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的银杏,怎么就是濒危物种了?

大国藏美


银杏,一种落叶乔木,单棵寿命可长达3000年。其果实称白果,所以银杏有时候又叫白果树,我们很多人对它的第一次认识,可能出自小学的一篇叫做《活化石》的课文。


银杏是裸子植物银杏门的唯一现存物种,同门的其他物种已经灭绝。从化石痕迹可追溯到2.7亿年前,那时候的恐龙都还没有出现,因此银杏又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所谓的“活化石”指的是这种生物的类似物种只存在于化石中,无现存的近似种,并非指这种物种很稀缺,濒临灭绝,这是一种误解。

正如我们所看见的,有时候满大街都是银杏树。但银杏相对于一些常见的绿化树种,数量确实不多,大多存在于城市,野生的银杏很少见。

事实上,银杏的环境适应性极为广泛,是一种抗逆力十分强大的树种,耐寒耐旱,同时具有较强的抵御害虫或病菌的能力,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现如今全球也都有分布。

在今天的日本广岛,生存着6棵被当地人视为希望象征的银杏树,它们当年的位置距离原子弹爆炸中心只有一千米多,但顽强的生命力让它们在爆炸后的一个月又吐纳新芽。

如此一来,作为不能像动物一样遇到灾难逃跑的植物,银杏存活2.7亿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又怎么会成为濒危物种呢?


另外,银杏的种子可以食用,也可以药用,但需要精心制作,否则可能有误食中毒的情况。


科学新视野


我们经常见到的银杏树,其实已经有两亿七千多万年的历史了,比人类的起源都要早,这种和恐龙同时期的生物,目前正面临着生存危机。

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中国很多街道上都种植着银杏,苗圃中也有大量银杏幼苗在出售,为什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会将银杏列为濒危物种呢?

银杏面临生存危机吗?

银杏,根据生物学分类标准,它是植物界——绿色植物亚界——裸子植物门——银杏门——银杏纲——银杏科——银杏属——银杏种。

目前所有的银杏,都属于同一个种,而且它们是银杏门里唯一健在的生物,也就是说,和它们有亲缘关系的物种都已经灭绝了。

判断一个物种是否灭绝,首先要判断它们的栖息地是否减少到一定程度,其次是看它们的基因丰富性是否减少。

基于这两点,我们认识一下。

虽然银杏至今仍然存在,但自250万年以来,银杏数量持续减少,栖息地也不断缩小,而中国南部因为气候温和,成为野生银杏最后的栖息地,而且科学家观测到,野生环境下,银杏已经有10年没有幼苗发芽并度过3年生长期了,这意味着野生银杏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

可能你会认为,虽然野生银杏数量稀少,但满大街都是银杏树,为什么银杏树也会灭绝呢?其实这和银杏的基因池有关。

我们知道,大多数时候,一个物种数量越多,种群的基因池就越丰富,越不容易濒危。但是银杏不同,因为银杏可以通过无性生殖来实现繁衍。

(拥有基因多样性的鸽子)

由于银杏拥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你可以剪去银杏的一段枝条进行扦插或者嫁接,即可快速得到银杏个体。比如:扦插繁殖的银杏,只需要5年时间就可以结果;但依靠种子繁殖的银杏,需要20年才可以结果。而且,扦插繁殖的银杏,只用1年左右时间就可以用于园艺栽培,但种子繁殖的银杏需要更久时间。

再者,扦插繁殖的银杏,其性状以及植物果实的大小和母体一样,有利于人们获得大规模稳定的植物群体。

但是,扦插也意味着这个个体与母体的基因完全相同,既:银杏群的基因池没有任何新添的基因,对抗自然变化的能力非常弱。

我们在街道上见到的这些银杏,基因几乎完全相同。即使它们之间进行有性生殖,由于基因一样,它们后代的基因相比于父系、母系,也几乎没有变化。

当一场流行疾病,或者环境突然变化时,这些银杏树就会爆发大规模流行疾病或者大规模死亡,届时整个物种会面临生存危机。

其实,同样的事情已经发生在香蕉身上了。

香蕉的生存危机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吃到的香蕉,几乎都来源于同一个品种,这个品种的香蕉主要也是依靠无性繁殖,养殖户为了得到性状稳定,大小适宜的香蕉,在种植香蕉时都采用了无性生殖,这意味着香蕉的基因池也没有添加任何新基因。

曾经有一种名叫大麦克香蕉的品种,由于该香蕉的基因池品种单一,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由于一场流行疾病,几乎让整个大麦克香蕉种群消失殆尽。

目前,人类想要通过香蕉种子进行育种,培养新的香蕉品种,但由于我们现在食用的香蕉无籽化,而野生香蕉几乎难觅踪影,因此香蕉也处于濒危状态。

事实上,许多人工种植的植物都面临基因池基因单一的问题,除了香蕉之外,水稻以及小麦也是如此,但幸运的是目前野外还有一些野生水稻以及小麦品种,袁隆平在育种新品种水稻时,就广泛使用了半野生的水稻,然后和人工育种稻杂交,经过N代实验之后,可以让新品种的水稻既保留了半野生水稻的抗病性,又能得到人工育种稻的高产性。

如何解决植物品种单一?

想要真正解决植物品种单一,基因不够丰富的问题,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我国建立的洪山银杏资源自然保护区,星斗山水杉保护区。在保护区内,避免其他植物物种与银杏等保护动物争抢土地资源。

除此之外,针对易濒危物种,我国还设立了种子站,建立了植物品种的基因池,观察记录这些植物的成长,并将这些植物种子育种、杂交,以便生物基因池累积更多的基因。

目前,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稀有植物的生存压力,但关于易濒危植物的保护还不能掉以轻心。


钟铭聊科学


满大街的银杏,怎么就成了濒危物种了?

由于国家重视银杏的发展,现在满大街确实银杏比较多。但你见过野生银杏树吗,现在看到的小银杏树和上千年的老银杏树都是人工栽培的。银杏成为濒危物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银杏是世界上单种科植物之一,也就是一科一属一种。在我国现存的单种科植物不多,如银杏科、水青树科、杜仲科等等,单种科植物的存在,说明在地史变迁过程中,这个地方的特殊地位,有保存这些植物的环境条件。单种科植物对研究植物系统演化过程有“活化石”的实物作用。

第二,银杏是我国特产植物。在全世界只有我国浙江天目山有保存的野生银杏树,

其他地方的银杏树都是引种栽培的,就是时间长短而已。这就与“大熊猫”的地位一样了。物以稀为贵,银杏种群仅剩一种,如果不进行大量繁殖栽培,这个种群保存就出现问题了。

第三,银杏起源古老,形态特殊。根据研究银杏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到新生代第三纪逐渐衰亡,特别在第四纪冰川时期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银杏都冻死了,唯独我国保存了下来。银杏的形态特殊在一是叶片扇形二裂;


二是胚珠完全裸露;


三是雄精细胞有纤毛,能游动;这些性状证明银杏是裸子植物系统发育上最原始的树种之一。

由于以上原因银杏还是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之一。


老姚谈植物


你可能有一些搞不清楚生物学。

在西北地区以前的人呢喜欢种杨树,因为杨树对于西北人来讲就是一个结实可靠的小伙子,不行,耐旱长得壮,而且跟西北这种气候契合的程度特别高,所以西北的人喜欢种杨树,当时国家想让西北地区搞绿化的时候,二话没说先种一排杨树,这一说其他的树种都不考虑。

结果就是这种单一的选择,出了事情,那年西北地区出现了一种虫子叫做天牛,这种虫子把杨树从树中心直接烂到了树皮,很多杨树在表面看起来健康的情况之下,内心已经被掏空了,这样杨树成排成排的死去,而当时的西北人一点办法都没有,现如今西北地区种植树种的时候,杨树虽然是优先考虑的等级,但是考虑的优先级并没有像以前那么高了,相比较而言西北地区会选择一些其他的树种作为填充,防止出现这种由于虫害或者是病毒,导致该地区单一的生态系统被破坏,这种情况的出现。

其实现在很多时候国家会提倡或者全世界都会提倡保护珍稀动物,为什么因为这些珍稀动物会携带自己独特的基因?这些基因是什么?就是我们物种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1亿多年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对抗疾病,对抗病毒甚至于对抗一些其他物种所保存下来的基因是基因在未来人类遇到某些生存上面的困难,比如说一种新的病毒,一种新的细菌,一种新的灾害,这些保存下来的基因会救你一命,这也是保存这些珍稀物种,让它们存活于这个世上的最高的科学理念。

我们回归这个问题就是银杏树如此广泛的种植,为什么还说他病危了呢?

首先,野外的银杏树的数量太少了,其他的物种全世界可能多个地区多个国家都共同拥有,而且拥有不同的种类,但是银杏这种树就只有中国自己有,而且野外的银杏树只有中国的少数几个省份才有,(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大部分都位于浙江省,我们说到银杏树濒危有两个意思,第一种就是只银杏树,真的是一个濒危物种,野外的银杏树的数量太少了。

第二种意思就是银杏树的树种太过于单一了,你别看现在大街上面种着很多的银杏树,全国各地都有银杏树,但你仔细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银杏树基本上是属于同一个种棵的,也就是说这些银杏树其实或多或少都来自于同一个祖宗,这就导致这些银杏树体内的基因相似程度太相近了,万一其中有一棵银杏树爆发了病毒,这种病毒对于这种银杏树是有摧毁性的,那整个一片的银杏树你别想留着了,全部都得死!

好像是今年的猪瘟,一旦有一只猪发生了猪瘟,那养殖户的大片的猪群就全部都得进行隔绝,是甚至是灭绝式的处理,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就是因为这种病毒传染性太强了,对于种族对于家族的破坏力太强了,所以这这个病毒必须得隔绝起来。

如果说咱们现在种植的千千万万颗顶银杏树,出现了一种能够对其进行彻底破坏的病毒,那这些银杏树就全部完蛋了,所以说现如今种的银杏树数量虽然多,但事实上,真的也算得上是一种濒危的物种。


漩涡鸣人yy


银杏和水杉,应该是最为人熟知的濒危植物了——当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濒危了。

“这个玩意儿在我们那儿满街(地)都是,为啥濒危?”

这里的濒危,说的是这些植物在野外环境的生存状况,不包括你所在的街道、小区里种植的那些树木。

水杉与银杏。

苗圃栽培的品种与野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植株,几乎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

一方面,为了方便园艺管理或者整齐划一,我们栽培的植物要保证高度的统一性,也就是每棵树都差不多,育种育苗会选择同一家系,甚至对优良植株进行无性繁殖。这意味着你在大街小巷看到的银杏们,可能都是一母同胞的姊妹,甚至就是同一个孙悟空的分身。

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杂交、选育、转基因等手段,使栽培品种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气候,并为之创造适宜生长的条件。而野生种群非但没有这样的优待,有时运气也会决定它们的未来是光明还是晦暗。

今天就先“唯心”地讲一讲运气。

No.1

近在身边的史前遗老

水杉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是柏科红杉亚科水杉属的唯一一种尚存植物。

红杉亚科是一个极其古老的类群,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但后来,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原因,红杉亚科的大量类群绝灭:新近纪(动植物形态开始与现代的接近)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迫使红杉亚科逐渐从高纬度地区撤出;第四纪(约260万年前至今,板块运动与此前相比不再剧烈)冰期气候的剧烈恶化,使红杉亚科的分布区进一步退缩至中、低纬度地区,最后在欧洲全部消失,仅在东亚腹地和北美西部残存。

目前红杉亚科植物只有3个单种属:水杉属、巨杉属和北美红杉属,每个属都分别只剩下“一根独苗”。

其中,巨杉和北美红杉是树木界的“巨人”。

约1000万年以前,持续隆起的喜马拉雅山脉使得东南季风不断加强,云南的水杉林丧失了庇护所,野生水杉的分布地再一次缩小,如今仅蜷缩在中国湖南、湖北和重庆两省一市几个县的交界处。

银杏

银杏(Ginkgo biloba)是银杏目仅存的植物。银杏类的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2.7亿年前。根据化石证据,银杏目曾有过五个科,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洲。白垩纪被子植物迅速崛起时,银杏类也和其他裸子植物一样迅速衰落;晚白垩纪后,银杏科以外的银杏类植物已经基本绝迹。

渐新世由于气温下降,银杏不断南迁;自更新世中期(58万年至14万年前)以来,历经多次冰期的银杏一退再退,如今仅在中国东部(浙江天目山为代表)、西南(贵州务川、重庆金佛山为代表)和南部(广东南雄、广西兴安为代表)地区有三个野生种群。

冷杉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冷杉。冷杉属(Abies)曾经是北半球亚热带及温带森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冷杉属树干通直、寿命长、耐阴耐寒,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繁盛又衰退的类群。由于间冰期气温不断攀升,而冷杉属生性怕热,所以只有两条退路——向北和向上。无论是纬度升高还是海拔攀升,都像饮鸩止渴,虽然带来了短暂舒适的清凉,但也意味着冷杉即将退无可退。

冰期曾一度蔓延至热带边缘的冷杉属,一些选择往北退缩,回到温带、寒温带森林中,另一些则向山顶退缩。著名的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就是后者。

百山祖冷杉生长在浙江丽水百山祖主峰海拔1700米的山谷沟旁,如今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株。与之类似,梵净山冷杉仅分布在贵州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的梵净山山脊陡坡;而元宝山冷杉仅分布在广西融水县元宝山海拔1700~2050米针阔混交林中。

百山祖冷杉。

这些间断分布在南方各个山头的冷杉,既是与间冰期不兼容的冰期“遗老”,也是暖春里的雪娃娃。随着温度升高,它们只能不断向山顶攀爬——若是有一天,连山顶也酷暑难耐,那么它们就会像自己同宗亲友们一样,永远消失。

No.2

是幸运儿还是倒霉蛋

水杉、银杏、百山祖冷杉等濒危的裸子植物,乃至鲎[hòu]、腔棘鱼这类“活化石”物种,相较于它们已灭绝的亲友,目前都还算是演化事件中的幸运儿。

每一次微小的自然选择都可能导致遗传漂变,甚至使得种群陷入瓶颈效应——当一个物种的个体数量所剩无几时,只要一场意外就可能使之全部灭绝。事实上,类似的随机丢失一直在发生。运气好的个体,基因会永久流传,运气差的则会湮没在历史洪流中。自然选择对于自然界来说,平淡得就像春花秋月,凉风流水。





胖子小马哥


这里说的濒危不是指人工繁育的银杏,而是它们的野外种群。科学家研究发现,野外近10年来都没有发现天然的银杏幼苗了,只能见到成年银杏树,银杏正断层式地消失。

景观树和野生树式不完全相同的,野生环境下银杏基本上只能通过雄性树给雌性树授粉才能结果,才能繁殖,可是在人工环境中,人类可以用枝条扦插、分枝等无性繁殖的方式繁育银杏,尤其是成批量生产的幼苗,这就造成了一定的假象,尽管街道两旁种植的银杏树很多,但是它们实际上甚至可能是兄弟姐妹,或者干脆是同一棵树无性繁殖来的,数量虽然多,但是基因多样性却不怎么样,如果遭受一种植物病毒,它们的数量会迅速地减少,甚至导致灭绝。

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要强调野生的银杏种群,它们的繁育才是最自然的,当然也会因为一些可以遗传变异的产生使得银杏具有更多样的基因,才能使银杏种群有更强的面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前不久科学家不是说香蕉在50年后可能灭绝吗,因为它们人工种植的香蕉是3倍体,没有繁殖能力,所有的香蕉都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长出来的,如果不保存野生的香蕉种群,那么人工繁育的香蕉迟早是要灭绝的。

银杏是裸子植物,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植物,被誉为植物王国的“活化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现生银杏是古老的银杏家族唯一幸存的成员。而实际上,在植物的演化历程中,由于环境逐渐降温,一部分裸子植物演化为被子植物,银杏、银杉等裸子植物其实有点不大适宜环境了,但是它们幸存了,不过数量遭到了一些影响。原生银杏是原本只有我国才有的树种,后来国外有引入,目前银杏已经变成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尽管我国科学家对全球545颗银杏进行了基因研究,发现它们拥有较高的记忆多样性,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是在野生银杏周围基本上却找不到新生的幼苗,树龄多是10年以上的,而且还多不在自然保护区内,由于人类等活动因素,更增加了野生银杏幼苗成活的几率,那它们未来就可能遭遇生存危机。

银杏断层式消失也可能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现在的环境不大适宜它们的自然繁殖过程,可能有土壤大气的因素,也可能因为雌雄异体的原因,因为种群数量减少,银杏授粉等行为变得更困难,也就影响到野生种群的繁殖。说句题外话,野生的香蕉也快濒危了,过去的几十年一些野生种已经消失不见了,如果野生香蕉种群都完蛋了,以后可能真的要没有香蕉吃了。


来看世界呀


北宋张无尽的《咏银杏》中“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把银杏叶的美丽描绘到了极致。一到深秋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银杏叶金光闪闪,非常美观。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树形非常优美,春夏季叶色嫩绿,到了秋季就会变成黄色,由于它的美观所以经常被作为庭园树及行道树。

银杏树虽然在各大园林里面都可以看到,是我国特别受欢迎的一种景观树,它们的形态优美,还能够抵御寒冷和各种病虫害,特别容易生长,不过就是生长的特别缓慢,在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银杏树也是可以生长的,即便是在大都市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银杏树也可以存活,换句话来说就是银杏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

按理说这些银杏树经常被作为观赏树,而且路边都有种植,在数量上也是比较多的,怎么就是濒危物种了呢?这就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

其实这里所指的濒危物种是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而影响导致其“野生种群”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绝灭的机率很高的物种,所以是不包括我们在街道或园林里供人观赏的银杏物种的。

银杏是银杏树仅存的植物,其实早在距离今天的3亿多年前银杏家族的古老成员们就已经出现在世界上了。

科学家们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中,发现了类似现代银杏的古银杏化石,到了中生代的时候,是银杏家族最鼎盛的时期,它们广泛分布在世界的各处,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不过好景不长,银杏家族逐渐衰落,几近灭绝,现在仅存的银杏幸存于亚洲东部,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植物”。

苗圃的银杏物种与野生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法几乎完全不同,苗圃的银杏物种都是供人欣赏,为了使他们美观,所以他们的物种都是相似的,甚至于都有可能是同一个的分身,而且它们都有专人的培养,会给它们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也会给它们通过杂交等手段适应各种气候条件,以便他们可以长期的生存。

而野生银杏物种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它们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因为银杏树生长周期特别缓慢,所以它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光照条件等都要求必须较为充足,可见,它并不是什么在野外耐养的植物。

据研究人员们发现许多野生银杏大树周边,已经近10年没出现天然更新的幼树和超过3年的成活幼苗,最重要的是大多数银杏的野生种群都不在自然保护区内,以至于野生物种在未来面临着很大的危机,这就是为什么银杏树是濒危物种。

而且野生银杏树雌株和雄株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所以授粉几率大大下降,这就是野外近年来还没有发现新产生的幼苗的原因,还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野生银杏树的存活就更加艰难。


星球上的科学


看了一下楼上和楼下的回答,基本上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银杏树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确实属于濒危植物。

由于当时银杏树还没有大规模的进行人工种植,再加上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漫长,野生的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开花结果。

所以有关部门在1991年国家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就将银杏树列为濒危物种,后来随着教科书的普及,银杏树属于濒危物种的说法就传开了。

但随着人工种植的普及,以及国家对于银杏树的重视,这种植物大量的运用在道路绿化和园林景观当中,这就导致银杏树在短短的20年当中,遍布整个神州大地。

于是在修订2010年国家新发布的《中国植物红皮书》中,相关的专家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认为,银杏树已经不再是濒危的保护物种了,从那个时候它就退出濒危物种的行列了,只不过由于教育普及的不及时,大部分的人不知道罢了。

最后都知道银杏树是活化石,这是因为当银杏树诞生在地球上的时候,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还不存在,说白了就是银杏树比恐龙还古老,而且银杏树所有的近亲和远亲都灭绝了,它是裸子植物银杏门中唯一还活着的物种。

在地球经历冰川期的时候,很多的植物都死亡了,但由于我国的地形毕竟的复杂,这就导致这些地方成为了银杏树的避难所,所以银杏树是我国的特有物种........


种植恒星


满大街的银杏,怎么就是濒危物种了?

活化石银杏树,这我们从上小学起就知道这个梗了!现在的道路两边还有公园都有不少银杏树,每年秋天那金色银杏叶都是摄影爱好者追求的目标。当然还有一个副产品就是银杏果,不过这银杏果的外皮却又微毒,如果用手直接处理的话,搞不好弄到蜕皮,各位可要注意了!

但这种司空见惯的绿化树木跟濒危似乎完全对不上号,毕竟是在是太多了,你要多少颗都可以,搞绿化的公司还求着你订购,但很多朋友都认为,从二叠纪起银杏就已经开始存在,到现在银杏已经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未来等待银杏的唯一结局是灭绝!真有那么可怕吗?毕竟银杏树还是很漂亮的景观树,灭绝了多可惜呢!

从银杏的繁殖开始说起

银杏是一种高达的落叶乔木,寿命极长,可达3000年以上,它是裸子植物银杏门唯一现存物种,从二叠纪到现代,历经2.7亿年以上,仍然还保持了极强的活力,曾经最古老的一棵银杏树是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内的一棵银杏树,树龄已高达4000年,树高24.7米,经维15.7米,已经被列入“世界之最”和《世界吉尼斯大全》!

银杏科曾经在侏罗纪时达到顶峰,鼎盛时有5个科同时存在,分布于除赤道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但白垩纪后期被子植物崛起,裸子植物急速衰落,到恐龙灭绝前为止,大部分都已经绝迹,仅留下银杏一根独苗撑到现在,历经多次生物大灭绝,还有小行星撞击,超新星爆发,冰川期......所以每一颗银杏树都是真正的活化石。

  • 银杏树的繁殖方式

我们见到的银杏大都是扦插繁殖,这相当于克隆一颗银杏树,其实各种水果树都是扦插或者嫁接,很少用种子发芽繁殖,优势明显,保留了母本优良基因,而且长势迅速,快速达到挂果期,因此银杏树大都都是扦插,但也有些要求,比如扦插都选择20年树龄以内,春天3月中下旬扦插,成活率比较高!

但银杏其实也可以种子发芽繁殖,银杏雌雄异株,不过也有极少数同株,花期3-4月,成熟9-10月,银杏种子繁殖很容易成活,只要保持足够温度和泥土湿润,种子即可发芽,或者将坚硬果壳破开则更容易发芽。

银杏发芽

为什么种子那么容易发芽却选择扦插?主要还是种子发芽后长得实在是太慢了,现代社会都讲究效率,扦插批量“克隆”出炉,快速成活成林!而且银杏果肉臭烘烘的,就落在银杏树脚下,一般采光都不太好或者地面偏硬,给大家的印象可能就是银杏树种子不能发芽了。

银杏树真的濒<strong>临灭绝了吗?

有观点认为,银杏树已经上亿年没有进化了,进入了进化的末端,未来的除了灭绝别无他途,当然证据也非常明显,因为银杏的叶纹脉络和上亿年前的银杏叶片化石没什么区别,这不就是上亿年都没有进化的证据么?

两者就看不出任何区别,所以称它为活化石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事实上这在进化生物学领域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形态静滞”,也是不算是孤例,主要还得看看银杏有没有进化潜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对采集到的545份银杏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它们在遗传成分上表现出了丰富的差异,这表示银杏仍然维持了很高的遗传变异,也拥有很大的进化潜力,银杏并非要处于进化末端!

  • 银杏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

与全世界都是银杏树没啥大关系,因为都是人工繁殖的,一个物种是否濒危,要看它们在野外的生长繁殖状况,在这个方面,银杏树的表现让植物学家是震惊的。因为根据他们的调查,野外近十年来没有新生的银杏幼苗或者幼树出现,这表示银杏的后代正在出现断层!

主要这和银杏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所致,尽管银杏到处都能生长,但它们二三十年才结果,此时小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但落果往往就在周边,因为银杏树果肉很臭,没有动物或者鸟儿喜欢吃,参天大树下的条件是很差的,简单的说银杏树可能就是自己把自己给害了!

所以这种司空见惯的银杏树,它们的野生繁育条件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对于野生种群的核心物种资源,还是需要加强保护!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对于植物来说是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的,这也是人类利用植物的最佳方式,一般它们可以用来作为观赏或者作为经济作物。但是自然条件下生长周期太长,因此我们一般都用嫁接或者扦插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植物。而银杏就是如此,大家上遍地的银杏全部都是通过无性繁殖得来的,说一句话夸张的话这一街道的银杏树都有着完全一样的基因,在生物遗传上是没有价值的。



而银杏的野生个体是濒危稀少的,这种植物非常珍贵,对于我们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银杏属于孑遗生物,被称为植物界中的活化石,现在的银杏是古老银杏家族剩下的唯一成员,仅在中国境内有分布。古生物学家在距今2.5亿年前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中,发现了银杏的祖先,它们的形态和现代的银杏差别并不大。这也说明了银杏是孑遗生物,保持着祖辈的性状,变化非常小。经过冰河世纪银杏开始衰减,最终仅仅剩下一个成员。银杏又被大家称之为“公孙树”,这寓意着它的寿命是非常长的,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植物的无性繁殖一般无法增加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对于遗传进化的意义不大。就像现在我们吃的香蕉,全部都是嫁接之后的,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基因,如果遇到某种疾病,那么所有的个体都将受到危害。

香蕉就是最好的例子,“香蕉可能会灭绝”这种事情看起来像是谣言,但这确实是事实。就是因为现在吃的香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克隆出来的,有着相同的基因、性状,如果爆发疾病难以控制的话,那么所有的个体都将受到伤害,最后可能就没有香蕉可以吃了,当然也可以再次进行培育新的香蕉品种。



银杏也是如此,最重要的实际上是野生的个体,而在大街上看到的银杏都是“克隆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属于一个个体,如果遇到某些病状那就是全军覆没的节奏。城市中的银杏要求比较高,主要还是为了美观,希望所有的个体长的越像越好,最好是一模一样。就像香蕉,它要保证口感一致啊,因此都用克隆的。目前银杏已经遍布全球了,当然大多数都是出自于中国浙江天目山种群,都属于同一个物种。


野外的自然繁殖在长久的时间下,希望可以出现银杏树的亚种,最终的目的是出现新的物种,给银杏家族增添新的成员。希望这个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3亿年的“活化石”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