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國考滿分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

宋朝國考滿分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


宋朝國考滿分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

王安石上臺執政後,對宋朝科舉制度進行了改革,廢止考詩賦,改考經義,即要求考生對時政發表見解,這種政論性文體稱為策論,相當於現代公務員考試的申論

嘉祐二年,21歲的少年蘇軾進京趕考,當時考試的題目出自《尚書·大禹謨》(據考證是偽書)孔安國的註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北宋嘉佑二年的科舉考試堪稱科舉制歷史上的最高峰,這一年的進士榜堪稱龍虎榜。這一年進士榜裡的能人實在是太多,後人總結《宋史》有傳的共計24人,簡單列舉幾個:呂惠卿、蘇軾、蘇轍、曾鞏、程顥、張載、章惇等,其中有9人擔任過宰執(宰相與執政官的合稱,在宋代宰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嘉祐二年的主考官是歐陽修,梅饒臣閱卷,梅饒臣讀了蘇軾的文章後(考試採取糊名制,閱卷的考官事前並不知道是蘇軾的文章),認為有"孟軻之風",於是向歐陽修推薦。歐陽修讀後也是大為讚賞,擬定為第一。剛好這一屆科舉考試,歐陽修的弟子曾鞏(也是舉世聞名的才子,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參加了考試,歐陽修認為此文有可能是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不敢將此文定為第一,遂降為第二。雖然不是第一,蘇軾及第後還是非常感激,專門給梅饒臣寫一封感謝信——

《上梅直講書》,如果您想恭維別人,不妨學學蘇軾是怎麼恭維人的。

蘇軾的這篇國考文章第二段,引用了一個典故,"當堯之時,皋陶(gāo yáo)為士,將殺人。皋陶日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判卷的時候,才高八斗的主考官歐陽修和梅堯臣都不知道這個典故出自哪裡。事後,歐陽修對這個用典耿耿於懷,專門請教蘇軾,蘇軾說:"出自《三國志·孔融傳》。"歐陽修回去後,又仔細翻查了《三國志》,結果還是找不到這個典故,於是又上門請教。蘇軾笑了笑回答說:"《孔融傳》記載,曹操消滅了袁紹,將袁紹的兒子袁熙的妻子甄宓賜給自己兒子曹丕。孔融說:'這是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然後把妲己賜給周公'。曹操聞言後,十分驚慌,忙問典故出自哪裡,孔融說道:"我是以目前的狀況推測過去,想當然罷了。"蘇軾接著說:"我贊同孔融的說法。"終於水落石出,這個用典是蘇軾自己腦補編造的。

歐陽修認為蘇軾的文章脫盡五代宋初以來的浮靡艱澀之風,他還說讀蘇軾書不覺汗出,稱"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這正是成語"出人頭地"的出處。

蘇軾的這篇國考文章,援引聖賢施行刑賞以忠厚為本的例子,指出重賞慎刑體現了"仁可過,義不可過"的忠厚本質。最後援引《詩經》,說明君子以忠厚治亂;援引《春秋》"立法從嚴,責人從寬",說明制定賞罰也是忠厚之至。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制定明確的賞罰機制並執行之,也是國家的的忠厚之至,願我中華兒女"共輿而馳,同舟而濟,輿傾舟覆,患實共之"就吟詩論典,咱沒理由比不過大和民族)。一線醫務人員、防疫人員當賞則賞,對於擾亂市場、哄抬物價、製假販假、無理取鬧的魑魅魍魎之輩,當罰則罰。

宋朝國考滿分作文——《刑賞忠厚之至論》

(來自網友截圖)

《刑賞忠厚之至論》全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慼,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gǔn)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pǐ)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

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zhǐ),亂庶遄(chuān)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制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選自《古文觀止》卷十 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