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因愛新覺羅·玄燁而改名,劉備玄德為什麼不改?

早晨初生的太陽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是皇帝,而劉備(雖然是三國)但也是一國的皇帝,在中國的歷史上,皇帝給下臣(下人)改名、改字都可以,但給一個同樣是皇帝的人改名、改字是不可以的。給一個皇帝更改名字就意味著要去改變這段歷史,因為中國的歷史是按照朝代來寫歷史的,劉備(劉玄德)是代表一個朝代,代表蜀國的,歷史已經記載了下來且樹碑立傳。臣和民跟這些王朝(皇帝)歷史是沒有什麼關係的,如果有關係,後代的皇帝也可以更改他的名字,這不會影響到歷史的書寫。



一介須翁


清朝的時候,一本《說唐全傳》成了爆款小說。李淵的兒子李玄霸也被這本小說寫成了李元霸,原因很簡單,就是要避愛新覺羅.玄燁的諱。在清朝的時候,忘記避聖諱,運氣不好的話得殺頭,運氣好的話不死也得脫層皮。《說唐》流行於街頭說書人口中,在那個時代,借那些說書人熊心豹子膽,他們也不敢說“玄”字,也不敢說李玄霸。清朝說書文化的盛行,人們在街頭聽說書人說“李元霸”聽多了,於是李元霸的事蹟就深入人心了。到了大清完了的時候,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李元霸在隋唐演義類小說裡的名字也沒有改回“李玄霸”。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就是要避諱三類人,第一類就是比自己尊貴的人,比如大官,貴族什麼的,而皇帝是最大的官,所以全天下都要避諱他,不能說他他的名字,哪怕名字當中的某一個字。

第二類就是親者,比如哥哥,比如姐姐,比如父親,比如母親……等等長輩,不能說他們的名字。

第三類就是賢者,就是那種道德非常完美,且對國家有大功勞或者老百姓有大功勞的人,這類人非常稀有,比起熊貓也差不多,比如孔子那樣的人。

劉備呢,算是第一類和第三類吧。劉備代表的是興復漢室,以中興復國為目的,代表廣大儒家思想的忠實擁護者。


白開水的張


古代的中國,有“為尊者諱”的傳統,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要避開尊長之人的名字。皇帝的名諱,臣民是不能亂用的。比如說清朝同治年間江蘇書局發行的《唐會要》,為了避康熙皇帝“玄”字諱,李玄霸就被改成了李元霸。

而康熙為什麼不給劉玄德改名有很多原因第一,博覽群書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而且還對劉關張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是個三國迷。

二,因此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是一個仁義無雙的君子。作為三國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潛意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認為劉備在歷史上就是個仁義無雙的君子,康熙說自己是劉備的轉世,其實是為了宣揚自己就是古今無雙的仁義之君。

三,康熙皇帝為了穩定局勢,因此也就需要藉助關羽的形象來安穩人心,維持“忠君”的社會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說自己的關羽轉世,畢竟關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說自己是劉備轉世,然後關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康熙皇帝最終的目的,還是想用關羽來抬高自己,同時還要求滿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學習,對“劉備”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


奔跑的安哥


避帝諱這種事情古來有之,源自何時已經在無考。據史籍記載,中國傳統陰曆的正月原本叫政月,後來為了避秦始皇趙政的帝諱,改為了正月;相國二字本為相邦,後來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帝諱改為了相國。由此可見,在自中國最早的兩個大一統王朝秦、漢開始,避帝諱的制度就已經相當嚴格和完備了。

古人避帝諱的方式

所謂避帝諱,簡單講就是:皇帝名字中用過的字,其他人就不能再用了!當然,這類情況通常只限於本朝皇帝,對於前朝皇帝的帝諱相對不是那麼嚴格。畢竟江山都易主了,前朝皇帝還拽個什麼勁兒?甚至前朝皇帝還必須避本朝皇帝的帝諱!最著名的莫過於唐玄宗李隆基了,因為廟號中出現了清聖祖玄燁名諱中的玄字,唐玄宗宰相作古千年之後,居然被清人改稱為了唐明皇……可本人有些不解,明字在清王朝不也是禁忌嗎?

古人避帝諱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改名,既然皇帝名諱中出現了某個字,臣民自然是不能再用了,那就只能改名了。以唐朝的開國元勳英國公李勣為例,他原本就徐世勣,字懋功,《說唐》中的所謂“徐茂公”實際上是以訛傳訛。後來,徐世勣因功被唐高祖李淵賜國姓李、改名李世勣。“玄武門之變”後不久,時任秦王李世民逼父退位、成為了皇帝,李世勣自然是要避帝諱、改名的。於是,李世勣名字中的世字被抹去了,成了李勣。

如果說李勣避唐太宗的帝諱是直接抹去了名字中的世字。那麼,唐太宗的胞弟李玄霸則是另外一種情形了。因為名字中出現了清聖祖名諱中的玄字,作古千年之後的李玄霸硬是被清人改為了李元霸!實際上不僅是名字,清康熙年間,但凡遇到玄字都是要避帝諱的,像李玄霸一樣玄字被改為元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

但避帝諱的方式遠不止一種,一些皇帝的名諱中出現了常用字,如果讓其他人改字,涉及面太廣、也太過麻煩。怎麼辦?於是,皇帝擺出了高姿態——既然大家避諱不便,那我自己改名算了。如宋太宗趙匡義,為避宋太祖趙匡胤的帝諱將名字改為了光義,可光義二字屬於典型的常用字,讓全國人民內改用他字顯然太過麻煩了,於是宋太宗將自己的名諱改為了趙炅。與此類似的還是清仁宗顒琰、清宣宗旻寧等,顒琰原名顒琰、旻寧原名綿寧,為了臣民避諱方便,父子二人將自己的名諱給改了。但寧字依然是常用字,怎麼辦?改用異體字!清宣宗將名諱中的寧字改為了甯字。

除了臣民改用他字和帝王改名之外,還有一種情形,那就是大家都不改。既然都不改,那避的哪門子帝諱?其實說不改也不完全正確,這種所謂不改指的是缺筆,即臣民遇到皇帝名諱中的字,少寫一筆。以清高宗弘曆為例,他的兄弟、叔伯兄弟都沒有像他的叔叔大爺一樣將胤字改為允字,但避帝諱還是必須的,那就是兄弟們名字中的弘字少寫最後一點。說是沒改,其實還是改了。在現而今的輸入法中,少點一點的弘字還是原來的那個弘字嗎?顯然不是了!

劉玄德為何不改名

既然李玄霸為了避清聖祖的帝諱被改為了李元霸,那麼,三國蜀漢政權烈祖昭烈皇帝劉玄德為何沒有被改名呢?一些人給出的理由是劉玄德是“聖賢”、不再避帝諱之列!這純屬牽強附會了……中國歷史上的正統王朝,沒有幾個認蜀漢政權為正統的,不少王朝索性稱其為“偽表”。魏晉時期李密的《陳情表》中就曾經寫道:“臣少事偽朝”,“偽朝”指的哪一朝?就是劉玄德的蜀漢政權!一個“偽政權”的皇帝,除了《三國演義》,恐怕沒有幾個朝代當它是正統的!又何來“聖賢”之說?無非亂世梟雄——軍閥而已。

但劉玄德的確沒有被清人改名,這又是為什麼呢?首先,玄德並不是名、而是字。在史料中出現較多的是劉備二字而非劉玄德,劉備二字不存在避清聖祖帝諱的問題。其次,避帝諱的方式不止改名一種,史料中劉玄德的玄字雖然不需要改,但缺筆還是必須的,通常情況下是少寫玄字的最後一點。

綜上所述,所謂李玄霸為避清聖祖玄燁的帝諱改名李元霸是事實。但劉玄德沒改其實並不準確,之所以沒“改”是因為劉玄德出現較少,出現更多地是劉備。劉玄德的玄字實際上還是要避清聖祖帝諱的,只不過採取了另一種方式——缺筆而已。少了最後一點的玄字還是原來的那個玄字嗎?顯然還是改了,只是改得不那麼明顯而已……


農民工歪說歷史


這題目起的有點匪夷所思。

劉備字玄德,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生於公元221年死於公元223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是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漢昭烈帝。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第四子,生於公元603年死於公元618年,位列隋唐第一猛將,隋唐十八好漢之首。

愛新覺羅·玄燁是,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的第三子父死己承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生於1654年死於1722年。

首先從三人的出場順序上就能看出來是劉備第一位,李元霸第二位,愛新覺羅·玄燁第三位,所以如題所說的李元霸因愛新覺羅·玄燁而改名這一點就不成立,況且他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歷史上查無此人。

劉備是本名,字是玄德,在古代“名”跟“字”並不是一個概念。在古代當子女出生後,長輩要給子女取一個名,在一生中,只有這個名才是最正式的稱謂。《禮記 曲禮》記載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說,不論男女,成年才取字,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人稱呼他。

按照古代稱謂禮儀,自稱時稱“名”,稱別人時稱“字”,是基本的禮貌。在人際交往中,對平輩或尊輩只能稱字,不能稱名,提到對方或別人時指名道姓、直呼其名,會被認為是一種不敬和冒犯的行為。下對上,卑對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因此,古人平輩互稱,晚輩、後人對長輩、前人多以“字”相稱,以示謙恭有禮。

所以說“名”與“字”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字是主要情感比較親密的人才會叫,而名就是日常交際時使用。比如我們看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面表達的就很清楚,外人稱劉備為“玄德公”也就是字的的尊稱,而劉備對別人介紹自己一般用“備”也就是自己的名。

愛新覺羅·玄燁是滿族人,愛新覺羅是他的姓,玄燁是他的名,所以跟“名”劉備,“字”玄德在姓氏上並不是一個概念。

綜合說就是以上三人的“姓”跟“名”跟“字”都不是一樣的概念,另外在古代自己的大號也就是“名”非常重要,尤其是本人成名之後都不會輕易改名,本身當時資訊不發達,試想如果劉備成名之後隨便改個名叫“劉老二”,誰還認他皇室宗親的身份。


屬馬姓楊


先搞清楚是誰在避諱,是李玄霸麼?(我不清楚有沒有這個人,暫且當有)李玄霸並沒有改名,只是康熙朝的臣民在書寫李玄霸時為避帝諱而改書寫李元霸,是後世人強行改名,真正意義上的改名的只會是為帝者當朝的臣民,地名或者別的東西,比如雍正朝的真定府,只因為音同,改名正定府,就是現在的河北正定(避諱避名諱不避年號),還有傳統的二十四節氣裡的驚蟄,原名啟蟄,避景帝名諱改驚蟄。


千夜


李玄霸是否真有其人,我們姑且不論,單論大清初入中原,立足未穩,大明餘部蠢蠢欲動,更有吳三桂葛爾丹內憂外患,這種格局下大清皇帝想單方面的滿漢全席一盤菜顯然不現實,所以有了這次對漢學文化的文字獄,至於筆者提問的為什麼改李玄霸而不改劉玄德,可能原因是劉玄德是皇室正統,而李玄霸乃李淵之子,而大唐滅大隋,乃漢人滅胡,大清江山也是滿人入關而得,故有為了忌諱,改了李玄霸而不改劉玄德,一個是反江山,一個是扶江山皇朝不倒,是不是該這麼理解呢?


廖夢


首先幫你捋一下這三個人出現的時間點

李元霸,是隋朝末年,唐朝初期的人物

愛新覺羅.玄燁是清朝的皇帝

劉備劉玄德是東漢末年的,

三個人劉備出現最早,李元霸次之,玄燁最晚

你說睡會因為一個還沒出現過的人改名字???


三少爺17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

1、身份問題,李元霸具考證並沒有此人,只在隋唐演義裡有小說人物,而且李元霸是一武夫身份相對較低。而劉備是做過皇帝的,身份上不輸於康熙;

2、姓名區分,李元霸是大名也就是正式的姓名,而劉備劉玄德,玄德是劉備的字並非名。3、四庫全書編撰的時候諸葛亮字孔明、王陽明等都是文字獄大興時期,諸葛亮、王陽明等都是備受推崇的聖人,並沒有因為帶有明字而在四庫全書中被篡改。

歡迎大家交流指正。


養生膳坊楊瑞傑


康熙為了拉攏人心,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說自己為劉備轉世。

據《清史稿》記載,康熙皇帝曾在一次早朝時,說自己是皇叔劉備的轉世。當然,如果僅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但如果您仔細想想,康熙皇帝作為一國之君,肯定是君無戲言。既然如此,康熙究竟為什麼要這樣說呢?下面就來給您揭秘。

在揭秘之前,小編先給您說說康熙皇帝的處境。公元1661年,順治皇帝駕崩後,年僅8歲的康熙繼任皇位,到14歲時開始正式掌權。在康熙初年,整個國家局勢還不穩定,內有權臣鰲拜,外有三藩作亂。因此,康熙皇帝所要解決的,其實是內憂外患的綜合性問題。

不過好在康熙還是很有能力的,先除掉了以鰲拜為主的權臣勢力集團,接著又平定了三藩之亂,然後還遠征準噶爾,又驅逐了虎視眈眈的沙俄。到康熙中晚期,國家的局勢便開始日趨穩定,併為“康乾盛世”的形成營造了良好的條件。就在此時,康熙卻一語驚人,當著大臣的面,說自己是劉備的轉世,至於其中的原因嘛,主要有3個:

第一:康熙是三國迷。

眾所周知,元末明初時期小說開始走紅。因此,羅貫中以陳壽的《三國志》為藍本,創作了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結果剛出來就廣受歡迎,雖然其中的內容和史實有明顯的差異,但作者以高超的寫作技巧,以及華麗的辭藻和流暢的語言,成功掩蓋了小說的瑕疵,令人一看就欲罷不能。博覽群書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而且還對劉關張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並從此愛上了小說,也迷上了三國英雄。

第二:劉備是仁義之君。

對比陳壽的《三國志》,我們很容易地發現,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明顯有著“尊劉貶曹”的味道,因此劉備在《三國演義》中的形象,就成了一個仁義無雙的君子。故此,作為三國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潛意識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認為劉備在歷史上就是個仁義無雙的君子,而且這種想法絕大多數人都有,歸根結底,康熙說自己是劉備的轉世,其實是為了宣揚自己就是古今無雙的仁義之君。

第三:準備和關羽搭上關係。

在唐宋時期,民間社會就有祭拜關羽的現象,尤其到元末明初,隨著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廣泛流傳,關羽的形象開始變得愈發高大,而且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正陽門時,還特意修建了一座關帝廟。到康熙時期,康熙皇帝為了穩定局勢,因此也就需要藉助關羽的形象來安穩人心,維持“忠君”的社會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說自己的關羽轉世,畢竟關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說自己是劉備轉世,然後關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

由此可見,其實康熙皇帝最終的目的,還是想用關羽來抬高自己,同時還要求滿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學習,對“劉備”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除此之外,康熙還下令好好維護正陽門旁邊的關帝廟,甚至還不惜筆墨為關帝廟題寫匾額,即“忠義”匾。最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在民間的聲望和地位也越來越高,以至於有村莊處皆有關帝廟,有關帝廟處皆香火不斷,使得百姓都能在“和諧”的社會環境下安居樂業,國家也能維繫著難得的太平盛世。

不管怎麼說,關羽成了忠義的代名詞,並且一直延續至今也都分毫未變。至於康熙皇帝究竟是不是劉備的轉世,其實也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畢竟康熙皇帝已經達到了他的最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