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郎”逆行而上 馳援武漢

“石獅郎”逆行而上 馳援武漢

出征武漢前,同事為黃明旭剪短頭髮

  疫情仍在繼續,武漢就是前線!2月13日中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福建省立醫院、福建省立金山醫院組成的兩支醫療隊(協和醫院139人,省立醫院138人)共赴武漢,接管專門收治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值得關注的是,在這支逆行而上的“白衣軍團”中,有一位“石獅郎”,他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急診內科醫師黃明旭。2月16日,記者連線黃明旭及其家人,瞭解這位“白衣勇士”逆行背後的故事。

  擔當“石獅郎”

  時刻準備馳援武漢

  心繫武漢,枕戈待旦!早在疫情暴發初期,黃明旭就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報名參加醫院的黨員突擊隊,隨時準備出征武漢。只是讓他想不到的是,這趟征程來得這麼突然!

  2月12日晚9時許,福州大雨,正上夜班的黃明旭突然收到了醫院徵集援助湖北百人醫療隊的“緊急通知”,他果斷報名。“我是急診內科出身,急危重症本身就是我的工作範圍。”黃明旭回憶,直到凌晨1時左右,他終於等到醫院的回覆:確定出戰!

  “看到定好的名單,心情還是很忐忑!”黃明旭坦言,近段時間以來,家裡年近百歲的奶奶病危,此次出征武漢歸期未定,可能連奶奶的最後一面也見不到。

  戰“疫”當前,忠孝難兩全!帶著對奶奶的深深掛念,13日上午12時,吃太平面、剪完頭髮以及簡短的出征儀式後,黃明旭與妻女匆匆告別,與協和醫院“白衣軍團”的138名同事一起,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征途。

  暖心“石獅郎”

  飛機起飛前才“彙報”行程

  “爸媽,接到通知,我去武漢了!飛機就要起飛,這次跟醫院大部隊走,會做好防護,不用擔心。”登上飛機,放好行李,坐在飛機艙內的黃明旭這才拿出手機,將這段編輯許久的文字發到了家庭微信群。“本來他們二老在家照顧奶奶就很辛苦了,不想再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

  突然收到兒子馳援武漢的消息,黃明旭的父親黃奉建沒有驚訝,亦沒有任何埋怨,只是在群裡默默回了一句:“注意安全,平安歸來。”

  “若不是我從協和醫院的朋友那看到他和同事的合照,我還真不知道這次他也去了武漢!”與黃明旭經常保持聯繫的堂哥吳火燦告訴記者,原本黃明旭的父母一直在福州幫其帶小孩,但自從奶奶病危,父母二人便雙雙回石獅照顧老人,只能由黃明旭和妻子兩人輪流照看4歲的女兒。

  福州市石獅商會黨支部書記蔡吉生表示,黃明旭及其愛人蔡秀免都是商會的醫學顧問,夫妻倆平日都非常熱心,經常為在榕的石獅鄉親尋醫問藥、牽線搭橋。“得知明旭馳援武漢,很多鄉親都為他點贊,更希望他早日凱旋。”

  硬核“石獅郎”

  爭分奪秒與病毒“搶”命

  此次黃明旭所在醫療隊馳援的武漢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此前是腫瘤專科醫院,並未達到傳染病醫院的條件。醫療隊到位之前,醫院緊急改造開設了11個病區,用於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月15日,經過緊張而密集的培訓後,黃明旭與其他6名醫療隊同仁組成一個治療小組,隨即投入到與病毒“搶”命的戰鬥中。

  “目前醫院實行的是四班倒,每班6個小時,但這是理想化的狀態。”在電話中,黃明旭告訴記者,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前,僅佩戴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以及各種洗消程序,就要耗近1個小時的時間。進入病房後,醫護人員直接啟動“連軸轉”模式,每班要對60多名重症患者開展采集病史、寫病歷、開醫囑、緊急救援等救治工作。其間,為了不破壞防護服、不上廁所,爭取一切時間救治病人,醫護人員在盯班時都很少進食進水,同時還要穿上成人紙尿褲。“往往一個班下來,實際每人的工作時間長達八九個小時,防護服又密不透風,衣物都溼透了。”回到酒店,黃明旭依然沒有閒著,繼續接受相關醫護培訓,強化學習規範救治的有關知識。

  “現在的任務就是爭分奪秒,把病人從病毒的魔爪中搶回來,其他什麼都不想。”採訪最後,忙得已不知道時間的黃明旭希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能儘快結束,待到春暖花開,疫情消散,一切都將美好如初。

  而在家鄉的親人們,對黃明旭最大的期望便是:待春暖“疫”去,盼你平安歸!

  (記者 林富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