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愛心]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北京善道文化促進會形象大使,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善基金愛心大使,著名主持人陳可欣公益錄製,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疾病預防控制局指導,人民衛生出版社出品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 人的身心是一個整合系統,人的健康狀況受到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如果人長期處於焦慮、猜疑、急躁、憤怒、抑鬱、後悔等心理狀態,會減弱機體的免疫功能;目前,嚴峻疫情無疑會讓廣大人群產生一些焦慮、害怕、自責等負性情緒,隔離等措施也會讓人際交流方式受到影響,預防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特別需要大家儘快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把負性情緒降下來,讓平和、理性、樂觀、感激等積極心態升上來,促進自身免疫力增強,更好預防或治療病毒感染。

[愛心]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愛心]心理因素對人體的免疫功能起著非常重要的調節作用。

從社會心理層面來看,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積極的社會心態有助於齊心協力戰勝疫情。人們對於戰勝疫情的信心發揮著非常大的作用。在經濟發展中,“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防控重大疫情中,信心和藥物同樣重要!人與人之間相互關心、鼓勵、肯定、幫助的心理氛圍,整個社會傳遞出的溫暖、友愛和信任,眾志成城、同心同德的心理氣勢,無疑是戰勝疫情的重要力量。


建議1:

老年人心理調適。建立對疾病的客觀認識,不傳播和輕信來自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疫情期間,避免不必要的外出,與家人共同學習疾病防治知識;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給自己制定一個新的健康生活時間表, 保持規律的作息;發現自己存在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 先試著接納自己的這種情緒,然後通過 向家人訴說、放鬆訓練等方式進行排解;若負面情緒狀態持續得不到改善,及時 通過互聯網或心理援助熱線尋求專業幫 助,必要時及時到醫院就診;注意個人衛生習慣。

建議2:

兒童心理調適。兒童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家長應保護兒童免受過多負面信息的干擾;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注重兒童的防護 措施,但不要過度焦慮和緊張;家長宜多陪伴兒童,多讀書、講故事、 做親子游戲;對於兒童提出的各種問題,包括疫情、 疾病、死亡等問題,家長要保持溫和、 耐心的態度,不迴避、不批評、不忌諱, 根據兒童的年齡和理解力給予適宜的回答。

建議3:

青少年心理調適。保持情緒穩定;保持健康的作息;堅持每天鍛鍊;保持課內課外學習;提高信息判斷能力;維護人際支持。

建議4:

孕產婦心理調適。營造舒適環境;合理安排生活;避免信息過載;正確看待反應;尋找情感支持;按照醫生建議進行產檢。

建議5:

返崗工作人員心理調適。學習疾病防控知識,做好個人防護,避免過度焦慮;積極適應新工作模式 ,遵守工作單位、工作場所的防護要求;工作過程中,儘量避免接觸疫情信息等容易導致分神的內容;保持對自己身心狀態的覺察,若出現 過度疲勞或家裡有確診患者、疑似患者、 醫學觀察人員,,一方面及時向上級領導 或同事求助,請求換崗或休息;另一方面,可通過熱線、在線諮詢等方式尋求專業幫助;若自身有可疑症狀,請及時就醫。

建議6:

一線防疫人員心理調適。避免長時間工作,適當安排換班,脫離病房環境,飲食清淡豐富,補充維生素 C,保持自身的免疫力;儘量保證有效的睡眠時間;接受焦慮情緒,適度焦慮可以幫助提升應對能力併發揮潛能;保持與家人的聯繫,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加強學習防護等相關專業知識,適度關 注主流媒體對疫情的報道;接受自身和醫學技術的限制,尊重客觀 現實,與同事共同做事,相互鼓勵;積極地自我對話,肯定自己的付出、、專 業能力和自我價值,提高自我效能感。

建議7:

居家人員心理調適。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看書、聽音樂、寫字、 學習一項新技能;找到一種支持;定時鍛鍊。特別是心情煩躁時;思考一些體驗。

建議8:

確診患者及家屬心理調適。接納當前處境;積極配合治療;尋找人際支持;善用專業的心理學幫助。

建議9:

疑似患者及家屬心理調適。瞭解真實可靠的信息與知識;接納自己的反應;規律生活作息,適當放鬆練習;僥倖心理的調試;尋找支持。

建議10:

因疫情去世人員的親屬心理調適。處理情緒,容許自己和家人感到悲傷、內疚、自責、 焦慮、抑鬱……這些都是自然的哀傷反應,也是自我療愈的自然過程,不要用有害方式處理哀傷情緒;保護關係,接受喪親現實,避免因消息通知延遲而產生的家庭衝突;保護兒童,及時、簡潔、清晰地告知親人去世的消息。保證兒童隨時能接觸到父母或兄弟姐 妹。家長情緒不好,可以向成年人尋求幫助,但不要向兒童發洩 情緒,避免製造更多的傷害;善用家外資源 。

建議11:

睡眠不好怎麼辦?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合理安排活動;適度關注疫情;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建議12:

如何克服焦慮心理?避免過分關注;保持社會聯絡;生活規律如常;積極投入工作;尋求專業幫助 。

建議13:

如何克服恐慌心理?不信謠言、理性認知是關鍵;有備無患、積極防治是保證相信科學、堅定信心是前提;反思個性、錘鍊意志是收穫。

建議14:

擔心感染怎麼辦?積極防範;保持警惕;適當放鬆;調節生活;昇華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