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嘔吐、拉肚子,是新冠肺炎還是急性腸胃炎?

目前,最新的官方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指出,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新型冠狀病毒能否通過消化道來傳播目前尚無定論,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明確。

據2月13日媒體消息,鍾南山院士團隊實驗室在廣州一例確診病例的糞便中分離出了活的新型冠狀病毒。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介紹,這一發現提出了有糞口傳播的可能,但是進一步確證還需要深入研究。研究的新發現是為了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對於普通民眾而言,不必為此過於恐慌。

那麼,如何簡單區分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消化道症狀還是“急性胃腸炎”?疫情期間飲食需要注意些什麼?中電傳媒-國康集團身心防護小課堂第二期來了,本期做客嘉賓——上海電力醫院科教辦公室主任王丹嫣

噁心、嘔吐、拉肚子,是新冠肺炎還是急性腸胃炎?

消化道症狀自我判斷小貼士

作為普通人,肯定無法像專業醫生那樣較好區分自己存在的噁心、嘔吐、腹瀉是屬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化道症狀還是屬於“急性胃腸炎”。如有以上症狀,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專業指導肯定是最佳選擇。但目前情況下一有症狀馬上就去醫院,既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風險,也不符合疫情期間“儘量減少外出”的總體要求。以下幾點有助於大家初步區分這兩種疾病。

(1)是否有接觸史特別重要,如有以下情況需高度懷疑:發病前2周內有重點地區旅行史或居住史,發病前2周內有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史,發病前2周內接觸過來自重點地區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2)同時出現包括髮熱、乾咳、呼吸困難、鼻塞、流涕等症狀,或者當時症狀不明顯,隨後再出現這些症狀,也需高度懷疑存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可能。

(3)“急性胃腸炎”患者在發病前1~2天內常有吃了“不乾淨”食物(如不太新鮮的食物、未煮熟的肉,特別是家禽、蛋、貝殼類食物等)或暴飲暴食的情況,患者的嘔吐、腹瀉症狀常較明顯,嘔吐物中可有未消化的食物,大便多呈水樣;採取多喝水、多休息、清淡飲食等措施後,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緩解,如果症狀較重,也可服用小檗鹼(黃連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大多數患者應該可以治癒。而抗生素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沒有效果的。當然,如果症狀不緩解甚至加重,還是要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噁心、嘔吐、拉肚子,是新冠肺炎還是急性腸胃炎?

預防措施有哪些?

如廁時手儘量少觸碰周圍物,便後蓋上馬桶蓋及時沖水,及時正確洗手,不去人群密集的場所,在必要時佩戴合格口罩,就是目前最有效的防護手段。

除了便後,我們在打噴嚏或咳嗽後、從外面回家後、接觸公共設施(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公共電話等)後,以及觸摸面部特別是眼睛、鼻子和嘴巴前,飯前,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後,也要及時正確地洗手。

噁心、嘔吐、拉肚子,是新冠肺炎還是急性腸胃炎?

疫情期間飲食需要注意些什麼?

目前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尚沒有特效藥物,而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營養有助於提高個人免疫力,增強對病毒的抵抗力。建議大家要養成規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最好每天不少於7小時);疫情期間不要節食,不要減肥,而且建議在平時的飲食基礎上還要適當加量,做到既要吃飽、又要吃好;每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量多飲水,最好每天不少於1500毫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