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都塞:歷史是一個無主體的過程

阿爾都塞認為青年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一個“爆炸性”的文本,它在把黑格爾引入費爾巴哈哲學的過程中,炸碎了人本主義的理論話語。此後,主體、人的本質和異化的概念都消失了。這一切,都是馬克思通過引進黑格爾的歷史是“無主體過程”的思想來實現的。由此,阿爾都塞認為無主體的過程這一思想是馬克思得自於黑格爾的最大的理論遺產。他斷言:“歷史是個無主體的過程”這個範疇——它當然是從黑格爾的目的論中抽離出來的——無疑表達了將馬克思與黑格爾相聯繫的最大的理論債務。在他看來,黑格爾哲學的總體邏輯,無論是歷史、自然還是觀念的自身進展中,都不存在一個異化過程的主體。可以說,認為黑格爾哲學中體現了無主體的過程的思想,阿爾都塞早在1948年於法國巴黎寫作的畢業論文《論黑格爾思想中的內容概念》當中就已經表露出來。這是一篇關於黑格爾的真理觀念的研究論文。在論文中,阿爾都塞認為在黑格爾的思想中,所謂的真理就體現在內容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它不是在開端就已經給予的或者在結果中作為目的而出現的,真理就是在過程中實現、在過程中生成的內容,真理是一個過程。既然真理是在歷史發展中逐步實現的,那麼在過程中就不可能存在主體。但是,按照阿爾都塞的理解,黑格爾的辯證法的結構及其歷史哲學是具有目的論性質的,作為黑格爾辯證法關鍵結構的否定之否定中體現著目的論。就是說,在黑格爾哲學中邏輯或觀念的異化就表現在否定之否定的結構中,它在歷史中經歷異化與復歸的循環,是有著既定的最終目標的,所以這個過程不可避免地具有目的論性質。在這個辯證法的目的論中自然就包含有一個大的主體,即觀念。“真正的黑格爾的主體是寓於目的論中的。撇開目的論,剩下的就是馬克思所繼承的哲學範疇:無主體過程的範疇。這也就是馬克思最應當感激黑格爾的:無主體的過程概念。

阿爾都塞:歷史是一個無主體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