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序言:


宋代的自然災害是比較多的,而且在我國學術界很受重視。總體來說,兩宋時期的自然災害種類非常多,而且層出不窮。僅史書記載的就有好幾十種。


總體來說,宋代的自然災害主要是包括水災、旱災和蝗災三種類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規模的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有時單獨發生,有時交織而行。


因為受到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所以在宋朝產生了比較獨特的備災救荒思想。這些思想或多或少的對災害的救治有一些積極的影響。而且對於後市,備災救荒也有一定的借鑑和指導意義。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兩宋時有哪些自然災害

你要宋時期的自然災害種類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從影響力和破壞力等方面來考慮的話,主要是水災旱災和蝗災三種自然災害為主。這三種災害相互交織,構成對宋朝主要威脅的災害。他們的具體情況如下:

(1)水災——洪水氾濫、河湖決堤

我國古代,水災一般主要是因為暴雨所致,導致的河道一時之間難以疏通,引起洪水氾濫,河湖決堤等一些情況。如果是在太平盛世時期,這種水災對社會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可以通過一些社會救治來安定受災害的百姓。但是在兩宋面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一旦發生大的災害,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對兩宋政權產生很大的衝擊。

比如史書中才有這樣的記載:

“東阿縣河溢,損民田。觀城縣河決,壞居民廬舍,注大名。又靈河縣堤壞,水東注衛南縣境及南華縣城。七月,滎澤縣河南北堤壞。八月,宿州抃水溢,壞堤。淄州清河水溢,壞高苑縣城,溺數百家及縐平縣田舍。泗州淮溢。衡州大雨水月餘。”

通過上面這段史料內容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兩宋時期一旦發生水災,無論是上層統治者還是下層的平民百姓,都會跟著遭殃。這段史料主要記載的是東阿縣,因為河水暴漲導致農田被淹沒。而且一些農村的村莊也遭到了洪水的破壞。持續幾個月的大雨導致了河水暴漲,出現了很多流民,這些流民到處流動,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①乾元三年水災

比如在乾元三年,也就是公元1022年。蘇州湖州秀洲。三個地方因為連月的大雨導致河水暴漲,很多的農民,田地被淹沒,無家可歸。這個情況把當時的宋朝政府急得團團轉。

②天聖四年水災

天聖四年時,也就是公元1026年。又發生了一次很大的水災,史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六月丁亥,劍州,邵武軍大水,壞官私廬舍七千九百餘區,溺死者百十餘人。”由此可見這場暴雨的破壞力還是非常大的,因為這場暴雨導致了宋朝政府慌了手腳,很難及時的籌措出救災款項。

像這種類似的記載還有很多。一般發生了這樣的水災。對社會的影響和衝擊是非常大的。無論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還是上層的貴族集團都會深受其害。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2)旱災——兩宋時期最主要的災害。

還在是兩宋時期經常發生的一種自然災害,因為在兩宋時期可能是處於氣候的異常階段,降水非常的少,造成空氣過分的乾燥,而且土壤中的水分缺失,地表中的河流也乾涸了,所以使得莊稼難以成長。

旱災對古代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主要的影響就會造成農業生產。產量的急劇下降,甚至在極端的情況下會造成顆粒無收的狀況。所以歷代的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對旱災的救治和防護,以及對災民的安置工作。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①仁宗天聖二年大旱

史書記載在宋仁宗天盛二年,也就是公元1024年的時候,因為長期缺乏雨水導致,陽武等13個縣發生了很大的旱災禾苗難以成長土地乾涸。宋朝政府為了控制住這種乾旱的局面,對於受災的民眾進行了及時的安置,但是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外出流亡,他們有的流亡到外地安家,有的佔山為王成為不穩定因素。

②宋仁宗明道二年大旱

在宋仁宗統治時期,曾經發生過兩次大的旱災。這一次是發生在南方,因為土地乾涸。所以顆粒無收流亡人口非常多,而且當時還發生了一定的災民鬧事情況。根據當時史書的記載,餓死的人就有2/10,而且官府很難短時間內籌集到救援的物資。很多村莊基本上都已經空無人煙了。

所以這兩次旱災對宋朝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但是由於當時的宋朝還是有一定的實力的,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還在發生在宋朝內外交困的時期就會導致社會的動亂。在極端情

況下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顛覆宋朝統治的局面。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蝗災——宋朝難以消滅的宿敵。

不光是宋朝,我國曆朝歷代的封建王朝都是對蝗災難以控制。因為這些大量的蝗蟲存在,使得很多已經長成的莊稼被啃吃掉,這對古代的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為當時農業是封建經濟的主要支柱,如果一旦農業受到損失,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當時宋朝的統治者和官僚士大夫階層都非常重視蝗災。

(1)宋太宗淳化三年蝗災

這次蝗災是宋朝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一次。因為是在宋朝建立之初,當時的社會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在公元992年,京師附近就發生了很大的蝗災。而且蝗蟲的數量非常大。這種影響能夠波及到徐州,滄州、商州等七個洲,後來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受到了這種蝗災的影響。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2)宋真宗天禧元年蝗災

根據實數的記載,在宋真宗年間也發生了一次非常大的蝗災,也就是在公元1017年,當時發生在洪災的地區是開封府京東西路,河北河東,陝西等30多個地區。這次的破壞力比上次要大的多,蝗蟲所到之處基本上能夠把綠色的植物吃個精光,而且對農作物的影響非常大,當時社會上層都對這次蝗災非常重視。但是並沒有有效的控制住蝗災。

總體來說,蝗災的影響力要超過旱災和澇災,因為如果發生旱災的話。對於農業的影響稍微小一些,但是一旦發生蝗災,已經長成的作物都會被吃個精光,這對於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想而知。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宋朝的備災救荒思想。

因為我國封建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主要是男耕女織的經濟模式,一般都是靠男人在外面耕種,而婦女在家中紡織,從而使得衣食都獲得了一定的保障。

但是這種經濟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主要是因為百姓要靠天吃飯。而且生活水平有的高低也是由農業生產狀況所決定的。一旦遇到自然災害會對農民的影響非常大。這種自然災害會直接或者間接地破壞勞動力。

一旦自然災害發生,就會使平民百姓居無定所,土地被荒廢,而且經濟的發展也會受到停滯。如果極端情況發生會爆發農民起義,所以在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對自然災害的安置工作。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1)天人之際,合而為一

因為當時缺乏足夠的科學知識。所以我國曆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會運用一些封建迷信活動來維護他的統治。在救災方面有很多封建迷信思想也貫穿在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漢代儒家學者董仲舒提出來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思想在宋代得到了發展,成為程朱理學闡釋的重要內容。

(2)藉機規勸、抨擊時弊

在古代看來,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就是上天對統治者的懲罰,所以很多正直的大臣都會利用這個機會對皇帝不作為的行為進行規勸,甚至以這個為理由抨擊當時的社會弊端。因此加強對自然災害。

救濟的重視以及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自然災害的再次發生,是穩定當時政權維護社會秩序一個重要方面。當時的宋代官僚士大夫多借著自然災害的時機來對皇帝進行規勸。

從《宋史》入手,解讀宋代的主要自然災害和備災就荒思想


我國曆朝歷代的封建統治者都非常重視對自然災害的救治工作。因為這些自然災害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成為社會矛盾爆發的根源,從而威脅到封建統治者的統治。但是在如何處置自然災害的問題上,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方法,而且也有不同的指導思想。

相比於其他王朝來說,宋代的統治思想,是以文治國,所以宋朝的統治者非常重視救荒的制度建設,總體來說宋朝的只依靠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雖然爆發了一定的農民起義,但是總體來說這些矛盾都基本上得到了解決,並沒有成為威脅宋朝統治的主要力量。



《宋史》

《宋會要》

《資治通鑑》

《續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