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關於小學成績,有很多人認為這個階段的成績是具有很強的欺騙性的,所謂的“欺騙性”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孩子在小學成績非常好,但是到了初中以後成績就出現斷崖式的“下滑”。

這種現象存在嗎?

答案是存在的。

這種現象普遍嗎?

這個答案恐怕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沒錯,在很多地方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注意我說的是“很多地方”,也就是說在一些地方,這種現象則並非是普遍的,這是為什麼呢?答案我會寫下後面的分析中。

儘管這一現象在很多地方是比較普遍的,但是諸位記住不必驚慌,更不必焦慮,因為這種事情的“普遍性”是有其客觀的一面的,即面對小升初後的初中生活,這個問題幾乎是絕大多數學生都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事實上,不僅小升初之後會有遮掩的問題,初中考入高中之後也同樣會出現,而且這一問題的表現還會更加嚴重(關於這個問題,我會單獨寫文章進行分析)。

是什麼原因導致存在欺騙性的?

我這裡總結幾個比較常見的原因:

第一、小學學習內容以及學習的方式特點決定的

這個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即無論你如何去證明現在的小學階段比過去的難了很多,但是對於初中階段而言還是要容易太多了。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不可否認的兩點是:

1、小學階段學習比較依賴於“記憶”。

即很多時候靠死記硬背就可以解決問題,而“理解”的優勢並不會表現得特別突出,或者說“理解”的優勢不夠明顯。

這種情況下不少家長和孩子會因為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進而導致孩子升入初中之後,“理解”作用開始增強時才會意識到這方面的欠缺。

2、小學階段存在大量重複性練習的問題。

怎麼說呢,由於內容的侷限、難度的控制,使得“刷題”的作用得到了有限的體現,即孩子們本身並未很好地吃透,但是由於練習足夠地多,那麼孩子的“應試”能力就會很強——很多時候看到題目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或者乾脆就是原題的變形。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這種情況在小學階段是非常普遍的情況。由於小學階段的時間相對寬裕,而且畢竟只有三門主科,且事實上只有兩門更加關鍵的主科學習,所以只要孩子“勤奮”一點,那麼就可以用時間把成績“推”起來!所以往往那些聽話的但未必是“聰明”的孩子,反而容易考出不錯的成績!

其實這個問題到了高中也會得到體現,畢竟高中階段對於知識的理解和靈活掌握要求又提高了一個很大的檔次。

第二、輔導班代替了孩子“思考”

這個情況是否普遍要區別來看,我只能說存在這種情況,但是不能說是否普遍。

我講一個我朋友跟我講過的事情:

他家孩子在大概是二年級的時候上過一個“託管班”,就是放學之後接走孩子然後看著孩子寫作業和輔導孩子的那種比較綜合的託管班。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朋友孩子這個班的老師非常自信地說自己輔導的孩子成績一定會考得非常好,結果真的非常好,但是有細心的家長卻發現了一個問題——考試卷子裡的大部分題目這個託管班的老師竟然都給提前輔導到了!

我說的這個事情有點太特殊了,肯定是沒有普遍性。

但是輔導班的老師又能力替孩子們押題這點應該是沒人有意見的吧?

而且有些輔導班的教學方式本身也會容易導致學生側重“記憶”而沒有得到思維上的有效訓練——這樣的方式顯然更容易“出成績”。

第三、學生的真實水平在小學階段很容易被掩蓋

由於“減負”的影響,課內教學內容比較分散,老師也不敢佈置太多的作業,且考試難度往往比較容易。再加上考試成績不公佈,尤其是排名不公佈等綜合作用下,導致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和“能力”之間的判斷出現了偏差。

為了更好的解釋這點,我舉個三個常見的例子:

1、有兩個孩子,一個孩子讀書破萬卷,一個孩子一本課外書都不讀,但是後者嚴格按照語文老師的要求去完成各種作業,讓背就背,讓默就默,讓抄就抄,讓按套路答題就按套路答題……所以課內的語文考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後者的成績會優於前者。

2、還有兩個孩子,他們的數學成績在課內幾乎沒有任何的區別,都是100分!但是其中一個孩子他在課外不但自學了後面的數學課內知識還進行了奧數學習,而後者只是不斷地在練習當下課內的各種配套教輔。

3、還有兩個孩子,他們在英語的學習上也都成績非常好,幾乎也都是100分!但是其中一個小學生他在課外學完了新概念英語1、2,並且還經常跟外教語言交流學習……後者只是以課本學習為主,課內練習為主。

我上面的這6個孩子表現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相信比較瞭解“輔導班”這個東西的父母大都應該認同我說的這個現象是客觀存在的。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以上6個孩子,在初中語文的表現上,博覽群書的那位,只要他還願意學,那麼他一定會反超另一位同學一大截!在初中數學上,這兩個孩子不出意外會出現至少20分以上的差距!在英語學習上,這兩個孩子也必將拉開差距。

現在我就來回答一下上面的那個問題:

為什麼說在有些地方“小學成績欺騙性”並不普遍呢?

因為在一些大城市裡,很多小學生他們的語數英能力是非常的高的,毫不客氣的說,到了六年級的時候(五四制的則是“五年級”),其中很多學生他們的語數英能力早就比其他一些城市的初中一學生都要高出一大截的!

關於這點,我相信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等很多接觸過這個圈子的父母們應該會認同吧?

所以這些地方的孩子們,他們的小學成績“優秀”其實更多的僅僅是展示了他們的“部分”優秀而已,他們的真正能力不過是受制於考試試題難度的限制而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換句話說就是“

因為卷子上只有這麼多分而已!

那麼如果本地小學生階段補習、超前學習等並不是很突出的地區,父母如何判斷自己孩子的真實學習能力呢?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我們其實是可以通過孩子的學習效率大概判斷一下的。

例如同樣是背誦一篇課本的課文,一般孩子正常來說有了認真地預習和認真地聽講,回家再去背誦不會超過20分鐘的,但是如果咱們的孩子背誦課文花費了1個小時,那麼這個問題其實就很嚴重了——這說明孩子從預習到聽講再到理解記憶能力上存在嚴重的不足,而這樣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後的學習一定會因此而受到嚴重影響的,畢竟那個時候真的沒有那麼多時間讓孩子去“慢慢來”了。

所以小學階段的成績,客觀上的確是存在一定的欺騙性的——至於到底“欺騙”了多少,這個就需要父母觀察一下自己孩子了。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其實現在幾乎絕大多數的小學考試尤其是在數學和英語兩個科目的考試上都過於“水”了,試卷的難度跟初中的難度脫節太大。語文會好一些,尤其是最近這兩年的時間,各地語文考試難度提升的非常明顯,所以大家會發現小學升入初中之後,數學、英語小學好的可能初中不好了,但是語文成績好的孩子大都在初中也不會差。

第四、都是優秀的學生,聚到一起仍舊會有差異的

關於這點其實在多數地區小升初表現的還不是特別的普遍,但是初中考高中之後表現的就尤為突出了!

例如:

都是初中學校的年級前幾名,然後都考入了重點高中。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那麼這些孩子儘管當初在自己各自的學校裡都名列前茅,可是當他們都聚到一起的時候彼此的差距就凸顯出來了。自然有很多的學生名次一定是排到了後面的。

小升初在這點上儘管表現的不夠突出,但是也是存在的,尤其是在私立學校或者能夠擇校的優質學校裡,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而且多數地區小學一個年級可能只有200多人,但是初中人數明顯就至少翻了一倍,換句話說也就是至少是2-3所小學的孩子會進入同一所初中就讀,那麼過去在班級同樣是第10名的學生,由於比較的班級一下也是增加到了過去的2-3倍,那麼這個“第10名”的孩子,成績出現“下滑”也就是必然的了——畢竟多了至少2個學校的好幾個班的“前10名”……

儘管成績有“欺騙性”,但是也有參考意義

如同我上面說的一些小學階段孩子就學很多東西的地方,在這些地區很多孩子的成績還是比較真實的,其能力盡管在升入初中之後會有些許差異,但是因為他們的綜合能力真的是太強了,強到了他們已經能夠掌握更深、更廣的知識,而他們之間的差異,很多時候並不是來自於“實力”上的差距,而是來自於“運氣”這種東西!

例如我朋友孩子所就讀的一所初中,0.5分的差距竟然是年級第10名到第17名之間的差距,而第17名到第21名之間的差距也只有1.5分……

這點分數上的差距實際上已經不能再從知識掌握這個層面來對比了。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所以,儘管我們承認在很多情況下小學成績是存在欺騙性的,但是也不要忽視了還有一個群體,他們的成績一直都是“頂配”的,而釋放這一能力的條件僅僅是給他們提供怎樣的機會而已——即題目的難易決定的,越難他們表現的就會更加突出。

所以並非所有的小學生成績都是沒有參考意義的。

況且我們都知道:小學階段最終要的是要培養好學習習慣,如果僅僅是有一個比較光鮮的成績,而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升入下一個學段出現成績波動的情況也就在所難免了。

如何降低成績的“欺騙性”

我上面的內容其實已經涵蓋了部分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

這裡再少做整理吧。

首先,父母不要太過在乎孩子的小學考試成績——尤其是成績比較好的情況下,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孩子真的是學得很好,更不能讓孩子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很好了。

一定要從孩子的日常學習中去觀察孩子的學習效率是否足夠的高,是否還有提高的空間!如果有,那就一定要去做這件事情。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其次,小學的課內語數英學習受制於難度的限制是不足以給孩子帶來足夠的思維訓練和積累儲備的,一定要有計劃性地給孩子進行補充學習或者是拓展訓練。至於強度、難度問題,這個根據自己孩子的能力來決定就好,我只是提醒這事兒要做,至於做到什麼程度,各位自己把握就好。

再次,小學階段一定要訓練孩子的自學能力、時間管理能力以及做計劃的能力。如果孩子到了5、6年級你還發現孩子的學習需要自己去催著、趕著學,還需要你去提醒該學什麼、該做什麼,那麼這樣的孩子即便是成績再好,到了初中的時候都有很大的概率出現很辛苦地學但是不出成績的尷尬——因為初中的科目、難度都增加了,低效率的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負面影響。

小學成績真的有很強的“欺騙性”

最後,即便是孩子再忙、再沒時間,即便是父母再不懂教育、再怎麼不會輔導,也都不要忽略語文的“課外書”和英語的“詞彙量”!這兩個的差距不是短期內更不是報個輔導班或者找個一對一家教就能夠短期追上的!這是真正“逆襲”關鍵所在!

總結一下:

小學成績是具有一定欺騙性的,但是這種欺騙性是可以被發現的且也是可以被調節、控制甚至是改變的,關鍵問題還是在於我們是否找到了孩子在日常學習中從態度到習慣,再到針對性的訓練、積累等等上存在的問題,以及我們是否瞭解“外面”(最起碼是本地)的孩子們他們是如何學習的。

只要我們準備的充分,那麼縱然是出現了成績的波動(比如去了名校這種事情,存在波動是很正常的)也沒有關係,因為孩子只不過是在這個範圍內出現了“欺騙性”的表現,但是放眼整個地區,孩子依舊是優秀的不是嗎?

最後,特別提醒一下父母們,關於這點認識,也要在合適的時候讓孩子建立起正確的認識——最好是提前就建立起來,避免孩子自己因為無法面對成績的“下滑”而出現信心上的動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