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立鐵牌,又是頒祖訓,朱元璋反對太監干政,為何太監在明朝越發得勢?

萊茵之纓


結論:

為了平衡和抑制權臣的發展,皇帝把信任給予了跟他們朝夕相處的太監。這是政治平衡的需要,在某一個時間段裡,是符合皇帝本人利益的。可如果能力不足的皇帝,再遇到品行不端的太監,“此消彼長”之下,太監就會成為危害朝廷統治的存在。

導語:

朱元璋對太監是極其厭惡的,他從內心鄙視這些“閹人”。所以在祖訓中訂立了不許太監干政的規矩。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祖訓開始被忽略。太監慢慢的登上歷史舞臺,並逐步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分析:

  • 朱元璋反對太監干政的由來與原因
  1. 在《明史》上有這樣一段記載:嘗鐫鐵牌置宮門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敕諸司不得與文移往來。有老閹供事久,一日從容語及政事,帝大怒,即日斥還鄉。這就是朱元璋不得太監干政的由來。
  2. 宦官干政的弊端。宦官距皇帝最近,一旦給予了他們權力,那麼他們就會把這個權力擴大化,會把皇帝變成聾子、瞎子。而且這些人因為身體的殘缺,很多都有心理畸形,雖然他們是閹人,可是權力的慾望一點不比普通人小。
  3. 歷史的教訓。歷史告訴了朱元璋一旦宦官干預了政治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劉邦是朱元璋最為崇拜的皇帝,可是漢朝的滅亡除了統治者本身的能力不足外,權宦當政也是導致天下混亂的一個重要原因。有史為鑑,朱元璋自然是要做出改變的。
  • 明朝的太監是如何一步一步的登上政治舞臺的
  1. 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夠成功的擊敗朱允炆,原因之一就是與宮內的太監相互勾結。他在皇宮內有大量的眼線,可以隨時瞭解宮內的動向。而他成功之後,為了找尋朱允炆下落,也為了展現大明的國力,支持鄭和下西洋,使太監有了重要的表現機會。為了監督百官,朱棣更是一反明太祖的規定,建立了東廠,讓宦官有了干政的權力。
  2. 明宣宗朱瞻基時代,為了制衡文官的權力,保證皇權統治的唯一性,他提高了宦官的權力,並允許宦官讀書。這個舉動並放在個人身上不能算錯,畢竟是為了維護皇權的統治。可這樣一來宦官有了讀書的機會,他們的心思就活躍起來,為後來的宦官得勢埋下隱患。
  3. 朱祁鎮的時候,宦官開始走向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土木堡之變的失敗,就是宦官王振為了表現自己而鼓動朱祁鎮親征的。後來的奪門之變,宦官曹吉祥也是朱祁鎮奪回皇帝寶座的一大助力。雖說曹吉祥因為與石亨勾結要發動叛亂,而被朱祁鎮所誅殺。但從朱祁鎮開始,宦官在朝中的政治地位越來越重要了。
  4. 王振、曹吉祥雖然說是權宦,但是情況和後來的還有所區別。王振是權宦,但是他並沒有從主觀意識上要禍亂朝綱。曹吉祥想反叛,但是還沒有來的及就被殺了。朱見深當皇帝的時候,雖然也有汪直、梁芳等大宦官,但還沒有把朝政攪亂。真正開始禍亂朝綱,要從朱厚照開始。朱厚照期間,寵幸劉瑾,並給予了劉瑾極大的信任。加之朱厚照本人不理朝政,自此明朝太監不僅干政,還開始禍亂朝綱。
  • 宦官裡面也有好人
  1. 鄭和下西洋,不僅是明朝的壯舉,而且是全民族、全世界的壯舉。作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探險,他是值得被後人紀念的。鄭和雖然是太監,但是他是一個偉大的、值得人們尊敬的太監。
  2. 黃錦作為明嘉靖年間最受信任的太監。他不僅沒有禍亂朝政,還在嘉靖憤怒的時候常常加以勸誡。海瑞上疏之所以能保命不死與黃錦勸誡嘉靖是分不開的。黃錦還致力於做善事,因見到自己家鄉百姓渡水困難,他捐資建橋,而且不去宣揚,不以此為功。
  3. 萬曆年間的張居正變法之所以能夠獲得短暫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宦官馮保的幫助。在內外聯合的情況下,張居正才得以將變法貫徹下去。而且馮保還能夠約束自己的子弟不做惡事,在民間有著不錯的口碑。
  • 宦官為什麼能夠得勢
  1. 從心裡層面而言。皇帝小的時候,就是太監在陪他們玩耍的。從小到大的這種關係,讓皇帝覺得他們更親近、更可信。
  2. 為了制衡大臣的權力。為了避免大臣權力過大,威脅到皇權的唯一性,皇帝給予了宦官一部分權力,對大臣加以制約。
  3. 人本身的因素。如果皇帝有作為,比如朱棣、朱瞻基,即便給了宦官權力也可以壓制住他們。又或者宦官的人品好,比如黃錦、馮保,他們的存在不僅不會危害朝廷,反而會因為離皇帝近,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如果皇帝本身就不理朝政,宦官又人品不好,比如天啟和魏忠賢這樣的組合,那樣朝廷就勢必陷入混亂。
  • 明朝的宦官能得勢到什麼程度
  1. 財富的大量聚集,暴斂財富可以說是宦官得勢的一個具體表現。例如成化年間的尚銘,西廠廢,尚銘遂專東廠事。聞京師有富室,輒以事羅織,得重賄乃已。
  2. 迫害大臣,陷害忠良。例如正德年間的劉瑾,瑾既得志,遂以事革韓文職,而杖責請留健、遷者給事中呂翀、劉郤及南京給事中戴銑等六人,御史薄彥徽等十五人。
  3. 參與朝廷官員的任免。例如萬曆年間的陳奉,奉走免,遂誣襄陽知府李商畊黃州知府趙文煒、荊州推官華鈺、荊門知州高則巽、黃州經歷車任重等煽亂。帝為逮鈺、任重,而謫商畊等官。
  4. 試圖謀反,推翻明朝統治。這也是正德年間的劉瑾所為,帝親籍其家,得偽璽一,穿宮牌五百及衣甲、弓弩、哀衣、玉帶諸違禁物。又所常持扇,內藏利匕首二。始大怒曰:“奴果反。”

結語:

宦官之所以能夠越來越得勢,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此消彼長”這一客觀規律。明成祖期間給予了宦官干政的權力,明宣宗時候又允許宦官讀書,這些是使他們得以發展的一個因素。但只要皇帝勤政,那麼宦官就無力左右朝廷的局勢。可是,當皇帝不理朝政,宦官品行不良,這兩個條件同時出現的時候,這些掌握了權力的宦官,就會使朝政陷入混亂。但歸根結底這都是封建統治的弊端所造成的,皇權過於龐大,有了皇權的制約,而又缺少了應有的監督,才使得宦官有專權的機會。

畫外音:

乃鄭和竟能於十四個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載運二萬八千人巡遊南洋,示威海外,為中國超前軼後之奇舉;至今南洋土人猶有懷想當年三保之雄風遺烈者,可謂壯矣。這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對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的稱頌。由此可見鄭和下西洋影響之深遠。偉哉,鄭和!壯哉,鄭和!

《明史》


再言春秋


作為和劉邦一樣起於微寒的皇帝,朱元璋是把劉邦當作偶像來膜拜,在他做了吳王之後一改以前的流氓習性,專心致志地研究起史書來,尤其是《史記》和《漢書》,對漢朝的研究使朱元璋清楚知道:帝國之亡,不亡於外則必亡於內,而內憂無外乎三種:外戚、權臣和宦官。

為了對付外戚,朱元璋規定後代皇帝的老婆必須也是民間出身,長得好看不好無所謂,最主要是身家清白,祖宗八代沒有做過壞事就行,而且還立下規矩:所有後宮嬪妃的記錄不準過多,往往都是姓➕生了幾個子女➕什麼時候去世,十分簡短。

而為了對付權臣,朱元璋連掀大獄,羅織吉網把他們全部殺光光,並把規定寫入了《大誥》和《皇明祖訓》,給後世的野心權臣一個驚醒,也給子孫們一個保護傘。

最後就是宦官了,鑑於漢唐之失,朱元璋給宦官立下了三條鐵規:

  1. 宦官最高品級為四品,月俸一石,衣食由內庭供養,不得兼任外官(文武百官),不得穿外官衣服,不得和外官書信往來,違者斬;
  2. 宦官一概從民間挑選,不得讀書識字,要讓他們看不懂書文,看不明機要,不像漢朝那樣“舞文巧態,作惠作威”,也不像唐朝那樣“委任華重,持節傳命”;
  3. 立三尺鐵牌於宮門之外,刻著“內臣(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朱元璋稱王后,開始設置宦官,雖往往不足一百人,可隨著權力的日益增長,朱元璋要處理的事越來越多,禮儀也越來越繁雜,十二監、四司、八局相繼成立,形成了後面為禍江山的二十四衙門,人數也從吳王時期的“不足百人”,慢慢地增長到了數千人,並自洪武末年起成為大明王朝的定製。



朱元璋時期,對宦官要求十分嚴格,所以很難出現權力較大的宦官

由於朱元璋親自立下的鐵律,他自己遵守得也比較規範,所以洪武年間的宦官力量小,聲音弱,掀不起大浪。有一個老太監,伺候了朱元璋很長時間,就因為自以為是應了朱元璋的幾句話,其中涉及到了國家政事,當天就被朱元璋趕回了鄉下,自此“皆不敢有所幹竊”。

但是事物發展自有其規律,即使是朱元璋也無法強行壓制這個規律,比如他自己也經常違背自己三令五申的禁令:

  • 洪武八年,朱元璋派內侍趙成去河州買馬;
  • 洪武二十五年,派司禮監聶慶童去河州採辦茶、馬等雜項;

可以說朱元璋自己的不守規矩,給後世皇帝開了個壞頭,規矩由立規矩者撕開了一道口子,這口子最後也就越開越大了。

到了建文朝,派太監出去採辦已經是常事,可對待太監的態度卻也更加嚴格了,出外辦事有一點不法之事,當地官員可以先斬後奏。也就是因為這樣,在建文帝和燕王朱棣靖難期間,朝廷有很多太監背叛建文帝,去給燕王通風報信,甚至於最後幫助打開金陵金川門,放燕軍入城,明朝太監也由此“發跡”了。

文皇以為忠於己,而狗兒輩復以軍功得幸,即位後遂多委任。




永樂時期,朱棣開始逐步廢除父親的禁令,成為大明宦禍的始端

永樂時期,因為朱棣本身就得到過太監的幫助,所以他對太監的觀感很好,不像朱元璋和朱允炆那樣的過度壓制,而對於太監進行了一系列無明文的改革:

  1. 宦官可以參加外交事宜:永樂元年,遣內官監李興出使暹羅、李達出使西域、童海出使迤北,以及眾所周知的鄭和下西洋之事,更是“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鄭和成為了大明宦官的偶像;
  2. 宦官可以參與軍務:永樂八年,派宦官王安去都督譚青軍營中監軍,開大明宦官監軍之先例;同時,宦官馬靖鎮守甘肅、馬琪鎮守交趾(今越南);
  3. 宦官有了自己的政府機構:永樂十八年設立東廠,宦官從此可以抱團取暖,一致對外了,並且也開始涉足刑事犯罪,建立了軍警一體的權力機關,成為了大明朝的“蓋世太保”;
  4. 宦官可以讀書,雖然宦官不得讀書的定製,是在宣德皇帝朱瞻基時期設立內書堂才被廢除,可永樂年間已經有範弘、王瑾、阮安等宦官開始涉獵書本,以便照顧太子朱高熾。

永樂大帝雖然文韜武略,是少見的雄主,而且他也為此有過辯解,說如果沒有御寶、文書的話,則“一軍一民,中官不得擅調發”,但同樣不可推卸的是:大明宦禍之頭,究其根源,也是從永樂的手裡開始的。

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




到了明宣宗時期,更是直接把“批硃”大權讓了出去

“批硃”這項職務是大明皇帝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權力,就是根據閣臣的票擬文件,用硃筆批覆意見,包括同意、否決或另議,然後再交回內閣,按批覆行事。

可是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時期(朱棣孫子),由於皇帝要處理的批硃太多,而宣德皇帝又是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精力旺盛也不能全部用在國事上,於是慢慢地,這批硃的權力就被移交給宣德皇帝手下的太監了。

這其中權力最大的宦官莫過於司禮監提督太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三個職位,而秉筆太監的職務就是幫助皇帝處理奏章,包括根據皇帝的口頭吩咐代擬聖旨、實行批硃的權力等等。宣德皇帝設立內書堂,最主要的還是幫助太監學習,以便他們來幫助自己處理國事。

至此,大明的宦官制度已經形成,並伴隨著大明滅亡而消失,朱元璋設立下來的三大鐵律,經朱棣、朱瞻基、朱祁鎮三個子孫有意無意的破壞,到正統七年開始全部崩壞,其象徵性事件就是正統七年,權監王振擅自把朱元璋立的那些鐵牌全部搬走,王振成為了大明第一個權監,也釀成了險些滅國的“土木堡之變”。

數傳之後,勢成積重,始於王振,卒於魏忠賢。考其禍敗,其去漢、唐何遠哉。




宦官亂政所造成的嚴重後果

  1. 宦官做了監軍,處處鉗制著前線總兵的軍事行動,明末被闖軍稱為“活閻王”的盧象升,手握大明最後三大精銳之一的天雄軍,結果就因為沒有賄賂監軍太監而被陷害,死後連一文撫卹金都沒有,直到崇禎滅國前才假惺惺地給了個追諡;
  2. 東廠掌握了偵查、緝捕、審辦等刑事權力,掌管著不受任何部門監督的詔獄,東廠的特務權力極大,還和錦衣衛相互串聯,可隨意派人出去偵查,情報網遍佈天下各縣各鄉,令人聞之色變;
  3. 宦官有了批硃大權,權力延伸到了外朝,嚴重影響到了閣臣的日常工作,導致了身為代替前朝丞相制的內閣,還得卑躬屈膝去賄賂那些掌握著批硃大權的司禮監太監,畢竟他們一日不批紅,工作就一日不得展開。為此一些自汙名聲和宦官合作,以保證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閣臣們,也被言官們罵得狗血淋頭,比如萬曆的老師張居正,兢兢業業一生為大明,最後還因為和宦官合作而被抄家了;
  4. 宦官甚至一度掌握了宮廷禁軍,和唐朝太監手裡的神策軍一樣,就連皇帝的小命也牢牢地攥在他們手裡,正統元年的曹石之變,就是這種情況的最終爆發,之後,宮廷禁軍再也不敢交給宦官了,這也很好的控制了宦官的一部分權力。



總結:雖然明朝的宦禍比之漢、唐更甚,可卻始終沒有出現漢唐那樣的宦官行廢立大事,直接把皇帝給廢了。像權監第一人王振,明英宗朱祁鎮十歲登基,將所有事情都交給他辦,稱呼也是尊稱為“先生”而不稱名,文武百官皆稱“翁父”,可土木堡之變後,頃刻之間王振家破人亡,黨羽全部問斬。

又如有過自立為帝的“九千歲”魏忠賢,天啟年間恩寵不可復加,結果崇禎上位,一紙詔書就去被髮配鳳陽,最後在路上自殺了,其他如成化朝汪直、正德朝劉瑾等人,雖然一朝得志,不可一世,但也只能依附於皇帝的權威之下,一旦皇帝開了竅或有人敢冒一身剮,提醒一下皇帝,這些宦官的下場往往也是慘不忍睹的。

而這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朱元璋時期就一直執行的分權制度,他雖然分了丞相的權於內閣,可同樣也在內外各部門設立了很多規例,以達到多種勢力互相牽絆的局面,始終保持著皇權的獨尊,讓宦官永遠也無法一手遮天。

所以明朝宦禍雖大,卻也不至於改朝換代、生殺予奪了。這一點是朱元璋的智慧,可最後大明也是亡於這種內外相爭之下,所以說萬物有利也有弊,沒有任何一種制度可以經久不衰的,只是中間能出現一股力量,將其改善、改正,併成為一種新的制度繼續延續下去,週而復始。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第一點:明朝的文官制度比較完善,基本上沒皇帝啥事,皇帝只要老老實實的在家生猴子就可以了,但是後期權臣解結黨,沒有權利平衡,又不方便自己對著權臣下手,靠太監製約權臣,隨後甩鍋。第二點:皇帝被權臣擁立,各個實力集團角逐,皇帝缺乏安全感和支持者,比如朱見深依靠太監建立廠衛制度樹立威信和安全感,不怕他們造反。因為太監不能生育。第三點:太監和皇帝關係親密,起碼比陌生的大臣親密。第四點:往來政令都需要太監傳遞,太監是第一經手人,皇帝如果不團結太監恐怕正經無法傳達。第五點錦衣衛雖然是可以成為皇帝心腹,但是畢竟無法直接面交皇帝,需要太監傳達,太監成為皇帝代言人,劉瑾就代替皇帝控制錦衣衛,最後錦衣衛成為東西廠的跑腿和執行機構。




帥氣大叔


後世子孫太懶惰了,古人說的慣子若殺子,在老朱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了,他在建國初期就給朱家子孫制定好了所有的福利待遇,明朝宗室從出生開始,每月就可以領工資,結婚,生孩子,國家都給補貼,並且每一代子孫裡都可以有一個繼承王位,由於待遇太好,明朝皇室成員集體懶惰,不思進取,但又都吸取前朝權臣篡位的教訓,所以就讓太監幫助處理朝政,因為太監不能生育,也就沒有野心,至少不會篡位。


宣和主人


眾所周知,宦官問題,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以來,封建政權的一個毒瘤。所以,歷朝歷代,能將這個問題處理得好的並不多見。

明代的太監時間最久,在中國太監史上可以說是力拔頭籌。尤其是,自明朝永樂年間開始,太監更是如魚得水,逐漸得勢,一直到明思宗崇禎皇帝縊死煤山。

二百多年間,太監們是熙熙攘攘,你來我去,不斷地活躍在朝堂之上,上演著的是人間的一幕幕荒誕的悲劇,甚至,後來還出現“九千九百歲”的魏忠賢,這樣的奇葩事件。那麼,為何如此呢?

就是當初永樂皇帝重用太監實行特務統治而埋下的隱患。將朱元璋的組訓:“內臣不得干預政事”,悄悄地改為“內臣不得擅自做主”。那麼,永樂皇帝為什麼這樣做呢?其實,是因為在奪取皇位的“靖難之役”中,他是靠著勾結建文帝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動向之後;才裡應外合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登上了皇帝寶座。因此,朱棣上臺後,不惜背叛祖訓,也要拉攏宦官。當然,這種集權也有好處就是,內部瓦解的可能性下降,但是,一旦有外族入侵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無力。




每日暢享


談一點個人觀點

一、丞相制度被廢,君權進一步集中

公元1380年,我們偉大的明太祖朱元璋同志以擅權枉法罪名處死了宰相胡惟庸,同時宣佈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至此,延續1600年的丞相制度徹底被廢除。大權均集中於皇帝一人之身,皇帝親自掌管六部,君主專制得到加強,皇權與相權的鬥爭以皇權勝利而告終。

我們不得不說,老朱同志確實能力非凡,精力也是非常旺盛,如果都是能力出眾、克己勤勉的好皇帝,那確實有利於皇帝管理和發展國家,但問題是,像老朱同志您這麼猛的皇帝不多啊,這就為國家的不穩定埋下了禍端。

二、後世皇帝不斷放權

朱元璋有鑑於漢唐宦官專權之禍,在皇宮門口樹立了一塊三尺高的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用這條鐵打的規矩來警戒後世。

但問題是,這條警戒只是停在了警戒這個層次。

首先,這鐵牌佇於宮門,但沒有清晰和具體的考量和執法實施方案;

其次,很多太監從小服侍在皇帝身邊,皇帝很親近這些太監。

明成祖登基以後,就大封太監,這時候,太監開始就有了一定的地位。而當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以後,在宮廷內部甚至設立了教授太監們讀書認字的內書房。這也是明太祖明文禁止的,可是他的後世子孫早已把老朱同志的教誨忘得差不多了,太監有了文化,皇帝也不想像祖宗朱元璋一樣那麼辛苦的治理天下,就給予親信的太監在奏章上披紅的權力,這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了。有了披紅權力,雖然批了奏章,但無皇帝大印,依然不具效力,於是就又有了蓋大印的司禮監掌印太監了。太監們的權力是越來越大,皇帝覺得挺清閒,沒事還可以幾十年不上朝(比如嘉靖),修仙問道,還挺美的!

可這,就麻煩了!

三、掌權太監的個人品行

皇帝放權給親信的太監,那好壞就憑這個太監情操高尚不高尚了。

咱們客觀說,明朝還是有好太監的,比如陳矩和馮保。陳矩官至司禮監掌印太監,掌管東廠,和很多這個官職上的太監不一樣的是,他從不濫用職權,秉公執法,連百姓都很愛戴。馮保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太監,他曾在司禮監任職時刻了《啟蒙集》、《帝鑑圖說》、《四書》等書籍,且十分完整詳細。他做司禮監掌印太監時,非常配合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和首輔張居正一內一外,配合默契。

但是架不住很多時候人性是貪婪的,僅有的幾個模範太監之外,大明朝出了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等等權傾一時的良心壞了的大太監。

所以基本上就是 丞相制度被廢皇權進一步集中――皇帝自身懈怠不斷放權給親信太監――品行不端的太監濫用權力進一步攔權。最終,宦官專權的現象在有明一朝達到頂峰。


渭水邊上說歷史


在大明《祖訓》中,朱元璋對太監做了明確規定:“太監不得兼內外文武銜,不得御外臣冠服,官無過四品,月米一石,衣食於內廷。”而且朱元璋還在宮門中立下一塊鐵牌曰:“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朱元璋是苦出身,得了天下後更是謹小慎微,生怕皇權被這些近侍所蠶食,所以他以史為鑑,提出了這種嚴厲防範措施,然而讓朱元璋意想不到的是,歷史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終明一代,閹患之亂,甚於前代,一直伴隨著大明的覆滅。

正應了時下那句俗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和理想之間如此巨大的差距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不少人認為朱元璋的制度是好的,只是他的子孫後代執行出現了偏差,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仔細分析起來,明代出現宦官專權這個結局幾乎是鐵定的,根本無法避免。朱元璋定下的這個祖訓,無論是政治架構、政治待遇等方面都嚴厲限制了太監參與政事,不給他們高級別的官職,不讓他們兼任外廷官職,不讓他們和外官來往,甚至用了“預者斬”這樣的嚴刑峻法來威懾太監,可以說在每一個細節上都下足了工夫。

但是我們不難發現,這種制度其實是一種理想化的制度,是一種不符合當時政治、經濟現實和社會規律之上的制度,所以它不可能有長久的生命力。朱元璋在位時,憑藉自己的威望和嚴酷的手段,能夠讓這種制度不走樣,但是後世皇帝卻沒有這個能力。我們可以發現,這個制度嚴重違背了人性,太監們犧牲了男人最寶貴的東西來伺候皇帝,而官卻不過四品,月米不過一石,很顯然太監們割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不可能只是為了四品小官和一石月米而去的,他們的理想必然要遠遠高於此。況且,太監作為皇帝朝夕相處的奴才,他們比誰都更能接觸最高權力,僅僅靠嚇唬人的祖制是很難奏效的。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朝廷大事都要皇帝一個人來負責,雖說皇權更為集中,但並不是每一位繼任者都能像向朱元璋那樣為大明江山不辭辛苦,而且事實上,朱元璋之後的大明皇帝,沒有一位有他那個能力,就是想乾綱獨斷也辦不到。因此,原本屬於丞相的權力被稀釋成兩部分,一部分賦予了內閣,一部分賦予了司禮監。

退一步來說,假如明朝的皇帝都像朱元璋那麼嚴酷,肯定會讓太監怨聲載道,合計起來對付皇帝,甚至還會威脅到皇帝的安全,別說是太監,就連嘉靖時代的宮女都不堪其苦,上演了一場宮廷變故,險些要了嘉靖皇帝的老命。

就拿朱棣來說,他登基稱帝后,就利用鄭和下西洋,哪一次不是帶兵出使,因為對朱棣來說,鞏固自己的皇位就是天字第一號的大事,他必須用太監來控制那些人心隔肚皮的外臣,用太監總比外臣要放心很多,雖然朱棣對太監的掌控還算成功,但無形之中也是破壞了朱元璋的祖訓。

有了前車之鑑,後面的皇帝也就肆無忌憚,之後出現的王振、劉瑾這樣的代表人物也就不足為奇了。大明最後一任皇帝,對魏忠賢恨之入骨,可是等他收拾完了魏忠賢后,最終還是頂不住回到了重用太監的老路上。

所以,一項制度的優劣並不在紙面上多麼合理、多麼先進、多麼嚴密,關鍵還是要在乎現實的大環境,我們只能說朱元璋想的太簡單、太完美,其實他的很多祖訓有很多被後世皇帝視為耳旁風。


遇見你感覺不值當


首先一點,明朝的太監權力為何那麼大?歸根到底是因為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並設立內閣和東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用來監視文武百官。而在其他朝代,丞相能夠把控權力,自然不會出現太監專權這種事了。

圖片源自網絡

明朝根據歷朝歷代得出的教訓是所有篡權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把君主的權力最大化並廢除宰相制度,由此使得太監從幕後走到了臺前,成了影響朝廷的權勢。但是這在開始時自然也是朱元璋防備的一點,所以他最大化的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但這樣也變相的把這些權利交給了身邊的宦官們。

例如明朝的魏忠賢差一點就當上了皇帝,離皇帝就差一步之遙,皇帝的權力幾乎就是他一個人的,皇帝號稱“萬歲”,而他自己也號稱“九千歲”,其意指只比皇帝低一級。

圖片源自網絡

明朝的太監,除了魏忠賢之外,還有劉瑾等許多權利大到隻手遮天的太監。這些基本都是因為他們利用皇帝手中的權利為所欲為,導致權傾朝野。

民間流傳呢,太監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就是可以頂罪。如果出現哪個皇帝做了什麼昏庸的決定,被後人罵得太嚴重。他們就讓史官記載,自己是聽信了太監的讒言所致。


今兒之前的事


朱棣開始就重用太監他任為太監無後代不會篡位,萬曆年間皇帝怠政不上朝都由太監做通信員遙控朝庭魏忠賢橫空出世結黨營私權傾朝野權力達到萬歲減一歲。。。為明朝滅亡做出巨大貢獻[摳鼻][驚呆][鼾睡][錢][吃瓜群眾][呆無辜][呆無辜]


西瓜痞遇西瓜皮就慫


官僚集團過於強大。後世皇帝哪有朱元璋這般能力。以太監集團之力牽制當是良策。但皇帝能力不齊。太監集團又易做大。唯有皇帝運用。沒有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