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原名李玄霸因爱新觉罗·玄烨而改名,刘备玄德为什么不改?

早晨初生的太阳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是皇帝,而刘备(虽然是三国)但也是一国的皇帝,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给下臣(下人)改名、改字都可以,但给一个同样是皇帝的人改名、改字是不可以的。给一个皇帝更改名字就意味着要去改变这段历史,因为中国的历史是按照朝代来写历史的,刘备(刘玄德)是代表一个朝代,代表蜀国的,历史已经记载了下来且树碑立传。臣和民跟这些王朝(皇帝)历史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有关系,后代的皇帝也可以更改他的名字,这不会影响到历史的书写。



一介须翁


清朝的时候,一本《说唐全传》成了爆款小说。李渊的儿子李玄霸也被这本小说写成了李元霸,原因很简单,就是要避爱新觉罗.玄烨的讳。在清朝的时候,忘记避圣讳,运气不好的话得杀头,运气好的话不死也得脱层皮。《说唐》流行于街头说书人口中,在那个时代,借那些说书人熊心豹子胆,他们也不敢说“玄”字,也不敢说李玄霸。清朝说书文化的盛行,人们在街头听说书人说“李元霸”听多了,于是李元霸的事迹就深入人心了。到了大清完了的时候,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李元霸在隋唐演义类小说里的名字也没有改回“李玄霸”。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就是要避讳三类人,第一类就是比自己尊贵的人,比如大官,贵族什么的,而皇帝是最大的官,所以全天下都要避讳他,不能说他他的名字,哪怕名字当中的某一个字。

第二类就是亲者,比如哥哥,比如姐姐,比如父亲,比如母亲……等等长辈,不能说他们的名字。

第三类就是贤者,就是那种道德非常完美,且对国家有大功劳或者老百姓有大功劳的人,这类人非常稀有,比起熊猫也差不多,比如孔子那样的人。

刘备呢,算是第一类和第三类吧。刘备代表的是兴复汉室,以中兴复国为目的,代表广大儒家思想的忠实拥护者。


白开水的张


古代的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通俗易懂的说法,就是要避开尊长之人的名字。皇帝的名讳,臣民是不能乱用的。比如说清朝同治年间江苏书局发行的《唐会要》,为了避康熙皇帝“玄”字讳,李玄霸就被改成了李元霸。

而康熙为什么不给刘玄德改名有很多原因第一,博览群书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而且还对刘关张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是个三国迷。

二,因此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一个仁义无双的君子。作为三国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潜意识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认为刘备在历史上就是个仁义无双的君子,康熙说自己是刘备的转世,其实是为了宣扬自己就是古今无双的仁义之君。

三,康熙皇帝为了稳定局势,因此也就需要借助关羽的形象来安稳人心,维持“忠君”的社会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说自己的关羽转世,毕竟关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说自己是刘备转世,然后关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康熙皇帝最终的目的,还是想用关羽来抬高自己,同时还要求满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学习,对“刘备”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


奔跑的安哥


避帝讳这种事情古来有之,源自何时已经在无考。据史籍记载,中国传统阴历的正月原本叫政月,后来为了避秦始皇赵政的帝讳,改为了正月;相国二字本为相邦,后来为避汉高祖刘邦的帝讳改为了相国。由此可见,在自中国最早的两个大一统王朝秦、汉开始,避帝讳的制度就已经相当严格和完备了。

古人避帝讳的方式

所谓避帝讳,简单讲就是:皇帝名字中用过的字,其他人就不能再用了!当然,这类情况通常只限于本朝皇帝,对于前朝皇帝的帝讳相对不是那么严格。毕竟江山都易主了,前朝皇帝还拽个什么劲儿?甚至前朝皇帝还必须避本朝皇帝的帝讳!最著名的莫过于唐玄宗李隆基了,因为庙号中出现了清圣祖玄烨名讳中的玄字,唐玄宗宰相作古千年之后,居然被清人改称为了唐明皇……可本人有些不解,明字在清王朝不也是禁忌吗?

古人避帝讳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改名,既然皇帝名讳中出现了某个字,臣民自然是不能再用了,那就只能改名了。以唐朝的开国元勋英国公李勣为例,他原本就徐世勣,字懋功,《说唐》中的所谓“徐茂公”实际上是以讹传讹。后来,徐世勣因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国姓李、改名李世勣。“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时任秦王李世民逼父退位、成为了皇帝,李世勣自然是要避帝讳、改名的。于是,李世勣名字中的世字被抹去了,成了李勣。

如果说李勣避唐太宗的帝讳是直接抹去了名字中的世字。那么,唐太宗的胞弟李玄霸则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因为名字中出现了清圣祖名讳中的玄字,作古千年之后的李玄霸硬是被清人改为了李元霸!实际上不仅是名字,清康熙年间,但凡遇到玄字都是要避帝讳的,像李玄霸一样玄字被改为元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

但避帝讳的方式远不止一种,一些皇帝的名讳中出现了常用字,如果让其他人改字,涉及面太广、也太过麻烦。怎么办?于是,皇帝摆出了高姿态——既然大家避讳不便,那我自己改名算了。如宋太宗赵匡义,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帝讳将名字改为了光义,可光义二字属于典型的常用字,让全国人民内改用他字显然太过麻烦了,于是宋太宗将自己的名讳改为了赵炅。与此类似的还是清仁宗顒琰、清宣宗旻宁等,顒琰原名顒琰、旻宁原名绵宁,为了臣民避讳方便,父子二人将自己的名讳给改了。但宁字依然是常用字,怎么办?改用异体字!清宣宗将名讳中的寧字改为了甯字。

除了臣民改用他字和帝王改名之外,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大家都不改。既然都不改,那避的哪门子帝讳?其实说不改也不完全正确,这种所谓不改指的是缺笔,即臣民遇到皇帝名讳中的字,少写一笔。以清高宗弘曆为例,他的兄弟、叔伯兄弟都没有像他的叔叔大爷一样将胤字改为允字,但避帝讳还是必须的,那就是兄弟们名字中的弘字少写最后一点。说是没改,其实还是改了。在现而今的输入法中,少点一点的弘字还是原来的那个弘字吗?显然不是了!

刘玄德为何不改名

既然李玄霸为了避清圣祖的帝讳被改为了李元霸,那么,三国蜀汉政权烈祖昭烈皇帝刘玄德为何没有被改名呢?一些人给出的理由是刘玄德是“圣贤”、不再避帝讳之列!这纯属牵强附会了……中国历史上的正统王朝,没有几个认蜀汉政权为正统的,不少王朝索性称其为“伪表”。魏晋时期李密的《陈情表》中就曾经写道:“臣少事伪朝”,“伪朝”指的哪一朝?就是刘玄德的蜀汉政权!一个“伪政权”的皇帝,除了《三国演义》,恐怕没有几个朝代当它是正统的!又何来“圣贤”之说?无非乱世枭雄——军阀而已。

但刘玄德的确没有被清人改名,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玄德并不是名、而是字。在史料中出现较多的是刘备二字而非刘玄德,刘备二字不存在避清圣祖帝讳的问题。其次,避帝讳的方式不止改名一种,史料中刘玄德的玄字虽然不需要改,但缺笔还是必须的,通常情况下是少写玄字的最后一点。

综上所述,所谓李玄霸为避清圣祖玄烨的帝讳改名李元霸是事实。但刘玄德没改其实并不准确,之所以没“改”是因为刘玄德出现较少,出现更多地是刘备。刘玄德的玄字实际上还是要避清圣祖帝讳的,只不过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缺笔而已。少了最后一点的玄字还是原来的那个玄字吗?显然还是改了,只是改得不那么明显而已……


农民工歪说历史


这题目起的有点匪夷所思。

刘备字玄德,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生于公元221年死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是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汉昭烈帝。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第四子,生于公元603年死于公元618年,位列隋唐第一猛将,隋唐十八好汉之首。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第三子父死己承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生于1654年死于1722年。

首先从三人的出场顺序上就能看出来是刘备第一位,李元霸第二位,爱新觉罗·玄烨第三位,所以如题所说的李元霸因爱新觉罗·玄烨而改名这一点就不成立,况且他只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查无此人。

刘备是本名,字是玄德,在古代“名”跟“字”并不是一个概念。在古代当子女出生后,长辈要给子女取一个名,在一生中,只有这个名才是最正式的称谓。《礼记 曲礼》记载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论男女,成年才取字,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人称呼他。

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提到对方或别人时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下对上,卑对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因此,古人平辈互称,晚辈、后人对长辈、前人多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所以说“名”与“字”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字是主要情感比较亲密的人才会叫,而名就是日常交际时使用。比如我们看三国演义电视剧里面表达的就很清楚,外人称刘备为“玄德公”也就是字的的尊称,而刘备对别人介绍自己一般用“备”也就是自己的名。

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族人,爱新觉罗是他的姓,玄烨是他的名,所以跟“名”刘备,“字”玄德在姓氏上并不是一个概念。

综合说就是以上三人的“姓”跟“名”跟“字”都不是一样的概念,另外在古代自己的大号也就是“名”非常重要,尤其是本人成名之后都不会轻易改名,本身当时资讯不发达,试想如果刘备成名之后随便改个名叫“刘老二”,谁还认他皇室宗亲的身份。


属马姓杨


先搞清楚是谁在避讳,是李玄霸么?(我不清楚有没有这个人,暂且当有)李玄霸并没有改名,只是康熙朝的臣民在书写李玄霸时为避帝讳而改书写李元霸,是后世人强行改名,真正意义上的改名的只会是为帝者当朝的臣民,地名或者别的东西,比如雍正朝的真定府,只因为音同,改名正定府,就是现在的河北正定(避讳避名讳不避年号),还有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的惊蛰,原名启蛰,避景帝名讳改惊蛰。


千夜


李玄霸是否真有其人,我们姑且不论,单论大清初入中原,立足未稳,大明余部蠢蠢欲动,更有吴三桂葛尔丹内忧外患,这种格局下大清皇帝想单方面的满汉全席一盘菜显然不现实,所以有了这次对汉学文化的文字狱,至于笔者提问的为什么改李玄霸而不改刘玄德,可能原因是刘玄德是皇室正统,而李玄霸乃李渊之子,而大唐灭大隋,乃汉人灭胡,大清江山也是满人入关而得,故有为了忌讳,改了李玄霸而不改刘玄德,一个是反江山,一个是扶江山皇朝不倒,是不是该这么理解呢?


廖梦


首先帮你捋一下这三个人出现的时间点

李元霸,是隋朝末年,唐朝初期的人物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皇帝

刘备刘玄德是东汉末年的,

三个人刘备出现最早,李元霸次之,玄烨最晚

你说睡会因为一个还没出现过的人改名字???


三少爷17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1、身份问题,李元霸具考证并没有此人,只在隋唐演义里有小说人物,而且李元霸是一武夫身份相对较低。而刘备是做过皇帝的,身份上不输于康熙;

2、姓名区分,李元霸是大名也就是正式的姓名,而刘备刘玄德,玄德是刘备的字并非名。3、四库全书编撰的时候诸葛亮字孔明、王阳明等都是文字狱大兴时期,诸葛亮、王阳明等都是备受推崇的圣人,并没有因为带有明字而在四库全书中被篡改。

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养生膳坊杨瑞杰


康熙为了拉拢人心,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说自己为刘备转世。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皇帝曾在一次早朝时,说自己是皇叔刘备的转世。当然,如果仅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但如果您仔细想想,康熙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肯定是君无戏言。既然如此,康熙究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下面就来给您揭秘。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说康熙皇帝的处境。公元1661年,顺治皇帝驾崩后,年仅8岁的康熙继任皇位,到14岁时开始正式掌权。在康熙初年,整个国家局势还不稳定,内有权臣鳌拜,外有三藩作乱。因此,康熙皇帝所要解决的,其实是内忧外患的综合性问题。

不过好在康熙还是很有能力的,先除掉了以鳌拜为主的权臣势力集团,接着又平定了三藩之乱,然后还远征准噶尔,又驱逐了虎视眈眈的沙俄。到康熙中晚期,国家的局势便开始日趋稳定,并为“康乾盛世”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就在此时,康熙却一语惊人,当着大臣的面,说自己是刘备的转世,至于其中的原因嘛,主要有3个:

第一:康熙是三国迷。

众所周知,元末明初时期小说开始走红。因此,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创作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结果刚出来就广受欢迎,虽然其中的内容和史实有明显的差异,但作者以高超的写作技巧,以及华丽的辞藻和流畅的语言,成功掩盖了小说的瑕疵,令人一看就欲罢不能。博览群书的康熙皇帝,自然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而且还对刘关张三兄弟更是崇敬有佳,并从此爱上了小说,也迷上了三国英雄。

第二:刘备是仁义之君。

对比陈寿的《三国志》,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明显有着“尊刘贬曹”的味道,因此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成了一个仁义无双的君子。故此,作为三国迷的康熙皇帝,他在潜意识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认为刘备在历史上就是个仁义无双的君子,而且这种想法绝大多数人都有,归根结底,康熙说自己是刘备的转世,其实是为了宣扬自己就是古今无双的仁义之君。

第三:准备和关羽搭上关系。

在唐宋时期,民间社会就有祭拜关羽的现象,尤其到元末明初,随着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广泛流传,关羽的形象开始变得愈发高大,而且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修正阳门时,还特意修建了一座关帝庙。到康熙时期,康熙皇帝为了稳定局势,因此也就需要借助关羽的形象来安稳人心,维持“忠君”的社会秩序。然而,康熙又不能说自己的关羽转世,毕竟关羽也不是真命天子,所以就说自己是刘备转世,然后关羽也就成了康熙的“二弟”。

由此可见,其实康熙皇帝最终的目的,还是想用关羽来抬高自己,同时还要求满朝文武都要向他“二弟”学习,对“刘备”一定要忠心耿耿,不能有二心。除此之外,康熙还下令好好维护正阳门旁边的关帝庙,甚至还不惜笔墨为关帝庙题写匾额,即“忠义”匾。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在民间的声望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于有村庄处皆有关帝庙,有关帝庙处皆香火不断,使得百姓都能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安居乐业,国家也能维系着难得的太平盛世。

不管怎么说,关羽成了忠义的代名词,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也都分毫未变。至于康熙皇帝究竟是不是刘备的转世,其实也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康熙皇帝已经达到了他的最终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