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朋友们,真正的皮薄汁甜,买它买它买它!” 海南的瓜农小李操着一口浓郁的乡音,喊着刚学的直播话术,说到动情处甚至直接拿起来咬一口。由于物流受阻等原因,采购商无法上门,于是多家生鲜平台为农户提供直播支持,农民们也多一条销路。

据淘宝直播村播负责人淇蓝介绍,各地农户都主动学着上直播谋销路,边采摘、边连麦,蔬菜大棚变成直播间。截止到13日,全国各地已经有上万个这样的 “大棚直播间”。在疫情中,生鲜电商平台线上订单量激增,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走入田间地头的生鲜电商也把供应链铺得更快、更远了。

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生鲜电商订单激增

全民宅家战疫,生鲜电商平台订单量激增。京东最新数据显示,生鲜禽肉、蛋品和猪牛羊肉累计供应量同比增长均达到了3倍,水饺、包子、花卷等冷藏冷冻食品供应量同比增长264%,蔬菜的供应量同比增长也达到了216%。盒马方面也是线上订单激增,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盒马面向社会开放了3万个岗位,据盒马此前的介绍,春节时的订单量已经接近去年的最高峰。

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现在睁眼就赶紧预定菜,常常不到中午盒马的配送服务就预约满了。”家住东风东路的叶小姐感觉现在生鲜平台的配送还是有延迟。确实目前多个生鲜平台存在配送人员紧张的问题,因此“共享员工”这一方式首先从生鲜电商平台出现。

为解决用工问题,盒马和餐饮企业在2月3日开展了“共享员工”合作。之后,永辉超市、三江购物、步步高等上市公司纷纷发出“借调令”,试图通过招聘因疫情而无法复工企业的员工,以兼职方式解决眼下的“用工荒”。此外,沃尔玛、超市发、生鲜传奇、美团买菜、绿G-super等多家零售企业也推出了自己的“共享计划”,欢迎友商暂停营业的闲置员工来“上班”。

除了用工模式创新外,疫情之中多家生鲜平台开展了助农行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受疫情影响滞销的农产品打通销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是生鲜电商重塑并优化供应链结构的契机,推动实现渠道扁平化。

京东开启的“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已有包括、三亚芒果、都江堰草莓、丹东草莓、东北苹果等近30种地区农产品在通过京东开启的绿色通道解决滞销问题。淘宝吃货则上线“吃货助农”频道,上线3天,销售农产品已超过300万斤。拼多多则是正式上线“抗疫农货”专区。目前,该专区已覆盖全国近400个农产区包括2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近28万个SKU的商品。

业内人士指出,疫情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这意味着,

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买菜,无形中加快了生鲜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步伐。“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生鲜电商平台和社区生鲜门店构建起了更加的密切联系。

全产业链型生鲜电商更具竞争优势

这次疫情对生鲜电商平台来说是一次“大考”,订单需求的暴增对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管理和配送能力都提出挑战,从目前的供应保障来看,京东生鲜、盒马等平台经受住了考验。

“受疫情影响,我们供应给京东的禽肉、鸡蛋、面点、方便餐等民生食品在春节期间遭遇了一轮空前的订单暴增。”正大电商部运营负责人区鉴雄对那几天的挑战还记忆犹新,“在补货的过程中,通过京东平台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帮助我们协调车辆、运输、入库等,快速有效解决了物流上的困难,保障了疫情期间民众急需物品的供应。”

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烧钱”烧出来的供应链基础在疫情之中展现抵御不确定冲击的优势。据一位知名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生鲜电商本来就是高投资的产业,一般的仓储场地租金在35-45元每平方米,而冷冻仓的的租金一平方达到160元,甚至是200-300元,是一般仓库的6-7倍,还要建冷链,要打通上下游的供应链,要匹配物流能力,要去产地直采……所以至今很多生鲜电商都处于亏损状态。

时间回到2016年,生鲜电商赛道上的名单上倒下的数量骤然增多。“采购兄弟”在完成B轮融资后,因资金短缺、在竞争对手同质化等原因关停;“壹吉购”因为因资金链断裂,虚假流量等原因关停;后厨网因供应链、模式出现问题关停,去年呆萝资金链断裂、妙生活倒闭……如今大浪淘沙剩下的都是拥有强大供应链基础的平台。

正是因为全链路的特点,在疫情中生鲜电商平台可以迅速集聚资源,并可能重新定义下一轮市场行业格局。除了培养起用户线上买菜的习惯外,生鲜负责人唐诣深表示,京东生鲜团队基本上是超负荷工作,通过这次战役,平台对中国生鲜行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区域的采购情况,还包括了解这一区域的采摘和运营能力,也沉淀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出来一下子扩大了平台合作产业带外,还有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比如和当地农户、政府、物流、门店的协调。

“需求积聚不足,订货不稳,高投入的冷链陷入盈利难的窘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专家委员、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指出,此前国内生鲜电商企业仍难进入良性循环,难在面对两个沙化市场,一是生鲜供应方仍是大量小农生产模式支撑的沙化市场,加之渠道多元,供应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二是生鲜需求方,高品质需求被各种渠道切割也呈现沙化市场,较难支持生鲜电商的稳健订单,在战疫之中,生鲜电商的供应链都迅速动起来的了,并且深入到农户,未来全产业链型的生鲜电商在将竞争中更有优势。

【策划】陈韩晖

【统筹】程鹏 赵兵辉

【文字】彭颖

【海报设计】许蕾 郑炜良

【出品】南方产业智库

战疫新动能〡边采摘边直播,指尖上的“菜篮子”流行起来

【作者】 彭颖;许蕾;郑炜良

【来源】 南方产业智库南方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