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农民退出宅基地,必须自愿、有偿


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45%左右。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越来越多农民将进城落户,宅基地问题将不容小觑。


重磅!农民退出宅基地,必须自愿、有偿


最近几年尤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入城市,不少人还购买了商品房,其拥有的宅基地便闲置在农村,长期无人居住。城里人能购买农村买宅基地吗?目前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可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可盘活利用闲置住宅。当然了,如果农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地方政府不能强迫其退出宅基地。


所以,宅基地有偿退出制度的重点是自愿、有偿,必须是农民自愿退出,且集体经济组织或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宅基地有偿退出的适用对象是进城落户的农民;退出的宅基地仍属于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


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条件有哪些?


1、农户自愿申请退出的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必须办妥了确权颁证手续,已经取得了宅基地使用权证与房屋所有权证。



2、农户申请退出农村产权时已经在城镇拥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就业与可靠的非农收入来源。


3、老年农民退地后必须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或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以满足基本的养老需求。


4、每户退出产权都必须经过村集体经济组织“一事一议”的程序,并获得同意。


5、农户如果选择永久退出全部产权的话,就必须同时放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身份。


由于目前宅基地流转受限,缺乏市场价格,补偿金额也没有固定数字。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尊重客观实际基础上,划定补偿标准。各地按照实际情况,考虑地理位置的差异及面积大小,在统一标准上下浮动,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目前在某些试点地区,补偿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分阶段补偿。


农民可以选择退出宅基地三十年,村集体按年给予补偿,补偿金额由农民和村集体协商确定,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永久退出宅基地,村集体给予一次性补偿。


重磅!农民退出宅基地,必须自愿、有偿


宅基地有偿退出的程序是什么?


1、由农户户主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书面申请,但产权共有人都必须签字同意,申请书中要明确退出宅基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事由、四至与面积等。


2、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到申请后,核对农户条件、退出地块与面积等,报送乡镇政府审核同意后实施。


3、在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监督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农村土地产权评估委员会或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评估申请退出的土地与房屋的价值,出具双方签字认可的评估报告。


4、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退出与收储的书面协议,内容包括户主与共有人的姓名,退出土地与房屋的四至、面积,补偿标准、补偿金额与支付方式等,并进行公证。


5、农户根据协议获得补偿后,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县级主管部门依法负责变更权证登记,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退出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重磅!农民退出宅基地,必须自愿、有偿


国家自2015年开始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是这几年摸索出来、并将继续深化的政策之一。



由于涉及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等各方的重要事项,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依次为农户提交书面申请、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审核、专业机构评估价值、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农户获得补偿、县级主管部门变更权证登记等程序。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编 辑 | 刘 洋

运 营 | 利 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