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美国传教士扮演了极不平凡的角色,他们是文化交流的先驱,是西方文化的播种者。卜舫济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引子

如今中国常见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等,其中除了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之外,其余的大部分宗教都是从国外传入的。欧洲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那时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上,促进了各国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在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宗教为了弘扬教派的思想,因此派遣了一些教徒前往世界各国进行传教,其中一些就来到了中国,而我们将这些教徒称为“传教士”。在明朝时期,传教士就来到中国传教。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卜舫济

在晚清时期,随着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渐渐沦落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西方各国为了征服中国,大批传教士涌入中国,发行《万国公报》,“广西国之学于中国”,创办洋学堂、教会学校等,试图对中国文化进行渗透。最早出现的教会学校是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于1818年创立于马六甲的英华书院,在1843年迁入香港。而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就是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广州创建的贝满学校。但是要说在这些教会学校中最出名的,那还要数圣约翰大学,但是将其发扬光大的还是该校的校长——卜舫济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卜舫济


美国传教士卜舫济

圣约翰大学,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于1979年创建,它有三个分支:西学、汉学和神学。为了吸引学生入学,学校免除学费,并且免费提供住宿及生活用品。该校在1905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注册,正式改名为圣约翰大学,被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同意免试招收

卜舫济,186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其祖父是基督教圣公会牧师,父亲是纽约的圣经出版商、圣公会纽约教区的司库,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在1883年,卜舫济进入圣公会总神学院学习神学,并在此期间对中国产生了兴趣,并阅读了关于中国的书籍,因此萌发了想要去中国的愿望。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卜舫济与妻子

在卜舫济22岁时,来到中国上海,并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宣教生涯。在其24岁时,出任圣约翰校长,并对圣约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设了化学、物理、算术、几何、写作、英文语法、会计、科学史、生理学、世界史等学科,成为当时全国学科齐备的最高学府之一。并且实行全英文授课,除了国文之外,其他学科教学全用英语,不仅课堂上要用英语,课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得使用英语交流,使用西方的礼仪与习俗,该校也成为当时中国第一所全英文授课的学校

圣约翰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890年5月,圣约翰举办了以田径为主的运动会,成为了中国体育运动会、田径运动会的最早举办者,此后还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并且要求学生们保持寝室整洁、不吸烟、不赌博、不大声喧哗等

,要求学生做一个有文明、有礼貌的学生。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圣约翰大学学生训练

1913年,孙中山来到圣约翰大学演讲说道:“你们从《圣经》里学到,有了光就当给别人照亮道路。所以,你们在接受知识之后,就当去教导别人。一个国家的基础就是教育。只要人民需要学习,你们就有责任去教育他们。你们要把所得到的给予他人。”

确实,这也是卜舫济一生的写照,他为中国的教育界牺牲了53年,在这50多年的时间里,圣约翰学校为中国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如中国著名的外交官顾维钧、“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作家兼翻译家林语堂等,都是来自这个学校,因此该校有着“东方哈佛”、“东方剑桥”的美誉。

此美国人在中国牛校当了53年校长,将中国当祖国,死后也葬在中国

圣约翰大学旧照

丁小明:“卜舫济一方面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是如何进行着伟大的现代化进程,并且在抗战结胜利必将成世界最强大的民主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向美国人介绍中国国民的优秀品质,如坚韧顽强、知恩必报、重视教育等,而且他一再表现其有生之年唯一的愿望就是在战争结束后‘回到自己选择的祖国(指中国),为其重建而竭尽绵薄’。”

1944年,卜舫济回到纽约。两年之后,时年82岁的卜舫济回到上海,并且感叹道“这儿是我的家,我要永远在这儿,直到老死。”1947年,卜舫济因心脏衰竭,在宏恩医院去世,之后被葬于上海静安公墓。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此文于今日头条首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