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


《周易》中說,“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人如果缺乏恆心、恆德,不能恆久地守持自己初心,就常常會因此蒙受恥辱。

在家書中,曾國藩屢屢泛論“恆”的重要。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

他還以高標準嚴要求的方式將“無恆”視為自己的一恥:“餘生平坐無恆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已可深恥矣。”

三十一歲那年,曾國藩給自己定下了日課十二條:

主敬,靜坐,早起,讀書不二,讀史,謹言,養氣,保身,日知所亡,月無亡所能,作字,夜不出門。

他不折不扣地堅持了半生!

就曾國藩練習書法來說,他自幼練習書法,一直到老。終其一生,所寫的日記、書信及奏稿數以千萬字計,均為楷書或行書。

這份耐心,這種毅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我們很多時候,常常是三分鐘熱度,半途而廢。這種做事沒恆心的毛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使我們對自己失去信心,甚至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人而無恆,終身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