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製造企業未來之門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在爭分奪秒與病毒搶人的戰場上,我們無能為力。

然而,在確保全年型號任務圓滿完成的戰場上,我們應義不容辭、衝鋒在前。

但航天製造業不同於互聯網和金融行業,很難實現遠程辦公。航天屬於實業,需要見產品、見實物。

人員不夠、間隔 1 米,製造企業怎麼開工?

突破現在,建立人員共享、上下融合的工作新風向

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道雪上加霜的難題—— 如何完成已經是極限調配、極限讓步、極限策劃後的全年多次發射任務?

面對病毒潛伏期長、隱患大的現實,企業首先要解決的是人力安排問題。

面對人員增量為 0、存在非戰鬥減員風險的現實,航天科技集團有關單位採用人員共享的方式,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大複用。

用一型號副總師的原話說,“ 特殊時期,也別分什麼上級和下級,A 型號和 B 型號了。”

在人員不齊時,兩個型號任務實行人員兼崗、上下融合;在人員未到位時,實行人員補位、測試客串;在人手不夠時,相關人員趁著 A 任務空當過去幫忙;在人員緊張時,所有人參與進來,鋪電纜、安等效器……

非常時期的中國,人人眾志成城,航天也不例外。

面向未來,積極籌謀更合理、更高效的工作新模式

隨著人與自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 未來或許還有更多的未知風險等著我們。航天企業應將目光放長遠,積極謀劃更科學高效的解決方案。

2 月 6 日第一批覆工製造企業的工作模式,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提示。例如愛立信南京自動化智能工廠。

根據網上資料,愛立信 2018 年開始對工廠進行了升級改造,包括首個模塊化設計的5G 無線自動裝配線、一條支持 4G 和 5G 的自動化包裝流水線、更為高效靈活的 5G 測試設備,以及生產線上的部件自動識別和關鍵問題故障自動報警系統。

他們利用 5G 技術實現大量實時數據收集和分析,打造更持續、更高效、更安全的生產環境。這個自動化改造可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工干預,從而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不僅僅是建造自動化生產線,還涉及採購、計劃、製造、交付、物流運輸等各個方面。

如今供應鏈條已經越來越長,從原材料到初加工、精加工、運輸、組裝, 需要經過漫長複雜的鏈路。

一臺精密的儀器,其中任何一個部位出現故障,都會挑戰整個系統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由於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撐,航天物資供應鏈的可視性大部分只停留於一級供應商。

如供貨廠商的復工日期、原材料或工人是否短缺,能否找到運輸車輛等信息,都需要溝通確認。

這可能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表格,降低工作效率。我們可以使用雲端共享文件存儲方式,讓不同單位在統一的表格進行信息更新,全方位分析和跟蹤物資供應動態。

對於航天製造企業而言,現在是將自動化生產線建造完整、將長期斷點的信息鏈條快速打通、將設計製造一體化系統配套成龍的最佳機會,也是由散裝蘇大強變為頂級王者的最佳時機。

只有抓住這個機會,周密策劃如何實現機器與人協同,才能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確保國家任務的圓滿完成。

特殊時期,航天人要儘可能把繁重複雜的工作交由機器去完成,用穩定的機器對抗自然的不確定性,用好每一位“精兵強將”,在變中求生機,在變中求新路,在變中求強大!


文/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一部研究員 李莉

審核/陳立

監製/索阿娣

觀點 | 自動化:製造企業未來之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