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免疫力 & 蝗蟲災

1、公共政策的實施和管理能力,就好似一個社會健康的免疫力水平。有效拱衛著社會肌體的運轉。

與人體一樣,社會也免不了時時與“病毒”共存,若政策得當,管理有效,“病毒”就不足為懼。即便遇到“超級病毒”,也更容易挺得住。

然而,人體免疫系統經常發生殺毒過火的事,很多人不是被病毒弄死的,而是被免疫系統的對自己體內細胞的過度無差別攻擊摧毀的。

此刻我們這個社會正在經歷一場公共政策免疫力的大考驗,希望我們有相應的智慧和能力,清除病毒,又儘可能小心不要無差別傷及個體戶、商家、企業等社會細胞。這並非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後一戰,何必要“不顧一切”。

須知,“一切”裡,還有我們打贏戰役後依然要回歸的生活、工作、和夢想。


2、剛遇到電影下載的問題,第一反應是找信任的朋友諮詢。

朋友相當靠譜,不僅立即給解決方案,出於對我實操能力的擔心(這個擔心十分必要),還每個步驟截圖、加標註、做簡明流程給我。很是感動。

同時譴責和反省自己的厚顏無恥。生活中的大量問題,在網上都有現成的答案,只需打開搜索即可獲取。明明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卻死皮賴臉地去浪費別人的寶貴時間(通常朋友出於情義並不好意思拒絕你)。這是缺乏共情、自私自利、智情商雙低的表現。枉為現代人。

我的朋友們,以後我如還拿搜索即可自行解決的問題來求教諸位,請直接嘲諷和叱責。

先行謝過。


3、2020開場確實魔幻,新劇情接踵而來。

一邊是全球50萬種昆蟲正面臨白堊紀(毀滅恐龍那次)以來最大的物種滅絕危機。

一邊是自東非開始,經過中東,蔓延至南亞的蝗災,歐盟預測這可能是歷史上遭遇的最嚴重蝗蟲災害(我覺得這肯定是誇張了的)。目前數量4000億隻左右,據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如果氣候條件沒有意外變化,這個數字將擴大500倍。這是什麼概念?全世界人均擁有28000只。

東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等已經上千萬人糧食危機,後面南亞幾個人口大國,印度、巴基斯坦等面臨的情況可能更遭。


4、打開地圖看了下,很詫異蝗蟲是怎麼飛過紅海和曼德海峽到達阿拉伯半島,然後又飛過波斯灣和阿曼灣去往南亞。

查了下,蝗蟲的確有驚人的飛行能力,發起狠來每天可以飛150公里,連續1-3天。可是它們既沒有導航,也沒有銘刻在基因裡的路線記憶,又如何能做到搜尋出紅海和波斯灣相對窄的位置然後大舉飛渡?

須知,只要飛行方向偏東一點,它們就得飛入阿拉伯海然後進入茫茫印度洋,別說1-3天,就算能飛30天,也唯有全軍覆沒在大海之中啊。若往西飛,就會闖入4800公里長的撒哈拉沙漠,毫無疑問也是死路一條。

蝗蟲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是運氣還是不為人知的天賦?

我認真搜索了下,找不到答案。


社會免疫力 & 蝗蟲災


(圖片來自於@站酷網 )

————————

無法隨心所欲

畢竟世界不是我創造的

除了在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