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的品种都有哪些?哪一个最好吃?

农业三哥


白菜类蔬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植物,为我国原产。经我国劳动人民精心培育的结果,类型和品种丰富,品质好,产量高,栽培面积也很大。白菜类可分为大白菜和散叶白菜两个种及其变种。大白菜在华北地区栽培面积较大,也是四川主要秋、冬蔬菜之一,大白菜品质柔嫩,风味好,渣少易熟,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消费者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维生素、无机盐及食用纤维素的重要来源。大白菜可供炒食、煮食、凉拌、做汤、做馅和加工腌制等,食用方法多样,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大白菜也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1)大白菜的类型

大白菜可分为散叶、半结球、花心和结球4个变种,它们可能是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过程中,由顶芽不发达的低级类型进化到顶芽发达的高级类型,而形成的园艺变种。

①散叶变种 大白菜的原始类型,叶片披张,不形成叶球,抗热性和耐寒性较强。多分布在华北及华中、华南,主要是山东省中南部至江苏省北部,多作春末或夏季栽培。

②半结球变种 由散叶变种进化而成。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但内部空虚,球顶完全开放,呈半结球状。耐寒性强,多分布于东北、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以及西北高寒地区,生长期60~80天。

③花心变种 是半结球变种的顶生叶抱合进一步加强而成,但叶顶端向外翻卷,呈白色、淡黄或黄色的“花心”状。耐热性较强,多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称为“黄芽菜”。北方多作秋季早熟栽培或春季栽培,生长期60~80天。

④结球变种 是花心变种的顶芽进一步加强抱合而形成的大白菜高级类型。叶球坚实,顶生叶完全抱合,顶端不向外翻卷,球顶闭合或近于闭合。有3个基本生态型。

直筒型:叶球细长圆筒形,高度大于直径的4倍以上。原产于冀东一带,这一类型的品种一般无毛,叶片较厚,叶色深绿,适应性很强,为大型品种,生长期90天左右。

卵圆型:叶球卵圆形,高度为直径的1.5倍,顶部尖或稍圆,原产山东胶东半岛,这一类型的毛较多,叶片较薄,叶色绿或淡绿,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生长期100~110天。

平头型:叶球呈倒圆锥形,顶平下尖,高度和直径大致相等或稍高,原产河南中部,这一类型毛较少,叶片中等厚,叶色绿或淡绿,适应大陆性气候,生长期100~120天。






生活小食光


大白菜品种繁多,基本有散叶型、花心型、结球型和半结球型几类,主要品种有:

以天津为代表的大运河沿岸有三、四百年种植历史的青麻叶(天津绿),绿色菜叶较多,帮薄,纤维少,叶内柔嫩。《静海县志》中曾写道“昔周颙(南朝齐人)称乡味之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是也,味美而食久,运河沿岸产者最良。”

黄色菜叶为主的品种又称黄芽白菜、黄芽菜、黄芽白,有南北两种。黄芽菜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津门纪略》中记有“黄芽白菜,胜于江南冬笋者,以其百吃不厌也”,以至其又有“北笋”之称。

在台湾种植的台湾白菜也是大白菜的一种,比北京大白菜细一些。

高桩型白菜

白菜根为浅根系,主根粗大,侧根发达,水平分布。叶片有毛或无毛,着生于短缩茎上成莲座状。除薹用和分蘖类型外,腋芽不发达。总状花序,花淡黄至黄色。长角果。栽培的白菜分别属于芸薹的 2 个亚种:结球白菜根据叶球抱合程度,分为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和结球变种;不结球白菜分为普通白菜、塌菜 、菜薹、薹菜和分蘖白菜5个变种。




燕子的美好时光


白菜的品种有很多,常见的白菜品种有中脚奶白菜,矮脚奶白菜,鹤斗白菜这三种。

1、中脚奶白菜:冬性强,较耐抽薹,种植容易,生长势旺盛,中脚型,纤维少,质细嫩,肉质甜美。梗为奶白色,叶皱有光泽。

2、矮脚奶白菜:矮脚型,生长势旺盛,较耐抽薹,种植容易。叶片近圆形,叶皱有光泽,梗为奶白色。冬性强,肉质甜美,纤维少,质地细嫩、脆滑,品质优良。

3、鹤斗白菜:矮脚、宽梗、皱叶,细嫩可口,是高级蔬菜品种。在适合的播种期播种,30天可收获商品菜上市,珠江三角洲地区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高于或低于适温比较容易抽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