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如何区分?

简单的知足


在《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是纣王麾下镇守着佳梦关的四位为将军!<strong>

他们分别是玩琵琶的魔礼青

手握银枪,背上一面碧玉琵琶,上有四根弦,分别为“地、水、风、火”,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其职主“调”。

玩貂的魔礼寿:

持两根鞭,囊里有一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肋生飞翅,食尽世人。其职主“顺”

玩蛇的魔礼青:

身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需如铜线。手持青锋宝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缠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其职主“风”。

玩伞的魔礼红:

手持混元珠伞,以伞之义谐“雨”。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其职主“雨”

魔家四将法力高强,人手一件“开挂”法器,曾一度令“主角光环附体”的西岐大军一筹莫展,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封神演义》一向秉承着,“玩的欢、死的快”的反派法则,于是魔家四将很快便被黄天化用一枚小小的攒心钉“团灭”。


姜子牙大封群神的时候,魔家四将被封为守护四大天门的“守门员”,即四大天王!

分别为增长天王魔礼青、广目天王魔礼红、多闻天王魔礼海、持国天王魔礼寿,连起来就是代表“风调雨顺”!

由于魔家四将是按照西方四天王设计的,所以形象、法力、名称甚至能力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后世的许多读者,都将魔家四将误认为是西方四大天王的前身。这明显是本末倒置了。


魔家四将出明代自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而西方四大天王则是佛教体系中“二十大诸天”里的四位大神,他们四人分别掌管着东胜神州、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和古印度的治安,地位非凡。

出场顺序都不一样,而且人家四大天王乃是印度籍神仙,不可混为一谈。

正牌的四大天王分别是: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咜,身白色,穿盔甲,手持琵琶,主乐神;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盔甲,手握宝剑,护法神;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盔甲,手持蜃(据明·杨慎《艺林伐山》云:“蜃行似蛇而大音顺。”有人曰蛇或龙,皆误)传法神;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另一说法是金色),穿盔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银鼠,降魔施财之神。


<strong>

(毗沙门天王)

准确来讲,魔家四将与西方四大天王的关系,相当于电竞手游《王者荣耀》中的英雄“嬴政”,与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魔家四将是西方四大天王的翻版。

或者说魔家四将只不过是小说作者通过艺术加工,设计出来的虚拟角色, 因此,并不能说魔家四将就是四大天王,好比“迈克杰克逊”的模仿者,永远不能为真正的迈克尔一样。

所以可以说四大天王是魔家四将的原版,但魔家四将绝对不是四大天王。

事实上,《封神演义》绝对是一部历史上“以假乱真”最成功的小说!

《封神演义》成书于大明万历年间,作者将佛道神话、山海经、西游记等神话传说全部打碎重组,在书中建立了一个虚构的中国神话体系。

读《封神演义》你会发现,几乎在书中能够看到大部分其他神话体系中人物的影子,但千万不可混为一谈。

不过就像是王者荣耀设计的背景故事“王者大陆”一样,大家千万不要把游戏人物当做是历史人物看待。

再举个例子吧,就是《封神演义》中的鸿钧道祖,他其实就是个小说人物,他在道教的神话体系中并不存在。道教里面最大的就是三清(元始天尊、天上老君、灵宝天尊),其可以与小说里的三大圣人相对应。


白话历史君


 “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很好区分,他们的外形是一样的,只要看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了。佛教当中的“四大天王”没有姓名,而“魔家四将”都有姓名。

  佛教的四大天王,也称为“护教四大天王”,为佛帝释天下属,居住在须弥山山腰上面,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司调。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住南瞻部洲,司风。西方广目天王,持蛇,住西牛贺洲,司顺。北方多闻天王,持宝伞,住北俱芦洲,司雨!

  佛教四大天王,早期为佛教护发天王,但是随着慢慢汉化,才有了“风”“调”“雨”“顺”的象征!

  在佛教之中传说须弥山腹有四兄弟,老大拿宝剑,号为东方持国天王,老二拿琵琶,号南方增长天王,老三拿混元伞,号西方广目天,老四降服龙蛇,号北方多闻天王,四人合在一起为四大天王,等于是佛祖座前四大护卫。

  而封神榜之中的魔家四将其实和上面描述的一样,也许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四兄弟实力强劲,形象特殊,就被搬到佛教文化中去了吧


多尔衮爱新觉罗


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拎清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是什么关系,才好下结论。

那么,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是什么关系呢?

先说件趣事儿。

中学那会儿,正是金庸小说风行的黄金时代。

和几个读了《射雕英雄传》的同学辩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谁最厉害、谁最能打。有人突然插话,说这五个人其实都挡不了陈金住的一个手指头,因为,中神通王重阳的功夫就是从陈金住那儿学来的,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都不是王重阳的对手……

等等,陈金住?什么鬼?!

我们都瞪着这个同学,陈金住?不存在的,《射雕英雄传》原著里根本没有这一号人。

同学诡异一笑,说,《射雕英雄传》里是没出现,但《射雕英雄前传》里有,我看的是《射雕英雄前传》!

我们一齐大怒,追上这个家伙就是一通狠揍。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同学倒也没有撒谎。挨揍后,他严重不服,回家拿来了一本署名为“全庸”的人写的《射雕英雄前传》,用力翻书,用力指着书中写的王重阳拜陈金住为师的文字,要我们睁大眼睛看。

不用说,他智商有问题。

我们掀翻他,又是一通好揍。

好了,回到正题了。

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的关系,就跟王重阳是否“陈金住徒弟”身份一样微妙。

王重阳虽然是史有其人,但经过金庸先生的一番修改和塑造、刻画,已经成为了一个武功盖世的道家大侠,如果金庸先生写他的师父是陈金住,那就是陈金住,那没事。

问题是,所谓的“陈金住”是一个署名“全庸”的家伙蹭热量另写一书编出来的,这关系能作准吗?

我们要知道,四大天王是外来神,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

在印度教神话中,共有二十诸天,包含有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如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这里面,就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这个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护持东胜神洲;南方增长天王则持剑护持南赡部洲;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护持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持伞护持北俱芦洲。

看,在人家原来的印度教神话,这四大天王各守一方,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好认好记。

可是,著作《封神演义》的许仲琳觉得好玩,就给人家这四大天王编造出一段“前传”,说他们原本是镇守商纣佳梦关的四名大将,分别叫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合称“魔家四将”。在商周大战中,四将和西周的阐教门人比武斗法,战死后进入封神榜,被姜子牙封为天庭正神:魔礼青为增长天王,持青光宝剑,司风;魔礼红为广目天王,抱碧玉琵琶,司调;魔礼海为多闻天王,撑混元珍珠伞,司雨;魔礼寿为持国天王,玩紫金龙花狐貂,司顺。四人连起来就是“风调雨顺”,意为让他们护国安民,执掌风调雨顺之权。

……

看看,您说这许仲琳是否就像那个写《射雕英雄前传》的“全庸”一样,让人讨厌呢?


覃仕勇说史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或称四大金刚,是佛教著名护法神,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天界第一重天。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

佛教的护法神之一,“四大天王”之一。“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住须弥山白银埵,身为白色,穿甲胄,负责守护东胜神洲。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在日本,是手持刀。

南方增长天王

“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印度式造像,手持戟,在中国佛教形象,手握宝剑,有两义:一、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手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在日本,是手持刀或戟等。

西方广目天王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负责守护西牛货洲。广目天王是那伽龙族,以那伽、富单那为部众眷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或作赤索),看到有人敌对佛教,即用绳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在日本,则是手持笔和经卷。

北方多闻天王

“多闻”意为常闻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负责守护北俱卢洲。多闻天王为夜叉王,以夜叉、罗刹等为部众眷属。在印度神话中是北方守护神、知识之神、财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写成“毘沙門天”。多闻天王同时也是四大天王的首领。

神魔小说《封神榜》中,四大天王是殷商军的将领,被称为魔家四将: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法宝有:青云剑(另有一杆长枪或曰虎头枪)、混元伞(另有一把画戟)、碧玉琵琶(另有一根枪)、花狐貂(另有双鞭或曰双锏)。

魔家四将的原型是四大天王,但是四大天王的地位的法力实际上比魔家四将强太多。

中国有贴门神的习俗,四天王也常见于门神形象。


诗书君


在小说《西游记》中,天庭有四大天王,负责镇守四方天门。这四大天王在孙悟空笑傲花果山时期,曾追随托塔天王李靖攻打花果山。因花果山一战,广大读者得以知道其名。

不过,《西游记》天庭有四大天王,灵山佛教只有四大金刚。二者并无关联。

至于魔家四将,源出于《封神演义》。姜子牙辅佐西岐,竖起反旗,闻太师于是派出大军征伐。魔家四将因为精通道术,被委以重任。魔家四将刚刚到达西岐时,因为他们法宝强大,武艺超群,横扫西岐无对手。

就连姜子牙的打神鞭,都被魔家四将的混元伞给收走。

因此,元始天尊不得不亲自出手,施展神通护住西岐城,然后安排杨戬下山,盗走混元伞,方才解开西岐之围。后来黄天化又奉命下山,以一枚攒心钉将魔家四将一口气诛杀。

在《封神演义》姜子牙宣读元始天尊敕书时宣称: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安民,掌风调雨顺之权。

魔家四将在天庭被分为四大天王,同时,他们兼职辅佐西方教,有资格定力地水火风,护国安民等等。

换言之,在《封神演义》这本书的观念中,魔家四将成神后,就是四大天王,这个四大天王就是佛教的四大天王。

当然,从神话演变来说,四大天王这个概念源自印度佛教,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道教护法僧。这就如哪吒本也是佛教护法僧,被道教吸收一样。

关羽本是道教护法神,后来也被佛教拉去当护法。总之,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拉人。


叶之秋


其实,“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很好区分,他们的外形是一样的,只要看他们的名字就知道了。佛教当中的“四大天王”没有姓名,而“魔家四将”都有姓名。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是佛教当中的四位护法天神,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古典文学《西游记》当中有出现过。而“魔家四将”是小说《封神演义》当中镇守佳梦关的四名大将,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死后被姜子牙封为镇守南天门的“四大天王”。

《封神演义》当中的“魔家四将”来自于佛教体系当中的“四大天王”。他们和《西游记》当中的“四大天王”差不多,只是手里面持有的武器有些差别。在《封神演义》当中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手持碧玉琵琶,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手握青锋宝剑(西游记称“青云剑”),西方广目天王持有紫金花狐貂(西游记中是蛇),多闻天王魔礼红手持混元珠伞(西游记称“混元伞”)。


谋士说


原著党答一波。先说个有意思的,名闻遐迩的托塔天王李靖,实际就是四大天王其中之一。四大天和魔家四将的区分要看语境。在封神中实际无须区分,因为两者指的是同一拨人:姜子牙封神前,世间只有魔家四将而无四大天王;封神后,魔家四将即为四大天王。除本书及沿袭本书世界观架构的衍生作品以外的一切语境中,两者都毫无关系。

一、魔家四将

歌坛有四大天王,红极一时,至今活跃。八零后知道四大天王之名,大概都来自于此。这个名字并非香江的独创,由近事可知,他们实际既无这个能力、也无这个修养。

封神中,四天王封神之前,名叫魔家四将。

第31回,黄飞虎反五关,闻太师调兵追袭。佳梦关总兵官魔家四将、青龙关总兵张桂芳等奉命堵截武成王。此回已指出魔家四将就是四大天王,文中有“四天王步行至军前”,向闻仲禀告军情之语。

四人和黄飞虎是老朋友。黄飞虎未反商前,在商为镇国武成王,与闻仲一文一武,是纣王朝中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武成王为军方第一人,手下大将无数,魔家四将便曾在他帐下为将,参与征伐东海。

第40回回目名便是“四天王遇丙灵公”,借黄飞虎之口说出了四人名姓:

老大魔礼青,身长二丈四尺,使长枪,善步战。法宝名叫青云剑,使人四肢化为齑粉;

老二魔礼红,法宝混元伞,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有装载乾坤之能;

老三魔礼海,背上一面琵琶,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

末曰魔礼寿,有异兽名花狐貂,现身似白象,胁生双翅,号称食尽世人。

四兄弟奉命征西。此时西岐方面异人计有姜子牙、李家三吒、龙须虎等寥寥几人,剩下的全是四贤、八俊、南宫适等凡人武将,面对魔家兄弟时完全没有一拼之力。

一战下来,周兵折损万余,文王六个儿子都战死了。

周兵再不敢战,四天王各出法宝,要将西岐旋成渤海。幸得姜子牙倒海救西岐,元始天尊也亲自出手,用琉璃瓶中净水护住海水,使四天王法宝不能奏功。

后来四将兵困西岐接近一年,西岐方面没有任何办法。然后阐教急了,大出下驷:薛恶虎韩毒龙送粮,杨戬(杨戬实力已至金仙,但因是三代弟子,在阐教的定位仍是下驷)惊艳,干掉花狐貂,黄天化下山,死而复活,终以攒心钉秒掉四将。

黄天化之所以能秒杀魔家四将,不是四人实力低微,而是阐教精心推演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真能秒的话,早让黄天化下山开秒了,又何必憋屈一年之久!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元始天尊利用这一年的时间,精心训练了杨戬和黄天化两大利器,祭炼出了专门克制四将的法宝“攒心钉”。

二、辅弼西方

姜子牙封神时,以魔家四将为四大天王:

魔礼青封增长天王,掌青光剑,职风;魔礼红封广目天王,掌碧玉琵琶,职调;魔礼海封多闻天王,掌混元珍珠伞,职雨;魔礼寿封持国天王,掌花狐貂,职顺。连起来是风调雨顺。

不过,这四位爷的神位与封神榜上所有人都不一样,别的神都是为天庭服务,唯有他们四位进入了佛门(阐教的燃灯、惧留孙及三大士,截教活着的多宝、马元、孔宣、法戒、毗卢仙等,是肉身入西方,为佛或菩萨,不在封神之列)。

封神辞中明言,四人的职责乃是“辅弼西方教典”,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寺庙山门看到的四天王。因为怒目威风,老百姓又称之为“四大金刚”。如前所说,与封神有关的所有衍生或改编作品,凡是出现四大天王,其来历都是魔家四将。

封神的作者,有种说法是出自道士陆西星之手,虽有争议,但由书中比比皆是的金丹术语可知,作者熟悉道家内丹术无疑。因而本书最大的野心其实就是为道家争位。

中国历来有佛道之争,佛家有如来为住世之尊,道家便弄出一个老子化胡。封神中西方二圣出场皆以道人名之,阐截弟子进入西方,燃灯后来成为燃灯上古佛,为如来之师;多宝道人成为如来,即释迦牟尼;马元为马元尊王佛,长耳定光仙为定光欢喜佛,孔宣为孔雀明王,惧留孙为拘留孙佛,还有文殊、观音、普贤三位菩萨,当然,也包括小角色四大天王,都是这种争论下的产物。

以上列举诸佛、菩萨、天王,都能在佛典中找到出处。

据《佛本行集经》:

持国天王主东方,梵名提头赖吒,掌领乾闼婆,为天帝乐工;

增长天王主南方,梵名毗留勒叉,掌领鸠槃荼,为厌魅鬼怪;

广目天王主西方,梵名毗留博叉,掌领水中龙王;

多闻天王主北方,梵名毗沙门,掌领夜叉。

封神中,姜子牙曾用打神鞭打四魔将,结果竟打不了。书中解释说“此鞭只打的神,打不的仙,打不得人,四天王乃是释门中人,打不得,后一千年,才受香烟”,这里就透露了作者的狡黠,封神之战结束后一千年,正是公元前后,汉明帝刘庄公元57~75年在位,因夜梦神人,遂有白马驮经,从此佛教大兴于中土。姜子牙一千多年前封的那些神、以及上面说过的进入西方之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西方中高层。

于是道家可以自豪地说:

是他们孵化了佛门!

三、李靖

现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实在火爆,里面的李靖父亲形象堪称伟大,完成了自《哪吒闹海》改编以来的渣男形象的逆袭。那么现在说说咱们的托塔天王。

李靖变成托塔天王,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毗沙门信仰

唐朝普遍信仰毗沙门,以至到了“百夫之长,必资以指挥;十室之邑,亦严其庙宇”的地步。因为在国初的传说中,得到毗沙门的帮助实多。死于玄武门之变的李建成小字就叫毗沙门,在正史有载。

《三教搜神源流大全》“天王”条说:

昔唐太宗从高祖起义兵,有神降于前,自称毗沙门天王……及即位,诏天下公府祀之。

《毗沙门仪轨》说,唐玄宗时,西域五国联军围攻安西都护府,援军救援不及,是毗沙门父子降神兵退敌。

《酉阳杂俎》甚至记载了成都街头一个叫赵高的混混,因为常入狱,想了个偏门,在背上纹满毗沙门像。狱吏见了谁也不敢杖背。李夷简治蜀,不信邪,打得这哥们哭爹喊娘。倒颇有明靖难之役时铁铉的风采。

第二步,毗沙门托塔

高僧不空和尚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中,先描写了一番毗沙门形象,“左手执戟槊,右手托腰上,其神脚下作二夜叉鬼”,然后写到他的塔:

其塔奉释迦牟尼佛,教汝若领天兵守界拥护国土,何护吾法。即拥遣第三子那吒捧行莫离其侧。

可见毗沙门是不托塔的,托腰就是叉着腰。

那么托塔的是谁呢?

是那吒!

那吒就是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第三子。这就是无论封神还是西游,都说哪吒是三太子的原因。

大约老百姓觉得戟槊都太普通,作为一个天王是不能没有牛叉的宝贝在身的,宝塔既然奉释迦牟尼,又怎能让哪吒拿?于是这塔就到了毗沙门手上。后来东演化西改编,大家又觉得把塔这么收回去不好,就又编了个父子反目的故事。

第三步,毗沙门成了李靖做

具体演化过程网上能搜到各位高贤文章,我也写过一篇《封神知识点:托塔天王的原型为何是唐朝李靖?商朝没有李这个姓》,感兴趣的可以去我文章里找。

总之最迟到元代,李靖已正式与毗沙门天王合而为一。元代话本《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平话后集》有云:

独孤角独战四将,五匹马混战,如黑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

所以在封神中,李靖、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在内在逻辑上都有联系,或者说李靖是魔家四将之一也未尝不可。这大概就是魔家四将征西时三吒俱已下山,他却非要捱到罗宣火焚西岐才出场的原因吧。没办法,毕竟要分饰两角啊!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王事情


佛教东传,各种护法神也在中国扎根,其中有二十诸天,也就是二十种天神。其中,就包括我们熟悉的“四大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多闻天王。

那么在佛教经典里,四大天王又是怎样的存在呢?原来须弥山腹有一山,叫“犍陀罗山”,它一共有四个山头。持国天王住在东山头护持东胜神洲,增长天王住南山头护持南赡部洲,广目天王住西山头护持西牛贺洲、多闻天王住北山头护持北俱芦洲。

四大天王被全国性供奉,开始于唐朝,因为传说唐玄宗李隆基曾得到多闻天王的帮助。那么,四大天王、魔家四将有什么关系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天王的形象也在不断微调,现在的寺庙里的天王已经穿戴中式铠甲,很少有印度风韵了。话说到了明代,《封神演义》这本魔怪小说里,四大天王干脆就是中国籍,他们是佳梦关的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的名字分别为:持国天王魔礼海、增长天王魔礼青、广目天王魔礼寿、多闻天王魔礼红。他们每一个人都具有神器,使用起来威力爆表……

魔礼海手持碧玉琵琶,四根琴弦弹拨起来,立刻风火齐发;魔礼青手持青云剑,一挥舞就是一阵剑雨袭来,挡道者化为齑粉;魔礼寿手拿“紫金花狐貂”,放出则能大能小、能扑能咬;魔礼红使用混元珠伞,撑开能够遮天蔽日、转动能让天地晃动。

值得一提的是,广目天王更为人熟知的神宠是龙或蛇,而不是紫金花狐貂。四大天王的宝剑、琵琶、宝伞、神龙,被中国人寓意为“风调雨顺”,而他们脚下踩着的小鬼代表“酒色财气”,总之供奉四大天王有着非常吉祥的含义。

其实,随着中国化的加深,四大天王在很多文艺作品里出现。除了《封神演义》之外,还在《西游记》里出现,这里的四大天王是守护天界四方天门的神,孙悟空要进入天宫就必须要跟他们打交道。

另外,北方多闻天王又叫“毗沙门王”,在印度文化里具有“福神”“财神”的神格,在藏传佛教里还叫“财宝天王”。他的下面有最胜、独健、那吒、常见、禅只五位太子,还有二十八位使者和五大鬼神。可以这么说,多闻天王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比另外三名天王更吃香。


子屠龙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看题主所问,应该是佛教四大天王和魔家四将的区别在那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分别了解一下这八位大神!

佛教四大天王!

佛教的四大天王,也称为“护教四大天王”,为佛帝释天下属,居住在须弥山山腰上面,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住东胜神洲,司调。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住南瞻部洲,司风。西方广目天王,持蛇,住西牛贺洲,司顺。北方多闻天王,持宝伞,住北俱芦洲,司雨!

佛教四大天王,早期为佛教护发天王,但是随着慢慢汉化,才有了“风”“调”“雨”“顺”的象征!

《封神演义》魔家四将!

魔家四将在《封神演义》中,是闻太师手下的四个下属,但是这四个下属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他们属于闻仲太师的家臣,对于闻太师是忠心耿耿的!

在《封神演义》中,对于魔家四将的刻画还是比较多的,先有借黄飞虎之口的提前铺垫,后有四将和杨戬,哪咤,姜子牙的交手经过。

关于魔家四将,借用黄飞虎的话说:佳梦关魔家四将乃弟兄四人,皆系异人秘授奇术变幻,大是难敌。长曰魔礼青,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用一根长枪,步战无骑。有秘授宝剑,名曰‘青云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虀粉;若论火,空中金蛇搅遶,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二弟魔礼红,秘授一把伞,名曰‘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愰动。三弟魔礼海,用一根鋡,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四弟魔礼寿,用两根鞭。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若此四将来伐西岐,吾兵恐不能取胜也

在战斗中,魔礼寿的花狐貂变大数倍,一口吞吃了杨戬,而姜子牙的打神鞭更是被混元伞给收了,原因就是这四人以后是释门中人,后一千年享受香火,姜子牙的打神鞭只能打榜上之人,释门中人是打不了的!

所以《封神演义》明确之处,魔家四将就是后来佛教的四大天王!

其实在《封神演义》中,如来佛祖尚且是通天教主座下弟子多宝道人,而慈航道人(观音菩萨),燃灯道人(燃灯古佛),惧留孙大仙(惧留孙古佛),普贤菩萨(普贤真人),文殊菩萨(文殊广法天尊)等等佛教大佬,都是从截教和阐教出走的大能,而魔家四将后来成为了佛教四大天王,也是理所当然。这点和李靖有点相似,因为李靖不仅仅是佛教的天王护法,也是天庭的托塔李天王。

因此,按照《封神演义》的说法,魔家四将就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但是根据其他著作,比如《西游记》,魔家四将是在天庭工作,携同托塔天王李靖办事。而佛教四大天王,为佛教护法,镇守灵山雷音寺,和魔家四将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谢谢大家!

喜欢的顺便点关注哦!


古梁镛


其实魔家四将跟四大天王没什么好区分的。四大天王或者叫四大金刚是佛教引用的印度神话人物。魔家四将是明代同人作品《封神演义》虚构出来的四大天王的前世。这都好解释,不好解释的是千百年来,人们逐渐混淆了四大天王的天的含义,天在印度神话中,是境界的意思,不一定一定要在头顶上,事实上,所谓须弥山三十三天都是这个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我们错认为这个天就是我们说的天宫的天,所以给道教的玉皇大帝一样安排了四个天王,也叫持国多闻增长广目,这就尴尬了。这叫同人小说怎么写?没办法,增加了九龙岛四圣王魔杨森高有乾李兴霸这四个路人甲一样的名字,每人还给发一颗宝珠,要知道用宝珠当法宝,那是佛家专利。然后封这四个人为凌霄宝殿四圣大元帅。算是把这个bug给圆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