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軍艦上的大炮厲害還是陸軍的大炮厲害?為什麼?

我真的醉了69520618


當然是軍艦上的炮厲害了,軍艦作為火炮的載體,可以在海里自由的活動,可以安裝大口徑火炮,比如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可以安裝口徑達406毫米的火炮,炮彈重1223公斤,而陸地如果安裝如此大的火炮,就需要龐大的載體,就算有載體可卻不能像戰列艦那樣自如行動,無法投入到實戰,所以要論海軍和陸軍的火炮威力,還得屬海軍的火炮牛逼!


滄海一聲笑147128731


陸軍炮兵靠的是集群火力,為什麼呢?因為陸軍火炮不能一直這麼打,否則炮管就燒紅了!

但是海軍由於軍艦就那麼大,幾艘也不可能有密集火力,所以為了讓單管火炮達到同樣的效率,就要採用水冷技術!這樣只要炮彈供應足夠,火力密度還是很誇張的,這種20-30mm的小炮都要有5000-11000發/分鐘的射速!

當然軍艦上火炮的功能還要比陸軍多,它畢竟沒有那麼多的地方配置更多種類的火炮,一炮多用是先進主流:防空,對陸,反艦。。。。任務都要一一俱全。就算大口徑主炮也要有高射速,持續火力。這個陸軍單炮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因此一個艦炮能頂一個陸軍炮兵營的說法是存在的!

為了提高海上控制能力,現在還有利用軍艦這個大型動力平臺整合出電磁炮這種大殺器。

一門炮控制半徑300km的海面不再遙遠。反過來陸軍如果要電磁炮 那就難了,總不能給沒一門炮配個發電廠吧😱😱😱😱😱😱😱😱😱😱😱😱


知識就是力量啊


從各方面數據對比來看,還是陸軍(陸上)火炮的威力大於海軍艦炮,比如說:目前世界上進行過實戰的最大口徑火炮就是圖片上的“克虜伯800毫米列車炮”,它一共有兩門:一門叫“古斯塔夫”,另一門叫“多拉”,其中“古斯塔夫800巨炮”參加過著名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戰役期間一共發射了48枚巨彈,摧毀了蘇軍大片的永備性工事,為德國最後攻佔塞瓦斯托波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克虜伯800毫米列車炮使用的炮彈有兩種,一種是重7.1噸的穿甲彈,另一種是4.8噸的高爆彈,其中7.1噸穿甲彈可形成4個美式橄欖球場那麼大的彈坑,“塞港戰役”就是由它擊穿蘇軍設在地下30米的彈藥庫,在彈藥被引爆之後,守衛的蘇軍才投降的,隨後“斯大林”、“西伯利亞”、“高爾基”...等要塞群的核心工事也被“古斯塔夫800”和“卡爾600”巨炮一一摧毀。

那麼800毫米炮彈直觀的威力有多大呢?這張圖片裡被摧毀的戰列艦艦炮,就是表現出了800毫米炮彈的巨大威力,蘇軍戰前將戰列艦上305毫米主炮拆下部署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制高點,並且構築了5米厚鋼筋混凝土的地下設備庫,但這麼厚的堅固建築被800毫米炮彈一炮就摧毀了!可見800毫米炮彈駭人的巨大威力。

參加“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另外一型大炮是圖片上的“卡爾600臼炮”,它屬於迫擊炮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口徑的自行火炮(迫擊炮),它也是使用兩種炮彈,一種是2.2噸的重彈,另一種是1.575噸的輕彈,這兩種彈裝藥都在200公斤,威力也非常巨大!“塞瓦斯托波爾戰役”期間德軍800毫米列車炮轟擊蘇軍的核心陣地,600毫米臼轟擊次一級的主陣地工事。

其實“卡爾600臼炮”參加的戰役次數要比“古斯塔夫800列車炮”多一些,畢竟是自行火炮機動能力更強,圖片上是“卡爾600”參加了鎮壓“華沙起義”時的情景,僅一發1.5噸輕炮彈就轟塌了一棟大樓,裡面幾百名起義戰士全部犧牲,可見其威力之巨大。

粗略介紹最大威力的兩型陸軍炮之後,說一說參加了實戰的最大口徑海軍炮,目前參加過實戰的海軍炮就是舊日本海軍的兩艘“大和級戰列艦”上的94式460毫米口徑主炮,94式艦炮雖然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但它們沒有摧毀過目標的紀錄,主要原因是太平洋大海戰是以艦載機為主的戰爭,戰列艦對決和大口徑艦炮直接炮擊對方的次數很少,所以94式艦炮沒有機會炮擊美軍戰艦。

雖然說94式460毫米艦炮是參加過實戰的最大口徑艦炮,但是它是炮彈威力與“古斯塔夫800毫米

列車炮”和“卡爾600毫米臼炮”的炮彈威力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畢竟口徑數據在哪呢,94式使用的“九一式”穿甲彈重1.46噸,裝24公斤炸藥,二戰期間戰列艦炮彈主要採用發射後巨大的初速和動能去撞擊敵艦,而非採用爆破的方式,所以裝炸藥並不多。

衣阿華級戰列艦MK7主炮的結構圖,非常的複雜。

通過數據對比表明陸軍炮的威力確實要比海軍炮大了一些,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軍艦建造的排水量再大它是的使用空間相對於陸地也很小,並且海軍主炮的供彈、炮管旋轉,俯仰機械、操縱設備都是一起安裝在軍艦上的,所以在安裝艦炮的時候要考慮空間的問題,不能隨心所欲的想安裝更大口徑的主炮,相反陸軍炮沒有艦炮那麼一大堆複雜的機械裝置,整體體積就會相應的小一些,口徑也會更大一些,口徑大當然威力也會更大。

但是到了現代在相同口徑的條件下,艦炮

由於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很高,射速要比陸軍炮快了許多,圖片上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的射速為48發/分鐘,相當於一個6門59–1式130毫米加農炮連的一分鐘射速,火力投送量非常的高!這得益於艦炮的送彈/楊彈、裝填實現了機械化,並且炮管採用了水冷散熱,它的射速必然很快,還有就是艦炮通常有火控雷達/光學瞄準器材控制,在打擊精確度方面也要高於陸軍炮,所以在相同口徑的條件下艦炮要比陸軍炮威力大,主要體現在火力密度和打擊準確度方面。

總得來說,陸軍炮和艦炮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在追求更大口徑了,部隊對於炮的要求,不像我們老百姓要求打的更遠,威力更大,而是把精確度放在第一的位置!一門打擊精度很高炮的威力,要大於一百門打擊精度極差的炮,


皇家橡樹1972


這個問題很微妙,不同時代或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解答。

例如二戰初期,一座三聯裝406毫米岸炮,理論上足以對抗一艘火力更強的戰列艦。然而,一戰和二戰的實戰中,卻往往是大批艦炮蹂躪弱小的陸軍炮火,甚至幾艘驅逐艦就打垮了虎式重裝甲營。

鉅艦大炮時代,艦炮打不過岸炮

在鉅艦大炮時代,艦炮和岸炮在技術上一脈相承。比如有名的克虜伯150毫米炮,阿姆斯特朗120、152毫米炮,艦炮和岸炮的主體結構、彈藥基本相通,只是炮座不同。在整個一戰時期以及二戰初期,這個現象仍然比較普遍,比如德國280毫米炮、英國356毫米炮、美國406毫米炮等等,都有艦炮和岸炮的版本。

如果讓同口徑的艦炮和要塞炮對抗,後者擁有非常有利的優勢。比如陣地可以造得非常隱蔽,火炮工事可以非常厚重,而且遭炮擊受損後不會“沉沒”,仍有機會修理。還有一點,那就是固定式的要塞炮射擊精度更高,還可以提前設定好若干彈著點進行修正。

相比之下,軍艦遭遇要塞炮時就顯得比較脆弱了,裝甲防禦能力受艦體限制,海浪嚴重影響射擊準確性,而且海上沒有任何隱蔽措施。當時有觀點認為,一座三聯裝406毫米岸炮,足以對抗一艘安裝三座三聯裝(共9門)406毫米炮的戰列艦。

所以,即使強如戰列艦,也不會貿然去攻打同等級的要塞炮。像日俄戰爭、達達尼爾海戰等戰役,戰列艦編隊都設法遠遠躲開要塞炮群。據說,日本不敢攻打夏威夷的原因,就是美軍在夏威夷擁有十幾座406毫米要塞炮臺,所有日本戰艦加一起都無力對抗。

此外,火炮口徑在陸地上,也比在軍艦上少了限制,因此可以出現一些超大口徑火炮。比如德國的600毫米“卡爾”臼炮,800毫米“古斯塔夫”列車炮,不過這個畢竟是少數。

二戰爆發後,要塞炮開始衰落,陸地火炮也出現劣勢

雖然理論上要塞炮能夠壓倒艦炮,但二戰爆發後的戰例卻往往相反。這是因為戰艦擁有戰役主動權和機動性,能夠主動規避岸炮的火力範圍,並選擇有利於自己的戰機和戰場。

另一方面,要塞炮屬於“守株待兔”式的武器,只能在自己一方的各個港口和要地處處設防。雖然號稱“一座炮臺頂一艘戰艦”,但為對付一艘能四處活動的戰艦,實際上可能要建造十座炮臺,費效比反而更差。再加上飛機的出現,要塞炮變成了造價極高的靶子。所以二戰開始後,要塞炮幾乎就完全停止發展了,再也沒有從前的輝煌。

在二戰各次登陸戰中,擁有海空軍優勢的一方,往往可以集中的兵力,對防禦方形成強大的火力優勢。以陸軍機動兵力應付海上登陸,不僅機動性不如軍艦,而且火力也不足,這主要指的就是坦克。

二戰最強的坦克火力,不過是88毫米或122毫米,然而海軍可以投入的最普通支援兵力,也是具有100-127毫米艦炮的驅逐艦。以127毫米MK12艦炮為例,不僅威力遠高於88毫米炮,而且機械壓彈實現的射速也特別快,高達每分鐘15-22發。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最快也只有5-7發/分鐘。

正由於此,二戰期間的登陸戰都顯示為艦炮壓倒性的優勢。

當代口徑逐漸縮小,艦炮開始佔據絕對優勢

到了戰後,岸炮逐漸被岸防導彈淘汰了,而且海陸軍的身管火炮口徑都普遍下降。陸軍用的各式火炮,實際上在打擊火力上都已經更不如艦炮了,其中最大差距還是在於射速。

新一代的艦炮,全部採用自動供彈和先進火控,不僅射速極高,而且準確性也強。以美國主流的MK45型127毫米艦炮,射速達20發/分,意大利的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射速更是達120分/發。這是陸軍大中口徑火炮無法實現的高射速。

出現差距的根本原因,是海軍艦炮和陸軍火炮在發展方向上已經分道揚鑣,而且都不再將對方作為對手。一般的軍艦,主炮往往只有一座,為實現單炮的火力最大化,必須全面提升火力投送效率。


未來,艦炮在射速、射程和精度上的優勢,還可能隨著電磁炮或其他新概念火炮的出現而進一步提升,而陸軍火炮在技術進步方面就顯得不那麼積極了。(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我國目前055艦炮是130口徑。艦炮和陸軍火炮比最大優勢是他貴,他使用了強制冷卻設備和自動裝填,雷達制導加光學輔助瞄準設備實現了自動瞄準,自動裝填。持續高射速。有視頻為證054A的艦炮在一分鐘內打了20多發艦炮。而他的供彈系統一次可以供應約40發。然後進行重新裝填。陸上火炮沒有龐大的平臺提供自動控制瞄準動作的伺服電機,液壓系統,冷卻系統。所以陸上火炮基本上追求成本低,機動好,快打快撤,所以射速只是儘量提供自動供彈結合手動裝填方式。牽引炮連火控都沒有,要指揮車通過其他單位提供射擊諸元。然後指引炮群統一射擊。陸上火炮一次射擊的炮彈數量有限,炮膛過熱,掛銅,藥包殘渣都需要進行清理後才能二次射擊,火炮膛溫上升後還需要根據炮管的受熱變化,調整射擊諸元。火炮壽命也因為射擊溫度灼傷膛線實際上並不長。

在對越反擊戰的一些實戰影像中不難看出大量我軍火炮使用備用炮管的現象(沒刷漆的炮管,銀光閃閃的,就是換上了備用炮管)。

艦炮實際上優勢不打。他們幾乎碰不上面。有人說艦炮和岸炮葫射岸炮吃虧。這不假,軍艦是移動靶標,岸炮陣地是固定靶標。而且艦炮射速非常快。但是岸炮一般有半埋工事,抗揍能力比艦炮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風車騎士45541173eg


這個問題的主因是移動的便捷性。用體積大小來分,艦載大於陸地移動,陸地固定又大於艦載。例如,聖彼得堡,冬宮門外,有一座直徑將近一米的大炮吧,儘管它從來沒有打過一發,但是可以見到一些規模。實際呢,可以看要塞中的岸防炮。至於艦炮嘛,最大十六吋,40釐米,讓它去陸地上游蕩,那可費大勁了。


aging74755260


是軍航上的大炮厲害,還是陸地上的大炮厲害?

關於這個問題,我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只有濫芋充數,只有依照個人的見識,胡說一通了。航炮和陸炮,誰厲害,這個問題主要是因天時地利人和來分柝,陸炮可能因口徑大,毀滅性強,可能會佔上風,但是,它有它得至命弱點,就是速射慢,密度不大,機動性差很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艦炮可能口徑小,但是它的速度快,機動性強,密度大,一陣炮擊後,很有可能摧毀陸炮陣地,如果雙方為攻防戰,如果雙方都沒有空中支援,艦炮眾多,可能陸炮陣地難支。


肖昌洪0304


海軍的5英寸(127毫米)艦炮屬於中口徑,陸軍的127毫米屬於大口徑。

因為軍艦航行在海上,排水量大,都是幾千噸,上萬噸的。陸軍的火炮要靠輪子在公路、土路上行駛,只能十幾噸重。即使是履帶車輛,有幾十噸重,和軍艦相比,就像老鼠和大象。

如果火炮做得很大,只能在鐵軌上移動。履帶車太重的話,即使道路經得住,橋樑也經不住。

所以陸軍的火炮很少有超過6英寸(152/155毫米)以上的。

而二戰及以前的軍艦上,幾千噸的輕巡洋艦都有200毫米的艦炮。8英寸是標準口徑。

不論陸軍還是海軍,火炮的威力都不如空軍飛機投擲的炸彈。50公斤的炸彈已經超過普通的陸軍火炮。100公斤的炸彈也是巡洋艦上的火炮望塵莫及的。

二戰時期的艦載機炸彈重達500磅(245公斤),甚至1000磅(450公斤),比魚雷的威力還大。一顆就能讓驅逐艦失去戰鬥力。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淘金客說:艦炮的綜合威力在陸炮之上。雖然在已經實用化的火炮中,單發炮彈威力最大的是陸軍火炮;但是同口徑的火炮相比,還是艦炮更勝一疇,因為對重量、機動性這些方面艦炮的條件更好。

單發炮彈絕對威力,最大還是陸炮

目前實用化的、參加過實戰的火炮中,單發炮彈威力最大的其它答主提到過的“多拉大炮”(通常用來指代800毫米列車炮,並非特指其中一門),800毫米的口徑,最遠60公里的射程,重達7.1噸的炮彈,都是歷史上當之無愧的第一。糾正一下其它答主的問題:塞瓦斯托波爾的高爾基炮臺,並非毀於“多拉”之手。事實上高爾基炮臺一直戰鬥到最後。而“多拉”此戰只有48發炮彈,分配的目標又比較多,用於打擊高爾基炮臺的只有5發,實際的效果並不好。

而艦炮中威力最大的是日本“大和”級戰列艦的460毫米口徑主炮,彈重1.5噸,射程達42公里。威力上與“多拉”相比的確不如。

額外說一句,僅口徑方面,拋開古代那些威力有限的大炮不談,二戰中口徑最大的火炮也是陸炮——美國的“小戴維”迫擊炮,口徑高達914毫米,不過炮彈重量(1.7噸)、射程(10公里)、威力(彈丸裝藥700公斤)都不能和“多拉”相比。不過,實用性肯定比“多拉”要好,因為它的系統重量輕得多,可以由輪式車輛拖去進行機動,所需要的人手也少得多。

綜合威力艦炮“大和”超過“多拉”

但前面的比較都只是單發炮彈!如果綜合比較威力,大和艦炮卻要超過“多拉”很多!這是因為“大和”的460毫米主炮射速大大超過“多拉”大炮。前者最大射速1.8發/分鐘,而後者只有每小時4發!這樣折算下來,嘿嘿,單門大和艦炮每小時的火力投射量高達162噸!而“多拉”卻只有不到30噸!是“多拉”的5倍以上!即使實戰中打個折扣,綜合威力也是遠超“多拉”。

同口徑火炮,艦炮超過陸炮

這是因為軍艦噸位大、空間大,也不用考慮機動性、通過性等等指標,因此可以加大火炮威力。象“多拉”這樣的陸炮,要考慮陸地機動性,結果全重達1300噸以上,這重量多移動它需要專門修建2條鐵軌,塞瓦斯托波爾實戰中1門多拉大炮就動用了4000人!還只有48發炮彈。而相比之下,大和艦炮的使用條件好得多!

相同口徑的話,艦炮是全面壓倒陸炮的。二戰時美國的152毫米/47倍徑艦炮就達到了8-10發/分鐘的射速,15門炮的“薩凡納”號巡洋艦演習時1分鐘打出138發炮彈,到了上圖的“伍斯特”級巡洋艦,單炮射速甚至達到12-15發/分鐘!而與之相比,就算現在最先進155毫米陸炮,射速也只能勉強達到8-10發/分鐘!

這個對比還不明顯的話,MK71型203毫米艦炮射速高達12.6發/分鐘,可以上150公斤的超重彈,而且測試時連續打了75發炮彈。而203毫米自行火炮只有2發/分鐘,彈重也只有不到100公斤!

最後的結論

由於艦炮受機動性、重量、體積等限制因素較少,同口徑比較的話,輕鬆碾壓陸炮。口徑、單發炮彈重量等絕對值上陸炮雖然佔優,也是犧牲了機動性的結果,實用性堪憂。

額外講一些貼士給列位看官參考:希特勒曾經設想讓“多拉”大炮上艦,結果粗略估算8門“多拉”裝上軍艦,噸位將達到20萬噸以上!是當時美國航母的6-10倍!而到了2000年左右,德國人又嘗試了一下陸炮上艦,這次是把PZH2000的155毫米炮塔裝上軍艦,據說測試效果不錯,但後來沒了下文。


史海淘金客


這個問題得按照時代來看,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陸地上有許多超過艦炮的重炮。

比如德國人建造的800mm巨炮“多拉”和“古斯塔夫”,它的口徑完全超越了當時任何一門艦炮,當時“大和”號戰列艦的主炮也只有460mm。德國人靠這種巨炮敲掉了蘇聯堅固的塞瓦斯托波爾要賽。

除了古斯塔夫巨炮之外,德軍還有“卡爾”系列巨炮,它擁有600mm的口徑,通過列車運行,德國人制造了6門,給取了亞當、夏娃、索爾、洛基、奧丁、泰爾的名稱。一門“卡爾”能在平地轟出15米直徑,5米深度的彈坑,比許多人家裡的客廳還大,依靠“卡爾”,德軍3天即攻破了佈列斯特要塞。

“古斯塔夫”和“卡爾”系列在進攻蘇軍要塞之時,還真的與艦炮發生過戰鬥。蘇聯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因為主要職能是對海,因此有大量的岸防堡壘,比如“馬克西姆·高爾基炮臺”就安裝了2座戰艦上的305mm M1913式SA型52倍徑雙聯艦炮。

這些艦炮本應是沙俄戰列艦上的主炮,蘇聯將之安裝在Mb-2-12型炮塔中,固定於塞瓦斯托波爾做35(高爾基2號)、30號(高爾基1號)炮塔。

這兩門艦炮炮臺在防禦要塞的戰鬥中表現的極為出色,多次將德軍的進攻化為烏有,302mm重炮一通亂炸,德國人便只能損兵折將草草收工。連坦克突擊都不行,這種巨炮甚至直接將一輛坦克當場粉碎了。

於是,急得摳腳的德國人調來了600mm的“卡爾”和800mm的“多拉”,兩門卡爾分別是“奧丁”和“托爾”。

此外他們還運來了奧匈帝國一戰時製造的M.11臼炮,這種武器為捷克斯柯達製造,口徑305mm,專用於爆破工事。

很快巨炮就打開了局面,自1942年6月6日起,到17日,“多拉”、“卡爾”、M.11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射炮彈750發,而僅第一天,“卡爾”就一炮摧毀了蘇軍一門305mm炮臺。之後的幾天裡,蘇軍的巨炮紛紛啞火,然後被一擁而上的步兵想辦法摧毀了。

實際上,這種比較是相當勉強的,德軍依靠了對要塞的封鎖式包圍,獲得了偵察上的優勢,繼而能通過各種巨炮、臼炮有條不紊的轟擊要塞,而蘇軍連反炮還手都沒辦法。更何況雖然安裝的是艦炮,但這場仗是陸地上打的,只能某種程度的體現出艦炮和陸地火炮的差異。

不過我們也應該明白,陸地上的火炮與海上的艦炮,具備不同的任務職能和作戰環境,單純的依靠口徑-威力來評判誰更強並不恰當。

就好比我們拿100mm左右的艦炮比試,口徑130mm,極限射速每分鐘90發的AK-130艦炮,與125mm的反坦克加農炮能比嗎?它們工作在不同的環境中,你不可能把AK-130拆到T-90坦克上,也不可能讓T90的2A46M-2滑膛炮去軍艦上辦公。

但正如開頭所說的,時代是個無法迴避的背景因素,當代的就是如此。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各領風騷的艦炮、陸地火炮比起來,當代海軍已經幾乎將巨大的艦用主炮淘汰了,畢竟已經是導彈時代了,誰還用炮來打架?

所以艦炮縮水的厲害,現存的大多都是“奧托梅拉76mm”那樣的中口徑速射炮,AK-130那樣的都算是頂大的傢伙了。

再者就是一些防空炮,這些都是小口徑武器,陸地上同口徑的東西多的是。甚至“奧托”那樣的高平兩用炮,或者各種多管速射炮,它們都有陸地版本。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軍艦上的大炮,還真沒陸地上的大炮厲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