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鹽城要辦這20件民生實事,件件與你有關

近日

鹽城市人民政府發佈

關於下達2020年市政府

為民辦實事項目任務的通知

2020年鹽城要辦這20件民生實事,件件與你有關


今年我市將繼續實施20件民生實事

年度計劃總投資超205億元

這些與百姓福祉息息相關的項目

值得大家期待

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育供給

1、新建幼兒園

全市新建幼兒園22所。

東臺市東關幼兒園、濱海縣頤高廣場幼兒園、鹽都區龍岡桃花園幼兒園、鹽幼專附屬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開工建設;

東臺市康和花苑幼兒園、建湖縣碧桂園幼兒園、射陽縣人民東路幼兒園、射陽縣達陽路幼兒園、鹽都區朗達壹號院幼兒園、鹽都區東進華都幼兒園等6所幼兒園主體竣工;

阜寧縣城河路幼兒園、阜寧縣澳門路幼兒園、濱海縣實驗幼兒園、濱海縣學府壹號小區幼兒園、響水縣開發區幼兒園、響水縣城東幼兒園、響水縣城中幼兒園、大豐區外國語學校幼兒園、亭湖區在水一方幼兒園、亭湖區嘉彭幼兒園、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雨露花園幼兒園、鹽南高新區鵬潤花園幼兒園等12所幼兒園竣工交付。

2、建設中小學校

全市建設中小學28所。新建26所,擴建2所。

東臺市沿海實驗中學、射陽縣新城初級中學、濱海縣永寧路實驗學校西湖校區、濱海縣育才高級中學、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城東一號小學、市第八中學擴建工程、田家炳小學擴建工程等7所學校開工建設;

東臺市唐洋鎮小學、射陽縣新城小學、大豐區外國語學校高中部、鹽都區東進路小學、鹽都區東進路初中、鹽南高新區新都路小學等6所學校主體竣工;

阜寧縣城河路小學、阜寧縣北京路小學、濱海縣坎北街道中心小學、濱海縣 西湖初中、濱海縣東元高級中學、響水縣城南小學、響水縣開發區初級中學、響水縣城南高級中學、亭湖區西環路實驗小學、亭湖新區實驗學校小學部、亭湖區在水一方小區配建小學、亭湖區第一初級中學、亭湖區新洋實驗學校初中部、鹽南高新區串場河東小學、鹽南高新區華師大鹽城實驗中學等15所學校竣工交付。

二、醫療衛生

3、提升市區衛生服務能力

鹽城市兒童醫院一期工程,對原市婦保院住院樓、門診樓改建,開放床位220張,6月1日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建設外科樓、規培樓、科教樓、核醫學樓等,年內完成地下工程建設;市三院南院二期工程,建設內科綜合病房樓和醫療輔助用房,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年內完成地下工程建設;市中醫院南擴工程,建設門急診病房綜合樓、醫研病房綜合樓等,建築面積15.44萬平方米,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新建鹽城環保科技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異地新建亭湖區永豐衛生院、新建鹽南高新區新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年內開工建設。

三、住房保障

4、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

完成省、市目標任務,改善農民群眾住房條件4萬戶。

5、整治老舊小區

全市整治老舊小區74個314萬平方米,改善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開展適老化改造、整治環境衛生、完善停車設施、加固修繕房屋、落實長效管理等。

四、文化體育

6、再現復建串場河風光帶鹽城古八景

建設楊樓翠靄、登瀛晚眺、平湖秋色、石橋春漲、龍祠勝概、瓜井仙蹤、範堤煙雨、鐵柱潮聲鹽城古時八景,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7、建設閱讀新空間

全市建成30個閱讀新空間,達到特色、新穎、功能多元,滿足群眾閱讀、休閒、購書、活動體驗於一體需求。

8、增加健身設施

全市新建健身步道85公里。為全市220個老舊小區安裝新的室外體育健身器材。市區建成鹽龍體育公園並對外開放,改建鹽瀆公園、世紀公園、法制廉政公園3個體育公園,在東亭湖公園、環保公園等10個公園內嵌入體育元素增加 休閒功能。

9、建設運動球場

實現全市95個鎮、30個街道高質量籠式多功能燈光球場全覆蓋。全市建成85片足球場地及附屬設施。

五、社會服務

10、建設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將原市雙語小學改擴建為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為婦女兒童提供維權、教育培訓、就業創業等服務,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11、建設市少年宮

在鹽南高新區南環路北、人民路東區域新建市少年宮,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為青少年培養興趣愛好、拓展能力素質等提供服務,年內開工建設。

12、提升市文化館及少兒圖書館工程

原市文化館整體搬遷,將市中級人民法院舊辦公區改建為市文化館,建築面積8700平方米,年內建成開放;將市文化館原樓址及市圖書館少兒分館擴建為市少兒圖書館,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年內建成開放。

13、建成市博物館

在先鋒島區域建設市綜合性博物館,建築面積29648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2000平方米,設基本陳列廳、紅色文化展廳、胡公石書法藝術展廳、趙太來文物展廳等九個展廳,年內建成開放。

六、公共交通

14、便利市民交通出行

建設高架地面系統BRT環線二期工程;改造解放路22座BRT站臺,維修出新開放大道等13座島式站臺;市區新增更新150輛公交車輛;市區新增4條、加密5條公交線路,延長5條公交線路運營時間。

七、市政公用

15、實施后街巷道改造

對主城區背街小巷破損的市政設施進行維修改造、功能提升,維修5個街道的南洋路、建洋路、建新巷等213條背街小巷49公里。其中:大洋街道40條15公里、毓龍街道50條8公里、先鋒街道44條7公里、文峰街道27條9公里、五星街道52條10公里。

16、建設“口袋公園”

全市建成30個以上功能齊全、配套設施完善的公園綠地,實現公園綠地服務圈全覆蓋。

八、生態環境

17、綜合治理黑臭水體

實施第Ⅲ防洪區內108平方公里範圍所有水域(含溼地)綜合治理,共涉及118條河道(含黑臭水體),總長度約309公里,年內實現汙水管網基本全覆蓋,串場河水質穩定達標,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九、便民設施

18、建設農貿(農批)市場

全市新建、改造、提升100個農貿(農批)市場。

19、增加便民服務設施

在全市主要道路路口建設219座遮陽擋雨棚。新建改造城市公廁186座。拓展98座二類以上公廁提供手機充電、衛生服務箱、雨傘租借等功能。新建改造農村公廁725座。

十、社會保障

20、升級改造助老託孤工程

市社會福利院綜合樓及二期工程改造,包括對社會福利院綜合樓進行功能改造,新增建築面積349.21平方米;對5號樓1-13層進行裝修改造,建築面積12252平方米,新增床位數450張,拓展老年人康復醫療、生活照護服務;市兒童福利院生活區改造,對兒童樓、康復樓基礎設施破損、消防設施老化等進行維修改造,改善孤兒和殘疾兒童成長教育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