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苏清:再现“战疫”场景,讲述“信访”故事

撰文 夏欣欣


管苏清:再现“战疫”场景,讲述“信访”故事

管苏清从部队正团岗位转业到上海市信访办已快10年了,但他在军队养成的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作风,却一点也没有变,周围领导和同事至今都亲切地称他“管团”。自新冠肺炎疫情警报拉响后,他以胸襟为纸、以激情为笔、以热血为墨,快速真实地再现了“战疫”场景,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信访”故事。从他一篇篇文稿中,人们看到的是疫情面前一个个挺身而出的个人和他们身后众志成城的团队,听到的是一曲曲战胜疫情的“冲锋号”。

“踏花归来马蹄香”。双脚走出来的素材才真实。他常说:选取创作素材,不能靠拍脑袋想,必须到现场看。在撰写《“战疫之声”青年突击队:全天候服务》这篇稿件之前,他专门跑到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他发现,平日里十分讲究仪容仪表潘之晨,任“战疫之声”青年突击队队长才十几天的功夫,头发凌乱了、眼睛熬红了、嗓子沙哑了,但他和青年突击队的伙伴们,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守着自己岗位,发挥着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的作用。正是现场一幅幅真实的画面、鲜活的人物,给了他不尽的灵感。采访结束后,他按捺不激动的心情,乘着当日明媚的阳光,又到人民公园走了一圈,并构思出这个精彩的尾:今天的上海,阳光灿烂,蓝天万里,玉兰花含苞欲放,小草露出绿芽。打赢防疫阻击战,青年已渐成主力军,这是真正的希望和未来。

管苏清:再现“战疫”场景,讲述“信访”故事


“沧海明月珠有泪”。自然流出来的语言才生动。作为全军首届新闻系毕业的管苏清深知:语言要生动活泼必须“接地气”,要通俗易懂必须“沾泥土”,要质朴清新必须“带露珠”。为了能准确展示的人物性格特征,他既注意“眼观六路”做好现场观察,又坚持“耳听八方”进行面对面交谈,同时还要深入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经历,追问当下面对疫情的真实感受,体察人物此时的精神状态,从而准确使用人物的语言,展示人物的个性。在《“疫情不刹住,就要往前冲”的拼命郎李华》的开头,他用“恨不能一天当两天用”这句概括性很强的话,就使市信访办办信处李华处长这位有公安经历的人物性格跃然纸上。后来,他索性将李华的原话“疫情不刹住,就要往前冲”与“拼命郎”并列,作为文章的标题,从而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

“此情可待成追忆”。心血滴出来的文字才纯美。在管苏清眼中,文章的美不在于词藻的华丽,而在于能够触及读者的心灵,能让读者感动,并产生共鸣。他的要诀是:“要感动他人,必须先感动自己。”他曾是一名守卫海岛的军人,对夫妻两地分居,有切身的感受;而他妻子又是一名军医,对病疫横行时期医生的心境,非常了解。所以,在起草《一家三口,三地抗疫》这篇材料时,当写到“春节前夕,(季炜的妻子贺婕)得知医院要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作为一名党员,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时,他的视线几度被泪水模糊。到市信访办网信处采访时,他发现这些同志在办理群众来信的过程中,不仅用眼在看,更是用“心”在看。正因为如此,才听清了群众心底的呼声,才准确地回应了群众期盼。所以,他才提炼出了《以“心”看信,“网”聚民心》这样精准的主题。

管苏清:再现“战疫”场景,讲述“信访”故事


“快马加鞭未下鞍”。拼命赶出来的稿件才有效。管苏清心里明白:在抗击疫情的战场,时间就是生命。没有时效的稿件,就会丧失生命力,就没有价值。为了保证稿件的时效,他会事先在大脑中进行构思,一旦思路有了,就立即到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后,就不停地思考。他的写作场所从不局限在办公室,就连吃饭、走路、乘坐地铁,甚至躺在床上,一旦有了灵感,他都会立即用手在“键”上敲出一行文字,或用手机通过语音“录”下一段素材。他还经常会突然坐起,把半梦半醒中想到的、稍纵即逝的东西记录下来。他就是运用这样的“笨功夫”,通过把大量“碎片化”的时间用足用好,积小胜为大胜。这不,昨天刚启动的关于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稿件,今天(2月15日)上午,已以《依靠人民的“金点子”抢战机》为题,在“东方网”登载了。

可以说,“战疫”期间,管苏清每写一篇稿件,都是在与时间赛跑,都是在与“病毒”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