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上偉大的朝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會認為是開創封建帝制的秦朝,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漢朝,擁有廣袤領土的大元朝,以及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唐朝。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誠然這些朝代都有確實有各自的偉大之處,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唐朝。唐朝的偉大自不必多說,開放的民族政策,璀璨的唐詩文化,強大的軍事力量,開明的政治生態,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發展的最高峰,這些都是唐朝留給後人的標記。

習慣上我們都會把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分為早中晚三期,但是唐朝卻是一個例外。後世的人們在研究唐朝時往往會把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階段。

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們也會發現,長達兩百八十九年的唐朝最輝煌的時期是在唐高祖李淵建國到唐玄宗李隆基的開元盛世一百多年,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的歷史似乎很模糊。人們為什麼會有此感受呢?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歷史就是歷史,無論人們認知清晰與否,每一段歷史都真實發生過,只是人們學習和了解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後世的人們想要了解很久以前的歷史,主要是通過書籍這種文化傳播途徑,尤其是通過歷朝歷代編撰的史書。但是一般的人們不會去一字一句的去研究史書瞭解全部的歷史,只有研究學者和興趣愛好者才會仔細的研究歷史。

所以人們比較容易瞭解的歷史片段是那些比較精彩的歷史時期,精彩的歷史人物和精彩的歷史事件。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唐朝初期的這一百多年就是這樣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有大唐軍隊的開疆拓土,有唐太宗李世民,女皇武則天和唐玄宗李隆基這樣奮發有為的君主,有初唐四傑和詩仙李白這樣偉大的詩人,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樣偉大的治世。這樣偉大的時代讓後世的人們無限的憧憬和嚮往。

但是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並不是所有的歷史時期都值得人們憧憬和嚮往的。它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

在中國古代,普通百姓的文化普及程度是很低的。當時除了少數的上層知識精英分子外,人們對歷史的瞭解只要通過小說,歷史演義和和民間戲曲用通俗易懂的形式。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到了近現代,隨著義務教育的逐步普及,歷史開始作為一門單獨的學科。每位接受義務教育的受教育者都要對歷史進行簡要的學習。這樣人們對歷史的學習和了解才開始變得相對全面。

中國擁有長達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未來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朝代,豐富的歷史內涵是很難在短時間內為人們所瞭解和掌握的。所以學習歷史也是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同所有的學習一樣都要講究循序漸進的方式。

無論是對歷史的學習,還是影視作品的反映,人們都喜歡和習慣於對唐初這段歷史進行濃墨重彩的描寫和表現。原因無外乎是人們容易對這段歷史理解和掌握,這段歷史也給人們展示的是極其光明的一面,引得後人無盡的遐想和嚮往。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相比之下,安史之亂之後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唐朝歷史相對的比較複雜,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和藩鎮割據你方唱罷我登場。加大了人們對了解這段歷史的難度,即便去努力的瞭解也很難梳理出清晰的脈絡。

即便是專業的歷史研究學者對這段歷史完全掌握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其複雜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更重要的是這段歷史往往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其黑暗和混亂,讓人不忍直視。

為何人們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很模糊?

類似的現象並不只是出現在唐朝,比如大一統的東漢王朝就不如西漢王朝和三國這兩段歷史為人們所熟知。並不是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和東漢王朝的歷史不精彩,而是因為人們很難去了解,即便是歷史學者的研究也會有所偏重。

由此可見,歷史不僅僅是真實存在過的人和發生的事,也包括後世的人們在看待和研究某一段具體歷史時期的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