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894年GDP登顶后,最接近美国GDP的是1995年的日本吗?

Mr张洢洢


历史上美国真正开始经济崛起是在一战之后,在1894年美国经济登顶,但是质量不如英国。

简单来说当时的美国正在进行电气革命,或者说电气革命刚刚发力,并没有到撼动传统工业的地步。

而一战结束之后,以美国福特公司为代表的规模经济和流水线化生产模式,开始被确立为新的生产模式。

在理念和技术的双重发展之下,美国经济这才实现了真正的崛起,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引导者。

英国从工业革命之后,引导了世界经济长达三百多年,直到一战后被美国夺去。

此后美国经济、军事都实现了崛起,尤其是十六艘银色战列舰巡航世界的壮举,更是宣告了美国的地位。

而得益于技术上的领先,美国经济在一战到二战期间,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美国金融业也确立了世界地位,纽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取代了伦敦的地位。

所以美国经济发展质量非常之高,即便是大萧条时期,美国的技术、科技依旧是突飞猛进。

更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的被创造出来,这一时期的美国经济,在理念和技术上抛开了其他国家。

二战更是摧毁了其他国家的经济,而美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之下,战后的美国远远的将其他国家甩在了身后。

美国一直保持经济第一的地位,在上个世纪只被三个国家威胁过,但是最后都没有被超越。

苏联在1975年的时候,GDP达到美国的六成左右,但是由于苏联的特殊市场,导致不被西方国家认可。

而此后西德经济的腾飞,也一度保持世界第二的存在,并且一度达到过美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西德市场高度依赖欧洲,存在许多重的枷锁,最后西德为了欧盟,放弃了一些发展机会。所以西德未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而要说真正的威胁,恐怕就只有当年的日本了,1995年日本GDP达到了美国的7成多。

当时日本人口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可见当时日本经济的强悍,人均更是美国的两倍多。

所以历史上最接近美国经济总量的国家,应该就是95年的日本。当然现在的话应该是伟大的中国!


小司马迁论史


不是!

有一个国家已经超过美国了——就是中国。

GDP有两种核算方式:汇率核算,和购买力核算!

通常所说的GDP是按汇率核算。

但这种算法有个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会被低估,而发达国家却会高估,而且会受汇率浮动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理发大概20元,在美国理发折合人民币200元,同样是理发,美国可以创造高出中国近10倍的GDP,但两者产生的效用是一样的,

再如,2002年,意大利在经济增长率不到中国三分之一的情况下,GDP总额却超过了中国,原因在于,当年欧元兑人民币升值了。

为了修正这个问题,于是又引入购买力平价核算这个概念。

即把在各国同样的产品和服务,都核算为同一价格标准,再核算出GDP。

按购买力平价核算的GDP排名,中国已超过美国近1/4,也是自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超过美国的国家。

这也是美国不惜发动贸易战,打垮中国的原因。



雁去无痕ty


日本1995年的经济巅峰,是二战以后最接近美国的时候,达到了美国总规模的70%,至今还没有被其他国家超越。不过,这个记录也快被打破了。

日本经济在90年代登顶,二十多年过去了,日本的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的水平,而美国却一骑绝尘,经济规模已经远超日本数倍。如今的日本,其经济规模大概只有美国的25%。但即便如此,日本依然牢牢占据着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

日本在90年代之所以能够达到那种经济高度,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美国自80年代以来,逐步步入经济危机,经济出现长达十余年的低迷,增长乏力。而同时期的日本,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以后,依然整体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局面。再加上1985年的广场协议,日本经济的水分成倍增长,但是表现在数据上则非常抢眼。在这种强大底子和虚假繁荣的双重作用下,日本的经济规模在1995年达到了日本历史上的巅峰。除了总量接近美国以外,人均经济更是远超美国。

1995年以后,日本经济的水分被逐步刺破,日本经济总量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而这个时候的美国,则逐步从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经济总规模日益扩大,与日本拉开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到目前为止,日本经济赶超或比肩美国的梦想,几乎不可能再实现了。但是美国却要逐步被另一个国家赶上了。目前。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已经很快逼近美国的七成,并且随着这种趋势的推进,美国的经济甚至在10年左右即可能被超越。日本曾经创下的记录,很快将被打破了。


苏绽


1893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史称1893年恐慌,这种恐慌一直持续到1897年,共造成了500家银行倒闭,1.5万家企业破产,一些妇女为了获取珍贵的食物,被迫出卖身体,这在美国独立之后上百年的时间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

别看美国陷入了经济衰退,谁也没有想到在第二年,也就是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竟然成为世界第一,并且从此以后的10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的位置没有掉下来。

1894年,美国的失业率创造了十几年来的高峰,全国共有18%的人失业,在纽约有35%的人失业。但是,这一年美国的GDP却达到了142.8亿美元,而他的竞争对手英国也进入了经济衰退期,这是因为英国大规模投资到美国的资金,由于铁路建设泡沫的破裂损失惨重,国内经济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所以当年美国还是成功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美国1890年到1939年经济增长情况)

(大英帝国1800年到1950年的经济增长情况)

回到题主的问题:1894年,美国工业规模登顶世界第一后,最接近美国的是1995年的日本吗?

显然不是的。

1995年,日本的GDP是5.3万亿美元,美国的GDP是7.6万亿美元,日本的GDP规模是美国的大约70%,此后美国的GDP保持继续增长,到1996年达到了8.1万亿美元,日本的GDP却急转直下,到1996年变成了4.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已经下降到美国的58%了,从此以后两国的GDP差距越来越大,到2018年,美国的GDP已经达到了日本的4倍之多。

从工业总产值来看,自始至终日本也从来没有超越过美国!

肯有人会问,你怎么说是工业总产值呢?题主问的是GDP,是GDP呀!

事情是这样的,美国GDP不是在1894年超过的英国,而是早在19世纪中期,美国的GDP就已经超过英国了。

1852年美国GDP为30.37亿美元,英国GDP是29.74亿美元,美国的经济规模首次超过英国。不过,这个时候的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大号农业国,工业产值还是不能和英国相比的。到1894年,随着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的巨大成功,终于在工业生产总值上也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

(19世纪末美国工厂里的工人)

所以,题主的问题,1894年美国GDP登顶这件事是错误的,确切的说是工业产值登顶。

那么,自从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登顶之后,有没有哪个国家在此后的100多年里,在工业总产值方面比日本更接近美国甚至超过美国呢?

真有,而且这个国家不是在工业产值上接近美国,是成功实现反超,早已站稳了世界工业产值第一大国的位置。

这个国家就是我国。

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工业国,2016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4.5万亿美元,而当年美国只有3.6万亿美元,我国是美国的1.25倍。

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仅超过了美国,而且成功超越欧盟所有国家之和。2016年,欧盟的工业总产值只有4.1万亿美元,为我国的91%。

虽然我国登顶了世界第一工业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也不能过于乐观。

从人均上看,我国还远落后于美国和欧盟各国。

高精尖的工业产品还无法和发达国家竞争,可见在工业领域我们还任重而道远!


历史风暴


近百年来,最接近美国GDP的主要是德国、日本、苏联,当然,因为体量问题,他们谁也没机会超过美国。

德国,在一战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仅次于美国,当然2次世界大战基本上就把自己给作死了,战后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当时的西德在195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直到1970年被日本彻底超越(1968年被日本超越一次,1969年西德又反超,当然,如果能把东德的GDP拉进来,日本超过德国还得等几年)。

1969年,美国GDP为一万亿美元,西德约为2000亿美元,德国与美国GDP差距最小的时候是在1995年,当年美国7.6万亿,德国2.5万亿,差不多相当于美国GDP的三分之一,只不过那时德国已经在西方世界的经济体系里做了20多年的老三了。

日本:1970年之后GDP位列世界第二,广场协议之后,日元不断升值,国内经济一片繁荣,几乎人人不差钱,当时随便什么人,甚至只要有个住址就能随便贷个几百万日元,人人都搞起了投资,自然,房地产经济开始飙升,东京的总房价甚至超过了美国,由于日元升值了几乎一倍,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便疯狂飙升,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日本GDP达到了5.4万亿美元,美国则为7.6万亿美元,日本达到了美国GDP的7成左右。

此时日本人口不过美国的三分之一不到,GDP却达到了美国的7成,人均是美国的2倍,即使里面有泡沫经济的虚胖,那也是比较牛的了。

当然了,后来泡沫经济崩溃了,日本GDP就再也没涨过,还萎缩了一些,2017年,美国GDP 19.5万亿,日本4.3万亿,德国3.6万亿。

1995年到2017年,德国人好歹还涨了1.1万亿,美国人涨了近三倍,日本人则“迷失了”。

至于苏联,由于它领导的经济圈子是封闭的,与西方经济体系不兼容,更没有西方标准下核算的GDP,因此,苏联的GDP只能估算,较为公认的观点是,1975年差不多是苏联经济最好的时候,苏联的经济规模达到了美国的一半多一点,接近于6成;也有观点认为1979年时,苏联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成。

综上所述,最接近美国GDP的,确实是1995年的日本。


云中史记


正确答案是: 1895年的英国最接近,日本1995年GDP总量达到美国的70%,这其中有猫腻。

事实上,在1894年还没有“GDP”这个概念,当时是按照工业产值来进行排名的,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英国,登顶世界第一。“GDP”这个概念是二战后才提出来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中宣布将GDP作为衡量经济总量的指标。



这个问题问得不够严谨,1894年没有GDP的说法,如果按题目的说法那就是1895年的英国最接近美国,因为美国刚刚超过英国,差距非常小。

GDP的概念正式运用以后,英国、前苏联、日本都曾经位居世界第二,最早的是英国。1960年,美国GDP为54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英国以72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这时候,英国占美国GDP的比重已经下降至13%左右。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的GDP总量占美国的比重达到了60%左右,由于当时的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并没有对外公布官方的经济数据,所以目前国际上对于苏联的经济总量都是估值。

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80年,美国GDP总量为2.86万亿美元,日本GDP总量为1.11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占美国GDP的比重为38%。

到了1995年,日本GDP总量高达5.45万亿美元,美国GDP总量为7.64万亿美元,日本占美国GDP的比重高达71%,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日本是唯一在经济总量方面占美国的比重达到70%的国家。

但是,这里面有猫腻。我说的猫腻,就是水分。为什么1995年日本GDP总量高达5.45万亿美元,而2018年只有4.97万亿美元? 这跟“广场协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充斥全球,美国对日本贸易形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国际收支严重失衡,美国希望可以迫使美元贬值,增强出口竞争力,随后在1985年与日本、德国等国家签署了“广场协议”。

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全球资金大量涌入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地价和股价暴涨,催生了大量的泡沫经济,到了1995年泡沫经济到达巅峰状态,一触即破,随后日本地价和股价暴跌,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日本1995年的5.4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泡沫经济,也就是大量的水分,是日元大幅升值后带来的虚假繁荣。

未来的世界看中国。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了13.6万亿美元,美国GDP总量为20.5万亿美元,中国占美国GDP的比重为66%,距离突破70%已经不远了。而且根据IMF的预测,预计2030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综上所述,最接近美国的应该是1895年的英国,而有了GDP以后,最接近美国GDP总量的是1995年的日本,但是当时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达到了巅峰,加上日元大幅升值,其中有大量的水分,并不是实实在在的GDP。未来的世界经济,还是要看中国,事实上中国GDP还是被低估了,很多小摊小贩都没有计入GDP总量,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


至味财经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对于反映一国的经济产值是非常重要的数据。


日本一度在1995年房地产垮塌前,GDP总量达到美国的70%左右,这是事实,不过经济实力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如果要谈综合国力,恐怕距离美国最近的是曾经的苏联。




1990年,一家名为宇宙世界(Cosmo World)的日本房地产企业以超过8亿美元的价格买下加利福利亚著名避暑胜地圆石滩的高尔夫球场和豪华酒店,以风景优美著称。


按照 1914至2010年“美元时间”网站(dollartimes.com)以消费物价指数为基数计算,1990年代的8亿美元,其购买力差不多为今天的16亿美元。


而2017年 总部位于香港的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以12.8亿英镑(约合16.8亿美元)拿下伦敦地标性建筑“对讲机大楼”。


可见当时日本企业正处于和2017年中国相似的经济膨胀期。手中有的是钱。


日本1988年对美国不动产的投资,1988年达到165亿美元,这个数字恐怕中国今天也很难达到,1989年日本土地资产总额为2000亿美元,是美国的4倍,所以当时有人说"卖掉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只用皇居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加拿大。




所以当时日本的GDP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房地产撑起来的,能一度达到美国GDP的近7成,实际上水分很大。


要知道日本的人口不到美国的一半,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差距很小,即使日本赶上了90年代后期的互联网大发展,日本的GDP总量也按说是达到美国的40%左右才正常。


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GDP总量目前已经下降到美国的1/4左右,而中国2017年的GDP已经达到美国的63%,相信过几年,就能超过美国的7成,从而成为和美国经济总量最接近的国家。


闭家锁的红枫


看到很多人说中国GDP已经超过日本与美国的比例!我呸!胡说八道。

我们中国是发展中国家,gdp都是吹的!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不要相信?

我们农村通讯基本靠吼,出门基本靠走,吃饭只能吃小米粥!城市都是用的背景墙,和微缩景观!(不信!你去所谓的中国大城市深圳,哪儿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微缩景观!)根本没有钱!

美国爸爸一定要相信那些公知的话!

我们很穷的!

去限制世界第二的日本吧!


斗天斗地斗自己



日本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按名义GDP计算,它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曾经是世界第二大发达经济体。日本是七国集团的成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该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PP)为38937美元(2016年)。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国,拥有最大的电子产品产业,并且经常被列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国家之一,在全球专利申请中处于领先地位。面对来自中国和韩国日益激烈的竞争,今天在日本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和精密产品上,如光学仪器、混合动力汽车和机器人。除了东京地区,关西地区是日本经济的主要产业集群和制造中心之一。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各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大量增加,但城市的规模和产业结构仍然保持着严格的规律。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总体上有年度贸易顺差,并且有相当大的净国际投资顺差。截至2010年,日本拥有世界私人金融资产的13.7 % (世界第三大),估计为13.5万亿美元。截至2015年,《财富》全球500强公司中有54家位于的日本,低于2013年的62家。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最高。然而,国债主要由日本国民拥有。日本经济面临着人口减少带来的巨大挑战。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官方数据首次下降,而预测显示,到21世纪中叶,官方数据将继续从1.27亿下降到1亿以下。

在1960年之后的三十年经济发展中,被称为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快速经济增长发生了。在经济、贸易和工业部的指导下,从1978年到2010年,平均增长率为10 %,1970年代为5 %,1980年代为4 %,日本得以确立并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2010年被中国超越。到1990年,日本的人均收入等于或超过西方大多数国家。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造成了经济泡沫。随着东京证券交易所在1990 - 1992年崩溃,房地产价格在1991年达到顶峰,经济泡沫戛然而止。整个1990年代,日本的增长率为1.5 %,比全球增长慢,这导致了“失去的十年”一词。在经历了又一个十年的低增长率后,这个术语变成了失落的20年。尽管如此,从2001年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仍然超过了欧洲和美国。



由于增长率如此之低,日本的国债已经扩大,因为在一个税基不断缩小的老龄化社会中,日本的社会福利支出相当可观。“被遗弃的家园”的场景继续从日本的农村地区蔓延到城市地区。

1994年,日本占世界经济的17.8%(最高点),最接近美国。此后,日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逐渐减少,2012年达到最低点(8.32%)。尽管自19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是在1960年,当时它生产了世界GDP的3.28%。


军机处留级大学士


其实,GDP这个统计指标上升的很晚。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次提出GDP这个概念。真正大规模使用还要等到十年后的1944年。这一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会议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我们现在看到的1944年之前的GDP数据,都是根据相关数据核算出来的。

在这之前,西方国家主要用工业产值来衡量一国的经济总量。文献显示,1894年美国经过了30年的黄金发展期,工业产值首次超过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因为当时工业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因此,1894年也标志着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1894年,美国GDP(后来核算)是141亿美元,人均GDP205美元。但美国的经济对其形成重大影响力要到一战期间。一战期间,美国向交战国大肆兜售军火,获得了巨大收益。一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

二战期间,美国本土没有遭受战争的蹂躏,同时伴随着军工产业的繁荣,美国经济总量及其在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1940年美国GDP是1029亿美元,到1945年快速上升到2281亿美元,五年的时间增长了1.2倍。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产能也达到了巅峰,美国经济全球第一,GDP占到了世界的56%,工业产值占到了世界的40%以上,黄金储备更是占到了世界的75%。美国的商品涌到了世界各地,美国的剩余物资一直用到战后好几年。美国的工业产能和经济总量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以钢铁和石油为例,美国的钢铁产量占到了世界的64%,石油产量占到了世界的70%以上。美国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经济和工业霸主,整个欧洲加起来都不是美国的对手。

二战结束后,英国、西德、日本、中国先后成为改革仅次于美个的第二大经济体(苏联缺乏数据)。1950年,英国是第二大经济体,该年其GDP是362亿美元,美国是3001亿美元,英国只有美国的12%。

1950年代开始,西德、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到1968年日本就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该年日本GDP是1469亿美元,占美国的15.6%。1970-1990年代初期,日本经济还处于黄金年代,8%左右的增速是常态。同时,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汇率快速上升,使得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飙升。1987年只有2.45万亿美元,到1995年飙升到5.45万亿美元,占美国GDP比重也从52%,快速增加到71%。71%的比重是二战以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美国GDP比重的一个高峰,至今没有国家打破这个记录。

1995年是日本经济顶峰时期。之后,日本GDP长期停滞不前甚至负增长。到2017年日日GDP是4.87万亿美元,还没有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2017年日本GDP仅相当于美国的25%,下滑速度相当之快。

2010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该年美国的GDP是14.96万亿美元,中国是6.1万亿美元,中国上美国的比重是41%。到2017年,美国GDP增长到19.39万亿美元,中国GDP增长到12.25万亿美元,比重提升到63%——依旧没有打破日本在1995年创造的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