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譜:戰“疫”,烏魯木齊“90後”響噹噹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郭軍鴿 唐紅梅 王磊 賈夢妍)這是一張張意氣風發的臉龐,這是一個個勇往直前的“戰士”……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批批“90後”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當代青年人的“硬核”擔當。

  我們一起來聽聽幾位烏魯木齊“90後”的戰“疫”故事。

  陳彤彤(1998年生)——

  多做一個口罩,也許就能多幫一個人

  在新疆樂貝爾貿易有限公司無菌車間包裝流水線上,看到從機器裡“吐”出來的口罩,“全副武裝”的陳彤彤動作麻利地裝進包裝袋。專注的模樣、熟練的操作,幾乎看不出她只是一位剛上崗不久的新手。

  陳彤彤是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的一名大三學生。春節期間,看到學校招募志願者信息,她第一時間報了名。

抗疫群英譜:戰“疫”,烏魯木齊“90後”響噹噹

陳彤彤(右)和同學一起摺疊防護衣。(受訪者供圖)

  縫紉、剪裁、製作面屏;給口罩裝袋、打包;把防護服摺疊分類裝箱……經過專業培訓,和陳彤彤一起到企業的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師生志願者被分配到了各個車間,參與生產工作。

  “剛開始手速慢,跟不上機器。但熟能生巧,現在一上午我已經能包裝近萬個口罩了。”陳彤彤笑道。

  由於穿著防護服,戴著口罩,一直坐著的陳彤彤只露出一雙眼睛。時間長了,坐久了,累了,她就會直直身子,聳聳肩,稍事休息,就繼續手上的工作。

  “多做一個口罩,也許就能多幫一個人,大家也會多一份心安。”陳彤彤說,這個寒假很特別,值得紀念。

  劉浩然(1997年生)——

  用青春詮釋職責

  每天凌晨0時至凌晨6時,經開區(頭屯河區)公安分局高鐵新區派出所民警劉浩然要與同事們輪班在室外檢查人員和車輛,一站就是六個小時。

  “前段期間滿負荷工作,在室外連續工作都感覺不到冷了。”劉浩然說,最近幾乎沒有人員和車輛上路,室外站半小時全身都會凍透,但他們也要站好每一班崗,不漏檢一車一人。

  二十多天來,劉浩然沒有休息。工作之餘,他會抽空給父母打個電話,但常常是剛說幾句話就接到了出警任務。

  近期出警,劉浩然做得最多的就是對居家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有些是獨居老人因擔心一線工作的子女而焦急,也有些是想出門工作而煩躁的年輕人,劉浩然為此專門學習了心理疏導的知識,還請教了老民警……

  “每天的工作量不小,但群眾的理解和配合是對我最大的肯定。”劉浩然說,當警察是從小的夢想,如今自己正在用青春詮釋職責。

  蘇靜(1995年生)——

  穿上防護服,感覺自己長大了

  2月17日,是蘇靜在水磨溝區振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度過的第25天。

  這些天裡,畢業於石河子大學藥學專業的蘇靜和同事一刻不停地忙碌,入戶監測居家人員身體狀況,測量體溫,轉運發熱病人……

抗疫群英譜:戰“疫”,烏魯木齊“90後”響噹噹

蘇靜(右一)和同事換上防護服準備工作。(受訪者供圖)

  “以前沒穿上防護服的時候,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穿上後,覺得自己長大了。”疫情發生後,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蘇靜說。

  前些天,凌晨兩三點,蘇靜和同事轉運一名肺結核引起的發熱患者時,看著患者恐慌的眼神,蘇靜不停地安慰,給他信心。“別怕,相信我們!”“你一定會沒事的……”

  除了轉運發熱患者,蘇靜和同事們還要負責居民日常的送醫送藥職責。

  “平時走2000步,最近看微信運動數字,每天都超過20000多步。”蘇靜說。

  醫生護士,救死扶傷!工作更累、風險更大,但蘇靜毫不畏懼: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

  李娟(1991年生)——

  這是我應盡的責任

  早上9點,鬧鐘未響,達坂城區西溝鄉陳麻子村衛生室村醫馬娟已經醒了。

  穿衣服間隙,她把當天要做的工作在腦海中過了一遍:“10點進村,對村衛生室、村委會等幾處場院消毒。10點30分入戶,村裡有兩個村民慢病復發,問問藥還有沒有,日常注意事項再叮囑一遍;外地返鄉的張叔(化名)要持續觀察,不能讓他們思想上鬆懈。再到村口值班,瞭解出入村人員的體溫監測情況……”

抗疫群英譜:戰“疫”,烏魯木齊“90後”響噹噹

達坂城區西溝鄉陳麻子村衛生室村醫馬娟幫忙給村民送菜。(受訪者供圖)

  疫情發生以來,馬娟堅守在農村疫情防控一線。

  穿上防護服,戴好口罩,馬娟來到衛生室辦公桌前,翻開門診日誌準備記錄一天的工作,以保證沒有任何疏漏。

  “時刻警惕,每一個異常情況都要關注到。”馬娟說,近一段時間,她每天吃住都在衛生室,讓村民隨時都能找到她。

  “村醫是每一個村莊的健康守護者,更是一個村莊的強心劑,這個時候村醫的堅守能更好地安慰村民,這是我應盡的責任。”李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