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已經二十多天了。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的逐漸減少和治癒人數的大幅增加,讓我們更加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面對這次疫情,我們有著發達的科學技術和一流的專業醫療人員。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可是,人類自誕生之日起,就不斷遭受著各種疾病的威脅。

而在種種疾病當中,流行性、急性傳染病對於人類文明的影響往往比戰爭、災荒更為劇烈。早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上,就已刻有“疾疫”“疾年”等文字。《周禮》中也有關於各種常見瘟疫的記述。那麼古時候,我們的老祖先又是如何面對疫情呢?

殷墟卜辭《合集》137正片中記載了武丁時期在鄲城、 子、鬼(方)等地區與方國流行的傳染性病疫情況,另外《合集》13887與《合集》17446片也有與流行性病疫有關的記載,說明其時商王是很關注流疫沴氣的情況。這是我國最早所見的武丁時期有關病毒性傳染流疫的記錄。根據《中國救荒史》中,關於疫情的記載:周朝1次,秦漢時期約13次,魏晉及隋唐時期各17次,而兩宋之間增加到了32 次,元朝約20次,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多達64次及74次。疫情最大的一次發生在公元1232年,《金史》記載金朝汴京50日內,諸門出死者90餘萬人。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禮記關於疫情的記載

疫情如洪水猛獸般巨大的危害,是歷代統治者心頭揮之不去的大山,為了有效地避免與防控,古人對疫情的研究從未停止。從先秦時代開始,有記載的通常有5個方法。

1.順應節氣規律

先秦時代人們普遍將疫情的發生視為瘟神作祟或者陰陽失調所致,即:“陰陽失位,寒暑錯時,是故生疫”,只有順應節氣的規律作息才能避免,這也是我們中醫養生素來推崇的。與此相關的記載在《禮記》中記載“孟春行秋令,則其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仲夏行秋令,民殃於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瘧疾”。《靈樞·本神》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2.開展巫術驅疫

關於巫術驅疫起源於哪個時代我沒有查到有力的資料記載。但我們時常可以在書中看到古人請巫驅邪的荒誕情形。《周禮》中有“方相氏四狂夫身披熊皮,頭帶面具,執戈揚盾,帥百隸逐室毆疫”的記載。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大神”。蕭紅代表作品《呼蘭河傳》中那個笑盈盈的小團圓媳婦,在生病後就是被“跳大神”活活折騰死了。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儺戲,就是起源於商周時期的方相氏驅儺活動,主要功能是驅逐疫鬼,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和戲樂成分的禮儀祀典。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儺戲面具

3.注重衛生防疫

做好衛生防疫是瘟疫防控中極為重要的環節。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個人衛生、環境衛生與瘟疫之間存在很大關聯。東晉醫家葛洪認為疫病的發生是“癘氣兼挾鬼毒相注”所致,因而提出要重視空氣消毒,並《肘後方》中列了6個專門用於空氣消毒的藥方。錢塘人謝肇淛在其《五雜俎》也提到,江南人在端午時“飲菖蒲也,懸艾也,……浴蘭湯也,……以午時取五色草沸而浴之”。南宋真德秀看見泉州的水溝發臭發文《開溝告諸廟祝文》稱“淤泥惡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燕為病疫”,隨後便組織清理。

4.免費醫療並指導

《周禮》中記載,先秦時期的有一個專門的官職來做朝廷義診事宜,“凡歲時有天患民病,則以節巡國中及郊野,而以王命施惠”。宋朝洪州瘟疫時,知州劉彝特意印發了醫療手冊《正俗方》。北宋朝廷設有“防疫專款”,每當疾疫流行,朝廷便詔命太醫局及翰林醫官前往救治,藥費多由朝廷無償撥付。清代幾次大瘟疫裡,清王朝也組織人力物力,印發《溫熱暑疫全書》等醫療手冊,分發各地官員百姓。歷朝歷代,每逢疫情發生都會有類似的派遣,在需要之時還會協同民間藥局攜手共濟。從中央到地方的惠民藥局和其他一些地方性藥局,平時以平價售藥為主,在疾疫流行時則無償施藥以濟民疫。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5.隔離病患切斷傳播

隔離的方法,應該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在秦國人們把麻風病人集中遷移到“癘所”統一居住,與健康的人分開吃喝,從而切斷傳染源。《漢書》中有關於隔離的記載有“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為置醫藥”。晉朝設立六疾館,據《晉書》記載,東晉永和末年,瘟疫流行。當時規定如果大臣家裡有人染上瘟疫,即使大臣未被傳染,百日之內也不得入宮,以免其身上可能攜帶的病毒傳染他人。宋曾鞏在《元豐類稿》中記載,熙寧九年春越州發生瘟疫,越州知州趙汴創設病坊,將病患集中隔離收治。宋詞人蘇軾也曾在杭州設立疫病收治機構“安樂坊”,以專門隔離病患。


中國古人抵禦並戰勝疫情的5個方法

中國古代醫生給健康兒童接種“人痘”

我們的祖先,憑藉著不屈的精神與智慧的頭腦,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疫情。今天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相信,憑藉現在的醫療技術,春天馬上就要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