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竹枝詞,到底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還是聞郎江上唱歌聲?

江山畫圖


歷史上的唐朝時期,流行的就是”踏歌”這種邊唱邊跳的歌舞形式。劉禹錫此《竹枝詞》中,肯定是踏歌,而不是唱歌,唱歌是隻唱不舞(踏)。有李白詩為證:

我欲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大千一塵


愚認為詩詞大會的答案是錯的。劉禹錫的竹枝詞本就原自民間,其體裁和現在的山歌體差不多,不太講究格律而是適合百姓的即興演唱。而當時的老百姓尤其喜歡踏歌~一種邊唱邊舞的形式,和現在的歌莊差不多。而用唱字,雖然也有版本,但是不符合當時老百姓的生活場景,在船上也是能夠手舞足蹈的,只不過動作幅度小一點而已。我們不能夠認為在船上只能唱不能有動作,這是錯誤的,再說我從小課本上教的就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睛”。




甘棠詩韻


昨天晚上央視一套節目,播出了《中國好詩詞》第五季的第五場,在其中一個劃去錯誤項的題目中,有劉禹錫的《竹枝詞》中的一句。在“聞郎江上踏歌聲”和“聞郎江上唱歌聲”兩句中劃去錯誤項,最後給出的答案是“聞郎江上踏歌聲”是錯誤的。對於這個答案有些爭議,有些人覺得“聞郎江上踏歌聲”是正確的,並以李白的《贈汪倫》一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為證。到底是“唱”正確呢,還是“踏”正確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尊重原作,有的網友說這兩種用法的版本都存在。既然如此,我們再從去從詩詞的格律中看看,用哪個字合適。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在平水韻中押庚韻。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以上分析看,無論是用“踏”或“唱”,都不違律,因為這倆個字都是仄韻。那麼到底是哪個字正確呢?雖然“踏”字比較生動,但我覺得還是用“唱”字比較好一些。李白在“忽聞岸上踏歌聲”用的是踏字,因為前提是,汪倫是在岸上,可以載歌載舞。而“聞郎江上唱歌聲”的的前提是在“江上”,擬或是一隻小船上,就不可能是像岸上那樣放縱的也唱也跳了。由此說用“唱”比較貼切。





笑看古今來往客


昨天《中國詩詞大會》中出了一道選擇題,劃去兩句詩的錯誤選項:a.聞郎江上唱歌聲,

b.聞郎江上踏歌聲。

選手劃去b選擇“……踏歌聲”,龍洋宣佈:答題正確。場上兩位嘉賓康震楊雨均未有反應。

其實,“唱歌聲”和“踏歌聲”兩個選項都是對的。也就是說,是兩個版本,有的書上是“唱歌聲”有的書上是“踏歌聲”;但“踏歌聲”出現的版本要多一些。

“唱歌聲”就是單獨唱歌,“踏歌聲”的踏是腳踩著歌的節拍做出一些動作的意思,也就是腳踩點,嘴唱歌,當然腳的動作不大。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同版本的情況呢?因為古代詩歌在流傳的過程中要經過手抄,抄來抄去,就出現了個別字不一樣,但基本意思一樣的情況。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舉杯欲飲無管絃”,“舉酒欲飲無管絃”,就是兩個版本都有。還有“門前冷落鞍馬稀”,“門前冷落車馬稀”,也是都有的。還有杜牧的《山行》中“白雲深處有人家”,“白雲生處有人家”等也是兩個版本。就這首詩中的“道是無晴還有晴”,”道是無晴卻有晴”也是兩個版本。這種情況還有較多,不再多舉。

當然,還有的學者認為情郎在江裡划船用“踏歌聲”不妥,因為船上不穩,只能唱的說法。但無論如何,的的確確兩種版本都是存在的。

可惜的是,現場的兩位重量級的嘉賓毫無反應,我們只能表示遺憾。

另外,我們也希望出題組在出題的時候,一定要嚴謹,因為這畢竟是全球華人矚目的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典。








風逐月影3


劉禹錫《竹枝詞》中,到底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還是“聞郎江上唱歌聲”,兩個版本一字之差,意義也大不相同。因踏歌聲應用更廣。李白有絕句《贈汪倫》,詩裡“踏歌聲”讓人有身臨其境,流連忘返之感,所以對劉禹錫的《竹枝詞》也被傳以踏歌聲,這顯然是誤傳了,我認為劉詩應為“唱歌聲”。在此我們可將劉禹錫的《竹枝詞》和李白的《贈汪倫》進行對照討論。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踏歌是眾人的活動,不由一個人表達


踏歌是種邊唱邊跳的歌舞形式,一般認為起源於漢代,流行於巴蜀一帶,多用於迎送場合。歌者手拉手邊唱邊跳,腳踏地面合著節拍,給人以歡快熱鬧之感。但踏歌一般參與的人很多,單一的人應不會形成踏歌,即便是踏也踏不多大點聲音,形成不了氣候,所以一般不會一個人去踏歌。劉禹錫詩中是指一女子聽到他心怡的郎君在江上唱起了歌聲,郎君唱歌是給誰聽的呢?當時是給她了。但女子肯定只能聽到歌聲,不可能聞到踏歌之聲。郎的歌聲很撩人,如果是踏歌效果反而差了,所以詩中應當是唱歌聲而不是踏歌聲了。詩人結合天空的晴和雨,晴與情暗合,天與人相通,詩的意味別具一格。



李白的詩則不同。李白離開他的朋友汪倫將上船時,汪倫領眾人踏歌而來為他送行。因為人多,邊唱邊跳,歌聲和腳踏之聲由遠至近,聲音與動作的完美結合,以及詩人對汪倫不捨之情均體現在詩裡,這當然是用踏歌聲了。

二、踏歌是應在地上,而不是江上

劉禹錫詩中,歌聲來源於江上,郎君在江中小舟之上對自己心上人高歌,在於一種內心的表白,誇張的動作毫無意義,晃動的小船也不可能做到盡情踏歌,所以詩中當然是"唱歌聲"了。



李白詩中,體現李白將行,汪倫率眾人是在岸上緩緩而來,邊唱邊跳為詩人送行。與劉禹錫相反,在船上的不是歌者而是聽者。所以詩中"踏歌聲”用得自然。

古人的詩用詞講究,煉字到位,講究即精煉又豐富。這兩首詩感情色彩很濃,聲情並茂,雖浪漫誇張,但又不脫離實際狀況,都為流傳千古之佳作。而劉禹錫與李白的詩肯定沒有重複用字。


湘水微波


這是把劉禹錫的詩和李白的詩搞混了造成的。

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劉禹錫的《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昨天晚上看詩詞大會,起初我也以為“聞郎江上踏歌聲”是正確的,後來主持人宣佈錯誤,我才反應過來。

踏歌,又唱又舞蹈,載歌載舞,用於送別,真的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江上,如果指的是江中,那可不適合踏歌。如果指的江岸,則勉強說得過去。

江岸上唱歌和江中唱歌,哪一個更符合實際更優美?

忽聞與踏歌聲搭配,天造地設。

聞與唱歌聲搭配,天經地義。


大悔憶智冰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被稱為最美情詩,出自重慶奉節縣,也是現在的“詩城”。

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

在很多詩句裡面都有踏歌的場景,比如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老壹哥


答:劉錫禹的竹枝詞裡是聞郞江上踏歌聲。

原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竹枝詞》是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人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習屈原作《九歌》的精神,採用了當地民歌的曲譜,製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地山水風俗和男女愛情,富於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劉禹錫創作多首《竹枝詞》,這是其中一首。是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它描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清麗的春日裡,聽到情郎的歌聲所產生的內心活動。

《竹枝詞》的第一句“楊柳青青江水平”,描寫少女眼前所見景物,用的是起興手法。所謂“興”,就是觸物起情,它與後文要表達的情事。並無直接關係,但在詩中卻是不可少的。這一句描寫的春江楊柳,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

第二句"聞郎江上唱歌聲"敘事。在這動人情思的環境中,這位少女忽然聽到了江面上飄來的聲聲小夥子的歌聲。這歌聲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江水,濺起一圈圈漣漪一般,牽動了姑娘的感情波瀾。

四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寫姑娘聽到歌聲後的心理活動。她心中早就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明確表態。今天從他的歌聲中多少聽出了點情意,於是她覺得:這個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氣一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卻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卻又出著太陽。“道是無晴卻有晴”一句,詩人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把天"晴"和愛"情"這兩件不相關的事物巧妙地聯繫起來,表現出初戀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此詩以多變的春日天氣來造成雙關,以“晴”寓“情”,具有含蓄的美,對於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內在感情,十分貼切自然。最後兩句一直成為後世人們所喜愛和引用的佳句。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竹枝詞》這首詩流傳到今天,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聞郎江上唱歌聲”,一個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這兩個版本是通用的。但是,從我們前面瞭解的“踏歌”來看,“踏歌”用在這裡是不合適的,除非這裡的“郎”不是一個人。而且,“踏歌”也不可能在江上進行。如果是“唱歌”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們所見到的分析文章,分析到這兒,都不自覺地用了“唱歌”,而不是“踏歌”。所以,這裡如果不是當時劉禹錫用詞失誤,就是在流傳過程中出了錯誤。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古人是非常講究煉字的,“詩詞中每一個詞的使用都不是隨意的,都是作者斟酌再三、苦心積慮的結果。“忽聞岸上踏歌聲”中,“踏歌”與“唱歌”不但意義不同,而且所表達的感情有天壤之別,主持人董卿曾解釋認為,這是一首送別的詩,情感一定要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才能表達人們那種深情厚誼、戀戀不捨。所以,這裡只能是“踏歌”,而不是“唱歌”。

用諧音雙關語來表達思想感情,是我國從古代到現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這首詩用這種方法來表達青年男女的愛情,更為貼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節和諧,頗有民歌風情,但寫得比一般民歌更細膩,更含蓄。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傳誦。





青裁桃鳶


我認為,還是“踏”歌聲最形象,最貼切。雖然“專家”有自己的觀點,但也不能否定踏歌聲的準確性。唐宋詩詞很受百姓喜愛,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正是因為在民間流傳甚廣,詩詞的版本也就多樣化了。除非有人拿出了真跡,否則,誰也不能肯定哪一個字是準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