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環境汙染的最大的源頭是什麼?

慘兮兮的香菸


工業化和城市化,雖然這二化給人們帶來了很大實惠,但毋庸置疑,它們是一把雙刃劍。幾乎無解。


臥麟子


造成霧霾的主因是煤煙,以前華北四季都髒。天氣潮溼了就有霧霾。後來工廠鍋爐煤改氣那三季空氣乾淨了。但是那年冬季霧霾加重了,為什麼呢,因為煤便宜了農村供暖用量大了。17年霧霾減輕因為華北農村煤改氣。現在即使持續大霧天也沒有以前那種黑黃色團霧了。以前那種黑黃色團霧又髒又嗆口罩上一層黑灰。現在霧天不戴口罩出去溜達只是水汽重。


鷹擊長空827


飛速發展的現代化工業是造成環境惡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日益提高的現代化生活,也造成很多汙染源,家用汽車,生活垃圾等等,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卻不是這些,那就是大氣環境的改變。幾十年前,冬天,大雪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夏天,隔三差五就來一場大雨,什麼汙染在大自然的自清潔能力面前都顯得不值一提。但是現在的大氣環境大家有目共睹,常年無雨無雪,有的是乾旱,沙塵暴,颶風,地震,海嘯,大自然的自身能力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當下之急是如何恢復大自然的機能,人工干預大氣環境,植樹造林,涵養水源,同時,要降低人類生活對地球環境的干擾強度,適當限制人類對物慾的追求,降低人口居住密度,減少溫島效應,讓人類活動迴歸自然。

以前有偉人說人定勝天,這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的思維,作為地球上的寄生物種,無論如何是做不到的,人類只能服從大自然,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才會受到大自然的恩賜,如果與大自然反其道而行,過度索取,強行征服,大自然也會讓人類看到它的威力的。

人類的物質文明需要有限度,高度的物質文明可能正是人類滅亡的殺手!!!


Jonas19


工業產地過於集中,而且發現諸多工廠皆在人口密集地區,個人認為這樣實屬不妥,既汙染了空氣,又浪費和汙染了水源,是人為造成生病之主要原因。

相信總有一天,多數人會認為此觀點是正確的。

壞事壞在磚家身上,將來人們最深惡痛絕的是磚家,因為許多磚家違備自然規律,背道而馳,它們實在害人不淺啊!如若此等磚家人間消失,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啊。


自然285589719


環境汙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別造成人為的汙染。空氣汙染質量不好主要是體現在秋冬季。很簡單氣溫下降,大氣壓力就會增強,空氣中的水分過大就會產生霧。大家都知道,每當要降溫了,就肯定要有霧,然後隨著排放的漂浮物都沾到霧的水分子上。就型成了霧霾。在古代也有霧霾,我們山區人都叫作臭霧。山裡的老百姓都是用吃酸棗和白蘿蔔解臭霧的毒。在古代的臭霧一般都是出現在峽谷,森林,和山區,因為不通風水汽散不來所以就多。有了樹木秋冬季就會有霧霾,沒有了樹木春天就會有沙塵暴。所以說霧霾的型成還是大自然的力量多一些。但是我們人類要注意有霧的時候儘量少開車,儘量少排放汙染物,儘量出門帶口罩。


驕傲的野獸id9a


樹木少了,樓房多了,走到哪都是光禿禿的。公路兩旁小樹林不起作用。汽車太多,成災了。柴煤,汙染企業都停了。你看見藍天白雲嗎?主要還是幾年前亂砍亂伐,這幾年車太多。


手機用戶60535505094


上海杭州的工廠能說管的不嚴?但是為什麼去年在飛機上看杭州的天空明顯一層黑色的霧霾天氣。主要原因還是人口太集中,車輛尾氣排放積少成多。只要有排放都會積少成多,小城市十萬輛車排放達標的車輛看不出來,大城市幾百萬輛汽車,就算汽車排放都達標也能造成空氣汙染。


旅行詩人安安的奶爹


成都冬季確有數日霧氣濛濛。建議:其一.科學考察盆地周邊山埡口,結合隧道、高速路、水庫,特別是防火、防洪、防地質災害工程,打開通風口,驅散霧氣。其二.生態建設。比如城南“腹地金融島”生活小區建在錦江河裡,佔據鳥類棲息繁衍的沙洲島,嚴重破壞生物鏈,破壞大氣自淨功能。上萬畝人工溼地很難取代自然島嶼的生態功能。建議把小島還給生態。



輪迴無限


人治無可否禍首,逐利沒節制物慾。

大千世界得養息,點滴侵蝕殃池魚。


濱海287240714


我覺得大氣霧霾主要的原因是水源過度採用,導致沒有氣流流動不能產生有效的大風颳走霧霾。再加上植樹造林。風更吹不到平原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