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说起“铁血宰相”,估计大多数人想到的一定是那个雷厉风行、行事果断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但在遥远的东方,曾有两个人被称为“东方俾斯麦”。一位是清末重臣,洋务运动的领导人李鸿章,另一位就在一水之隔的日本,被称为“维新三杰”之一的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他用犀利的眼睛不断学习,弥补自己以及当时正处于被侵犯危险中的日本的缺点和漏洞,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带领日本开拓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讨幕“小奇才”的诞生


1830年8月,日本萨摩藩高丽屋町的一个下级武士家中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哭声,一个瘦弱的男婴来到人世,父亲大久保利世为婴儿取名为大久保政助。此时的日本正处在腐朽落后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闭关锁国依然是常态。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大久保童年的生活却是平和安稳的。自小大久保受到开明藩士的父亲和学者外祖父的影响,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此后不久,大久保全家搬到了不远的下加治屋町,与“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成为了邻居。大久保与西乡关系十分要好,大久保有时因为贫困吃不起饭时,西乡隆盛还会把他的食物分给大久保一份。由于贫困,大久保长的十分瘦弱,对于当时流行的习武之风并不感兴趣,反而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已经改名为大久保利通的他由于聪明好学,16岁时被提拔为藩记录所的役助,也就是书记员一职,与父亲一起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但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大久保利世此后不久莫名卷入震惊萨摩藩的“由罗骚动”中,被当时的藩主岛津齐兴定为参与人员之一,流放到遥远的喜界岛。大久保的职务也被剥夺,家庭的两大支柱轰然倒塌,收入来源被切断的大久保家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全家只能靠大久保母亲干杂活来勉强度日。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但大久保并未就此消沉,对国家命运和政治的共同关心,逐渐把他和同乡西乡隆盛、吉井友实、伊地知正治等人聚集在一起。如何避免日本逐步沦为列强玩物,也成了他们的一个最大的讨论要点。于是大久保等40余人结成了政治团体“精忠组”,经常聚会讨论天下大事,希望有朝一日在藩内东山再起。不久,新藩主岛津齐彬正式上位,岛津齐彬思想开明,对腐朽的幕府统治感到无奈与不满。因此对于同样思想开明的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赞赏有加,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久保积累了大量殖产兴业、开化富国的政治经验,为以后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积攒能力,等待时机

然而好景不长,保守的井伊直弼代替病死的阿部正弘成为幕府大佬之后,兴起了“安政大狱”,许多爱国志士惨遭屠杀。岛津齐彬恰在此时病死,井伊直弼任命岛津齐彬之弟,岛津久光之子岛津忠义为新萨摩藩主,保守派开始在藩内抬头。此时的西乡隆盛被迫来到奄美大岛避祸,大久保利通正式成为“精忠组”实际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大久保决定接近岛津久光。

他发现久光爱下围棋,便苦练棋艺,以便交流。听说久光想看《古史传》,他便设法弄到多达28册的《古史传》分册借给久光,并乘机在书中夹带纸条以让久光明白自己对形势的见解。功夫不负苦心人,岛津久光终于逐渐疏远保守派,开始重用大久保,“精忠组”也获得合法地位。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果然不出大久保利通所料,藩主岛津忠义将岛津久光尊为“国父”,原本在僻乡隐居的岛津久光成为萨摩的实权派。意气风发的岛津久光决定效仿兄长率兵上洛,推行自己的“公武合体”理念,但是,“精忠组”中的部分过激人员依然执着于武力攘夷论。情势危急,能定大局的人物只有身在奄美大岛的西乡隆盛,于是,在大久保利通的劝说下,岛津久光将西乡隆盛召回萨摩藩。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就在大久保积极推进“公武合体“运动之时,早年“精忠组”同志有马新七等人因早已投入更加激进的尊王攘夷运动,正在策划乘久光进京之际袭击佐幕派公卿。大久保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派人劝说无效后,断然派兵杀死有马新七等人,是为“寺田屋事件”。虽然最后由于幕府、朝廷、雄藩之间由于重大分歧,“公武合体”失败了,但通过一系列的政治运作,此时的大久保已经羽翼丰满,在他的心中一场新的运动即将展开。

推翻幕府,殖产兴业

正当大久保改革萨摩藩内政期间,京都突然发生骚乱。以长州为中心的尊王攘夷派策划政变。幕府得知后准备进行讨伐,决定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大久保首先与西乡隆盛联手拒绝幕府的决定,而后又与长州藩暗地结成军事同盟。幕府此时强行进行讨伐,结果大败。在随后的“雄藩会议”上,又因为长州和兵库开埠之事与大久保等人闹翻,幕府被推翻的结局此刻已经无法避免。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1868年1月3日,倒幕运动获得成功。年仅14岁的明治天皇采纳了由大久保等制定的“王政复古”计划,颁布了包括“废除摄关、幕府”等内容的“大号令”,宣布了新的官制,组织由总裁、议定、参与三个官职构成的新政府。明治政府的成立,结束了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的封建武士领主统治。日本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木户孝允一起在历史转折时期,发挥了卓越的组织才能,是明治维新的元勋,史家誉为“维新三杰”。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1868年4月,大久保利通被正式任命为总裁局顾问,后任参议。不久又成为近代日本历史上第三位财政部长(大藏卿)。为了消除幕府残余政治力量,第二年政府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

1869-1871年,大久保等人通过“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的手段,从政治上削弱了诸藩的割据分裂势力。1871年起,大久保利通出使欧美各国,与包括“铁血宰相”俾斯麦等人进行了交流,进一步了解欧美如何振兴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方法。

回国后,大久保利通采取官督商办、而后逐渐民办的企业振兴计划,将官营企业低价转卖给三菱重工这样的私人企业,通过商业竞争扩大企业经营,增强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对于见效快、利润高的轻纺工业,大久保为其兴建国有工厂,提升员工技能、发展企业技术;金融上设立银行,集中社会上的流动资金。此外,大久保还开设了东京博物馆,通过展览会等形式帮助国民开拓眼界。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大久保日常生活中还带头推行文明开化,跳交际舞、剪短发等行为从最初的群臣反对,到后来天皇带头执行。体现了大久保不破不立的顽强决心,他的强硬举动在受到一些人支持的同时,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铁血无情换来身首异处


1873年,因与大久保利通政见不合,曾经的好友西乡隆盛、江藤新平等一众政府官员纷纷辞职。返回萨摩藩的西乡隆盛设立私塾,教授旧武士道精神。第二年,江藤新平在九州佐贺县发动“佐贺之乱”,大久保利通奉命前去平叛,仅用11天便平息了叛乱,江藤新平被杀。1876年,日本国内又接连发生了“神风连之乱”、“秋月之乱”、“荻之乱”等叛乱,但都被大久保利通血腥镇压。平叛战斗中,大久保冷酷无情,被杀者无计其数。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1877年,萨摩藩一些士族以为西乡隆盛抱不平为由,攻击了政府的军火库,“西南战争”就此爆发。当时西乡隆盛并不在鹿儿岛,闻讯之后慨然长叹,但依然回到鹿儿岛统率士族们,以“质问政府”为名挥军北上,并在熊本城与政府军爆发激战。大久保利通率领政府军与曾经的好友展开了激战,最终政府军获胜,负伤的西乡隆盛由部下介错砍下头颅,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西乡隆盛死后,大久保利通立刻设置了内务省,开始大力推行殖产兴业,同时整顿警察系统,注重治安维持。每天早晨,据说只要大久保利通的皮靴声在走廊响起,所有的官员都会立刻闭上嘴巴,伏案工作。由于大久保利通势力强大且冷酷强悍,坊间因此戏称日本政府为“大久保政权”。

日本版的俾斯麦,明治维新的功臣,铁血宰相大久保利通的一生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利通接见完福岛县令,前往皇宫御所参加会议的途中,在纪尾井町清水谷遭到刺客刺杀身亡,年仅48岁。他死后,日本政府追赠其为右大臣、正二位。并为他举行了明治维新以来第一场国葬,他的遗体最后安葬于东京青山灵园。

结语


纵观大久保利通的一生,虽然他的专制统治和铁血手腕让人深为愤恨,但他终不失为一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所推行的“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政策,为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发展开辟了一条通途,因此称他为“日本的铁血宰相”也是对他最好的褒奖。

1. 《近代日本历史——人物篇》

2. 《大久保利通:铁血强人》

3. 《维新三杰——大久保利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