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次“大考”

疫情是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一次“大考”

文 | 王霄

近年來,各地依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信息技術,紛紛“上馬”以實現智能化管理為目標的“智慧城市”項目,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增強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升了城市應對不同風險的韌性。

在此次防疫過程中,全國開設了多家互聯網醫院,為民眾提供免費在線義診,有效緩解了線下醫院的就診壓力與交叉感染的風險;互聯網企業開發的“疫情車次查詢”、“疫情小區查詢”、“在線疫情統計上報系統”等小程序,為防控工作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便利。

對此,新京報記者連線多位專家學者,就疫情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展開討論。

訪談嘉賓(排名按姓氏拼音排序):

馬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魏楚(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應用經濟學院教授)

葉裕民(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張曉萌(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博士生)

要建設能讓人、信息和物資“動起來”的基礎設施

新京報:您認為哪些城市基礎設施能夠發揮防疫布控的作用?

馬亮:城市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有關。這些基礎性工作在常態下就像空氣一樣看不到它們的重要性,一旦遇到疫情防控等危機時,這些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就像生命線一樣不可或缺。所以更應充分考慮到極端情況下,城市運行最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在疫情方面,城市需要做最壞的打算,並據此評估基礎設施建設狀況是否能夠承受極端壓力。從基礎設施維護來看,一方面要有抗擊疫情的相關物資儲備和應急避難場所,特別是醫療物質和隔離診療場所。

另一方面要有讓城市的人、信息和物資能夠“動起來”的基礎設施。這包括互聯網、交通、物流等。除了硬件基礎設施,還需要軟件基礎設施,包括社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志願者等的應急梯隊準備,以及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普及。

建議將快遞員納入公共衛生政策體系,有利於疫情防控戰

葉裕民:我圍繞物流供應鏈講一下,可以積極發揮物流、電商等在防疫布控中的作用。一是通過發展社區零售商業,減少超市集中購物導致感染的潛在危險。

超市是傳染病高發區。北京的社區商業前幾年有所收縮,商業網點密度低,導致社區購物只能都集中到超市。超市的高密度不利於疫情防控。

發展社區零售業分散家庭消費者湧入沃爾瑪、家樂福、物美等大型超市、商場的壓力。可以採取“大商超+社區小商業”模式,由大商超支持社區商業網點,採取代採購、統一配送等措施。

疫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大考”

二是積極發揮快遞、外賣體系的作用,降低居民出門頻率。2019年《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就提出,居民社區、寫字樓、高校、商圈是快遞員最密集的場所。

如果按照社區單位來衡量,萬人的大型社區一般需要20名快遞員,快遞員成為社區服務貢獻度最高的群體。在智慧零售時代下,快遞小哥逐漸成為小區生態的基層力量,為居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初步計算,一個快遞員一天收件50左右,理論推算可以減少百人次出行,綜合考慮疫情影響因素,快遞員對出行和人員接觸的“代替效應”顯然是巨大的。

未來,隨著疫情發展趨於常態化的階段,建議儘快將快遞員群體納入公共衛生政策體系,作為重點關注和保障的群體。

如果快遞員群體得到防護和消毒方面的保障,市民會更穩定實現居家,減少外出流動和聚集,為疫情防控戰早日取得勝利提供支撐。

強化城市信息設施,提升疫情防控成效

新京報:目前,如何使城市基建最大程度發揮防疫布控的效力?

魏楚、張曉萌:我們看到,在嚴峻形勢下緊急“上馬”的智慧項目,一方面體現了新興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疫情防控發揮的重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不同地區在“智慧城市”建設和實際應用中的短板。

在短期內,為有效應對疫情和提升疫情防控成效,可以考慮從四個方面強化、整合已有的信息設施。

第一,藉助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快速建立城市醫療資源調配系統。可以依託專業化物流企業,對各醫院物資使用及需求情況進行數據採集分析,實現智能化的物資調配,改變用紙和筆進行物資分配的低效工作方法,並通過大數據分析預判未來的物資需求,以防出現物資告急的現象。

第二,在“應收盡收”的政策指導下,儘快建立疫情上報及收診系統。利用大數據採集分析城市患病人數及救治情況,並根據各醫院床位數、試劑盒等醫療資源情況,智能指派就診醫院,簡化收診程序,以最大化利用各地的醫療資源,減少不必要的中間投入。

疫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大考”

第三,各地政府部門聯合民航、鐵路、通信等部門,構建疫情人員追蹤系統。各部門應儘快完善信息採集工作,推進資源的整合共享,快速定位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觸者,改變“喊話找人”的低效方法。

第四,開發基層服務信息平臺,建立便民服務體系。一方面,通過居民在線填報方法進行疫情信息的採集,提高基層工作的效率。

另一方面,開放線上預約系統,合理安排口罩、消毒液等急需產品的購買,並利用基層服務平臺及時發佈人民群眾關心的疫情、食品價格、健康安全知識等信息,減少居民的恐慌情緒。

智慧城市建設要增加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的考量

新京報:請問現有城市基建能否滿足防疫布控的需求,如何利用技術手段實現精準佈防?

魏楚、張曉萌:這需要從長期佈防來看,在智慧城市建設以及城市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中,需要增加對突發公共衛生安全的考量:

第一,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響應體系,提升數據採集分析能力。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基於信息技術,做到“事前早發現,事後早行動”。

彙總醫院、基層社區的相關醫療與健康數據信息,提升數據信息的分析能力,在發現問題時及時發佈相關疾病的發病、流行的統計信息,藉助信息技術對疾病進行跟蹤調查,及時掌握疾病的發展特點,從而建立一套可行的公共衛生事件響應系統。

第二,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提升資源整合共享能力。加強頂層設計,設立跨部門的協調機構,各部門共同參與,協調推進,構建突發安全事件的應急行政機制,簡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疫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次“大考”

加大對數據共享的投入,通過建立統一數據標準,消除“數據孤島”,在信息安全的情況下,適度開放部分數據以供相關公共衛生研究使用。

第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水平,科學開展社區防控。構建基層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社區居民的健康電子檔案,確保信息的全面覆蓋、實時更新,提升居民的系統使用能力,確保社區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同時搭建社區醫院與三甲醫院的遠程服務橋樑,改進基層醫療水平,提升居民對於社區醫院的認可程度,進一步完善互聯網+“家庭醫生”的服務體系,以減少疫情防控期間過度的人員流動與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王霄(新京報智慧城市研究院研究員)

投稿、合作、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