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買的新房是107.25,實用面積才78.9,正常嗎?

牽著小狗看大海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我國,在建築業以是常態化的。專業名詞叫公攤,俗稱縮水。那麼公攤到底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怎樣進行計算公攤面積。下面就一一解答一下。

1.公攤即謂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的簡稱,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我國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

2.依據《房產測量規範》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即公攤面積為:

(1)大堂、公共門廳、走廊、過道、電(樓)梯前廳、樓梯間、電梯井、電梯機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變(配)電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物業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為該建築服務的專用設備用房;

(2) 每套與公用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及外牆(包括山牆),為牆體面積水面投影面積的一半。

不應計入的公用建築空間為:

(1)倉庫、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車道等,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單獨具備使用功能的獨立使用空間;

(2) 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屋;

(3)為多幢房屋服務的警衛室、管理(其中包括物業管理)用房。

需要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為整幢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幢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之後的建築面積。

3.公攤面積的計算

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公攤面積

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

公攤係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築面積*總套數)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牆體面積 +陽臺面積

4.影響公攤面積的因素:

(1)戶型 同一棟樓裡一梯一戶、一梯兩戶和一梯三戶是不一樣的,點式樓和板式樓是不一樣的。

(2)套內面積房子大就多點,房子小就少點

(3)公共設施 只有樓梯和既有樓梯又有電梯是不一樣的,公共設施、走廊越多公攤就越大。

(4)建築規模 樓梯高度越高公攤越大。

5.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

多層:8%--15%

小高層: 10%--20%

高層:15%--30%

6.公攤面積主要包括

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及為整棟建築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築面積,按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所以說,在我國買房就必須承擔公攤面積。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個而忽略開發商對公攤面積進行造假。在買房時,一定要算好房子的公攤面積看看與開發商報的是否一致。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小魚魚VLOG


你好,你的公攤是(107.25-78.9)除以107.25,摺合公攤26.43%的。

在現在的中國社會,買房子是有公攤的,公攤通常情況下,公攤面積是指一棟樓的房屋產權人所共有的整棟樓的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包括樓內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設備間、地下室、公共走廊、過道、公共門廳等等。

現在大部分的公攤面積比例是:7層以下住宅公攤面積率為7-12%。7-11層住宅公攤面積率為10-20%。12-33層住宅公攤面積率為14-24%。

但是具體的公攤面積每個開發商,每棟樓都不一樣,現在新建的新房大多是幾梯幾戶的,一般兩梯兩戶的公攤面積稍微大一些,兩梯三戶,兩梯四戶等,公攤面積反而會小很多。

本人從16年開始從事房地產銷售工作,見得最大的公攤一般在小區的外圍,上面是住宅,下邊是營業房的這種房子,公攤更大,鑑於你說的這種情況,可以對比一下附近同層高,同梯戶比的房子的公攤是多少對比一下,如果公攤過大則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了,因為公攤面積雖然咱們得不到,但是還是需要咱們的血汗錢花錢購買的,買個套內面積(實際得到的年紀)更大的,會比較好一點。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摩卡ai聊房


產權證上建築面積107.25平方米,實用面積78.9平方米,那麼公攤的面積為:107.25-78.9=28.35平方米,公攤比例為:28.35/107.25=26.43%,這個公攤率屬於中等偏高的水平,一般公攤比例,大部分都在25%以內,以20%最多,具體看所在建築的層高,層高越高,公攤的比例一般越高。

什麼是公攤面積?

買過房的應該都知道什麼是公攤面積,公攤建築面積是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具體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等。

所有的這些本該由開發商承擔的,現在全部計算給購買者,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也只有中國有公攤面積這個說法(其餘國家都是以套內的面積計算的,當然國內也有個地方是按套內面積計算的,就是重慶市),那麼這個“偉大的發明”是誰創造出來的呢?沒錯就是著名的加拿大商人的李嘉誠(李嘉誠在1983年移民加拿大,並很快取得了加拿大國籍,其兒子李澤鉅、李澤楷也都拿到了加拿大國籍)。

開發商為什麼熱衷於公攤面積?

開發商之所以熱衷於公攤面積主要系公攤面積可以給開發商帶來鉅額的利潤:

(1)多算公攤:有一個很有名的笑話,就是每個小區業務公攤的面積之和肯定會超過小區實際的公攤面積總和,比如A小區的公攤面積總計為2萬平方米,小區共有1000戶,摺合每戶公攤面積應為20平,但實際上開發商按每戶23平收的話,一戶多3平,1000戶多3000平,一平方2萬元,那就是多6000萬元的款項。作為業主測量自己套內的面積當然可以,但是測量全小區的公攤面積不夠現實(要知道公攤面積連兩戶業務之間的公同的牆體都算),所以公攤成為了很多開發商牟利的地方,業主根本無從得知。

(2)多收物業費:現在的開發商基本都是自己設立物業公司管理自己開發的小區的,而物業費是按照建築面積來收取的,70平和100平,相差的物業費可是達到30%,有的人會說,如果不交公攤面積的物業費,就沒有人來打掃過道、電梯的衛生,所以公攤面積的物業費必須交!但我想說的是室內的面積你倒是交了,物業來房間內給你打掃衛生了嗎?所以最為合理的就是物業費按公攤的面積繳納才是最符合實際的,但顯然開發商肯定不願意。

總結

目前我國普通住宅的一般公攤比例為:(1)多層(無電梯,7層以下):8%——15%;小高層(有電梯,20層以下):10%——20% ;(3)高層(20層以上):15%——30% 。

很多人有疑問,認為建築物越高,分攤的人數越多,那麼公攤的面積不應該更少嗎?為什麼反而更多,這主要是因為建築物越高,電梯的數量越多,消防通道也要增加,實際帶動的公攤就越多。


鯉行者


我看評論都在怪李嘉誠,其實他只是推廣者,實際執行還是我們自己政府!的確,我們老百姓的確很辛苦,交錢的都是按建築面積算,為什麼物業不按使用面積算?


博士25348941


是不是比較“鬱悶”,花了錢、貸了款,房產證上是面積是107.25㎡,實際測量面積卻只有78.9㎡。平白無故就“消失”了28.35㎡。

其實,這部分面積並沒有消失,而是屬於公攤面積。比如,你進出房間的電梯、門廊、樓梯間等,這些地方的建設成本需要你來平攤,但卻並不屬於你個人!全世界,恐怕也就只有中國是這樣的,而這一模式,卻是由我們李首富(李嘉誠)“發明”出來的!

公攤係數35.9%,是否正常

說實話,按目前國內的平均水平來看,這個比例很正常,尤其是對於購買12層以上的樓層的房客來說!

其計算公式如下:公攤面積=公攤係數×套內建築面積。一般而言,公攤係數比例如下:

  1. 別墅(2層)以下,公攤係數低於5%。

  2. 多層、低層洋房(6層以下、或6+1),公攤係數為7%~13%之間。

  3. 小高層(低於18層)、電梯房,公攤係數在15%~20%。

  4. 如果是高層(33層以下或樓高不超過100m),公攤係數可達到20%~25%。

  5. 而如果是超高層(100m以上),公攤面積會超過40%、甚至更多。

樓層越高,公攤係數越大,而你的公攤係數=(107.25㎡-78.9㎡)÷78.9㎡=35.9%。顯然是有所偏高的!

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實用面積≠套內面積。一般套內面積=實用面積+牆體面積(一半計入)。話句話說,你的實用面積78.9㎡,而套內面積可能會達到近90㎡,這樣算來,其公攤係數只有19.16%,屬於正常的範圍之內!

另外,樓層結構越複雜、造型越奇特,公攤面積越高!這恐怕,也正是國內高層住宅全是“豆腐塊”;而很多集團總部大廈,造型很特別的原因之一吧!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很正常呀,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公攤面積,去TMD李嘉誠坑死我們這些老百姓了,媽賣批去TMD的


譚家大牛


正常的,現在首先你說的那是建築面積,大概要先➗一個1.13,剩下的是所謂的面積,然後再除去一個公攤面積,現在公攤面積基本在20%左右,多的達到25%,剩下的才是使用面積。至於公攤面積多少,說實話,碰運氣的,我父母在10年買的房子,可以說賺到了,當時是安置房,我表叔一個人,沒錢拿房子,他的是集體土地,按照人頭來算的,一個人40平,剩下的出錢買,我父親給他2萬買他的那個四十平,後來我們自己添錢買了一套126的,最後慢算下來只有7平米的公攤面積,我們都不敢相信,16年掛牌,去年賣出去的。沒辦法住,頂樓人家還養豬的,你們見過小區頂樓養豬養雞嗎?而且畢竟是鄉下安置房,環境真的不如市區小區


用戶52157040082


現在的高層住宅公攤確實是很大的,你的房子計算得出公攤率為26.43%,算是比較大的公攤率了。

一般來說,高層住宅的公攤率在20%左右是比較正常的。很多人在買房時都會忽略公攤面積,只問房屋面積,這樣是不對的,只有知道了公攤面積,才知道自己的得房率有多少。很多時候我們去看樣板間時,會覺得樣板間的面積還是很大的,但是自己拿到房時卻發現比樣板間更小,這是因為樣板間都是沒有計算牆體的,這樣面積就看起來較大,所以不要被樣板間迷惑了。


房簡單


我的100.34,公攤24平方,剩餘76,哎……太小了。不知道戶型咋樣



自媒體中國創始人


公攤面積害人不淺!

按照國家的規定,公攤面積最高不超過30%(但其實在現實中我還見過公攤面積達到50%的房子)所以按照這一點來看,題主的公攤面積其實是在法規允許的範圍內,勉強算合理。但問題是在法規上算合理就真的合理嗎?

我買的房子建築面積說是有93.7平米,但實際的 室內面積才71平米,而且還有5平米是屬於半贈送的,也就是說公攤面積佔了20多平方米,這些面積讓我買房的時候多花了十幾萬!要是沒有公攤面積,我那這些錢都可以把房子裝修一遍,順便再買齊家電傢俱了,但就是因為多了這二十多平米的公攤,搞的我房子現在還沒裝修。

所以討論這輪房子公攤面積多少應該合理根本就沒意義,因為公攤面積的存在本來就不合理,不說別的,因為公攤面積的存在。我住著70平米的房子卻要交整整100平米的物業費、暖氣費,這是什麼道理?而且還有一點就是公攤面積的存在讓購房者繳稅變得更貴。明明房子面積只有70平米,卻要我按照90平米的房子繳稅,你知道按照現在的房價水平多一個點的契稅成本要多出多少嗎?

所以不管是從哪一方面來看,公攤面積這個東西是真的危害巨大。還好最近幾年國家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了,特別是在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某個人的原因公攤面積這個詞被大家多次提及到,住建部也表示未來要取消公攤面積這個東西,如果真的能把公攤面積取消掉,那麼這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實際上沒有公攤面積對樓市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我們先不說國外大部分國家在房產交易的時候都沒有公攤面積,都是按照套內實際面積進行房產交易的,就說國內也有按套內面積交易的城市,重慶和上海就說沒有公攤面積的城市,你看重慶的房價和上海的房價是不是也沒出現什麼大問題。所以取消公攤面積是完全可行的。

不過問題是,如果取消掉公攤面積之後,開發商會不會把這些成本轉移到房價上面呢?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要知道現在開發商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各種政策把開發商限制的死死的,開發商肯定不會放過一個這麼好的賺錢機會。如果會這樣的話,那麼剛需買房的難度依舊巨大,希望國家在出臺政策的時候能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