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最好的书是谁写的?

五哥有话说


在做《道德经》领域图文后,没再认真看过纸质书籍,以前看过的纸质书籍都是在北京白云观和武当山免费领取的,因为许多年前就知道南怀瑾老师,所以对他的《老子他说》印象很深。

我的感觉,他的解释站位高,通俗易懂。但他的解释很宏观,阐释的很远,并非通常的章句解读,而是总括式提纲挈领。

他的书优点在于整体把握,但是对于初学者,估计不易过章句关,还需要借助其他人的书籍互证。

去年以来,所看都是视频和文章,印象比较好的是几位大师,有的现在找不到了,还能看到的就是台湾的陈鼓应老先生,王东岳先生、曾仕强先生、傅佩荣先生等等,相比之下,陈鼓应更重于原著,曾仕强偏重于企业实战,傅佩荣讲的很平和。

近期主要是看王东岳先生的视频和陈鼓应先生的著作,他们都有书籍,可以网购。这两位老师讲的都十分精彩。陈鼓应老师基本围绕《道德经》和老子思想做精细解读,虽然有些观点也不能完全接受,但就个人而言,网络上那么多解读《道德经》的个大学教授,我还是更倾向于阅读陈先生的书。

王东岳先生的解读比较透彻,他是一位独立学者,就我目前的看法,读过王先生和陈先生的书,其他的就不爱看了,虽然他们两位先生的观点我不能完全赞同。


问道黄老


我在八几年在成都出差买了一本,好象是严复写的。那时是做为滞销书,一块钱一本看了我买了一本。当时回来的路上,一口气看七章,觉得不错。但觉得头大了。我一个表哥拿过来看了一章,就受不了那。但也说很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每一句话让你想得很深,觉得都是真理,只觉得头大,心脏加快,肺气不足。一会儿就有缺养的感觉。又不舍得丢下。二十多年我看《周易》却没有这种感觉,觉得很简单,有趣。


中上行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个人觉得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老子他说》这本书写的挺不错,因为现在有很多解读《道德经》的书,因时间关系,不可能全部都读一遍,我建议大家看看《老子他说》,挺通俗易懂,对老子和老子文化的研究,深入浅出,让人较容易理解老子的理论,对社会亦影响至深。《老子他说》的绪论中就首先谈及老子以及老子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和当今人们对老子文化研究的不同。现在研究老子的学者遍布全球,但是有些论点不免拾人牙慧。一句“道可道,非常道”都能洋洋洒洒地出一本厚厚的书。“道可道,非常道”在我肤浅的理解中,就是道理和规律等一些真理。“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让我觉得,像我们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中,不要总把理论挂在嘴边,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能将道理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才能、会有大发展的人。其实,人要学会一个字——“沉”,不沉难以深。有点儿想法就说出来,难免显得肤浅,有时亦会言多必失,就像美酒一样,越深藏越香,不深藏怎么能像美酒一样发酵酿香?人和酒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真善美的价值定论何在,我认为,首先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瓶颈和问题时,不要苦恼郁闷,因为存在问题就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大部分人觉得问题棘手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必将看到希望的信念,因为凡是失望和绝望的地方必有希望。当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张苦闷,不要忧郁暴躁,因为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它,只是现在的方法并不适合现在的状况。其次,就是不要被世俗套牢、束缚,学会创新和另辟蹊径。得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道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因此老子便说“美之为美,斯恶矣。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所以说在学习中,可以总结前辈的经验,但不可没有创新地全盘接收。当所有人说这个方法或者方案好的时候,不要以为找到了好的方法,因为它不一定还有它的不妥之处,如果可以就再去寻找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能替代它,就必须要完善它。总之,老子的“道”是中国整个文化的根脉。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所处的文化大氛围就这一个字。知“道”且行“术”便能久立长存。





环球号外


据说从古到今,大概有七千多篇解读《道德经》的文章。但众所纷纭,莫衷一是?大多数都是按自己的理解望文生义。所以我们既要参考前人的见解,也必须深刻认识与理解老子学说的本义,即进入老子状态及深入体会其主旨与宗旨。最终才可能一懂百懂、一通百通。不然就如刻舟求剑者一样而远离老子本义!本人也非常希望与众多热爱老子学说的同道,共同将老子学说发扬光大,并造福全人类!


有德司契


陈鼓应的《老子今释今读》,白岩松曾在一本书里面说,这是他觉得解读老子最好的一本书了。这里面主要就是解读《道德经》的。



陌上花Kai


解读《道德经》最好的书是谁写的,这个问题很难说。解读《道德经》的书,通常称为《道德经》注本,自古至今有三千多种版本。过去我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能够查到的,我都阅览,尤其是权威学者的著作,我反复琢磨,但没有一种范本。有的可以参考,有的从注到译,都不符合《道德经》原文之本意。如果题主问此问题是为了学习,那么,我建议:你还是自己按《道德经》原著去钻研。在这里,一定要先弄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然后以此为指导研读《道德经》。在这个前提下,再参考一些注本,方能准确,做到读得懂,说得来,用得上,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


🌸♻️去年署假,曾通读《道德经》。读时查看了各种译文,感觉各有千秋,但都有不尽意处。

🌴迂到难句,便从头条上输入此句,单句查询,择其优,或另述己见,边读边对难点做出必要的读书笔记。

🤷‍♂️选择参考译文的原则:译文超过原文字数三倍以上的不看,文不达意处较多的不着,意译较多的不看,把原文内容翻译得支离破碎的不看,要看直译与意译接合得好的。

🍀当时领略的译文有四、五种,具体内容已经记不清了。

🌸至今有印象的译文有两种:沃德利成书画院发表的,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1一49章);小闲读闲书发表的《道德经》最简译文(全文)或(28一36章)或(73一81章)。


认朴明心


一,无为而治,张冠李戴,白纸黑字印在《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曰的,却强加给老子。《道德经三章》,老子言的是,圣人之治。

二,道法自然,自然,自身的样子。大多人却错解作“自然规律”。


赵日金141


道德经是直入本心的

无须解释 写得最好的就是老子

和老子平等的是你自己,只要你心入无为法,进入经义里,那就是最好的解读。在那里无我无意,无智亦无得。


顺其自然杜科斌


《老子他说》南怀瑾先生著述。因为他接触过社会动乱、繁荣昌盛的时代,与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交集,所以体会人生哲理更人性,更透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