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篤定抗“疫”脫貧人

紅網時刻通訊員 郭小彪 蔣淑芬 黃靖允 郴州報道

臨武縣金江鎮白嶺村3名脫貧戶,在疫情當前,憑著一顆感恩的心,主動請纓堅守在抗“疫”一線,為村裡“外防輸入 內防擴散”擔當作為,盡其所能……

临武:笃定抗“疫”脱贫人

篤定抗“疫”脫貧人曹友兵。

“黨和政府幫了我,為家鄉抗疫出份力,應該!”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黨和政府幫了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為家鄉抗擊疫情出一份力,是應該的!”曹友兵說。

曹友兵原先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家因兒子車禍導致慢性骨髓炎,失去勞動能力而致貧。為幫其脫貧,鎮村幹部讓他當上了村裡的護林員。從此,他每月有了固定收入,加之其它扶持政策的兌現,曹友兵於2015年被摘掉了貧困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從大年初二開始,曹友兵每天都身穿灰綠色護林服,騎著摩托車在白嶺村委的7個自然村巡迴宣傳,他不僅手提喇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還負責發放宣傳資料。遇到有聚集的村民,他會上前勸導其趕緊回家;遇到不配合的村民,他會停下來與其耐心交流溝通,不斷提醒對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自覺做到不聚會、不串門、不走親訪友、不結伴打牌。

缺人手時,曹友兵還擠出時間參加卡點值班。一次,在卡點遇見一個非要出村且脾氣暴躁的小夥子,曹友兵得知小夥子是因親戚為其送糧食途中被攔而著急後,曹友兵說:“年輕人,你沒戴口罩還是先回去吧,明天一早我幫你把糧食送過去。”這時,小夥子才放心地回了家。

临武:笃定抗“疫”脱贫人

篤定抗“疫”脫貧人曹吉林。

“守好卡點,我們脫貧戶才不會返貧!”

白嶺村位於臨武與桂陽交界處,縣裡在這裡設置了疫情防控卡點,該卡點設於S214省道臨武與桂陽公路接口處,車流量大,又正值春節後走親訪友的期高峰期,其值守工作可謂是急、難、險、重。在值守人員中,有一名個子不高,聲音卻很洪亮的本地人——“您好,不好意思,疫情形勢嚴峻,現在您的車不能進入臨武,請您掉頭回去吧!”他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跟桂陽方向前來臨武的人員重複著這樣的話……

他叫曹吉林,2015年兒子意外身亡,兒媳改嫁,留下兩個孫子由其一人撫養,因缺勞力致致貧。於2018年脫貧摘帽。這次,在疫情卡點排班時,他第一時間就報了名。“搭幫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好,我才沒有帶著兩個孫子去討飯。現在守卡點缺人手,我可以頂上去,卡點守好了,疫病不進村,我這個脫貧戶才不會返貧。”在守卡報名處,曹吉林對村支書說。

守卡初期,車輛較多,一個班下來要勸返車輛180多臺,幾乎沒有時間休息。村子裡人手確實不夠時,曹吉林就主動要求一天輪兩個班,為了能讓大家多休息,他曾連續值過6個晚班。困了,他用冷水敷一下臉;餓了,就泡上一桶方便麵。歷經1周的值守,該卡點登記勸返的車輛從原先的300多臺/天,減少到20多臺/天,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輸入臨武的可能。

临武:笃定抗“疫”脱贫人

篤定抗“疫”脫貧人黃成山。

“我守村口,就是不讓疫病來禍害村民!”

已於2016年脫貧摘帽的黃成山,是白嶺村委黃家自然村4組組長,當疫情來臨時,他率先做出反應,對所在村施行了封閉式管理,是白嶺村委最早實施封閉管理的自然村。“疫情形勢嚴重,不封閉不行啊!我是組長,要以村民的生命安全為第一!”黃成山說。

從大年初二到現在,黃成山每天的工作就是帶著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媳婦邊照顧邊守住進村的路口。若有外來人進村,他就舉起寫有“防控疫情 禁止通行”“謝絕來訪 敬請掉頭”的告示牌。多數人看到告示牌,都會主動掉頭。對於個別不配合的,黃成山就跟他論理,直到對方心服口服為止。

黃成山說:“我原先就是因老婆有病不能勞動,還要常年吃藥而貧困的。我家有難時,村民們給了我很多的關心和幫助,我很感謝他們!我守路口,就是不讓疫病來禍害村民,只要疫情不結束,我就天天守在這裡,一天都不會離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