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博導被曝壓榨辱罵學生:“垃圾一樣的東西,有什麼資格休息”。你怎麼看待?

魔力俠曹操


我這麼跟你說吧 我們生化的老師 做實驗出錯時-大學的垃圾廢材 你是不是覺得這個老師很不尊重人 相反 他說完你之後立刻很仔細很認真的教你 甚至會給你找各種學習資料 會幫你打點一些事情 只是希望你上進 不要做個基本實驗啥都不知道 是個非常好的老師 我不相信一句話否定一個人 現在很多老師都是口是心非 還有 你啥都不做 什麼都不搞 氣的爆粗口的正常 我們生化老師的博士導師當時把個女生罵哭了 因為沒有作為而且跟不上進 你知道嗎研究生博士生拿著錢的 啥也不幹 混日子 你還當個屁研究生博士生 直接把那個女生遣送走了 還有 什麼都不做 還想休息是真的 我能普通本科都沒有周六日休息 跟了導師的更加沒有寒暑假😂😂這位導師語氣有點重 我不瞭解他 所以不評價中等 因為我之前也跟了個差不多的但是但語氣沒有那麼重 捱罵是常事了 但不可否認絕對是個好老師。


盈盈美夢


作為一名有類似經歷的畢業生,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畢業很多年了,但我一直不後悔當初不讀研的決定,雖然當時身邊的同學都在準備考研,家裡也一直在勸我考研,畢設指導老師也勸過我,但我還是跟隨了自己的本心!

首先我承認,我不是個適合科研的人,雖然我就讀的是國內重點大學,科研氛圍非常濃郁,保研率高達30%,剩下的絕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考研!


在上大學前我就沒有考研的打算,上大學後更堅定了我的想法,正是因為我有了這個想法,所以我的關注重點就和普通學生不一樣!因此我也瞭解到了更多的內幕!

在大學期間,或多或少地會接觸實驗,也有很多的機會進實驗室,我深知做實驗的痛苦和無奈,也看到了很多的師兄師姐們為了完成自己的項目日漸滄桑!

凌晨兩點鐘都會看到實驗室忙碌的身影,其它時間基本都在忙著寫論文,這種強度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或者說,如果你沒有對科研的決心,是堅持不下來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研究生肄業!相比於研究生期間的強度,辦公室的996簡直太輕鬆了!

如果遇到靠譜的指導老師還好,但不能保證所有的老師都是那麼仁慈的,研究生就是導師的免費勞動力,這個形容詞很真實!

你可能會被導師外派到公司做實驗,但是卻只給能保證基本生活的費用,到了快畢業的時候,導師會想盡各種辦法“挽留”你,因為你走了,就沒人給他幹活了!每個行業都是這樣,蛋糕就那麼大,誰都不想多個人吃!



很多人認為,碩士研究生很厲害,其實並不是,能有資格讀碩士,只能說明你具有做科研的基本素養,但離做實驗還差得遠!可以說是高不成低不就,碩士畢業並不能在本行業做出什麼貢獻,可以說很多的碩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並沒有什麼實際的價值!

很多人願意花三年或兩年的時間去深造自己,不能說是全部專業,但大部分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讀完研並不能在本專業獲得很多的建樹。

工作後,我瞭解到很多行業,或者說是絕大多數的行業是不用這麼高的學歷的,大學本科的程度就夠了!而且很多公司並不喜歡研究生(大公司除外),因為他們心高氣傲,不能很快投入工作,如果不是科研或者研發類的工作,研究生真的不適合,畢業後的工資和期望差太多,不肯踏心工作,這都是很多通病!畢竟,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希望能趕快獲得回報,但事實是很殘酷的!

再回過來說說這件事,這種導師不在少數,因為很多研究生其實科研能力並不強,而且嬌生慣養下吃不了科研的苦!自然會讓導師很生氣,畢竟年代不同了!


這些年考研及其火爆,今年甚至超過350萬人選擇報考研究生,但實際上真正想讀研究生,或者真正想做科研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只是想混個學歷罷了!

大學時代的缺憾想通過研究生彌補,或許會成功,但這條路太難!人畢竟都是要走進社會的,這個時代,不會餓死任何人,只要有想法,有能力,想要獲得成功並不難!

在這裡同樣也要對那些導師說句話,學生是你們培養的對象,但手段不要太狠,可能初心是好的,但這種方式在這個時代行不通!而且學生不是免費的勞動力,學生報考你的研究生是想學這本事的,希望你們不吝賜教,畢竟教育這件事是很高尚的,為的是祖國的未來!


專注教育的尚老師


我覺得沒什麼,一時氣話而已,一般罵這麼狠的導師是真的對你好。我老師罵人也很狠,很多難聽的話也罵得讓人受不了,讓人感到很屈辱。但是我從心底感激他,一點都不恨他,沒有他給的壓力,我不會那麼努力,我一身本領都是他教給我的,並且關鍵時刻也幫了我。


豪斯醫生


我頂老師,這樣的老師才是嚴師。能碰到是福氣。就像我高中時候一個班主任跟蹤我同學去網吧,後來給我同學送回家。


浪來浪去浪不夠


這個老師這麼毫無顧忌的罵學生的確是不對,方式方法有問題。但從一些細節上看老師罵學生主要是對學生惰性,說的也都是學業的問題。

我也說說我知道的導師,兩個導師,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學院。

一個對學生很嚴厲,他也說過如果你每天早上8點鐘來晚上6點鐘走,那你就延期兩年畢業吧這樣的話。一到辦公室,基本就是一個一個過堂一樣的問學生實驗情況、訓斥。學生怕的要死,真的就如老鼠見了貓。但到要畢業了,就發現該發的論文早發了,影響力因子也夠了,踏踏實實準備論文就等畢業了。所以學生回頭看看被老師罵,也是值得的。

另一個老師對學生特隨和,平時不怎麼過問實驗情況,基本前半段學生過的很愜意,但到了後一半或最後一年就很抓狂,文章一篇沒發,影響力因子就更無從談起,離畢業的時間不遠了,那最後的這段時間基本就是為了趕實驗生不如死的狀態。


TREX


措辭嚴厲了一些。但心是好心啊。

學習期間生活壓力一般都不會太大,還真得用心搞研究。我碩士期間有段時間就挺放縱,導師管的松,很多知識都學的不紮實。我們導師算是我們專業學術水平最高的,好在後期指導的挺用心。

其他導師的學生那就更放了。我感覺他們畢了業比本科生強不了多少。

碩士,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期間,有個嚴格的好老師帶其實是福分啊。有些好,只有工作了以後才能感受到。

你看成龍,洪金寶那些,師傅那都可以揍,嚴師出高徒。現在他們絕對會感謝,一個個都是帶了一身本事出來的。現在的學生都有點兒玻璃心,一個好的老師,就是半個父母,只要他不是變態,虐待狂,而是真心為了你的學業,打你兩下,罵你幾句又如何?

最後結果就是,好的老師以後不願意用心帶,垃圾老師該噁心你照樣噁心你。


Damonshui


這個問題其實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

對於老師

一個年輕的博士生導師,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系特別研究員/長聘教軌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專家。從本人的履歷來看,絕非是混出來的,只會做口頭文章的那種。

之所以能夠在群裡破口大罵,可能一方面是怒其不爭,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學生對課題以及研究的態度讓他覺得忍無可忍了。

而從微信群的名稱“基礎模型重大創新小分隊”來看,這個導師所帶的課題組可能屬於那種基礎研究項目,而並非工程項目【備註】。所以對於學生來講,可能吸引力就不是那麼大,相應的有些懈怠就很正常了。

對於學生

但是,我們可以看下他為什麼會罵這些學生呢?是平白無故的麼?當然不是。


作為博士生,也可以算是從千軍萬馬中殺將出來的,卻沒有能夠及時完成導師交予的任務,甚至寫的東西讓老師能在群裡面大罵出口,可見確實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之處。

回想現在的整個教育體系中,很多的學生都是經過了12年的高壓之下(小初高12年),終於考上了大學,相當一部分學生就開始放縱自己了,考試60分萬歲,只要不掛科就好。

但到了臨近大四的時候,發現自己並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家裡又沒有什麼過硬的門路,將來就業存在困難,於是就開始拼命準備考研,研究生快畢業的時候又開始準備讀博,延長自己的準備就業時間,其實是相當一部分人的想法。

在考博的時候,目的就不是為了好好研究項目,對專業方向感興趣,不好好配合老師也就很正常了

缺少敬畏之心

之前,老師在我們國家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由“天地親君師”的順序就可以看出來,天地再現,接下來是父母至親,再次是君王,緊跟其後的就是老師。只可惜在動亂年代之後,老師的地位就大不如從前了。加之現在“巨嬰”橫行,更是打不得罵不得了。

誠然,回想當初我們上學那段時間,老師對我們的要求非常嚴格,也有大罵出口的時候,當時也頗有怨言。但當我們在職場中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後,回想起老師當年的嚴格要求,當年的怨言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剩下的只有感激。

只要老師是處於公心,並非出於自己的私利角度,對學生要求嚴格,並非壞事,也不必大驚小怪,畢竟“嚴師出高徒”啊。

【備註】

  1. 基礎研究項目:出於對基礎科學(如基礎數學、材料等)未來發展方向的預估,推出的課題項目,項目完成後可能會超出現狀,不一定能夠立刻見效,一般經費較少或者研究時間較長;

  2. 工程項目:現有的實際項目,研究完成後可以立刻或者很快就投入使用,見效比較快,實驗環境也比較豐富。最重要的是經費充足,多有企業贊助。


全腦開發程老師


查了一下,這個新聞爆出時間是2019.3.25 他的經歷:倪冰冰在國際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頂尖期刊與會議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IEEE T-PAMI、IJCV等頂級期刊論文30餘篇。CVPR、ICCV等國際頂尖計算機視覺會議論文40餘篇。

所發表論文的Google Scholar引用次數為2900餘次,H-因子27,SCI他引500餘次。獲ICPR2012-HARL、CVPR2015-THUMOS行為檢測競賽第一名、ECCV2014-ChaLearn行為識別競賽第二名。

2011年度泛太平洋多媒體會議(PCM2011)最佳論文獎。

2017阿里巴巴天池國際AI醫療競賽第一名(1/2887)。

2018年BOT國際智能零售算法大賽第一名(1/411)。

倪博士被IBM公司T. J. Watson研發總部評選為2010年全球多媒體與信號處理領域十大新銳之一 (Emerging Leaders in Multimedia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8年被主流科技媒體評選為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位華人人工智能學者之一。

獲獎情況:l 2015年中組部第十一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

l 在國際人工智能領域最頂尖學術會議CVPR/ICCV/NIPS/ECCV/AAAI/IJCAI發表論文40餘篇。

l 2018年獲主流媒體《新智元》評選位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100位華人人工智能學者之一。

l 2015年獲得THUMOS2015行為檢測國際競賽第一名。

l 2010年獲美國IBM公司T.J.Watson研究總部“多媒體與信號處理全球十大新銳學者”獎 。

l 2011年獲得泛太平洋多媒體大會(PCM)最佳論文獎。

l 獲得2012年國際模式識別旗艦會議ICPR行為識別競賽第一名。

l 獲得2014年國際計算機視覺旗艦會議ECCV行為識別競賽第二名。

l 獲得2017年阿里巴巴天池智能醫療大賽複賽第一名(人工智能肺小結節檢測),全球共有2887支專業隊伍參加。

l 獲得2018年BOT國際新零售數據智能大賽第一名,全球共有411支專業隊伍參加。

綜上,他有這個說的實力,但是除了是科研人員,同時也是一位老師,這種表達方式,德不配位。




人生若只如初見757473


上海交大博導被曝辱罵學生:垃圾一樣的東西,有什麼資格休息。近日,有網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導師倪某,在學術交流群裡要求學生無休工作,並辱罵學生稱“你們這些垃圾、白痴,有什麼資格需要休息”。25日,上海交大電子系回應稱已注意到相關反應,正瞭解情況。

回答


這個名校的博導已經處在教育食物鏈的頂端了,所以,他辱罵自己的學生是垃圾、白痴,沒有資格休息,其實這是今天社會教育現實的某種折射,師生之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師生之情,只有利益、利害、利用。

權力和利益密不可分。導師有了權力,就有了攫取利益的資本。導師在教育學術科研食物鏈的頂端,他下面的學生是他食物的一部分,或者是人格的辱罵,或者說是工作的壓榨,為其打工,完成本該導師完成的事情。所以,就有了這樣的怪現象,研究生把導師稱為老闆,自己不是導師的學生,是老闆的打工仔。

高校及科研機構的某些教授,不能因為其有較高的學術成績,學歷資歷,有知識分子的似乎清新的口碑,就認為他們是清水出芙蓉的小白兔,是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其實他們同樣是社會中人,利慾薰心之輩比比皆是,未必就學高為師身正為楷模了。一些人同樣見錢眼開,因為手中有學術權力,科研資金的分配權力,成為了某種程度的學閥之類,壓制人才,爭奪資源,攫取私利也非常能耐。這些也不是稀奇事,屢見不鮮。

所以,監督,考核,評議,懲罰都是必須的。有錯誤的說法,以為這些人培養不容易,何必太嚴厲太苛刻。殊不知某些人對下面的學生可是沒有教育之心,沒有師生的溫情,或沒有正常的師生倫理。

建立風清氣正的學術環境,迴歸正常有溫度的師生關係,導師有導師的道德,能力,操守,水準;學生有學生的樣子。這樣的師生之道,清清爽爽最好。

水鄉張光偉

我兒子是985大學畢業,2010年大學畢業也保研了,但他堅決不讀研,除了為了儘早減輕家庭負擔之外,理由就是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做學問淺了,做實操高了,讀愽很難拿學位。你有真本事,老闆(研導.博導稱謂)會找理由不放你,讓你幫他做項目,為他的名利出力,你沒實力,就得給老闆數目不菲的錢,讓他幫你想辦法拿學位!所以三五年拿不了碩士學位,六七年拿不了愽士學位的不乏其人,幾乎所有大學生都稱研導,博導為老闆,即可見學生與導師的對應關係。所以老闆罵學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當醫療,教育也金錢至上時,這社會就出毛病了!古往今來貧賤之人始終占人口絕大多數,商業化運作醫療,教育必然使絕大多數人缺醫,少教,看不起病讓人失去現在,讀不起書使人沒有未來,一個絕大多數人失去現在和未來的社會制度是不合理的。我不妒富,也不希望追求結果的平等,因為這會失去示範效應,使社會失去發展,前進的動力!但對生命權和教育權,只要是人就應站在同一起點,就應平等,機會均等才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源動力。


趣味秒懂百科全書


我孩子985畢業,放棄保研,申請了國外讀研,去國外沒選擇直博,而是先碩士,導師也是位中國985高校畢業出去的80後,為人非常和善,對所有學生都很好,只是年輕資歷不算牛,所以他拉項目也不容易,養學生自然也不容易,但他從未讓學生幫自己做過私事雜事家務事,孩子說也沒聽說身邊其他同學幫導師象國內讀研那樣為老師做雜事的現象。雖然導師很好,碩士畢業後,孩子還是選擇換一所學校,太不適應那邊的生活了,導師很理解,給出積極建議,孩子收到了港大的邀請準備去那見港大老師,導師及時勸阻,(現在看來這位老師好明智)推薦孩子去了他導師的學術競爭者一位即將古稀之年的老教授那,通過面試,孩子如願,這個老教授與之前老師他們學術流派(我一個外行用語)可能不同,還彼此不服呢,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學生很好,也罵學生,有次孩子穿拖鞋做實驗被狠批一頓,為了鼓勵學生也每週定時給學生派水果,一個即將退休的老人卻從未讓學生幫他做私事。也許好人必竟是多數,好為正常不足為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