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新冠”效果,专家提醒还应谨慎评估

中国官方媒体中新社2月14日报道说,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在武汉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湖北地区确诊病例中医药参与率达75%以上,且病人满意度高。

中药抗“新冠”效果,专家提醒还应谨慎评估


报道还说,第三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正式进驻武汉江夏方舱医院,并且开始接受患者。这是目前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全面接管的第一家方舱医院。首家中医药方舱医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担任总顾问,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任院长。

报道援引张伯礼的话,介绍了这家医院的四大特点:一是由中医药医护人员整体接管;二是所有患者保证用上中药汤剂;三是该院配备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车,实现因人施方;四是体现中医综合治疗方法,“运用针灸、按摩、灸疗、太极、八段锦等中医特色疗法”。

报道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新一轮关于中医药可救命,不可依赖现代西医的民族主义热情。

北京一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上说:“中国幸亏有中医救命,有老祖宗留下的方法,保中国走出苦难。否则真就完蛋了……”

中药抗“新冠”效果,专家提醒还应谨慎评估


早在2月初,就有媒体援引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专家的话说,研究人员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在刹那间引发民众连夜疯抢双黄连口服液;许多没有感染症状的民众以为可以预防,也想方设法买来服用。

随后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出面解释,双黄连只是药理学试验发现对病毒有抑制作用,但临床表现未做评估,不主张没有得病的人用它来预防。抢购“双黄连”的风潮才得以平息。

经历过“萨斯病”疫情(中国称“非典”)的人们或许还记得,2003年4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及“防治非典指挥部”给出以板蓝根为配方的预防处方,并称对治疗“非典”有疗效,引发一场板蓝根抢购风潮。并且还发生过中小学服用包括板蓝根在内的中草药,导致大批学生草药中毒的事件。

新闻报道说,全球第一例试用吉莱德药物“雷德西韦”的美国新冠病毒病人,已经治愈康复。

这名35岁的男子去武汉探亲,1月15日经华盛顿州西雅图机场返美,在显示肺炎症状确诊、治疗无效后,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医生为他试用了试验性抗病毒药物“雷德西韦”。

另据中国媒体报道,2月17日,中国第一例接受血浆治疗的患者已经出院,是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

研究显示,2019新冠病毒与17年前萨斯病毒的同源性高达70% 至80%;但是17年前的“板蓝根事件”和不久前的“双黄连事件”几乎如出一辙。这不能不引起中医药界某些专家的高度警觉,切不可利用抗击全球疫情过程中,试图寻找、提升或重新奠定自己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