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能成功繼承汗位嗎?

愛看電視的藍胖子


可以的,多爾袞本就是努爾哈赤內定的接班人,他唯一的劣勢就在於努爾哈赤死時他年紀太小了,只有十四歲。

如果努爾哈赤活多幾年的話,就可以保證多爾袞的順利繼承汗位了。不過論年紀、論資歷,多爾袞都不及他的幾個哥哥,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就得看他自己了。



努爾哈赤把心思放在了自己的三個幼子身上,其中最受重視的就是多爾袞

多爾袞之所以會受到努爾哈赤的重視,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或者本事,也不是他就有多討父親的歡心。最主要原因就是四個字:子以母貴。因為努爾哈赤疼愛多爾袞三兄弟的母親——大妃阿巴亥,愛屋及烏,多爾袞是沾了他母親的光。

努爾哈赤一生有十六個妻子,十六個兒子和八個女兒,其中阿巴亥年紀最小,才十二歲就嫁給了努爾哈赤,可卻和丈夫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從1601年到1626年,阿巴亥陪伴了年長她三十一歲的丈夫,整整二十六年,何況努爾哈赤十六子中,阿巴亥一人就生了三個: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努爾哈赤一生有四個重要的女人,稱為“四大福晉”:元妃佟佳氏、繼妃富察氏、側妃葉赫那拉氏、大妃烏喇那拉氏(阿巴亥)。佟佳氏生有長子褚英和次子代善、富察氏生三子莽古爾泰、葉赫那拉氏生皇太極、阿巴亥生多爾袞三兄弟。早在1615年開始,褚英被殺、代善因為謠言、莽古爾泰因為不孝,兩人都被排除出繼位人選,所以剩下的繼位人選就是皇太極、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四人。



為了保證多爾袞的順利繼位,努爾哈赤為阿巴亥一家做了很多的準備。其中最重要的當屬重整八旗兵力,將最強大的兩黃旗和正白旗分別交給多爾袞三兄弟了。我們看看按照分配後的八旗牛錄勢力:

正黃旗旗主多鐸,三十五個牛錄;鑲黃旗旗主阿濟格,十五個牛錄;正紅旗旗主代善,二十五個牛錄;鑲紅旗旗主嶽託,二十六個牛錄;正白旗旗主皇太極,二十五個牛錄;鑲白旗旗主多爾袞,三十個牛錄;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二十一個牛錄;鑲藍旗旗主阿敏,三十三個牛錄。(一牛錄為三百人)

按照以上安排來看,似乎是多鐸的實力最為雄厚,但多爾袞雖然只有三十個牛錄,卻和多鐸相差不遠,並沒有造成絕對差距。而且多爾袞這三十個牛錄可不簡單,是由兩黃旗十五個牛錄,加上鑲白旗十五個牛錄組成的,也就是說,多爾袞手下有著兩黃旗和鑲白旗三大旗的重要將領。這一點是其他八和碩貝勒所沒有的。

加上多爾袞和多鐸關係很親,多鐸很聽他這個二哥的話,可以確保他不會和二哥多爾袞爭,不過就算爭也不怕,多爾袞也有著不俗的實力,還對兩黃旗的人員分佈瞭如指掌。這就是努爾哈赤為多爾袞精心安排的:多爾袞為汗王,阿濟格和多鐸為雙翼,其他五旗旗主為外圍護衛的政治佈局。

可多爾袞最後還是敗了,他敗在了年紀過輕,不足以壓制眾兄長,就連自己的哥哥阿濟格都壓不住,還敗在了兩紅旗旗主的反水(兩紅旗本是努爾哈赤安排支持多爾袞的,但最終關頭他們倒向了皇太極)。所以多爾袞雖然有著絕對實力,可他卻還是輸給了皇太極。

但是如果努爾哈赤還能再活幾年的話,就會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局面。首先兩紅旗就不敢反水,而是會嚴格遵守努爾哈赤的意志,支持多爾袞,而多爾袞的年紀能再大點,和手下的鑲白旗再混熟一點,能用的力量大了,也就不用怕只有二十五個牛錄的皇太極了。




一貳一橙


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有說法努爾哈赤臨終前想傳位給多爾袞,因多爾袞年僅十五歲而沒有實現。

努爾哈赤是中國古代帝王中最會生兒子的,沒有之一。努爾哈赤的十五個兒子質量都很高。這麼多優秀的兒子,皇位只有一個。如果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能否順利繼位?

我認為取決於兩方面,一方面努爾哈赤會不會一直挺多爾袞,另一方面多爾袞是否最勝任。

第一個方面,努爾哈赤一直在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但毫無疑問這讓他很受傷,從弟弟到長子褚英、次子代善,三位繼承人從想立到捨棄,只能說既有繼承人的問題,也有努爾哈赤自身的問題,但更多是清早期體制的因素。早期沒有加強中央集權,有集體共決的味道。最終的人選,努爾哈赤的意見可以起很大作用,但更多的是各方都能接受。而這一人選,不但軍事上行,而且政治上行,除了有戰略胸襟和眼光外,還必須既能籠絡官員將士,又能在體制建設上封建化大大提升。在這方面,很明顯多爾袞不及皇太極。

第二個方面,多爾袞當然可以勝任。從多爾袞攝政的綜合表現看,他戰略眼光有,執行力也有。清朝如果讓多爾袞做皇帝,其事業仍會大大推進。

綜合而論,努爾哈赤如果多活幾年,多爾袞繼位的機會大增,但是未必能繼位。而且多爾袞繼位難以取得類似皇太極一樣全面的發展。


羽書遲


說努爾哈赤計劃傳位給多爾袞,依據在於努爾哈赤的遺言以及努爾哈赤臨終前的一些列安排。

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去世,終年68歲。由於努爾哈赤在生前並沒有對繼位人的人選做出安排,因而在努爾哈赤死後,後金大汗之位虛懸。

但是從努爾哈赤生前所作的一些列安排來看,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多爾袞能夠順利登上後金汗位。

努爾哈赤時期,滿洲八旗的勢力分佈是這樣的:正黃旗(45牛錄)、鑲黃旗(20牛錄),由努爾哈赤親自掌管;正紅旗(25牛錄)、鑲紅旗(26牛錄),由代善及其長子嶽託掌管;鑲藍旗(33牛錄),由二貝勒阿敏掌管阿敏;正藍旗(21牛錄),由三貝勒莽古爾泰掌管;正白旗(25牛錄),由四貝勒皇太極掌管;鑲白旗(15牛錄),由褚英長子杜度掌管。

而努爾哈赤到了晚年,對八旗的勢力分佈做了如下的調整。

首先,努爾哈赤將親統的兩黃旗授予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其餘的20個牛錄自己統帥做親軍。

其次,努爾哈赤明確的指出,阿濟格統領鑲黃旗,多鐸統領正黃旗,自己死後將統帥的親軍全部交給多鐸。

再次,努爾哈赤計劃著重新賜一旗給多爾袞;而就在努爾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經把鑲白旗旗主杜度調到鑲紅旗下,有很大的意向就是要安排多爾袞繼任鑲白旗旗主。

如果一切按照努爾哈赤的計劃發展,那麼在努爾哈赤死後,將會出現如下局面:

多鐸統領正黃旗的35個牛錄,阿濟格統領鑲黃旗的15個牛錄,多爾袞統領鑲白旗的30個牛錄。其他五旗的旗主貝勒與統領牛錄數量不變。

這樣一來,阿濟格、多爾袞、多鐸三兄弟,三個旗的總實力將達到80個牛錄,遠超任何一方的勢力,也將在後金的政局中掌握優勢性話語權與決策地位。

但是從這樣的分配結果來看,多鐸應該是最大的受益者,努爾哈赤的意向應該更加傾向於多鐸繼位,而不應該是多爾袞。而說努爾哈赤是準備讓多爾袞繼位則是因為另外一項安排。努爾哈赤臨終前也曾留下遺言給代善:

九王子(多爾袞)應立而年幼,汝可攝位,後傳於九王。

努爾哈赤的意思就是讓代善帶領著兩紅旗也擁立多爾袞為汗,自己攝政,然後還政與多爾袞。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努爾哈赤向代善交代,自己死後將大妃阿巴亥以及他與阿巴亥所生的三個兒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託付給代善。

不管真正的說法是哪一種,代善都向努爾哈赤表示了同意。

如這也能夠按照努爾哈赤的安排實施的話,多爾袞繼承後金大汗,他與他的兩個親兄弟阿濟格、多鐸三人,將掌握正黃、鑲黃、鑲白三個旗共計80個牛錄,再加上代善家族掌管著的兩紅旗共計51個牛錄的強力輔佐,坐擁131個牛錄支持的多爾袞的大汗之位也會非常的穩固。

但是最終,代善家族選擇背棄了多爾袞兄弟,進而率先支持皇太極,另外的兩大貝勒阿敏和莽古爾泰也推舉皇太極為後金大汗,並且“四大貝勒”又逼大妃阿巴亥自盡,年紀尚小的多爾袞兄弟根本無力同“四大貝勒”相對抗,最終輸掉了這場汗位爭奪站,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



事實上,即便是努爾哈赤再多活幾年,多爾袞也並不一定能夠繼承汗位。

首先,努爾哈赤已經確定了由八旗旗主貝勒共同推舉的新汗繼位方式,是多爾袞無法繞開的。

努爾哈赤曾先後冊立自己的弟弟舒爾哈齊、自己的長子褚英、次子代善為繼位人,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最終心灰意泠的努爾哈赤選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再冊立繼位人,而是就此確立了在前任統治者死後,由八旗旗主貝勒共同推舉新汗的方式來確定新的繼位者的制度。而這套制度與努爾哈赤欽定的繼位人名單及其世系也就成為了後來的“太祖遺詔”。

多爾袞想要登上後金汗位,就無法繞過八旗旗主貝勒的推選,即便是自己的這面是兄弟齊心,極力支持自己,但是他不能保證其他五位貝勒也支持自己,特別是這個時候多爾袞兄弟,年齡尚小,心機、心智、謀略遠不及其他貝勒。

其次,沒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爾袞,並不具備絕對的實力優勢。

實際上,多爾袞爭奪後金汗位失敗,就是因為代善家族的臨陣倒戈,不再支持自己反而去支持皇太極。而失去了代善家族的51牛錄,單憑三兄弟的80個牛錄,不足以面對“四大貝勒”的勢力,這樣還是無法保證多爾袞的順利繼位。

特別是歷史證明,代善本人對於支持多爾袞並不排斥,但是因為當年“德因澤告發事件”,讓代善失去了繼位人身份,進而使得整個家族失去了承繼大統的資格,再加上多爾袞兄弟沒有戰功,讓代善的兩個兒子嶽託和薩哈廉非常牴觸,直接影響到了代善放棄對於多爾袞的支持。

所以,即便是再過幾年,沒有代善家族支持的多爾袞也很難在奪位過程中有所作為。

再次,就是多爾袞將會面對另外一個強大競爭對手,自己的弟弟多鐸。

實際上,努爾哈赤希望將皇位傳給阿巴亥的兒子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當然,這個人肯定不會是阿濟格,這個時候的阿濟格由於常年和阿敏和莽古爾泰混在一起,已經完全是有勇無謀的赳赳武夫,努爾哈赤喜歡的還是多爾袞和多鐸。

因而至於努爾哈赤希望將汗位傳給多爾袞還是多鐸,也是人們爭論的焦點。畢竟,從努爾哈赤生前的安排中,多鐸才是最大的受益者,並且,滿洲人以黃色為尊,多鐸統領的正黃旗本身級別較高,當時的鑲白旗位置是在右翼之末,與皇太極的正白旗是兩個排名倒數的旗,這種情況下,多鐸似乎更加受努爾哈赤的喜愛。

隨著時間的推進,兄弟二人的成長,也很難推測努爾哈赤對於兄弟二人的態度,特別是努爾哈赤會不會選擇多鐸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以及兄弟二人之間的感情會不會發生變化,這些都將對局勢的發展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如果真的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想要繼承後金的汗位也將是困難重重,特別是在努爾哈赤確立的由旗主貝勒推舉新汗的制度下,多爾袞以努爾哈赤遺留的勢力,確實很難與當時的“四大貝勒”相抗衡,況且還要考慮努爾哈赤在這期間會不會更加喜歡並且支持多鐸繼承汗位。


雍親王府


即使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也未必一定能贏下皇太極!

當時努爾哈赤獨寵大妃阿巴亥,愛屋及烏,所以,阿巴亥的幾個皇子阿濟格、多爾袞、多鐸都受到努爾哈赤的垂愛。但是在皇位繼承人上的選擇上,自從褚英死後,努爾哈赤就一直鐘意於代善,不但因為代善能征善戰,而且他還很低調、待人寬厚,這符合努爾哈赤的“立儲”標準,但是,代善也有個弱點,就是沒有心機,這在不少史書中都有記載。



後來,小福晉代音察向努爾哈赤打小報告,暗示代善和阿巴亥有染,這讓努爾哈赤很氣憤,派出調查的四個大臣還都表示“有此事”,並說平日都是“眉目傳情”,這讓努爾哈赤的臉往哪擱?就是為了堵這群人的嘴,他也得做出點樣子。於是,阿巴亥被廢,代善也基本被廢



歷史已經遠去,雖然無法證明是皇太極一手策劃了這件事,但最大的受益人就是皇太極!而且這件事還是一箭雙鵰:阿巴亥失寵的同時,也讓代善跌出了皇位的爭奪。

從小福晉揭發、到四大臣調查,能操控這些人的行動和決定,可見當時皇太極的勢力已經很大,對皇位也已經發起了衝鋒,甚至可以說皇太極是“志在必得”。這種慎密的心思和運籌帷幄,絕對不是“太子”代善能比的。也許,皇太極也只是想扳倒代善,並沒有把多爾袞等人當做對手,牽扯到阿巴亥純屬意外,但牽連進來了,就索性斬草除根

努爾哈赤死後第二天,皇太極等人就逼迫阿巴亥陪殉,之後,再無對手的皇太極就登上了皇位。

即使努爾哈赤再多活幾年,代善的位置已經不保,而在其他皇子中也只有多爾袞三兄弟可以和皇太極一博了,不管努爾哈赤鐘意於誰,皇太極都會不擇手段消除競爭,比心機,他們根本不是皇太極的對手



還有一點,努爾哈赤也是個明君,大是大非面前先殺褚英、後廢代善,雖然喜歡多爾袞,但是考慮到未來的江山社稷,也很可能將皇位傳給“智勇雙全”的皇太極。

多爾袞沒機會嗎?有,只不過很渺茫。雖然他們兄弟三人兵權在握,可他們身上缺乏了帝王本該有的那股“狠勁”

如果你是努爾哈赤,你照樣傳給皇太極


回眸滿清


努爾哈赤和多爾袞都是清初期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是他們創造了歷史,改變了整個國家發展的軌跡。努爾哈赤作為後金的開拓者。為大清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代善,皇太極,多爾袞等人則是站在努爾哈赤的肩膀上,重新規劃著自己政權的戰略方向。

我們假設大清國的開拓者努爾哈赤長壽十年,也就是說努爾哈赤會在1636去世,而那個時候,多爾袞正值二十四歲年富力強的黃金時期。我們認為他能夠繼承努爾哈赤的位置,那麼我們就來暢想一下多爾袞上位之後的種種猜想。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多爾袞青少年以後所取得的各種戰績,以及擔任了什麼重要的職位。



多爾袞青少年開始就追隨皇太極南征北戰,在眾多戰役中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1626年,年僅十七歲的多爾袞就被封為貝勒。1628年,由於多爾袞作戰勇猛,謀略出眾,被皇太極授予正白旗旗主。1636年因戰功卓越,被封為和碩睿親王。也就是說二十四歲的多爾袞已經成為了睿親王。我們說如果多爾袞沒有超眾的能力,其同父異母的哥哥皇太極是不會給他如此榮譽的。

多爾袞取得的這些戰績,都是在父親努爾哈赤去世以後取得的。如果我們按照前面的假設努爾哈赤1636去世,那麼在其去世之前,多爾袞已經二十四歲,如果按照資歷來和能力來說已經完全具備繼承汗位的能力。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原因。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多爾袞另外一個具備繼承汗位的重要原因。



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十二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努爾哈赤,也是努爾哈赤眾多妃子中最為得寵的一位。阿巴亥不僅容貌出眾,而且是一位識大體,顧大局,能夠幫助努爾哈赤周旋於朝中各種勢力的這麼一個傳奇女性。

她一生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孩子,其中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最為喜歡的一個。如果努爾哈赤真的延長壽命十年,就憑母親阿巴亥受寵的原因,多爾袞完全有可能戰勝皇太極,成功繼承努爾哈赤的汗位。



因此說,如果努爾哈赤再添十年壽命,多爾袞憑藉著自身優秀的才能和卓越的戰功,再加上母親阿巴亥非常受寵的原因,一定會成功繼承汗位。當然了,如果多爾袞成功上位之後,大清國將不復存在於歷史之中。接下來就可能產生一個更加神奇的國度,具體怎麼神奇,只能由他的主人多爾袞來書寫。


折返888


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繼承汗位應該沒問題。

首先,努爾哈赤的確是要立繼承人的。努爾哈赤立的第一個繼承人是他的弟弟舒爾哈齊。舒爾哈齊因為與努爾哈赤的政見不合,被努爾哈赤禁閉起來殺了。努爾哈赤的第二個繼承人是他的大兒子褚英,褚英與弟弟們處不好關係,還圖謀努爾哈赤的汗位,想盡早取而代之,被努爾哈赤處死。努爾哈赤立的第三個繼承人是他的第二子代善,因為有人告發代善與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有染,被努爾哈赤廢掉汗位繼承權。這說明努爾哈赤對汗位繼承人是有所考慮的,並不是要完全按照貴族公推制來確定繼承人,這樣看來多爾袞是有機會的被努爾哈赤選為繼承人的。



其次,多爾袞就是努爾哈赤要選的第四位汗位繼承人。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很會伺候人,她和努爾哈赤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是努爾哈赤所有大妃中一起生活時間最長的,二十多年中她對努爾哈赤的照顧無微不至,努爾哈赤非常喜歡她,甚至有點離不開她。這是多爾袞和皇太極比最大的優勢,有阿巴亥在,努爾哈赤一定會選多爾袞而不是選皇太極。

那有人說了,努爾哈赤更喜歡阿巴亥的第三個兒子多鐸,努爾哈赤在世時對多鐸的照顧要比多爾袞多得多。在多爾袞和多鐸之間選,努爾哈赤會選多鐸。實際上除了喜歡還要考慮誰更合適。多爾袞和多鐸比,顯然多爾袞更優秀。阿巴亥有三個兒子,大兒子阿濟格,二兒子多爾袞,三兒子多鐸,她一直向努爾哈赤推薦的是多爾袞,不是多鐸。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爺子的命根子”,努爾哈赤喜歡多鐸是因為多鐸是他最小的兒子。要選繼承人,同等條件,畢竟還要考慮誰更合適。



努爾哈赤生前是把多爾袞作為繼承人培養的,不是多鐸,更不是阿巴亥的大兒子阿濟格。

再次,假以時日,多爾袞羽翼已成,可以成功繼位。努爾哈赤死時,多爾袞十五歲,這一年他被封為貝勒。天聰二年(1628年),多爾袞隨皇太極攻打蒙古察哈爾部,因為軍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這年他17歲。其後,多爾袞南征北戰建立了不少功勳。期間多爾袞的睿智在軍事上和政治上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假如努爾哈赤再多活五年,多爾袞就二十歲了,有努爾哈赤積極培養,給資源,幫助多爾袞樹立威信,再加上多爾袞聰明睿智,他會很快成熟起來。

多爾袞有了實權,有了威信,又有能力,還有他的哥哥阿濟格,弟弟多鐸鼎力支持,多爾袞排除障礙,繼承汗位當不成問題。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豫有得



不一定。

因為努爾哈赤的治國理念是八家分權,不是集權,所以哪怕是多活幾年,有可能還是像之前一樣,留下沒有立繼承人的局面。

所以多爾袞不一定可以繼承汗位。

接下來宋安之來大概說說。

其實清朝前期的制度,現在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只是認為所謂的八旗制只屬於是兵制中的一種,其實清朝前期可以說是一個旗制國家。

而這個旗制國家的特色是什麼呢,是八家分權!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構建心中的理想國度時候,是想著八家分權,而不是一家集權。

像在天命七年三月,努爾哈赤諭分主八旗貝勒曰:“爾八人同心謀國,或一人所言有益於國,七人共贊成之,庶幾無失。當擇一有才德能受諫者,嗣朕登大位”。意思是你們八個旗主貝勒自己選舉去吧,選一個人來繼承我的汗位就可以了。

而努爾哈赤死時也並沒有立下汗位繼承人,留下的是包括皇太極在內的四大貝勒當國,其下還有四小貝勒的制度。

皇太極用了一年時間,採取各種手段,才使大家推舉他為新的大汗。

從努爾哈赤安排的格局來看,很明顯他就是喜歡八家分權,甚至連繼承人都不立。

所以說即使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不一定會繼承汗位的,因為搞不好努爾哈赤還是會留下一個群龍無首,不立繼承人的局面。

到時候多爾袞與皇太極鬥,勝算不大,因為皇太極有能力,而且資歷夠深。

最後再說說,為什麼努爾哈赤八家分權的理念大家不清楚呢?

因為皇太極上位以後大刀闊斧的集權,等於無形中推翻父親努爾哈赤的治國理念,所以史書上多有遮掩,甚至是語焉不詳。

因此給人一種努爾哈赤跟封建社會中傳統的開國皇帝一般,一定會立下一個繼承人一般的印象。


宋安之


假如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成功繼承汗位的可能性也不大。在當時後金政權中要想繼承汗位有兩種方法,第一,努爾哈赤指定太子或者嗣子,手中有軍權和戰功,並且能與內部協調;第二,推舉,這需要軍權、戰功和政治同盟。努爾哈赤去世時68歲,沒有指定接班人,明顯屬意自己兒子內部推舉,自己指定可能引起內部混亂。(努爾哈赤劇照)

努爾哈赤臨終為什麼沒有指定接班人?

努爾哈赤在世的時候,曾經兩度指定了接班人。第一個是努爾哈赤的長子——愛新覺羅.褚英。1613年,褚英因作戰英勇,屢立戰功獲得努爾哈赤的賞識,將他立為汗位繼承者——太子,遼陽大戰的時候,褚英飲酒過量,貽誤軍機,被撤除了軍權。最關鍵的是褚英和努爾哈赤時期的開國大臣以及自己的兄弟們不和,他們聯合告發褚英,最終褚英被廢太子。被廢后,褚英仍然不服氣,公開說以後掌權要滅了兄弟和這些大臣,迫不得已,努爾哈赤在1615年處死了他。

第二個被立為嗣子的是次子代善。努爾哈赤也做了安排,代善父子掌控鑲紅旗和正紅旗的軍力。代善也是成不了大事的主,1620年,他看到自己兒子嶽託的官邸比自己的要好,自己要求更換自己的官邸,目的是要兒子嶽託的。努爾哈赤沒同意,代善就虐待嶽託的同母弟弟碩託,碩託逃亡,後被抓到。代善一口咬定自己的兒子叛逃,竟然五六次向努爾哈赤下跪要求處死自己的親生兒子,努爾哈赤沒同意。一調查發現代善繼妻兒子的財富少,繼妻要求超過嶽託和碩託的財產,因為此事代善竟然想殺自己的兒子。連自己兒子都不放過的人怎麼能繼承大統,他的嗣子地位被廢。為了表示忠心,代善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繼妻。(代善劇照)

第三個想得到大汗繼承權的是莽古爾泰,莽古爾泰的母親富察氏與代善關係曖昧,努爾哈赤不想處理自己的兒子和妻子,只是把富察氏休了。莽古爾泰竟然殺死自己的母親向努爾哈赤邀功,結果惹得周圍人對他“另眼相看”,在金國地位大滑坡。

努爾哈赤一看如果自己還要指定接班人的話,極有可能引起內部混戰,兄弟鬩牆,於是乎就不再指定,而採取組織內部推舉接班人,這樣出現內部大亂的可能性很低,對後金的發展有利。(皇太極劇照)

努爾哈赤是否真的屬意多爾袞繼承汗位?

努爾哈赤去世時,阿濟格22歲,多爾袞14歲,多鐸12歲,他們都是大妃阿巴亥的兒子。努爾哈赤在最後安排是阿濟格負責鑲黃旗,多鐸負責正黃旗,而多爾袞最後可能安排在鑲白旗,不過沒有實施就去世了。未成年子女掌管一旗的旗務明顯是努爾哈赤不願意看到的,應該是阿巴亥的政治運作,意圖立多爾袞為汗位繼承者。(多爾袞劇照)

如果努爾哈赤真正屬意多爾袞的話,可能在臨終之時就安排了。

努爾哈赤去世後,有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他們是汗位有利的繼承者。阿敏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首先被排除在外,代善、莽古爾泰都是有重大缺點的人物,尤其是莽古爾泰,居然沒有一個人推舉他,四大貝勒中只有皇太極獨善其身,最終獲得大汗繼承權。他們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逼迫大妃阿巴亥殉葬,消除政治中最大隱患,多爾袞三兄弟成長起來的勢力太大,引起各方的忌憚,不得不為之。

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如果努爾哈赤多活幾年,多爾袞兄弟肯定會成長但同時也將遭到其他兄弟的共同針對,實力最強者未必笑到最後,因此多爾袞繼承汗位的可能性很小。


穿越再現彼岸


不會讓多爾袞繼承汗位的。因為歷史上的努爾哈赤68歲死的,當時多爾袞和多鐸都是未滿成年,手中沒有軍隊,即便老汗王,多活幾年,也是枉然,因為到了那時,八旗中的正黃、鑲黃等諸旗也在不斷壯大,單憑多爾袞和多鐸的正鑲白兩旗是無法與其他六旗抗衡的。再有,老汗王晚死幾年,當得知多爾袞不能生養,也是斷然不會將汗位傳給他的,因為,沒有自己親生的子嗣,那麼不是要把位置拱手相讓給別人嗎?


三十屙疾者


後金汗位根本就不是由罕王制定的。這個就是後來俄的,所謂的八王議政制度。到了皇太極的手裡後金八旗才改成了滿清朝廷,對於各項制度才改革成為正規的朝廷建制的。由父子相傳也是在這時啊定了下來的。所以說,題主的問題?根本就不能成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