非每个医护人员都有子女中考,没有的就享受不到这项福利,是否不公?

我相信大多数医护人员的子女是不需要这项照顾的,这样的话对他们是否不公?

第二:参与疫情的一线人员并非只有医生护士,对其他人员是否不公?

抗击疫情是全社会的事,各行各业都有人员在一线。还有很多捐款的捐物资的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么奖励对其他行业是否不公?

第三:一线医护人员的奉献属于个人功劳,不能给后代奖励吧!

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么医护人员犯错,是否也要惩罚孩子呢?

法治社会这么做吧。

个人的功劳属于自己,不能惠及后代吧。

第四:给子女加分不利于人才选拔,无法体现教育的公平。

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如果各行业的突出贡献者都来要加分,那么教育公平还怎么体现?

第五:法律规定,烈士可以加分,其他的不能开这个口吧。

如果都加分,那么多医护人员,多少个孩子,这对当地的其他孩子不公平吧。

牺牲的医护人员的子女加分,其他的就算了吧。

各地也很奇怪,老用一些五花八门的政策来奖励医护人员,为什么不直接奖钱呢?

是因为这样不用花钱吗?

实际直接每人奖励10万、20万、30万都行,我想其他人也不会有任何意见的。因为那是人家凭劳动挣得。

我相信多数医护人员也是希望能直接奖点钱,放个长假。

想更赢得民心,奖励医护人员,不妨问问那些在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看他们最希望什么样的奖励?

大家说呢?


人生如梦LLH


加吧!支持!爱国尽职的人养育出来的下一代,让他们接过父母的奉献精神为国家为民族作贡献!民族复兴的路上,他们会走在前列,指引方向!


蚂蚁也呐喊


我们先看看山东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给予哪些优待:

2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为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办好实事的通知,将加强家庭成员照顾、给予子女教育政策照顾等。

1、 一线人员子女居家学习的,由学校(幼儿园)安排专人进行学习生活指导;

2、需就读幼儿园的,由当地教育部门就近安排到公办幼儿园或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

3、需升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结合学生和家长意愿,就近就便安排就读;

4、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 如一线人员子女参加中考,报考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并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的,按所报志愿直接录取;

5、接受高等教育的,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据悉,该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奖人员可延长至2021年年底。

教师老李认为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冲在一线抗击病毒的工作人员的关怀,更是“战时”的需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给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优待

大家都知道,这次针对新冠肺炎的斗争已经从国家层面定性为一场“战役”,也就是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医疗事件,也不是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或者“战争”。

既然是打仗就要有人挺身而出,就要有人给我们挡风遮雨,保护我们,实际上这些冲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就是战争中的军人,军人打仗总会有牺牲,总会遇到想不到的危险,实施情况也确实有不少医务工作者倒在了抗疫一线再也没有醒来。

他们也有老人,也有老婆、老公和孩子,请问,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甚至牺牲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也许有人说,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就是干这份工作的,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明明知道这份工作很危险,人家为什么还要选择呢?当兵打仗很危险,难道就没有人去选择当兵了吗?

所以,为了鼓励,也是为了激励这样的有担当的人去从事这种危险的工作,国家就必须对他们给予不一样的待遇,这才是最大的公平,不要以为给予疫情防控子女的优待是不公平,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自私的,是狭隘的,战时肯定是喜欢逃跑的人,也是没有责任感的人,更是没用良心的人。

二、为什么有些人对社会上各种优待很不满

说心里话,社会发展到今天,确实存在一些利用手里权利为自己谋私利的人,这些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且这样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这会让社会产生一种对一些人拥有某些特殊权利感到不满,觉得不公平。

比如近些年高考自主招生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各种考试加分问题等等,由于一些人钻了空子得逞了,这种情况的确属于不公平现象,也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因为这造成了一种事实上的不公平,剥夺了其它人合法合理获得相同结果的机会。

但是,上面的例子不同于目前山东给予一线抗疫工作人员子女的做法,这些人做出了巨大牺牲,哪怕没有失去生命,也是时时刻刻在于死神打交道,不给予他们这种待遇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所以,由于各种已经产生的情绪的原因,导致大家往往会对一切所谓的“不平等”现象都认为是不公平的,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却是错误的。“不平等”不等于不公平,人生来家庭环境是不平等的,有的富裕,有的贫穷,人生来的样子是不平等的,有的长得好看些,有的不那么好看,但每个人都有获得生存的机会,每个人都有靠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的机会,机会公平才是最大的公平,而不是所谓的“不平等”。

况且,山东这次的做法从针对性方面,实施细则方面,甚至连时间期限都是有限制,这说明这种优待是特殊时期的一种激励,是一种关怀,是有人情味的,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后方稳定,前线打仗的人才会更卖命,更安心,您说是不是呢?


教师老李


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中考加分有理!

说到加分,很多人都会将其和“泛滥成灾”“教育公平”“合理合法”等词语联系起来。近些年来,各省中考加分或全面取消或分步收紧。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山东等多省推出“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的优惠政策,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人纷纷质疑其合理性,也有不少人受“无论生死、不计报酬”的精神感动力挺其必要性。

我在一开头就表明了我的态度——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子女中考加分有理!不单是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精神所感动,而且找到优惠政策出台的合理性:“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

1.注意是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那我们就先看看这条参照依据合理不合理。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教育部规定对“其他各类优抚对象”细化入学操作程序,落实教育优待政策。社会优抚是指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疫情防控一线人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为国家和社会贡献, 他们被应视同“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军人,应当受到社会优抚,给予他们的子女照顾合情合理。

2.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加分合理不合理。

一、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照顾26分并计入中考总成绩:

1、烈士子女(含烈士未成年弟妹)

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的现役军人子女

3、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

4、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现役军人子女

二、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照顾18分并计入中考总成绩:

1、作战部队(专指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或有局部战争发生时参与作战的部队)

2、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

3、因公牺牲军人子女

4、一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

5、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三等功以上奖励的现役军人子女

三、应届初中毕业生中,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照顾9分并计入中考总成绩:

1、现役军人子女(非第1条、2条中所列现役军人子女)

2、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子女、港澳台籍考生

3、少数民族考生

根据2019济南中考最新加分政策,为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中考加分范围为9-26分。所以,一线人员子女的加分也是分等级的,视具体情况而定的,这得由各地或主管部门具体规定吧。

有人质疑“该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奖人员可延长至2021年年底”的合理性,认为这对其他一线人员不公。我认为,这仍然可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办法中多强调现役军人或牺牲、伤残军人子女,而非退役军人,优抚政策也是有时效性的。

一句话,特殊时期,特殊办法,不影响社会公平性,不影响政策合理性。



咬文嚼字的鱼


我不赞成!想法是好的,动机与目的也是好的,情感上能够理解,事理上尚可接受。但做法上不尽公平。奖励鼓励和加分不是一回事。中国人有句话说,一码归一码。就是针对这种在情感,事理,合法之间发生纠结状况时处理问题的一种办法。毕竟学分的根据是实际的学习成绩。将成绩之外的因素当做加分根据,就是对相同成绩的其他人不公平。所以,以善良的动机做损害他人的事,这叫好心不一定做成好事。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用这种方式去做奖励,鼓励的事。能不能在公平基础上采用其他方法来实现我们善良的动机呢?这是学校,教育部门可以考虑的问题。


简直简直


我举双手赞成🇨🇳

先来看一下山东省的奖励政策:

对一线人员直系亲属看病就医,实行优先就医,安排专人予以协助;

对一线人员配偶,所在单位可采取远程办公、合理安排调休等,满足其照顾老人、孩子等需要;

优先纳入人才工程和科技项目支持;

申报参评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名额单列;

对一线护理人员,用人单位增加1年护龄;

对于参加疫情防治的其他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每人每天200元予以补助;

对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大胆破格提拔使用;

一线人员子女居家学习的,由学校(幼儿园)安排专人进行学习生活指导;

一线人员子女参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优待办法给予加分照顾。

最后一条是一线子女增加,中考的参照军人子女的优待办法给予照顾,我觉得这一条是非常合情合理,因为军人也是在一线拼命,我们的广大医护人员也是在一线拼命,而且都是在保家卫国,所以能够给这样的人家属予以照顾是再正常不过的。

很多人都在质疑公平,如果生命都没了,公平还有用吗?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人在质疑这样的政策,尤其是现在四川省也出不了这样的奖励政策,山东省又出现这样的奖励政策,导致很多不理性的网民在网上开始攻击这样的奖励政策,认为这样的奖励政策会导致教育当中更多的不公平!

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这些人包教卫国,如果没有这些人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前线当中去,我们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我们的孩子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证,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公平的问题,你要知道你的生命是谁在给你保驾护航?

无论到任何时候,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应该考虑国家整体的利益,考虑全局的利益。

你要想一想,你在家里陪孩子的时候,你的孩子和你打闹的时候,和你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正在思念着父母,担心着父母,因为他们的父母正在前线拼命和病毒做斗争,给这样的孩子一点特殊的照顾,难道不应该吗?

不让英雄寒心,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只有让这些英雄们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爱,他们才能在一线更加努力的工作,才更加有信心有毅力战胜这次疫情。

同时你能给社会做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让更多的人学习,他们这种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承担责任,这是我们每个社会人都需要的,如果我们社会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做的话,那么这个社会会越来越好,国家会越来越强盛。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