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这话是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的,他说“神圣罗马帝国虽然名字好听,可既不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为什么非神圣?

这个国家是由三个阶段演变的:法兰克王国——新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这是一个教帝统一的国家,可实际上教、帝之争却延续了千年之久,从开国开始就一直没停过。

十一世纪后,教皇的权力到达了巅峰,严重威胁到了皇权,为了争夺主教的叙任权,教皇和天子发生了多次猛烈冲突,纵然在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签订了宁静条约——《沃尔姆斯协约》,可双方的斗争也是一直没停过,直到拿破仑时期还在连续着。所以它“非神圣”,而是交织着明争冷战。

公元961年,经由四处征战后的奥托一世在相当于现在德国、奥地利、捷克的领土上建设了帝国,并由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帝,以古罗马帝国天子继续人的资格,正式成为“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该名字为“巴巴罗萨”腓特烈一世所起)正式建立。后来的纳粹德国则将神圣罗马帝国视为“德意志第一帝国”。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不过欧洲其他国家的很多人对神圣罗马帝国的评价相当不好,法国启蒙运动的大思想家伏尔泰就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那么伏尔泰为什么要这么评价呢?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本质上是一批欧洲中世纪封建领主的联合体,在启蒙运动时代早已经是落后愚昧的象征了。对于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伏尔泰来说,落后的神圣罗马帝国当然没有“神圣”可言。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的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而日耳曼人与之前罗马帝国的主体民族几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文化和语言也是差异极大。神圣罗马帝国的体制也与罗马帝国相差很大,一点都不罗马。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作为封建领主的联合体,神圣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几乎没有,帝国皇帝只是联合体的盟主而已。到了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建领主基本都是独立的,帝国是个空架子而已。

为什么说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正因如此,伏尔泰才评价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