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平股份:“在線”業務佔比小 業績回暖但仍處低位

自疫情以來,包括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醫療等“在線”概念成為投資者熱捧的對象。受在線概念影響,華平股份近來波動較大。2月4日至2月6日,連續收穫三個漲停板,2月10日開始進入下滑通道,整體呈現A字形態。2月17日股價翻紅且再次漲停,收盤價為4.95元/股。

公開資料顯示,華平股份2019年業績雖預計有所回暖,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約0到30個百分點,盈利1483.15萬元–1928.09萬元,但縱向對比來看仍處於近年來的業績低位。此外,華平股份的淨利率、毛利率均有所下降,應收佔比大且增幅高於營收,2018年和2019年前三個季度現金流持續失血。

另外因孫小波受賄案而爆出的上市行賄“黑歷史”也引起了投資者關注。

在線教育、視頻會議業務毛利率高但營收佔比低

華平股份2010年於創業板上市,所屬行業為多媒體通信行業,目前業務主要劃分為智慧城市、視頻會議、應急指揮、在線課堂等。

根據近三年年報披露,智慧城市業務為華平股份的第一大業務。2016-2018年的營收佔比分別為60.28%、56.21%和64.59%,但智慧城市業務的毛利率水平卻逐年降低,分別為38.07%、33.91%和23.40%。

其次是應急指揮業務,三年營收佔比分別為12.28%、19.28%、18.94,但毛利率同樣逐年下降,分別為72.19%、67.38%和61.25%。

備受市場關注的在線教育和視頻會議業務的毛利率相對較高,在線教育業務毛利率雖有所下降,但2018年年報仍達到44.74%。視頻會議業務毛利率則連續三年超70%。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線教育和視頻會議業務的收入佔比相對較小。在線教育業務三年營收佔比分別為3.17%、2.59%和5.75%;視頻會議業務三年營收佔比分別為20.80%、20.09%和7.82%。

華平股份2月6日在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目前,公司有關視頻通訊、在線教育業務規模佔比較小,較往年相比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業績預告同比上升 但仍處歷史低位

2月3日華平股份發佈2019年度業績預告,歸母淨利潤預計盈利1483.15萬元–1928.09萬元,同比上升0%-30%。

雖然華平股份2019年度業績預增,貌似還尚可接受的。不過從歷史角度來看,即使按照2019年歸母淨利潤1928.09萬元估計,這個成績仍是處於較低的位置。從2010年到2018年,華平股份的營業收入從1.03億元的規模增長到了4.49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卻呈現波動下降態勢。2013年歸母淨利潤達到峰值1.02億元,到2018年歸母淨利潤只有0.15億元。

從2010年到2018年,華平股份歸母淨利潤低於1928.09萬元的年度只有2018年。

华平股份:“在线”业务占比小 业绩回暖但仍处低位

增收不增利,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滑。從近三年的角度看,公司的銷售毛利率由2016年的51.79%下降到2018年的36.72%;淨利率由2016年的22.03%下降到2018年的2.34%;毛利率和淨利率在三年的時間裡,分別下降15.07個百分點和21.69個百分點,降幅較大。

華平股份曾表示,從事的多媒體通信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較為激烈。

此外,華平股份的現金流情況也不容樂觀。2018年度三大現金流量項目全部為負,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流出2.11億元。2019年前三個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流出0.48億元。2017年到2019年前三個季度,華平股份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分別為2.85億元、0.73億元、0.25億元。

不過好在華平股份的償債壓力較小,資產負債率維持在20%左右,流動比率和速凍比率均大於2。

運營方面,2017年三季報到2019年三季報,華平股份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和存貨週轉天數持續上升。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256.72天、324.73天和283.23天,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分別為202.25天、276.44天和322.77天。

由於主業智慧城市業務有周期長、投資大的特點,華平股份的應收賬款金額一直較高。2016年到2018年,應收賬款分別為1.66億元、2.44億元、2.95億元。到2019年三季報,應收賬款高達3.58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3.74%。

控制權變化致管理層動盪 機構投資者退出

2018年不但是近幾年來盈利最差的一年,也是公司經歷控制權爭鬥的一年。華平股份原控股股東劉曉丹、劉海蘭、劉焱和新控股股東智匯科技由於股權轉讓款的支付、控制權的轉讓等方面存在分歧,導致雙方對簿公堂。後雙方和解,截止2020年1月22日,控股股東智匯科技所持上市公司全部股份不存在被司法凍結的情況。

從2018年起,控股股東的變動導致了管理層動盪。根據2019年中報披露,包括董事長、副總經理、董事、董秘等核心高管離職。當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很正常的,但機構投資者的相繼退出則耐人尋味。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年報時華平股份的機構投資者還有建信基金、諾安基金、廣發基金、前海開源基金等持股,而到了2019年三季報時,除控股股東智匯科技外,機構投資者只剩深圳科樂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夥)-科樂長虹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家。

另外根據原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孫小波的受賄刑事判決書顯示,華平股份原董事長劉焱曾在華平股份上會前一天向孫小波行賄1.5萬美元,以謀求關照。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