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這一次的蝗災已經讓世界感受到了震動,大家一定對蝗災的起因非常感興趣吧,為什麼平時不見有這麼我蝗蟲,它們突然就變得這麼多了呢?

其實原因並不複雜,只要對蝗蟲繁殖有利的幾個條件湊齊了,能觸發蝗蟲的大爆發。而這一次東非蝗災的最主要觸發因素就是充沛的降雨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要說對於沙漠來說,下雨多不是好事嗎?還真不是,我們都知道一個詞叫“生態平衡”,沙漠也有自己的生態平衡,一旦這個平衡被打破了,就會產生非常的結果。

從2019年10月以來,東非地區降水十分充沛,這讓本來少見的積水沙地一下子變得多了起來,而沙漠蝗蟲這個物種的卵最怕的就是缺水,雌性將一枚塞有95~150枚卵的卵莢產在地下10cm的沙土中,就是為了吸收那裡的一點水分。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本來在沙漠中適合產卵的沙土是很少的,多數埋在地下的卵莢都會在高溫與乾燥下死去,只有極少數運氣好的能順利孵化。而過多的降水一下子就提高的卵的孵化率,就這樣,災難就開始了。

如果你有了解過有關蝗災的知識,就會發現中國與非洲完全相反,蝗災往往伴隨著乾旱,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一種在我們面前抬不起頭來,但是在昆蟲等變溫動物身上大殺四方的致命生物——真菌了。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認識真菌

真菌的“真”主要是來自它的分類——真核細胞

所有複雜生命都是由真核細胞組成的,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出現更晚、體積更大、結構更復雜、功能更強大的生命形式,真核細胞出現的那一天,生命的進化就宣告著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在真核細胞欣欣向榮的過程中,有一支走了與動物植物不同的線路,它們的細胞表面擁有不同與植物的,甲殼素組成的細胞壁,這些生物可以長得很小,像細菌一樣生存,也可以聚集起來長得大大的;前者的代表是黴菌、酵母菌,後者的代表正是蘑菇。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因為真核細胞的強勢,真菌在生存競爭中也表現得相當強勢,比如對個頭小的競爭對手細菌,作為真菌的黴菌合成了強力的“化學武器”——抗生素,人類將其提取出來並在對抗細菌的戰爭中獲得了巨大成功,差點兒就宣佈已經永遠戰勝細菌了。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麼強勢的真菌在人類身上的表現卻遠不如細菌與病毒,我們只有少數皮膚病是真菌導致的。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真菌不耐高溫,而我們的體溫對真菌來說無異於烈焰地獄,所以真菌只能在體表的末端,溫度較低的區域小小地興風作浪一下,比如腳氣。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那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可怕的事實,地球生物中除了哺乳動物與鳥類之外,體溫都是變化的。所以對絕大多數動物來說,真菌才是最大的殺手,蝗蟲自然也不例外。

當沙漠蝗蟲遇到熱帶雨林

我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有不算少的降水,所以土壤中的真菌非常活躍,而蝗蟲是將卵產在泥土中的,於是真菌感染成了這些小生命最難過的一關,大多數卵都會被真菌襲擊,成為它們的養分(具體數據是多少抱歉我真的沒查到……)。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成功孵化後的小蝗蟲還要挑戰各種捕食者,病原體甚至是真菌的繼續追殺,從卵算起的話,只有大約1%到5%的個體可以活到下一次繁殖,這個數值剛好與蝗蟲的產卵量相抵消了,所以能基本保持平衡。而在發生乾旱,特別是長期乾旱時,真菌的活性就會被大幅抑制,於是蝗蟲卵得以大量孵化,氾濫成災,所以在中國蝗災總是伴隨著旱災降臨。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可是這一切對沙漠蝗蟲來說就完全不同了,在極度炎熱與乾燥的環境下,真菌本來就無法生存,所以沙漠蝗蟲基本沒有面對過來自真菌的威脅,抑制孵化率的是乾旱,而一個天降大雨,還沒等植物起來,蝗蟲先得道昇天,造成了2020年開年第一蝗災。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不過以上信息中都有一個關鍵點:無論蝗蟲是如何開始得瑟的,真菌肯定不在場。現在移動的蝗群是時候進入東南亞了,這也是大家關心的唯一有可能進入中國的路線,而熱帶雨林氣候是真菌的天堂。

所以……等待蝗蟲的或許是一場致命真菌的大流行。

屠戮蝗蟲的真菌對上無法之地的沙漠蝗蟲,將如何收場?


我是酋知魚,一條有點東西的科學作者,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