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26歲的畢贛導演憑藉長篇處女作《路邊野餐》一舉奪得第52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並且在6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名。而被我們熟悉的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正是在此電影節大放異彩,而後享譽全球。

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畢贛導演是貴州凱里人,大學畢業於山西傳媒學院08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我本人也在山西讀書,藝考的時候就在山西傳媒學院參加,學校環境特別好,面積也挺大的,當時山傳的哥哥姐姐們都是踩著滑板穿梭在校園裡穿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讓我們好生羨慕。再說學校的餐廳啊,味道真是讓人越想越饞,那個雞腿,糖醋里脊,蒜泥西蘭花,讓我感覺第是第一次吃這種食材,真的太美味了!啊!哎呀,不對啊,跑題了,咳咳!好啦!言歸正傳!!

畢贛導演大學期間曾拍過兩個短片《老虎》和《金剛經》,《老虎》沒有看過,找了很長時間的片源都找不到,畢贛說這是他拍過最糟糕的一個片子,《金剛經》我看過,是真的牛逼,大三就能拍出如此風格的影片,真是感覺老天爺賞飯吃,並且片子入圍第九屆中國獨立影像展。只可惜,中國獨立影像展停辦了,當時看到這個消息真的很心痛,這又讓多少懷揣著電影夢想的獨立電影人,失去了知己!!唉…………然後再說片子的主演是由畢贛的小姑爹陳永忠飾演。

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之前看畢贛導演的採訪說,他小姑爹在他的生活中,是一個邊緣人,混跡於街頭,直到畢贛籌備自己第一部作品《老虎》的時候要尋找男主角,有一天畢贛去了奶奶家裡吃飯,進門看到正在看紀錄片《遷徙的鳥》的陳永忠,畢贛就說看這個幹嘛,換體育頻道,一起看場足球賽。陳永忠說這個好看啊,雅克貝漢拍的紀錄片。畢贛就疑惑他怎麼會知道這麼多,後來兩個人深入交流以後發現他對於電影,對於美學,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之後就定了男主角由陳永忠飾演!至此到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小姑爹帶給我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可以這麼說,因為畢贛導演,小姑爹人生從此與眾不同。

下面我們談電影《路邊野餐》。

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路邊野餐》這部電影是我上高三學電影的時候,考試必看影片。還記得那是一個下午,剛吃完午飯的我們匆匆回到自習室,溫暖的陽光照在每一個人的臉上,老師搬著電腦走進來,說今天我們要拿下一個電影,這片子是今年的黑馬,作為山西考生必須要好好看一看,以防考試考到,於是我們打起精神,想看一看這個黑馬到底有多黑。影片開始,一個個緩慢冗長的鏡頭,配著晦澀難懂的貴州方言,以及畫面裡那黑漆漆的山洞、讓人很難接受,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電影。不禁心生疑問?這是黑馬嘛?怎麼看也看不懂啊!又看了一會,實在不行了,故事根本代入不進去啊,再加上窗外的陽光,好多同學都屈服於眼前的課桌,趴在上面,沐浴著陽光,睡著了。而我也不禁………………,

好啦,這就是我第一次看電影《路邊野餐》的感受。

藝考結束以後,我沒能考上如願的學校,屈服於本科畢業證,跟家裡商量以後就去西安讀了一所三本院校,專業還是電影。

到第二次看電影《路邊野餐》已經過去了兩年。這兩年自己在學校也看了不少電影,積累了一點看電影的經驗。大二下學期,天氣炎熱,那年西安的溫度比往年都要高出很多,讓人受不了,只能待在宿舍,吹空調,哪也不想去。還記得那天是一個下午,本來想著睡個午覺,醒來和舍友玩遊戲的,可是怎麼也睡不著,翻來覆去,然後決定打開電腦,想著看一部電影吧,打發一下時間,翻過來,翻過去,各大網站的排行榜找了好久,也沒能找到想要看的電影。過了一會之後,發現了電影《路邊野餐》,頓時,第一次看這部影片的感覺充斥著大腦,醞釀了一會,決定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點開了播放鍵。插上耳機,不打擾舍友睡覺。

就這樣看完了,我被震驚到無語,那種感覺無法描述,淡淡的情感,直接擊穿我的內心,夢境包含,過去,現在,未來。多年纏繞的遺憾終於在一場旅途中被彌補,愛情也釋放出巨大的魅力。所有的細節都在長鏡頭中一一展現,佩服於畢贛,真是完全跪了。

故事:現實中,陳永忠扮演的陳昇是一個詩人,同時也是診所的一名醫生,他同母異父的兄弟老歪一直對他有偏見,因為母親去世之前將房子留給了陳昇而不是他。老歪還有一個兒子,名衛衛(畢贛導演小名),正如影片中挖掘機下地的那個鏡頭,如導演所說,象徵著老歪機械般的愛。陳昇之前還有一個妻子,之前他們在ktv唱歌,黃毛讓陳昇給嫂子唱一首,陳昇拒絕了,沒有唱。後來陳昇因為報恩他的大哥花和尚,出了事情,被關進監獄九年。出來以後得知妻子早就病故。影片前半部分,回憶現實來回穿插、以至於觀眾在看第一遍的時候理不清楚故事線,會忽略很多細節,所以這部電影需要重複看,那個韻味才得以散發,讓人慾罷不能。

陳昇做夢夢到了死去的母親,和吹蘆笙的人,第二天診所的老醫生建議他去看看自己死去的母親。而老醫生之前有過一個兒子,是在去拿蠟染的路上出了車禍,肇事司機酒駕。於是第二天陳昇摩托車,看到母親的墓碑被人換了,然後找老歪理論,得知侄子衛衛被賣到鎮遠,於是出發前去鎮遠,臨行前,老醫生囑託他帶一張照片和一盒磁帶送給斷了聯繫的鎮遠故人。

42分鐘長鏡頭:陳昇在火車上睡著了,不覺間他來到了一個叫做蕩麥的地方,一個小夥子(成年衛衛)帶他前去,一路打聽吹蘆笙的苗人,遇到了洋洋,遇到了酒鬼,(老醫生兒子車禍,肇事司機酒駕)遇到了死去的妻子,並且為她唱了一首歌,彌補了之前的遺憾。然後把磁帶給了妻子,轉身離開。

夢境結束:現實中,磁帶丟了,釦子也沒有縫好,老醫生尋找的故人也去世了。在和花和尚談論了一番以後,坐著火車回去,於是又緩緩的睡著。

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影片結束,歌曲《告別》響起

個人感悟:影片前半部分的鋪墊,都在最後42分鐘長鏡頭中被展現。

1: 現實中的衛衛,在夢境裡是長大以後送陳昇去坐船的年輕人,

2: 現實中的酒鬼,在影片前半部分一直不得見其真容,在夢境裡,那個買酒的人正是酒鬼,大家還可以留意,在皮卡車收拾東西前往演出的時候,明明叫司機是老師傅,字幕卻是酒鬼,這是一個小細節。

3: 影片前半部分陳昇開鎖,帶衛衛吃粉,然後做玩具火車,衛衛數數。 夢境中:成年衛衛數數,陳昇開鎖,一起去吃粉。

4: 影片中磁帶一共放了兩次,聲音都是隱隱約約,聽的不是很清楚、直到影片結束《告別》響起,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告別吧。

…………還有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比如時光倒流啊,衛衛喜歡畫鐘錶,還有香蕉(導演說他聽說抑鬱症的人會喜歡吃香蕉)所以被心事包圍的陳昇才會在影片開始問香蕉什麼時候運過來。

我喜歡影片的結構,不刻意去營造故事氛圍,相反我覺得故事安排的太棒了了,一環接著一環,細節扣細節,真讓人佩服。

《路邊野餐》這部電影對我來說影響真的特別大,改變了我對電影的認識,甚至於改變了我的審美,那種感覺文字描述不出來,就像是電影《美國麗人》中青年拍攝的那一段塑料袋在風中飄零的段落,可以與我內心的感覺互相對應。

談一談畢贛及其電影《路邊野餐》

真誠的向大家推薦電影《路邊野餐》,希望你也可以獲得不同的感受,歡迎來交流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