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末能造重炮、軍艦,到了民國卻無法制造出來呢?

尚宮女史


其實在民國時期,我國也還是能自行建造軍艦的。比如著名的如逸仙號和平海號這兩艘輕型巡洋艦,都是民國時期,由江南造船廠自行生產的。其中,平海號輕型巡洋艦是江南造船廠根據日本所提供的圖紙建造,排水量為2383噸,是民國時期我國自行建造最大的軍艦。

不過,雖然說民國時期,我們也還是能自行建造小量的軍艦和火炮,但小編認為,民國時期的重工業水平,相比於清朝也還是退步了。只不過這種”退步“,並非是指民國時期工業技術在開倒車,而是指民國時期重工業的整體水平,與同時代的世界各主要列強之間的差距,在不斷拉大。

實際上,民國時期的重工業也還是有一定的發展的。只不過,相對於清朝,民國顯然無法跟上世界工業發展的潮流。舉個簡單的例子:火炮!

清末時期,當時世界各強國的火炮主流鑄造材料還是在用碳素鋼。而同期的清朝軍工廠已經基本上消化了這種鋼材的生產工藝。因此,清末時期尚能生產跟得上世界潮流的重炮裝備。

民國時期,世界各強國的火炮主流鑄造材料已發展成合金鋼,工藝上還實現了無縫管。然而,當時的民國軍工廠卻沒能掌握這種技術。因為,長期軍閥混戰、積貧積弱的民國居然連建一座能量產精鋼的工廠的錢都拿不出來。

再說,民國之所以還能建造如前文所說的逸仙號和平海號,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得感謝清朝為它所打下的軍工基礎。因為,負責建造這些軍艦的江南造船廠,就是清政府留下的軍工造船廠。而到了民國時期,江南造船廠卻並沒有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所謂不進則退,所以民國時期的重工業與同時代的西方各主流強國相比,不得不說是在不斷退步的。

回顧清末時期,面對列強的步步緊逼,實際上清政府也在不斷努力,力圖振興。雖然,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伴隨著甲午戰爭的戰敗而遭受重挫,但清末振興的行動和努力卻並沒有因此而完全停止。

甲午戰敗後,清朝還是不斷從西方列強、甚至日本採購軍艦,重建海防。而在國防工業方面,到1899年洋務派已建成兵工廠達30家之多。到20世紀初,中國的兵工廠已能夠仿製和生產各類西方的新式裝備,換句話說,當時中國的武器製造水平,與西方各主流強國之間的差距,其實已經縮短不少了。

但到了民國時期,中國的工業,尤其是軍工業的發展情況,就變得更糟糕。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末雖然飽受列強欺凌,但清朝至少還是一個完全統一的國家。而民國除了東北易幟後存在過短暫的統一外,其餘時間都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軍閥林立,彼此混戰。與此同時,旁邊的日本也開始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

最終,在內外交困、局勢動盪的困擾下,民工工業發展舉步維艱,從而不斷被世界主流強國所拋離......



這些歷史要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民國時期(包括國民黨統治時期)別說與新中國比,就是與滿清比也是大大的不如。

滿清的軍工生產

清末雖然腐朽沒落,但是其統治階層仍然是想有所作為。

第一次鴉片戰爭,滿清只是認為自己的戰船在海上不如洋人,但是在陸地仍然自信滿滿。然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八里橋一役打醒了大清,蒙古騎兵在英法聯軍的洋槍洋炮面前被打得全軍覆沒。

1861年,咸豐帝發佈上諭,著曾國藩等酌量辦理購買、製造洋槍洋炮。從此大清開始了洋務運動。當年秋,湘軍攻佔了太平軍重兵防守的安慶。



在與太平軍的殘酷廝殺中,曾國藩認識到西洋火器的厲害,但是購買洋槍洋炮花費銀兩高昂,如一支單發後膛槍就需要花費24兩6錢,相當於大清普通四口之家一年的收入。於是,在進駐安慶後,曾國藩即著手籌備機器局。1862年1月,曾國藩正式將籌辦的機器局命名“安慶內軍械所”,這成了中國的第一家近代化軍工企業,設計製造出了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蒸汽輪船。

安慶軍械所正名三個月後,李鴻章率領剛成軍的淮軍開赴上海。在上海這個華洋雜處的地方,李鴻章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外國人,也見識到當時在上海由西方探險家組建的“華爾洋槍隊”使用新式武器和新式戰法的威力。於是,李鴻章仿照洋槍隊的標準改造淮軍,僅用兩年時間就將舊式武器淘汰,換裝了洋槍洋炮,率先完成了從冷兵器到熱兵器的過渡。

江南製造局炮廠



李鴻章也認識到購買只是權宜之計,設局製造才是長遠大計。於是上奏朝廷:臣軍先後購覓西洋炸炮,每月操練攻剿,需用炸彈甚多,不能不添設製造局,分濟應用。從1863年起,李鴻章招募外國技師,挑選中國工匠,購買國外機器,先後創建了上海炸彈局、蘇州洋槍局、江南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實現了槍炮、軍火、輪船的自造。

裝備了新式火槍的清軍



在洋務運動中,清廷共創辦了44所軍工廠,同時還興辦了一批礦山、紡織、鍊鐵廠、輪船公司等近代工業。

金陵製造局在1881年仿製了美式加特林機槍,甲午戰爭中給日軍造成重大殺傷。



在44座兵工廠中,大型兵工廠有5座,分別是: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湖北槍炮廠、北洋機器局;中型兵工廠也有5座,分別是:金陵機器局、山東機器局、四川機器局、吉林機器局、廣州機器局。

以上10個大中型兵工廠設備齊全、材料充足、技術力量較強,能仿製各類型槍炮彈藥,部分還能建造艦船。

淮軍炮兵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清廷興建並維持44個兵工廠運轉的累計總花費在1.1~1.4億兩白銀之間,相當於《馬關條約》賠款總數的一半,平均下來每年花費約為220~280萬兩白銀,相當於兩艘定遠艦的價格,而以清廷平均年財政收入7000萬兩來算,這一花費只佔財政收入的3.1%~4%,負擔比較輕。

李鴻章創建的上海織布廠



晚清軍工生產的成績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槍械仿製、火炮仿製、火藥生產、艦船建造。

從1867年江南製造局批量生產美式雷明頓邊針後膛槍開始,金陵製造局、山東機器局、湖北槍炮廠和廣州機器局相繼尋找世界上最先進的槍械進行仿製,比如,1884年馬克沁機槍發明之後,僅過了4年,金陵機器局就成功仿製;1889年奧地利發明曼利夏連發槍之後,江南製造總局於1890年成功仿製;1888年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研製成功,5年後,湖北槍炮局仿製成功,這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漢陽造”。

可以這樣說,大清的槍械水平緊追世界先進水平,與發明國僅相差3~5年。

大清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武器大抬杆




晚清不僅緊跟潮流仿製新式槍炮,在造船造艦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最大的技術成就是在1880年建成了大清第一艘鋼甲巡洋艦“平遠”號,排水量2150噸,裝備火炮17門,是大清軍艦製造的巔峰之作,雖然它的材料都是進口的。


但是,由於滿清洋務運動沒有一個統一籌劃,導致由各地督撫控制的軍工企業仿製的武器五花八門,成了萬國牌;不能定型,造成了不能大批量生產形成制式裝備;槍炮口徑也不統一,造成戰場補給困難。在甲午戰爭中,清軍在戰場使用的槍械即達四十多種,常常遇到有槍無彈、有彈無槍的窘境,這也是造成甲午戰爭失敗的原因之一。

甲午戰爭被日軍繳獲的克虜伯大炮



甲午戰敗後,大清軍工建設中的各種問題暴漏無疑。清廷著手對全國的軍工企業進行統一的規劃管理。但是,此時的大清已經時日無多了。

北洋時期(1912-1927年)

在這一階段北洋政府新建了規模很大的鞏縣兵工廠,擴建了漢陽兵工廠,地方上張作霖建立了全國最大的東三省兵工廠,閻錫山建立了全國第二的山西兵工廠,其他一些軍閥也建立了幾十個大小不等的兵工廠。

袁世凱創建的鞏縣兵工廠,抗戰時內遷,生產了抗戰中大部分的手榴彈



武器方面主要成就是仿製了德國馬克沁重機槍,美國湯姆森衝鋒槍以及多種口徑的迫擊炮、山炮、野炮。



據不完全統計,北洋政府時期47個兵工廠,從1912年到1927年共生產各種槍支72.52萬支,火炮3643門(其中迫擊炮2303門),槍彈84646萬發、炮彈27.63萬發(其中迫擊炮彈12.57萬發),手榴彈14.32萬枚、火炸藥154.38萬公斤。

國民政府抗戰前(1928.6-1937.7)

這段時間,中央僅新建了鞏縣兵工分廠(生產毒氣),地方上新建了較大的兵工廠有廣東第二兵工廠(粵軍),21軍修械所(川軍),但中央的上海兵工廠被迫關閉,地方上全國最大的兵工廠東三省兵工廠被日寇奪取,第二大兵工廠山西兵工廠被迫縮小規模,可以說軍事工業發展不大。

中正式步槍,性能上要優於日本的三八大蓋



武器上發展主要有鞏縣兵工廠仿製成功1898式毛瑟步槍(中正式),金陵兵工廠仿製成功1908年式馬克沁重機槍(24年式),大沽造船廠,21軍修械所等仿製成功捷克7.9毫米輕機槍,東三省兵工廠仿製成功75毫米、100毫米、105毫米榴彈炮,還生產出105毫米加農炮,37毫米平射炮。

據不完全統計,1928年到1936年,生產火炮7805門(其中迫擊炮6003門),步槍51.4萬支,輕重機槍1.52萬挺,炮彈133.5萬發(其中迫擊炮彈100萬發),步機槍彈58900萬發,手榴彈602萬枚,槍榴彈10萬發,航空炸彈10.9萬枚,槍榴彈發射筒1000具,黑火藥9萬公斤,無煙藥150萬公斤,炸藥237萬公斤,防毒面具5.7萬具。

抗戰期間(1937.7-1945.8)

本階段個軍工企業紛紛內遷,地方軍工企業被中央統一接收,這一時期主要軍工進步為仿製成功法國布朗德式樣120毫米迫擊炮(33年式),仿製成功德國蘇羅通50倍37毫米戰防炮。

抗戰時設在防空洞的兵工廠



據統計,抗戰期間共生產火炮98門,迫擊炮1.53萬門,步槍83.72萬支,輕重機槍11.12萬挺,信號槍5100支,手槍1.56萬支,炮彈1012.72萬發(其中迫擊炮彈841.12萬發),步機槍彈106200萬發,手槍彈1057萬發,衝鋒槍彈10萬發,手榴彈3329.85萬枚,槍榴彈710.56萬發,擲榴彈169萬發,擲榴彈發射筒8.38萬具,槍榴彈發射筒3.91萬具,信號彈117.73萬發,航空炸彈6.2萬枚,防毒面具71.89萬具,地雷93.84萬個,炸藥包841.17萬個,黑火藥84萬公斤,無煙藥43.71萬公斤,炸藥84萬公斤。

抗戰後階段(1945.9-1949.10)

本階段除原有的兵工廠還接受了一批日偽兵工廠,其中接收東北地區的兵工廠組成的第90兵工廠是全國最大的。本階段仿製了美m17.9毫米半自動步槍,57毫米無坐力炮等,其軍工生產能力雖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隨著解放戰爭的炮聲,很快就灰飛煙滅了。

可以看出,滿清滅亡後,除了北洋時期中國的軍工還有一定發展外,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二十多年,中國的軍工處於停滯甚至倒退。

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當權者鼠目寸光,對國家工業建設不重視。

不僅是國防重工業,就連輕工業也不重視。整個統治階層充滿了濃厚的買辦思維,官僚腐敗。在輕工業領域內的大量民族工業不僅未得到扶持,反而極盡盤剝,導致大量民族工業紛紛減產、破產,艱難度日。

而對於關乎到國家安全的重工業更是冷漠的讓人心寒。如閻錫山曾提出將全國第二的山西兵工廠交中央,搬遷到後方。不過要求給予500萬法幣的補償。這500萬法幣僅僅是國民黨中央軍一個半師一年的軍費。

閻錫山太原兵工廠生產的武器



然而作為小商人品質的國民黨卻在這關乎國家安全的關頭仍不忘討價還價,直到日軍佔領太原也沒談攏。而這家兵工廠在36--37年就生產了75毫米山炮200門,幾百門迫擊炮和一千餘挺機槍、兩萬支步槍。去國外購買同樣數量的山炮則需要1200萬法幣。

這樣的領導者精明於算計,眼光和格局太淺太低。

2.官僚主義,效率低下

國民政府計劃建廠後,先派人出國考察個一年半載,然後再和外國公司談判簽訂合同,工廠從設計到機器設備及輔助設備全套進口,甚至連廠房建設也要請外國工程師監督指導。這不僅多花錢而且造成工期拖長。

3.議而不決,決而不辦,隨意變更計劃。

如28年陳紹寬就提出了建設海軍的規劃,然而國民黨上層拖拖拉拉,結果到抗戰開始時海軍還得拿四十多歲的大清軍艦作戰。

大清最後四艘裝甲巡洋艦用來阻塞江陰航道



4.派系傾軋,爭權奪利

很多兵工廠被中央接收後,更換了廠長,原來的技術骨幹、兵工專家往往就意味著失業。極大地制約了軍工發展。

5.不重視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

以鋼產量為例:1913年,中國的粗鋼產量達到4.3萬噸,但是到了1930年只剩1.5萬噸。可是到了1934年突然發威,達到5萬噸,1935年竟然突飛猛進到25.7萬噸,兩年後實現翻番達到55.6萬噸。

果粉們是不敢吹這個的。因為鋼產量的增加除了地方上四川的劉湘、山西的閻錫山為了本地的軍工廠生產而擴建了鍊鋼廠外,最大的一塊增量在東北的鞍山鋼鐵廠。

戰時重慶鋼鐵廠



而國民黨中央控制的兵工廠所用的鋼、銅、化學原料等均來自進口,因為進口,經辦人員可以收取20%以上的回扣。

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的化工大師侯德榜,他創新開發新型制鹼法,進入到半工業化生產階段,然而因國民政府的不支持不作為而未能投入生產。“三酸兩鹼”是製造重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尤其是製造硝酸銨炸藥。國民政府對侯先生的努力漠然視之,47年內戰爆發後對國民黨心灰意冷的侯先生出走印度。新中國成立後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建設,為我國的化學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民國到底有多重視本國軍事工業,從抗戰最要緊關頭對軍工人才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1943年,在重慶的18家鐵廠倒閉了14家,四家鋼廠倒閉了一家。

果粉們會說國產的質量不好所以不用國產貨,製造槍炮那可是不得了的事,一定要保證質量。但是要知道,有槍總比沒槍好。

比較同時期處於更困難更危險的敵後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軍工廠,不僅製造了步槍機槍手榴彈,製造出了無名牌步槍和“八一”式步槍,還用鐵路鐵軌生產出擲彈筒、步兵炮、槍榴彈。因此,軍工生產是要看態度的。

看看八路最大的黃崖洞兵工廠條件



滿清晚期已經是夠腐敗了,但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在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一批有識重臣的努力下,仍然建設了當時在亞洲最大最先進的軍事工業。甲午的失敗不是因為清軍的武器落後,而是因為制度的失敗。

北洋時期的那些軍閥,仍然在軍閥混戰中不忘發展建設軍工,而國民黨統治時期,竟然連軍閥都不如,在他們的眼裡,永遠是把個人、黨派利益凌駕於國家民族利益之上。

最後給一點新中國的數據,果粉們看了後是不是該找個地縫鑽進去。

新中國1949年到1952年的部分工業產品數據:發電量,43.1億度到73億度;粗鋼,15.8萬噸到135萬噸;煤炭,24.6萬噸到193萬噸;水泥,66萬噸到286萬噸……

在美軍巴祖卡基礎上仿製的51式火箭筒



1950年底,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繳獲美軍90毫米火箭筒和57毫米無後坐力炮。半年後,國產同類武器仿製成功,1951年下半年,朝鮮前線部隊得到4800具國產51式火箭筒及20萬發火箭彈,數千門57毫米無後坐力炮和21萬發炮彈。1951年秋季防禦作戰中,志願軍依靠新獲得的反坦克裝備,共擊毀擊傷敵坦克100多輛。


我淡如菊


世人都說民國好,我卻懷念清朝老。在人們的傳統觀念當中,一直認為大清就是一種無作為狀態,認為清朝從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就一直是一種被動挨打的局面,其實歷史的真相遠不止於此,從鴉片戰爭第二次失敗以後的清朝政府就已經開始了維新改變的道路,以至於到了後期都能造出重炮,軍艦,但為什麼到了民國卻無法制作出來呢?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朝工業體系的瓦解。

中日兩國可以說是一對難兄難弟,二個國家幾乎同時閉關鎖國。日本是躲進小樓成一統,中國是封四境成天朝。雖然說歷史上的中國強盛如斯,但後面長達三百年的原地踏步最終使得近代中國遭受到了巨大的恥辱,而日本也是一樣。

二個國家同時在19世紀中期遭到了西方列強的入侵,處理方法卻大致相同。二國同時間開展向西方學習變法的腳步,在古老的東亞大地上開展了軍備競賽。

一直到了1894年,銳意進取的日本以為民族開拓生存地帶為由,蓄意的挑起了戰爭。雖說清朝也在學習西方,並一度成為世界第五強國,但那隻不過是外強中乾罷了,不堪一擊的清軍同時輸掉了海上戰爭和陸上戰爭,大量的賠款壓的中國喘不過氣來,根本就沒有辦法發展後續工業,自此開始,長達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宣告失敗,舊中國的洋務自強運動也被日本扼殺在搖籃中。

地方起義多次破壞工業發展基礎。



甲午戰爭之後中國人的自信是真的被日本打掉了,全國上下都以日本為師,力圖學習以超過東洋。

但是日本真的會讓你學到精髓嗎?諸位怕是想多了。以孫文為代表的愛國有志青年在覲見李鴻章失敗之後便放棄了對清政府的幻想,一心一意投入推翻滿清的革命戰爭。

自甲午以後大大小小的革命鬥爭不斷衝擊著清朝末期的工業基礎,雖然說民主共和是好事,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使得清朝工業基礎陷入了停滯狀態。

長期抵抗外國侵略與國內戰爭使得民國無力發展軍工業。

庚子事變以後,清王朝已經開展自欺欺人的自救運動,但是已經是無力迴天了,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的列強,都狂熱的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長達三年的日俄戰爭使得東北工業基礎一空。

而地方上自從清王朝解體以後再難以統一力量,各個地方軍閥都陷入了爭奪地位,地盤的鬥爭中,可以說是相互傾軋。

再加上從1931年開始與日本進行的國戰,更使得國民政府無力發展軍工業,只能拖著疲乏的身體與日本進行抗戰。


說起來還是缺少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大清從鴉片戰爭以後的三十年是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可是大清卻沒有抓住崛起的機會,錯過了崛起的機會,而代之以日本主導當時的東亞次序。


無根樹花正孤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要評價一段歷史時期,最客觀的方法是和它前後兩個階段進行對比,就知道這段時期是好是壞、是進步還是倒退。


既然題目是比較軍事工業,那我們先來看看民國和晚清的對比。


晚清的洋務運動開啟了中國工業的近代化。在短短的三十年內,古老的中國建立了現代化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洋務運動雖然沒有拯救國家的危亡,但是它給這片古典文明曾經輝煌無比的土地帶來了實質的進步。

清朝的兵工廠製造的305毫米重炮

到了清朝滅亡時,洋務運動和新政在軍事領域帶來的進步是驚人的。清朝的兵工廠不僅能夠製造世界一流的305毫米要塞重炮,而且各種口徑的速射炮和壓制性步兵炮都能生產。生產的步槍性能在世界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甲午戰前就能製造巡洋艦了(雖然性能不咋地,但是當時能造巡洋艦的也沒幾個國家)!其他歐洲列強能造的技術兵器清朝基本能夠製造。

抗日時被擊沉的著名的中山艦其實就是清朝海軍的永豐艦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到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中國的軍事工業好像退步了。清朝能造超過300毫米的大口徑重炮,國民政府軍的155毫米重炮還要從德國進口。甲午戰前清朝造船廠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都超過日本,但是到了抗日戰爭前國民政府海軍的主力軍艦還是清朝遺留下來的老軍艦,而同期日本海軍都已經用上航母了!日本早已經用上三八大蓋兒,國軍的主力步槍還是清朝就定型的漢陽造。


接下來對比一下民國和新中國。民國在大陸統治三十多年,就和新中國前三十年比吧。

新中國前三十年,兩彈一星核潛艇,和當時世界上所有的先進武器比,已經不落下風。


我不知道現在網絡上為什麼為出現蔣屎美糞,這麼鮮明的對比,它們是瞎還是無恥呢?


猛哥厲史


技術在進步,當年武器換代十分迅速。

時代在召喚。


從滿清時期到北洋時期,單單從造炮的原材料技術上來說,那都不只是換了一代的了。從熟鐵到碳鋼後來又到了鎳鉻鋼,滿清能夠造的出來嗎?


在建國初期的時候,即使在當時有著蘇聯老大哥提供的技術還有幫助,在這一方面我們甚至還消化了兩三年的時間,雖然這段時間技術也是有著更高的進步,但是也可以看出發展過程其實是十分艱難的。


而且,相對於晚清。民國時期確實有著很大的差距。因為晚清還算是個民族資產階級和買辦階級的55開局面,甚至還有希望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甚至還有了工業體系自主的萌芽。


然而隨著武昌起義之後,幾乎一切都被打破了,就連漢陽鐵廠也是幾度想要重開也是未能實現,民國幾乎是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的,再去要他們造船,不也是為難了他們的嗎?

其他的國家都在忙著發展,甚至於晚清都在思考著發展,到了民國,內鬥還有政治卻變成了主旨,哪有時間去造船,造炮。相比於自己的地位,還不如花錢去買呢。


圍知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正確,在民國是也是能造重炮和軍艦的,之所以給人感覺民國是軍工業不如清朝,主要是同時期列強的發展速度太快,對比之下差距拉大了。

如果縱向比較,民國時期的軍工業相比晚清時期,還是有了一定的發展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的多次入侵,雖然請政府百般不願意,還是意識到了西方科學特別是西方武器的先進性。自1861年開始,清政府開始了洋務運動,開辦一些近代工廠,其中就有軍工廠。

到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為止,清政府先後開設了42家軍工廠,共有工人2萬7千人,在50年的時間裡,這些兵工廠共計生產了各類槍支約31萬支,機槍200多挺,各類火炮3900多門,此外還有子彈2.68億發,炮彈365萬發,炸藥990萬多公斤,各類軍艦80多艘。

這些武器中雖然質量良莠不齊,但是相當部分技術水平還是不錯的。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由於基礎工業落後,很多武器的原材料都是來自於進口,特別是軍艦這樣的大型武器裝備,基本都是來料組裝而已。

辛亥革命以後,當時的北洋政府接收了清政府開設的兵工廠。此後雖然時局混亂,不過因為軍閥混戰對武器的需要,這些兵工廠大多進行了擴建,而一些地方軍閥也想方設法自己開辦了一些兵工廠。所以從北洋政府時期到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軍工產能和清朝相比還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從1912年到1949年38年時間裡,各兵工廠先後生產了各類槍支約260萬支,機槍17.79萬挺,大炮5280門,迫擊炮約6萬門,子彈30多億發,炮彈1800多萬發,手榴彈近6000萬枚,飛機700架,軍艦10餘艘。

從以上武器產量我們可以看到,民國時期除了軍艦數量外,其他武器的平均年產量都遠遠超過了清朝,武器種類也更加豐富,應該說還是有一定進步的。

之所以很多人覺得民國時期軍工產業不如清朝,主要是因為此時橫向比較,民國的軍工業落後世界更多了

辛亥革命以後,儘管中國的軍工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因為長期軍閥混戰和列強的入侵,中國國力衰微,工業落後,所以其發展速度遠遠低於發達國家。在民國時期,中國的軍工企業依然是以仿造步槍、子彈為主,火炮也大部分是工藝比較簡單的迫擊炮等,而重型武器生產則非常落後,當時國內能生產山野炮的兵工廠都寥寥無幾。

而發達國家此時的武器品種繁多,各種新式的坦克、飛機、大炮層出不窮,產量也是中國難以比擬的,所以雙方的差距,與清朝是相比在不斷擴大。

以海軍為例,清朝時福建船政局曾經組裝了近海防禦鋼甲艦平遠號,排水量達到2150噸,在當時還屬於比較先進的主力艦種,在甲午戰爭中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而民國時自建的平海號輕巡洋艦排水量為2400噸,雖然噸位超過了平遠號,但是和此時列強動輒幾萬噸的主力艦相比,完全無法匹敵,根本無法出海作戰。

所以這麼一比較,就給人以民國時期的軍工產業,還不如清朝時的感覺,並非真的是產能退化。


不沉的經遠


這是因為,相比於清妖和北洋軍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核心技術自己掌握”這個關鍵的節點上,其實是大踏步的倒退了。先說清妖吧,儘管這個保守僵化的朝廷一向是恪守“本朝以騎射為本”的僵化教條,但是經過了兩次鴉片戰爭的痛擊之後,它也是開啟了大辦實業的洋務運動,並且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其中,就包括軍事工業。而北洋軍閥政府,雖然在治理清除國家的內患上乏善可陳,但是在繼承開拓清妖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上,又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


比如說,在北洋軍閥時期,我國不僅製造出了我國的第一艘萬噸輪船,而且已經能生產製造飛機了!但是,取代了北洋軍閥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重工業建設上卻是乏善可陳。我們大家對民國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國民政府”是一個買辦階級和大地主階級聯合執政的政府,蔣介石自己就是大買辦階級中的一分子。而蔣介石的大連襟孔祥熙和大舅子宋子文,都是中國數一數二的大買辦,而在買辦的心目中,只要有錢,就什麼都可以買得到。這其中,自然就包括對國家的生死存亡幾乎起著決定性的軍事工業。不幸的是,在“國民政府”時期,主政中國工業發展的,正是孔祥熙和宋子文這兩郎舅。在著名的話劇《陳毅市長》中,就有著這樣的一幕:一位化學家對前來邀請他出山的陳毅市長說:“我曾經去找過宋子文,請求它支持興辦中國的製藥廠,可是它宋子文說:‘外國的藥多得都用不完,我們中國還投資辦藥廠幹什麼?’宋子文的話,當時就差點把我氣瘋了!”這雖然只是出於戲劇中的虛構情節,可是他也真實的反映了“國民政府”的治國思維。而在“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中國重工業碩果僅存的東北三省,卻因為“9·18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和張學良的絕對不抵抗政策,被倭狗(日本)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成為了資敵的資產,並被倭狗侵略者用來屠殺戕害中國人民。總而言之,“國民政府”以市場換技術的治國思維,是“國民政府”時期,中國的重工業毫無發展的第一原因。然而,作為一種社會思維,“以市場換技術”的思潮並沒有隨著“國民政府”的倒臺而消聲匿跡。改革開放後,“以市場換技術”的沉渣再以泛起,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軍事工業。改革開放的前二十多年中,國家幾乎沒有向軍事工業投入過鉅額的研發資金,這就對中國軍隊的裝備,產生了巨大的貽害,極大的影響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1995年-1996年的準備解放臺灣行動,就是因為中國軍隊的裝備過於落後而被迫擱置至今,對國家的國防佈局產生了長久的、消極的影響。並且還留下了國外染指阻撓中國的統一的機會和藉口,成為我國和不少西方國家產生鬥爭摩擦的根源之一。所幸的是,在改革開放進入第三個十年時,國家終於開始重視軍事工業,而中國的軍事工業,終於迎來了她企盼已久的春天。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圖片創作者及始發媒體。)


山野耕樵


民國的大佬們看到這問題估計都委屈死了,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民國那時候都什麼日子。別說造重炮,就是步槍和機槍都造不出來質量好的。

梳理一下民國的時間線,你會發現自民國成立之日起,中國哪一天安生過?


1912年民國成立,1913年宋教仁被殺,孫中山興兵討袁。

1914年一戰爆發。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全國興兵討袁。護國戰爭爆發。中國出了個陳獨秀,創《青年志》共產主義萌芽。

1916年,袁世凱死 ,黎元洪任總統 。

1917:直系皖係為爭奪大權大打出手,直皖戰爭爆發。辮帥張勳擁溥儀復辟、被馮玉祥趕出去。毛澤東在湖南指點江山。

1919:五四運動爆發,中國工人開始罷工。

1920年孫中山跟桂系軍閥陸榮廷開打。

1921:共產黨成立,共產黨的誕生有劃時代的意義,預示著代表著反動勢力的民國政府好日子過到了頭,共產黨人的使命就是推翻三座大山。

1922年陳炯明廣東叛亂跟孫中山開打。

1923年滇、桂、粵軍閥跟陳炯明開打。1926年,蔣介石北伐。

1927:英國炮擊北伐軍,4.12政變國共翻臉;八一南昌起義爆發,共產黨有了自己的軍隊開始推翻蔣介石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1930: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中原大戰。

1931:九 一八事件爆發。



以後的事就不用再說了,日本侵華,抗戰開始,日本投降,內戰爆發,國民政府垮臺,逃亡臺灣。

可以說,中華民國自從誕生之日起,中國沒有一天統一過,沒有一天停止過戰亂。

如果用十六個字概括那就是:群魔亂舞、戰火不斷、天災人禍、內憂外患。

中華民國政府無法行使對國家的正常管理,科技、教育、國防事業都處於停滯狀態,根本不可能會有所發展。


無論哪一場戰爭都是你死我活的,時間就是生命。誰贏得時間誰就贏得了主動,誰就有可能取勝,有可能把對方置於死地。

所以那時候都是儘量去買洋人的軍火,那樣立竿見影。造軍火太耽誤事,遠水不解近渴,還會讓別人把命拿去,傻子才去自己造。

無論直系、奉系和皖系的大戰,還是孫中山和軍閥的較量,以及蔣介石跟軍閥的角力都是生死存亡的戰爭,對方不給你造軍火的機會,等你造好了,墳墓也挖好了。


抗戰爆發後更是如此,日本侵華後,中國沒有制空權,日本人隨時可以對中國任何地區進行轟炸,無所謂前方後方,想製造武器難度更大。

因此,民國的時候,根本沒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去製造重炮,甚至對方連造步槍、機槍的機會都不給你。

實事求是地說,民國時候的工業和科技幾乎是停滯不前的,遠遠落後世界水平,而且比滿清的時候還要落後,因為沒有一個和平的環境。

前些年為什麼鄧小平同志提出韜光養晦,就是要想方設法為中國爭取一個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


看看,外部環境都這麼重要,民國的時候內部環境都沒有,到處都在打打殺殺,能保命就不錯了,哪來的發展?

民國時期不要說造什麼重炮,就是能造出跟蘇美一樣的自動、半自動步槍,日本人怕早就被趕出中國了。

由此可見,和平、安定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多麼重要。所以,歷屆政府都把安定當做國家發展的基石。

八十年代講安定、九十年代講維穩、00年代講和諧、21世紀講可持續發展。正是因為有了幾十年和平的國內外環境,中國教育、科技、軍工各個行業才穩步發展。

題主提到的類似問題,再不會在當代出現,也再不會有人問起。因為我國從衛星到核武,從航母到潛艇,從隱身戰機到反導系統沒有一樣不會造,將來會問什麼?

因此我們要倍加珍惜現在的安定環境、更加熱愛和平。


小約翰


重炮和軍艦都是以強大的工業基礎為導向,尤其是重工業和軍工不行,想要造也造不出來。

民國時期,一直有經濟黃金十年的說法,這十年是國民政府建立後並且取得全國形勢統一的十年,直到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前,也就是1927年到1937年。

我認為黃金十年是存在爭議的,因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標誌著抗戰的開始,這十年國土淪陷,政治軍事上面臨巨大威脅的局面,那又如何說是黃金的十年。

民國時期雖然工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也只存在於輕工業領域,在重工業和軍工行業都沒有取得發展,尤其是在軍工上,更是被甩了一條街。

我認為民國軍工不如清末,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是晚清時期軍工門檻低,到民國時候難度上升;其次是民國對重工、軍工不如清政府重視;最後是西方國家開始對華軍火禁運,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晚清時期軍工門檻低,到民國時候難度上升

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晚清能夠建造重炮和軍艦是在甲午戰爭之前,經過三十年洋務運動的積累,在一定財力的支持下能夠自主建造一些軍艦和大炮。

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一點,從甲午戰敗後將近20年時間裡,即使清政府有建造船炮的技術,也再沒有建造過,究其原因,縱橫認為還是船炮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清政府明顯跟不上形勢了。

晚清自主研發的鐵甲艦平遠號1886年底開工,僅僅用了一年多時間,就在1888年初下水,當時還算比較先進的鐵甲艦,但是到甲午海戰僅僅下水六年,已經是落後的軍艦了。

日本當時購買的吉野號,跑得速度是平遠號的二倍,火力更加猛烈,在甲午海戰中幾乎是無人能敵的地步,然而僅僅到1904年的日俄海戰中,吉野號已經是二流軍艦了。

由此可見當時軍艦技術的更新有多快,也就是說19世紀80年代的軍艦,跟20世紀的軍艦本身就存在技術上的差距,民國時期並沒有一個工業上的積累,想讓民國政府直接造軍艦,那是相當困難的。

有一個歷史段子講抗戰期間,宋美齡到美國去購買飛機,當時飛機淘汰太快,幾乎兩三年就要更新換代,為了能夠買到最新式的飛機,宋美齡將購機款放到銀行裡吃利息。

雖然是個段子,卻比較符合當時的情況。

1888年製造的軍艦,和1928年時候製造的軍艦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國民政府無法大力製造軍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軍閥混戰時期,不用說自主研發了,就是買一些他國一戰時淘汰的運輸船經過改造,在中國內戰的戰場上已經所向披靡,所以民國時期,無論哪路軍閥對重工業都不是太重視。

民國對重工、軍工不如清政府重視

最為重視軍工的應該是奉系軍閥張作霖,千辛萬苦引進生產線,打造了當時中國最大的軍工廠,然而生產的裝備也是以輕武器為主,張學良主政的時候,蔣介石說要罷兵息爭,全國裁軍,張學良就讓軍工廠生產民用的暖氣、閥門等配件。

清政府雖然腐朽不堪,全國上下都要爛透了,但是清朝統治者還是有一顆自強求富的內心的,先後多次加強軍備,以抵禦外侮。

當然,在發展軍工上,慈禧和李鴻章也存在較大的爭議,慈禧始終認為單純購買軍艦不如自主研發(慈禧認為自己造會省點錢)。在慈禧堅持的“外國技術國產化”方針下,清朝晚期已經可以製造出大型軍艦,這一點非常難得。

慈禧明顯有點輕視重工業了,當時清政府連輕武器都仿不出來,更別提大規模製造軍艦和重炮了。然而作為洋務運動中堅人物的李鴻章就認為國產的成本太高,還不如去直接進口。

但是慈禧和李鴻章終究還是做著一個大國夢的(儘管有點不切實際),民國時期則看得太透,中國政府已經事事不如人,乾脆就不要費力的去追趕了,乾脆全部依賴進口算了。結果民國時期,產生了一大堆的洋貨,什麼洋火柴、洋車子、洋井都來了。

從根本上來說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缺乏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以當時中國的輪船招商總局,本身是李鴻章建造的,後來他的孫子李國傑擔任董事長,結果北伐到上海的時候,國民政府就有意要將其收為國產。

當然,民國政府也無力經營,1928年全國鋼產量為三萬噸,然而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一直到1935年才達到五萬噸,可見對重工業的忽視。

對於大部分軍閥來說,重工業是大投資、慢回報,還不如購買來得實在,有可能今天是你的地盤,明天就被別人佔領了,給他人做嫁衣。

所以,不是重工業不好搞,而是國民政府沒有那個積極性去搞。

西方國家開始對華軍火禁運,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民國建立後,軍工得到快速發展的時候是在1928年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尤其是中德軍事合作之後,蔣介石曾想要打造60個德械師來應對未來可能進行的抗日戰爭。

然而這些事情,也都是在1928年之後,確切的說應該是在1929年之後。

在此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直到1929年,西方列強達成協議,展開對華軍火禁運。

1919年5月5日由英國、美國牽頭逼迫日本同意對華武器禁運,當時的簽約國有英國、美國、法國、日本、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沙俄等八國。

儘管在武器禁售期間,也有一些武器通過走私的方式進入中國,但是大多數都是以輕武器為主,比如捷克式輕機槍,毛瑟手槍等。

在這段時間,也正是中國軍閥混戰不斷的時候,內戰不斷實際跟武器進口有著重大的關係,在當時誰搞到了外國的武器,獲得外國的支持,誰就是老大。

所謂的軍閥,大多數都是各國軍閥在華利益代言人。

正是因為重武器、軍艦都被人控制,所以才導致近代中國在軍事上一直陷於被動。

民國時期自然更造不出什麼火炮和軍艦了。


史論縱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驗證下這道題說的情況是否屬實。 相信肯定有很多人都會產生質疑,覺得清末非常的落後,根本沒有辦法制造重炮和軍艦。實際上因為洋務運動的關係,清朝的製造能力不說達到世界頂尖,但是合格還是能達到的。

當時中國有很多重型工業單位,這些單位的存在讓中國能獨立製造重型武器。 清朝的確能夠製造重炮和軍艦,到了民國的時候,中國不但能製造軍艦,就連坦克都能製作。



從製造的類型上看,中國的工業是進步的。不過,如果從技術方面來看,中國在軍事方面可以說是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清朝的時候中國是獨立製造重炮和軍艦,而到了民國的時候,中國僅僅是製造重炮和軍艦。雖然只是少了獨立兩個字,但是差距可著實不小,後者雖然名義是製造,可實際上不過是簡單組裝罷了。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時代發展了,但中國在武器製造方面反倒是退步了呢?

首先,中國缺少先進的技術。張作霖兵工廠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這個民國時期的兵工廠生產能力非常強大,無論是製造飛機還是坦克都不成問題,但是整個過程都需要日本的技術支持。設計師還有技師都是日本人,原料也是從日本購買的,至於核心技術則是完全掌握在外國人手中,中國這邊不過是負責簡單的組裝罷了。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技術封鎖不是什麼問題,可大家試想一下,如果某天中國真的和外國決裂,他們一定會選擇封鎖技術。到了那個時候,中國就成為了待宰的羔羊。哪怕中國想辦法買到原料都於事無補,畢竟武器是會更新換代的,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是關鍵。

民國時期的軍閥當然明白核心技術有多重要,但他們沒有組織人研究,而是選擇直接購買,核心原因還是金錢不足。清朝的時候是統一政權,只要是傾全國之力,很多事都是非常簡單的。錢不夠直接從國庫調配或者是從民間徵收即可。

而到了民國的時候軍閥割據,每個軍閥手中掌握的金錢都是有限的,沒有人願意和其他人合作共同研究武器。而且從本質上來說這件事就非常的不靠譜,因為一項新的技術從研究到運用於實戰,需要花費無數的時間,這和想要迅速增強自己實力的軍閥的思想是相悖的。

還有,當時雖然列強們簽署了對華軍火禁用運的協議,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的武器流到了中國。因為購買武器的成本要遠低於製造武器,而外國製造的武器質量還要比中國好,所以列強們更加偏愛購買武器。

總的來說,民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病態的情況,就是因為軍閥們只注重內鬥,忽視了發展。一個國家無論是經歷落後還是軍事落後都沒有關係,只要注重發展,那麼這個國家就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只是忙於內鬥,忽視了發展,那麼等待這個國家的一定是衰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