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浪潮之巔》一書中說過:“科技產業最讓人興奮的是,有新一代技術的革命的同時伴隨著新一代公司的誕生,這個時間可能會很長,但終究會到來。”

鼠年開局,A股走勢一波三折,遭遇了“深蹲”!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此後大科技成功帶領市場走出了井噴式行情,計算機、電子通信、電力設備和新能源等板塊“黃金坑”之後漲勢喜人。

為助力投資者更好地把握科技股未來投資機會,提供低門檻的場外指數投資工具,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 ETF聯接基金(A類008399、C類008400)已於2月17日起正式發行。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科技牛市才是真正的牛市

過去20年,由於科技的加速發展,世界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20年,科學技術依然將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二戰以來,美國的科技高速發展,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誕生了一批高科技的企業,這些藍籌企業的成長確定性較強,普遍優於其他類型的企業。

在此基礎上,高科技行業上市公司在美股市場的佔比越來越高。以標普500為例,標普500前十大成分股中有一半為科技公司。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數據截止:2019年5月31日 數據來源:華泰柏瑞基金,標準普爾

如果要問過去幾年科技對美國指數影響最大的,無疑是納斯達克指數。wind數據顯示,2008年12月31日至2019年6月28日,納斯達克指數累積上漲407.68%,以納斯達克指數成分為代表的科技板塊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

美國主流指數收益情況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數據來源:wind、華泰柏瑞基金;2008年12月31日至2019年6月28日

與美國科技企業類似,中國的科技創新企業正處於高速發展的上升期,近幾年漲勢喜人,具有成長潛力。此外,從產業週期來看,目前科技創新板塊處於業績拐點,疊加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相關政策,科技創新的行業景氣度與相關規模都會實現質的飛躍,未來五到十年發展空間巨大。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科技領域領軍藍籌:中證科技100

既然科技潛力巨大,那麼投資者如何能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作為未來十年世界科技的聚焦點,中國市場上有沒有像美國納斯達克指數那樣代表科技的指數呢?

有!

今天要說的,就是被稱為“中國科技領域的領軍藍籌”--中證科技100指數。

中證科技100指數採用“科技空間-基本面-科技因子”的三重篩選,所選擇的100只成分股覆蓋多個當下熱門行業,行業分佈更加均勻,成分股權重更加分散,基本面指標更加優化,反映了市場上能將“高新科技”與“優質藍籌”有機結合的成分股的綜合表現。

中證科技100指數之所以被稱為“科技藍籌”原因有三:

一是該指數的覆蓋面廣。wind數據顯示,中證科技100指數權重股涵蓋了多個高精尖行業,科技屬性鮮明。

中證科技100指數前十大權重股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數據來源:wind、華泰柏瑞基金;截至2019年12月31日

二是該指數相較於其他科技指數估值更低。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10日,中證科技100指數市盈率在25.52倍;市淨率在2.75倍,相比其他科技主題類指數,該指數正處在估值低位,“成長”與“價值”兼備,相對其他科技類指數,有一定的補漲空間,適合長期持有。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數據來源:wind、華泰柏瑞基金;截至2020年2月10日

三是歷史收益可觀,長期投資價值明顯。Wind數據顯示,自2014年8月1日至2020年2月12日,中證科技100指數累積漲幅為148.75%,不僅漲幅超過了同期上證綜指、中證500和創業板指等主流寬基指數,而且還遠超過科技龍頭、創新100等同類科技指數。

總的來看,中證科技100指數作為科技領域的領軍藍籌,無論是權重股覆蓋面廣、長期投資價值明顯還是當前估值處於低位,對投資者來說都是借道佈局科技藍籌的好選擇。

借力科技東風,擁抱中國核心藍籌,看好跟蹤低估值科技指數的基金

擁抱科技紅利,首選華泰柏瑞

中證科技100指數如此亮眼,市場上有沒有產品對標這個指數呢?

有!

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ETF對標的就是中證科技100指數,但是小編今天推薦的是正在發行的華泰柏瑞中證科技100ETF聯接基金(A類:008399、C類:008400 )。

為什麼有了ETF基金,還要推薦ETF聯接基金?

一個是ETF聯接可以通過場外的渠道購買,拓寬了投資渠道,二來場內ETF是沒辦法自動定投的,只能按時手動買入,但是ETF聯接基金就方便得多,而且ETF聯接基金相比ETF基金更適合長期持有。

華泰柏瑞基金作為國內公募基金ETF的先行者之一,近幾年屢獲大獎。早在2006年就發行了A股市場第一隻Smart Beta概念ETF——上證紅利ETF。華泰柏瑞同時也是國內首隻T+0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管理人,這隻產品也是現在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滬深300指數基金(wind,截至2020/2/16)。

2020年,我國科技產業或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科技創新主題板塊有望成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熱點主題。想要分享科技紅利的投資者可以通過指數基金佈局科技藍籌,分享未來五到十年國內科技盛宴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