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灾害对农产品(白糖、棉花等)的影响

蝗虫,生物分类上属于蝗科,直翅目昆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种类有很多,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身体明显地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通常为绿色、 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像牙齿一样的灰褐色的坚硬口器适合咀嚼比较坚硬的禾本科植物的叶子,也因而成为臭名昭著的农业害虫。前胸背板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轻薄的后翅上,能飞行,发达的后肢使它成为跳跃高手,外骨骼坚硬,,胫骨上尖锐的锯刺可以作为有效的防卫武器。它的繁殖方式是通过两只蝗虫雄上雌下实现。蝗虫性格爆裂,受到惊吓会弹跳,常常以一草根、嫩叶为主食,卵产在洞里,寿命大约6个月。

蝗虫灾害对农产品(白糖、棉花等)的影响

它的历史比人类还要长,并与人类的农业生活息息相关。蝗虫影一样响着人们的农业耕作,而这也成为文学不可或缺的题材,人们对蝗虫的描写多出现于诗歌当中,如《诗经》中所提到的 "去其螟螣,及其蝥贼""降此蝥贼,稼穑卒痒",写的是蝗虫对农业的危害,表达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对它的厌恶。 随着时代的发展,蝗虫作为一种自然灾害,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断地变化,从我国古代早期的以"巫文化"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到考虑到统治者政治是否清明的天人感应的儒家文化,到因阶级压迫而爆发农民起义,再到和谐共存的生态文化,蝗虫与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独特的 "蝗文化"。

蝗虫灾害对农产品(白糖、棉花等)的影响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蝗灾持续入侵东非,蝗虫还飞过红海蔓延至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西南亚国家。目前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蝗虫数量已达3600亿只。若到6月蝗灾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或再增500倍。

蝗虫灾害对农产品(白糖、棉花等)的影响


沙漠蝗虫是蝗虫灾害中最厉害的一种,因为他们具有远距离飞行能力,每年可以繁衍二道五代。非洲上一次蝗虫大规模灾害发生在2004-2005年,这在西非造成了严重的农作物损失,并对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据报道这种贪婪的昆虫会影响全世界十分之一人口的生计。非洲政府的资金和装备的缺乏也严重的影响了对蝗虫灾害的防控。目前肯尼迪只有五架飞机在喷洒农药,联合国表示立即需要7600万美元的帮助治理这场蝗虫灾害。

目前的非洲蝗虫所造的灾害实际上并不是今年突然大爆发,而是从2013年左右就开始慢慢酝酿,也就是说从二零一三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在非洲的索马里等地区非洲蝗虫的数量就与日俱增,终于在今年迎来了数量的大爆发。我们都知道蝗虫是一种害虫,不停地啃食庄稼叶片,农作物的叶片被蝗虫啃食干净之后就会死亡。而蝗虫每天不知疲倦的为了填饱肚子就必须寻找新的农田进食,目前非洲蝗虫已经是慢慢的进入我们国家,一方面是从西南,一方面是从西北,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本次的蝗灾必然会对我们国家产生影响,只是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我们采取措施的力度和及时性。

蝗虫灾害对农产品(白糖、棉花等)的影响

目前的蝗灾已经造成全球1/10的人口粮缺失,那么必然今年全球缺少粮食的情况会加剧,我们国家又是一个农业大国,连续三年的粮食丰产造成了我们国家粮食价格连续三年下降,让很多种地的农民朋友非常的不满意。

农产品的大行情往往是由供给端驱动的,受灾主要地区印度等地,从进口角度看,棉花、糖和小麦、大麦、稻米、玉米和花生占比较高,这些品种都是受影响较大的品种,需要持续关注沙漠蝗虫对印度等地区农产品的影响。

那么对于沙漠蝗虫目前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喷洒杀虫剂,但是效果有限。FAO(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警告称,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控制,导致蝗虫继续,蝗虫的灾害在6月份将会更加严重,届时蝗虫数量将会增加500倍以上,那么到时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

综上,我们判断沙漠蝗虫灾害可能导致印度等地棉花、糖和小麦等农产品造成很大等影响,但是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等阻隔,蝗虫灾害对我国等影响很小,重点关注受灾地区棉花、白糖等商品等减产情况。

从对我国农产品影响等角度分析,虽然我们判断蝗虫灾害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但是也没有办法判断蝗虫灾害会对棉花、白糖等农产品产量造成多大的减产,但是“真相”可能并不是发动行情的主要因素,资金可能更需要的是故事和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